“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孔子對周文化外在形式的批判,是思想觀念從”官學“桎梏解放出來的第一步,是由官學向諸子私學發展必經的一環。墨子生於子學興起的開始時期,對孔子所起的思想解放作用這點應是有親自體會的。所以,對孔子至當不易的評價,墨子是從對周文化批判的思想發展的角度作出的。
墨子對孔子至當不易歷史作用的肯定,並不改變其非儒的立場。相反,墨子非儒,係統地批判儒學的各種觀點,進一步否定了周文化的內容。孔子開創的儒學在根本內容上是維護周禮的,“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從孔子到墨子,對周文化來說是從形式的改造到內容的批判,從溫和的批評到激烈的否定。孔墨的對立,其緣由之一就是如何對待周文化,同時也表明周文化正是諸子思潮發展的起點、源泉和比較參照係。先秦諸子正是以周文化為對象或是肯定,或是否定,或是改良維新來展開自己的思想體係。
墨子非儒一是反對儒者述而不作的復古主義,“君子必服古言然後仁”,循而不作的復古主義。墨子認為創造要比述而不作有益的多,“古之善者則述之,今之善者則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指出隻有創造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車,巧垂作舟,然則今之鮑函車,皆君子也。” 並且用邏輯悖論的手段說明服古後仁的謬誤。“所謂古之言服者,皆嚐新矣,而古人言之,服之,則非君子也。然則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後仁乎?”
古人言、服的東西,其開始時必是新的,積久才成古,古人言之服之,按儒家的說法,就是不服古言的非君子,而今人服言的是非君子古人之服言,又怎麽能說是“必服古而仁”呢?況且儒家是“法周而未法夏也”,所以儒家“之古非古也”。 儒家服古而仁的說法缺乏根據和說服力,儒家提倡服古,言古,復古,其目的是為了恢復周禮。
二是反對儒者的重葬、久喪之禮。儒家為了恢復周禮,維護宗法等級,所以強調厚葬久喪是治國之道。墨子認為重葬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無利於天下,三年久喪使社會生產荒廢,所以墨子說:“計厚葬,為多埋賦之財者也,……計久喪,為久禁從事者也。財以成者,扶而埋之,後得生者,而久禁之”。 厚葬是將生產出來的財富白白埋到地下,久喪則廢棄了產生財富的社會生產活動。久喪之禮既損害人的身體健康,又破壞了人類的生育繁衍,“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此其為敗男女之交多矣。” 所以,墨子認為“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 厚葬久喪實是足以喪天下之道。墨子節葬的主張正是小生產勞動者針對富貴者,反對宗法等級的平等思想的一種體現。
三是反對“壽夭貧富,安危治亂,固有天命不可損益”的儒者天命觀,認為儒學的天命之說實“是賊天下之人者也”。 因為如果“群吏信之,則怠於分職;庶人信之,則怠於從事。吏不治則亂,農事緩則貧”, 天命之說的本質是否定了人的力量。儒者將周禮提高到天命的高度,使其具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懾力量,墨子非命就是從根本上背棄了周道。
儒學從周,墨子背周。儒墨對立的意義就在於揭示了官學下私人過程的深入發展,墨子接著儒學對周禮的形式批判,在內容上批判了周禮損民、棄事、亂政之危害,“繁飾禮樂以淫人,久傷偽哀以謾親,立命緩貧而高浩居,倍本棄事而安怠傲,貪於飲食,情於作務,陷於饑寒,危於凍餓,無以違之。” 墨子將學者傳統和工匠傳統結合起來,最明顯地體現在兩點上,一是對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知識的總結、概括與認識論、邏輯思想研究的結合上,使對自然現象客觀內容的認識和思維形式在確定性、一致性的基礎上統一起來,其成果形成了一係列的科學定義、科學命題、經驗公式、機械製造規範,經說四篇是其集大成。二是,理論認識和實踐的一致,即言行一致不僅是墨子認識論的指導思想,而且也是墨子及墨者處世做人的道德行為準則,“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 墨子認為“言足以復行者,常之;不足以舉行者,勿常。不足以舉行而常之,是盪口也。” 言行不一是道德人格衰敗的表現,“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亂也”。 《耕柱》篇記載了一則故事,比較典型地說明了墨家這種言行合一的精神。墨子弟子高石子至衛,衛君待之高官厚祿,上朝必盡言,而言無行,高石子見言不被所用,就離衛去齊,墨子知道後,稱讚他做得對,“去之苟道”。
三、墨家三派
關於墨子的弟子,文獻記載大都指出墨子弟子眾多。例如,“孔墨徒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 《公輸》篇中墨子曾說:“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淮南子。泰族訓》說:“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孫詒讓在《墨子。閑詁。墨學傳授考》中對墨子弟子作了考證。根據《墨子》一書及先秦諸子記載,孫詒讓綱羅掇拾,粗理脈胳,“今集之,凡得墨子弟子十五人,附存三人。再傳弟子三,三傳弟子一人,治墨術而不詳其傳授係次者十三人,襍家四人,傳記所載,盡於此矣。彼勤生薄死,以赴天下之急,而姓名澌滅,與草木同盡者,殆不知凡幾。”
關於墨學的傳授係次及墨家派別的分裂,有幾段文獻記載提供了一條基本線索。《呂氏春秋。當染》記載:“禽滑厘學於墨子,許犯學於禽滑厘,田擊學於許犯。”《莊子。天下》篇記載:相裏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以巨子為聖人,皆願為之屍,冀得為其後世,至今不決。……《韓非子。顯學》記載:自墨子之死也,有相裏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
梁啓超、侯外廬根據各自對文獻的考證和理解,分別製訂了關於墨學派別的源流表。梁啓超在《墨子學案》中所揭示的墨子學派:侯外廬等在《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中是這樣認為的:上表……符號,表示傳授無確據而頗有可能的。——符號表示傳授有文獻記載的。人名有符號的,表示其人為墨辯或富於辯者色彩的。人名有符號的,表示其人染有辯者的傾向。文獻的記載間或有缺且彼此各有出入;先賢的掇拾網羅,整理考證各有所得。
這裏不準備詳加評述,我們關心的是墨學派別分裂這一事實,及分析各派別的基本傾向。因為,根據現有文獻,要確鑿地考證出墨學源流演變的係次是不可能的。
墨子對孔子至當不易歷史作用的肯定,並不改變其非儒的立場。相反,墨子非儒,係統地批判儒學的各種觀點,進一步否定了周文化的內容。孔子開創的儒學在根本內容上是維護周禮的,“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從孔子到墨子,對周文化來說是從形式的改造到內容的批判,從溫和的批評到激烈的否定。孔墨的對立,其緣由之一就是如何對待周文化,同時也表明周文化正是諸子思潮發展的起點、源泉和比較參照係。先秦諸子正是以周文化為對象或是肯定,或是否定,或是改良維新來展開自己的思想體係。
墨子非儒一是反對儒者述而不作的復古主義,“君子必服古言然後仁”,循而不作的復古主義。墨子認為創造要比述而不作有益的多,“古之善者則述之,今之善者則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指出隻有創造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車,巧垂作舟,然則今之鮑函車,皆君子也。” 並且用邏輯悖論的手段說明服古後仁的謬誤。“所謂古之言服者,皆嚐新矣,而古人言之,服之,則非君子也。然則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後仁乎?”
古人言、服的東西,其開始時必是新的,積久才成古,古人言之服之,按儒家的說法,就是不服古言的非君子,而今人服言的是非君子古人之服言,又怎麽能說是“必服古而仁”呢?況且儒家是“法周而未法夏也”,所以儒家“之古非古也”。 儒家服古而仁的說法缺乏根據和說服力,儒家提倡服古,言古,復古,其目的是為了恢復周禮。
二是反對儒者的重葬、久喪之禮。儒家為了恢復周禮,維護宗法等級,所以強調厚葬久喪是治國之道。墨子認為重葬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無利於天下,三年久喪使社會生產荒廢,所以墨子說:“計厚葬,為多埋賦之財者也,……計久喪,為久禁從事者也。財以成者,扶而埋之,後得生者,而久禁之”。 厚葬是將生產出來的財富白白埋到地下,久喪則廢棄了產生財富的社會生產活動。久喪之禮既損害人的身體健康,又破壞了人類的生育繁衍,“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此其為敗男女之交多矣。” 所以,墨子認為“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 厚葬久喪實是足以喪天下之道。墨子節葬的主張正是小生產勞動者針對富貴者,反對宗法等級的平等思想的一種體現。
三是反對“壽夭貧富,安危治亂,固有天命不可損益”的儒者天命觀,認為儒學的天命之說實“是賊天下之人者也”。 因為如果“群吏信之,則怠於分職;庶人信之,則怠於從事。吏不治則亂,農事緩則貧”, 天命之說的本質是否定了人的力量。儒者將周禮提高到天命的高度,使其具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懾力量,墨子非命就是從根本上背棄了周道。
儒學從周,墨子背周。儒墨對立的意義就在於揭示了官學下私人過程的深入發展,墨子接著儒學對周禮的形式批判,在內容上批判了周禮損民、棄事、亂政之危害,“繁飾禮樂以淫人,久傷偽哀以謾親,立命緩貧而高浩居,倍本棄事而安怠傲,貪於飲食,情於作務,陷於饑寒,危於凍餓,無以違之。” 墨子將學者傳統和工匠傳統結合起來,最明顯地體現在兩點上,一是對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知識的總結、概括與認識論、邏輯思想研究的結合上,使對自然現象客觀內容的認識和思維形式在確定性、一致性的基礎上統一起來,其成果形成了一係列的科學定義、科學命題、經驗公式、機械製造規範,經說四篇是其集大成。二是,理論認識和實踐的一致,即言行一致不僅是墨子認識論的指導思想,而且也是墨子及墨者處世做人的道德行為準則,“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 墨子認為“言足以復行者,常之;不足以舉行者,勿常。不足以舉行而常之,是盪口也。” 言行不一是道德人格衰敗的表現,“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亂也”。 《耕柱》篇記載了一則故事,比較典型地說明了墨家這種言行合一的精神。墨子弟子高石子至衛,衛君待之高官厚祿,上朝必盡言,而言無行,高石子見言不被所用,就離衛去齊,墨子知道後,稱讚他做得對,“去之苟道”。
三、墨家三派
關於墨子的弟子,文獻記載大都指出墨子弟子眾多。例如,“孔墨徒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 《公輸》篇中墨子曾說:“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淮南子。泰族訓》說:“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孫詒讓在《墨子。閑詁。墨學傳授考》中對墨子弟子作了考證。根據《墨子》一書及先秦諸子記載,孫詒讓綱羅掇拾,粗理脈胳,“今集之,凡得墨子弟子十五人,附存三人。再傳弟子三,三傳弟子一人,治墨術而不詳其傳授係次者十三人,襍家四人,傳記所載,盡於此矣。彼勤生薄死,以赴天下之急,而姓名澌滅,與草木同盡者,殆不知凡幾。”
關於墨學的傳授係次及墨家派別的分裂,有幾段文獻記載提供了一條基本線索。《呂氏春秋。當染》記載:“禽滑厘學於墨子,許犯學於禽滑厘,田擊學於許犯。”《莊子。天下》篇記載:相裏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以巨子為聖人,皆願為之屍,冀得為其後世,至今不決。……《韓非子。顯學》記載:自墨子之死也,有相裏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
梁啓超、侯外廬根據各自對文獻的考證和理解,分別製訂了關於墨學派別的源流表。梁啓超在《墨子學案》中所揭示的墨子學派:侯外廬等在《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中是這樣認為的:上表……符號,表示傳授無確據而頗有可能的。——符號表示傳授有文獻記載的。人名有符號的,表示其人為墨辯或富於辯者色彩的。人名有符號的,表示其人染有辯者的傾向。文獻的記載間或有缺且彼此各有出入;先賢的掇拾網羅,整理考證各有所得。
這裏不準備詳加評述,我們關心的是墨學派別分裂這一事實,及分析各派別的基本傾向。因為,根據現有文獻,要確鑿地考證出墨學源流演變的係次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