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正在舅父家中守喪並襄辦喪事,聞聽主上要來臨哭,忙飛馬趕來,在午門外遇到了太宗領數百騎正要出來,長孫無忌站在馬前拱手諫道:


    “臣舅臨終遺言:‘深不願以臣下北首、夷衾輒屈鑾駕。’陛下餌藥後,方中切囑:‘不得臨喪’,奈何不以宗廟、社稷為重?”


    太宗不聽,令人拽開長孫無忌,麾駕起行,長孫無忌見勸諫不住,隻得投身伏臥道中,流著淚水,阻擋聖駕,太宗見狀,長嘆一聲。撥馬回宮,逕入東苑,麵向南邊高士廉家的方向痛哭,詔贈高士廉司徒、並州都督,諡曰文獻,陪葬昭陵。


    休養了一段,太宗的疾患漸漸轉好。轉眼又到了十二月二十二日,為太宗的誕辰,長孫無忌奏道:“今日乃陛下誕辰,當召臣等宴樂。”太宗聽了,好半天才長嘆一聲說:


    “今日為我生之日,世俗之人以生日為樂,在朕反成感傷。今朕君臨天下,富有四海,而承歡膝下,永不可得,此子路所以有負米之恨也。詩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奈何以劬勞之日更為宴樂乎?”


    太宗說完泣下數行,長孫無忌等侍臣見皇帝以九五之尊,仍追念父母不已,功成名就,子欲養而親不在。侍臣們想到這裏,也跟著悲泣起來。


    太宗居病中時,心中不快,因一件小事譴房玄齡歸第,不令朝見。今值太宗生日,褚遂良想趁此為玄齡說上幾句話,拱手奏道:“玄齡因微譴在家,今聖上誕辰,可召來朝會。”


    見太宗沉吟不語,褚遂良上前一步,侃侃言道:“玄齡以義旗之始,贊翼聖功,武德之季,冒死決策;貞觀之初,選賢立政,人臣之勤於國事者,以玄齡為最。自非縉紳同尤,罪在不赦,不可遐棄。陛下若以其衰老,亦當諷諭使其致仕,退之以禮;不宜以淺鮮之時,棄數十年之勛舊。”


    褚遂良一番話說得入情入理,由不得太宗不動情,當即下詔道:“即刻宣玄齡入朝!”


    房玄齡任事一段時間後,怕再惹皇帝不高興,於是以老病為由,避位在家。這天,房玄齡正在後園給花草剪枝澆水,聞聽不遠處的芙蓉園隱隱有鼓樂聲,家人報說皇帝幸芙蓉園,房玄齡忙走到前廳,換上衣服,命子弟趕快灑掃門庭。子弟見不年不節,老爺又一身鄭重裝束,有些奇怪,問:“灑掃門庭?今天有什麽事嗎?”


    “鑾輿且至。”房玄齡彈了彈衣服說。


    ◎六


    果然是君臣同心,數十年的相處,房玄齡最知皇帝的心情。庭院剛剛灑掃完畢,大門外即車馬喧騰,聖駕來到。房玄齡恭恭敬敬把太宗迎進家裏,太宗略坐片刻,命載房玄齡一同回宮。中書門下三品宋公蕭瑀是後梁明帝之子,九歲時即封新安王,隋煬帝時,其姊蕭氏又貴為皇後,事唐後蕭瑀官居宰相,常常擺擺老資格,看不慣其他寒門出身的宰相,常常在太宗跟前說:


    “房玄齡與中書門下眾臣,結夥拉幫,抱成一團,陛下若不詳查,恐以後會出大問題。”


    太宗聽了這話有些反感,說:


    “卿言有些過分,人君選賢才以為股肱心膂,當推誠任之。不能求全責備,而當舍其所短,求其所長。朕雖不能聰明,也不至於連忠奸善惡也看不見。”


    蕭瑀認為皇上偏信原先秦王府的人,心裏不高興,常常藉口足疾不上朝,數次忤旨,太宗以其忠直居多,一直忍著沒有處分他。


    太宗一直對把尊佛崇佛掛在嘴上的人表示反感,一次上朝一位大臣又“佛,佛”說個不停,太宗反問他:“卿既事佛,何不出家?”


    那大臣一聽,默默無語,蕭瑀不知上了什麽勁,上來請道:


    “佛使人為善,臣崇之至深,臣年已老,時刻渴望出家。”


    “這是好事。”太宗當著眾臣的麵笑著對蕭瑀說,“亦知公雅好桑門,今不違公意,允你馬上出家!”


    蕭瑀一聽,拱了拱手,真箇的轉身出了朝堂,大步走了。群臣以為蕭宰相真的出家了,唏噓不已,沒想到一會兒蕭瑀又轉了回來,對太宗說:


    “臣又思之,還有許多事需要臣做呢,現在還不能出家。”


    太宗以蕭瑀對群臣發言反覆,十分生氣,手詔數其罪道:


    “朕於佛教,非意所遵。求其道者未驗福於將來,修其教者反受辜於既往,至若梁武窮心於釋氏,簡文銳意於法門,傾幣藏以給僧祗,殫人力以供塔廟。及乎三淮沸浪,五嶺騰煙,假餘息於熊蹯,引殘魂於雀彀,子孫覆亡而不暇,社稷俄頃而為墟,報施之徵,何其謬也!瑀踐覆車之餘軌,襲亡國之遺風;棄公就私,未明隱顯之際;身俗口道,莫辨邪正之心。修累葉之殃源,祈一躬之福本,上以違忤君主,下則扇習浮華。自請出家,尋復違異。一迥一惑,在乎瞬息之間,自可自否,變於帷扆所。乖棟樑之體,豈具膽之量乎!朕隱忍至今,瑀全無悛改。可赴商州刺吏,仍除其封。”


    詔奪爵位,下除商州刺史,蕭瑀反無怨言了。太宗了解其情況後,不久,又恢復其封號,加特進。後蕭瑀年七十四而卒,遺命斂以單衣,無卜日。詔贈司空、荊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常諡曰肅,太宗以其性忌,改諡貞褊。


    禦駕親征高麗無功而返後,太宗心內不快,仍想在垂暮之年,再伐高麗。那蓋蘇文自從阻止住唐軍的進攻後,更覺得了不起,對來訪的唐使者倨傲無禮,與唐的文書也顯得口氣挺大。太宗氣不過,決定再伐高麗,延臣會議軍情。朝臣們一致認為:“高麗依山為城,攻之難於猝拔。前時禦駕親征,高麗人不得耕種。勢必乏食,現在不如屢遣偏師,擾其邊疆,令他東奔西走,無遐農事。不出數年,即會千裏蕭條,人心離散,鴨綠江北,可不戰自定了。”


    太宗以為良策,貞觀二十一年(647年),令左衛大將軍牛進達,為青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侯將軍李海岸為副,率兵萬人,乘樓船由萊州泛海入高麗。又遣太子詹事李祐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左武衛將軍孫貳朗為副,率兵三千人,會同營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入高麗,水陸兩路並進,侵擾敵人。李祐軍渡過遼河,直搗南蘇城,高麗兵背城作戰,為唐軍所破。李祐命縱火毀敵城郭。高麗兵善守,外部被毀,又固守內城,李祐率軍攻打數日,不見成效,於是引兵退回國內。


    牛進達這一路軍倒很順利,累戰皆勝,攻克石城,又進兵至積利城下,高麗兵出城迎戰,李海岸乘敵未穩,麾軍猛擊,一鼓作氣,擊敗高麗兵,斬首二千級。高麗兵縮回城內,軍民合力死守。牛進達料難速下,也引兵航海退回國內,與李祐軍依次復旨。


    此次以少量兵力侵擾高麗,雖無大功,亦無大失。太宗伐高麗之心不死,老想在垂暮之年,徹底解決高麗的問題,於是擬發第二次東徵令。先敕宋州刺史王波利等發江南十二州工人造大船數百艘,預作戰備。越明年,新羅女王金善德卒,太宗遣使封其妹真德為柱國,樂浪郡王。接著又命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將軍裴行方為副總管,將兵三萬乘樓船戰艦,自萊州泛海,以擊高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路人並收藏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