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 作者:司馬路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師方發,在西方太宗也展開了爭鬥,時龜茲五伐疊卒,其弟訶黎布失畢立,時常侵擾鄰國,太宗聞之大怒,詔左驍衛大將軍阿中那社爾、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將兵擊之。
兵都派出去了,太宗又以翠微宮依山而建,場地狹小,不足以容納百官居住,命於宜春之凰凰穀再營一處玉華宮。玉華宮規模浩大,除內宮外,又設太子宮、百司,殿宇連山遍野,所費巨億。數次調兵征討四夷,又大修宮室,弄得百姓勞怨,太宗晚年脾氣又不太好,群臣中無人敢切諫。這時後宮充容徐惠站出來了,接連三番上書極諫——
“妾聞以力服人,不如以德服人。善以德服人者,逸而順;以力服人者,勞且逆也。今陛下既東征高麗,復欲西討龜茲,捐有盡之農功,填無窮之巨浪,圖未獲之他從,喪已成之我軍,妾竊疑之。昔秦皇併吞六國,反速危亡之基,晉武奄有三方,反成覆敗之業,豈非矜功恃大,棄德輕邦,圖利忘危,肆情縱慾之所致乎?是故地廣者,非常安之術也,人勞者,乃易亂之源也。……”“翠微、玉華等宮,雖因山藉水,無築構之苦,而工力和僦,不謂無煩。有道之君,以逸之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
“伎巧為喪國斧斤,珠玉為盪心鳩毒,侈麗纖美,不可以不遇。誌驕於業秦,體逸於時安。妾充役後宮,何敢與聞外政?但心所謂危,不敢不告,寧貽越俎之誅,勿蹈噬臍之悔。伏願陛下俯察邇言,息事寧人,以安天下,則不勝幸甚!”徐惠寫了奏疏,來到寢宮,鄭重其事地遞到太宗手裏,恭恭敬敬立在一邊,等著太宗把疏看完。徐惠才二十出頭,人長得亭亭玉立,可親可敬,而且為人簡約,才華卓著,每發言都顯得懇切精詣,太宗非常喜歡她,不得不認真閱讀和考慮她所提的一些意見。不久,太宗做出決定,依徐惠的意思,暫將西征事擱起。此時薛萬徹已渡過鴨綠江,擊敗一些高麗守兵,太宗亦飛詔召還,鹹令休息。
太宗年已四十九歲了,感覺身體大不如以前,病病懨懨的,常覺提不起精神。朝政大事大多託付給太子,太宗隻是在新建的玉華宮休養流連。
這日,太宗正在徐妃的攙扶下在後苑看山望水,長孫無忌趕來奏道:“司空房玄齡大人病篤。”
太宗一聽,身子搖晃了一下,淚流了下來。指示無忌:
“玄齡乃我心腹,速召來玉華宮,朕親自看著禦醫給他治病。”太宗幸玉華宮,房玄齡為京師留守,是太宗的一個老看家的,此次病的不輕,自知不久於人世,見詔後,即攜同家人連夜趕來。房玄齡病得連走路的力氣也沒有,太宗特命肩輿入殿,至禦座側乃下。
望著房玄齡一臉病容,想想自己也垂垂老矣,太宗不由地執住房玄齡的手,流著淚說:“玄齡啊,你我君臣共處三十多年,你從來沒有頂撞過我,我可數次微遣你歸第啊。”
玄齡掙紮著與太宗行禮,隻是口稱萬歲而已。回到住處,一向辦事小心的房玄齡對兒子們說道:
“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無事,惟東征未果,群臣莫敢諫,吾知而不言。死有餘責。”房玄齡知太宗征高麗之心不死,不定哪天又要派發大軍,於是不顧病中體弱,強撐身體,提筆切諫道: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且陛下每決一重囚,必令三覆五奏,進素膳,止音樂者,重人命也。今驅無罪之士卒,委之鋒刀之下,使肝腦塗地,獨不可憫乎!向使高麗違失臣節,誅之可也;侵擾百姓,滅之可也;他日能為中國患,除之可也。今無此三條而坐煩中國,內為前代雪恥,外為新羅報仇,豈非所存者小,所損者大乎!願陛下許高麗自新,焚淩波之船,罷應募之眾,自然華、夷慶賴,遠肅邇安。臣旦夕入地,倘蒙錄此哀鳴,死且不朽!”
駙馬都尉房遺愛拿著父親的上疏,親手交於太宗的手中,太宗看後,感慨地說:
“彼病篤如此,尚能憂我國家。”
太宗命鑿開內苑的宮牆,以便及時問候房玄齡。貞觀二十二年六月癸卯,玄齡薨,終年七十一歲。贈太尉、並州都督,諡曰文昭,給班劍、羽葆、鼓吹、絹布二千段、粟二千斛,陪葬昭陵。且說右衛長史王玄策,出使天竺,遭到天竺阿羅那順部的襲擊。玄策脫身走吐蕃,帶著吐蕃等鄰部兵馬,討伐天竺,所向披靡,下天竺城邑五百八十餘所,抓住阿羅那順王,並獲得牛馬數萬頭,凱旋而歸。
王玄策回京後,向太宗獻俘,眾俘虜中,有一個方士,長得龐眉皓首,鶴髮童顏。太宗見他長相不俗,和藹地問他:“你叫什麽名字?多大年紀了?”
此方士走南闖北,竟然通一些漢語,叩首答道:“奴叫那羅邇娑婆寐,年已二百歲矣!”
太宗一聽,甚覺驚異,問:
“爾有何等法術,得長壽如此?”
“奴素奉道教,得教祖老子真傳,煉丹服餌,所以長生。”
太宗一聽是祖宗老子的門生,馬上恭敬起來,深信不疑,當即下令將此人與其他俘虜分開,給予禮遇。垂暮之年的太宗留戀人世和大好江山,一世聰明的他,老了竟相信天竺方士的鬼話,學起那秦始皇來,企圖長生不老,對這方士禮遇有加,令他在後宮煉丹,要錢給錢,要物給物,不加限製。煉丹爐高高矮矮,有純銅的,也有純金的,擺在後宮裏,拉開了架式。在天竺方士的指揮下,每日裏有數不清的人圍著它忙乎著,直弄得後宮裏煙霧繚繞,丹鉛味刺鼻。吃了“仙丹”的太宗,隻覺得身體時好時壞,好時,那方士即說有效果了;壞時,方士說這是服丹的自然反應,日久就自動消失。
群臣對此不敢直諫,天下老百姓心裏跟明鏡似的,齊州的一個叫段誌沖的人千裏迢迢奔京師上書,直言不諱要求太宗讓位,致政於皇太子。太子李治聞聽此事,憂形於色。這天上朝,太宗問太子對此事有何看法,太子話還沒說,已先自彎腰哭了起來,長孫無忌忙上前攙住太子,氣憤地對太宗說:
“此段誌沖挑撥君臣父子關係,亂我朝綱,臣請斬之!”
太宗搖搖頭,當庭擬旨,手詔寫道:
“五嶽淩霄,四海互地,納汗藏疾,無損高深。誌沖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其無罪,是其狂也。譬如尺霧障天,無虧於大;寸雲點日,何損於明!”
太宗老了還保持著他那博大的胸懷,竟將“妄言上疏”的一介草民段誌沖輕輕放過。
六月,太白星屢屢在白晝出現,太宗沉不住氣,召來太史令問其緣由,太史令李淳風陰陽五行的算了一番,又當著皇帝的麵測了一卦,奏道:
“卦雲:女主昌。”
太宗聽了納悶,環顧左右,都是大老爺們,再說文德皇後崩後,朕再也沒立皇後,哪來的“女主昌”?
李淳風也難以解釋出為什麽。過了幾天,有宮人從長安地攤上搜得秘籍一本。上寫:
兵都派出去了,太宗又以翠微宮依山而建,場地狹小,不足以容納百官居住,命於宜春之凰凰穀再營一處玉華宮。玉華宮規模浩大,除內宮外,又設太子宮、百司,殿宇連山遍野,所費巨億。數次調兵征討四夷,又大修宮室,弄得百姓勞怨,太宗晚年脾氣又不太好,群臣中無人敢切諫。這時後宮充容徐惠站出來了,接連三番上書極諫——
“妾聞以力服人,不如以德服人。善以德服人者,逸而順;以力服人者,勞且逆也。今陛下既東征高麗,復欲西討龜茲,捐有盡之農功,填無窮之巨浪,圖未獲之他從,喪已成之我軍,妾竊疑之。昔秦皇併吞六國,反速危亡之基,晉武奄有三方,反成覆敗之業,豈非矜功恃大,棄德輕邦,圖利忘危,肆情縱慾之所致乎?是故地廣者,非常安之術也,人勞者,乃易亂之源也。……”“翠微、玉華等宮,雖因山藉水,無築構之苦,而工力和僦,不謂無煩。有道之君,以逸之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
“伎巧為喪國斧斤,珠玉為盪心鳩毒,侈麗纖美,不可以不遇。誌驕於業秦,體逸於時安。妾充役後宮,何敢與聞外政?但心所謂危,不敢不告,寧貽越俎之誅,勿蹈噬臍之悔。伏願陛下俯察邇言,息事寧人,以安天下,則不勝幸甚!”徐惠寫了奏疏,來到寢宮,鄭重其事地遞到太宗手裏,恭恭敬敬立在一邊,等著太宗把疏看完。徐惠才二十出頭,人長得亭亭玉立,可親可敬,而且為人簡約,才華卓著,每發言都顯得懇切精詣,太宗非常喜歡她,不得不認真閱讀和考慮她所提的一些意見。不久,太宗做出決定,依徐惠的意思,暫將西征事擱起。此時薛萬徹已渡過鴨綠江,擊敗一些高麗守兵,太宗亦飛詔召還,鹹令休息。
太宗年已四十九歲了,感覺身體大不如以前,病病懨懨的,常覺提不起精神。朝政大事大多託付給太子,太宗隻是在新建的玉華宮休養流連。
這日,太宗正在徐妃的攙扶下在後苑看山望水,長孫無忌趕來奏道:“司空房玄齡大人病篤。”
太宗一聽,身子搖晃了一下,淚流了下來。指示無忌:
“玄齡乃我心腹,速召來玉華宮,朕親自看著禦醫給他治病。”太宗幸玉華宮,房玄齡為京師留守,是太宗的一個老看家的,此次病的不輕,自知不久於人世,見詔後,即攜同家人連夜趕來。房玄齡病得連走路的力氣也沒有,太宗特命肩輿入殿,至禦座側乃下。
望著房玄齡一臉病容,想想自己也垂垂老矣,太宗不由地執住房玄齡的手,流著淚說:“玄齡啊,你我君臣共處三十多年,你從來沒有頂撞過我,我可數次微遣你歸第啊。”
玄齡掙紮著與太宗行禮,隻是口稱萬歲而已。回到住處,一向辦事小心的房玄齡對兒子們說道:
“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無事,惟東征未果,群臣莫敢諫,吾知而不言。死有餘責。”房玄齡知太宗征高麗之心不死,不定哪天又要派發大軍,於是不顧病中體弱,強撐身體,提筆切諫道: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且陛下每決一重囚,必令三覆五奏,進素膳,止音樂者,重人命也。今驅無罪之士卒,委之鋒刀之下,使肝腦塗地,獨不可憫乎!向使高麗違失臣節,誅之可也;侵擾百姓,滅之可也;他日能為中國患,除之可也。今無此三條而坐煩中國,內為前代雪恥,外為新羅報仇,豈非所存者小,所損者大乎!願陛下許高麗自新,焚淩波之船,罷應募之眾,自然華、夷慶賴,遠肅邇安。臣旦夕入地,倘蒙錄此哀鳴,死且不朽!”
駙馬都尉房遺愛拿著父親的上疏,親手交於太宗的手中,太宗看後,感慨地說:
“彼病篤如此,尚能憂我國家。”
太宗命鑿開內苑的宮牆,以便及時問候房玄齡。貞觀二十二年六月癸卯,玄齡薨,終年七十一歲。贈太尉、並州都督,諡曰文昭,給班劍、羽葆、鼓吹、絹布二千段、粟二千斛,陪葬昭陵。且說右衛長史王玄策,出使天竺,遭到天竺阿羅那順部的襲擊。玄策脫身走吐蕃,帶著吐蕃等鄰部兵馬,討伐天竺,所向披靡,下天竺城邑五百八十餘所,抓住阿羅那順王,並獲得牛馬數萬頭,凱旋而歸。
王玄策回京後,向太宗獻俘,眾俘虜中,有一個方士,長得龐眉皓首,鶴髮童顏。太宗見他長相不俗,和藹地問他:“你叫什麽名字?多大年紀了?”
此方士走南闖北,竟然通一些漢語,叩首答道:“奴叫那羅邇娑婆寐,年已二百歲矣!”
太宗一聽,甚覺驚異,問:
“爾有何等法術,得長壽如此?”
“奴素奉道教,得教祖老子真傳,煉丹服餌,所以長生。”
太宗一聽是祖宗老子的門生,馬上恭敬起來,深信不疑,當即下令將此人與其他俘虜分開,給予禮遇。垂暮之年的太宗留戀人世和大好江山,一世聰明的他,老了竟相信天竺方士的鬼話,學起那秦始皇來,企圖長生不老,對這方士禮遇有加,令他在後宮煉丹,要錢給錢,要物給物,不加限製。煉丹爐高高矮矮,有純銅的,也有純金的,擺在後宮裏,拉開了架式。在天竺方士的指揮下,每日裏有數不清的人圍著它忙乎著,直弄得後宮裏煙霧繚繞,丹鉛味刺鼻。吃了“仙丹”的太宗,隻覺得身體時好時壞,好時,那方士即說有效果了;壞時,方士說這是服丹的自然反應,日久就自動消失。
群臣對此不敢直諫,天下老百姓心裏跟明鏡似的,齊州的一個叫段誌沖的人千裏迢迢奔京師上書,直言不諱要求太宗讓位,致政於皇太子。太子李治聞聽此事,憂形於色。這天上朝,太宗問太子對此事有何看法,太子話還沒說,已先自彎腰哭了起來,長孫無忌忙上前攙住太子,氣憤地對太宗說:
“此段誌沖挑撥君臣父子關係,亂我朝綱,臣請斬之!”
太宗搖搖頭,當庭擬旨,手詔寫道:
“五嶽淩霄,四海互地,納汗藏疾,無損高深。誌沖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其無罪,是其狂也。譬如尺霧障天,無虧於大;寸雲點日,何損於明!”
太宗老了還保持著他那博大的胸懷,竟將“妄言上疏”的一介草民段誌沖輕輕放過。
六月,太白星屢屢在白晝出現,太宗沉不住氣,召來太史令問其緣由,太史令李淳風陰陽五行的算了一番,又當著皇帝的麵測了一卦,奏道:
“卦雲:女主昌。”
太宗聽了納悶,環顧左右,都是大老爺們,再說文德皇後崩後,朕再也沒立皇後,哪來的“女主昌”?
李淳風也難以解釋出為什麽。過了幾天,有宮人從長安地攤上搜得秘籍一本。上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