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搖了搖手,堅決不同意,說:“依臣考慮,陸氏的本意是懼怕官家,他把陛下等同於太上皇。”


    “為什麽?”太宗弄不明白魏徵又賣的是什麽關子。


    魏徵向上方拱了一下手,以示對歸天不久的太上皇的尊敬,而後說道:


    “太上皇剛平定京城的時候,看上了辛處儉的妻子,稍稍加以寵愛。但太上皇聽說辛處儉當時任太子舍人,當時很不高興,下令將辛處儉調出東宮任萬年縣令。辛處儉因此常懷憂懼之心,擔心不能保全自己的頭顱。如今陸爽認為陛下雖然現在寬容了他,但擔心以後暗加譴責貶官,所以再三自我表白,本意就在這裏,不值得奇怪。”


    魏徵說了一通不算,還把太上皇當年的事扯了出來,太宗聽到這裏,氣得一時語塞,但魏徵句句實話,一時不好反駁,隻得悻悻說道:


    “是啊,朕先前發出冊封鄭氏女的詔書前,就應該詳查她是否已接受別人的禮聘。這是朕的不是,也是有關官署的過失,授其為充華的詔冊停止執行,就此作廢。”


    朝散後,太宗心內不平,氣鼓鼓地往後殿走,及至立政殿,長孫皇後急忙迎上去,太宗甩掉朝服,嘴裏低聲說:“處處掣肘,抽機會非殺了他不可!”


    長孫皇後輕易聽不見皇上嘴裏說髒話,驚訝地問道:“是誰觸怒陛下?”


    “除了魏徵還有誰?”太宗手指著殿外說,“他經常在朝廷上當麵汙辱我,使我很不痛快。”


    長孫皇後一聽,一言不發地走了。太宗脫去笨重的朝服,散了散勁,喝上一杯菊花茶,心情慢慢放鬆了許多。他見隻有宮女們在跟前伺候著,不見了溫順體貼的長孫後,奇怪地問:“皇後哪去了?”


    一個宮女一言不發,隻是用手向殿外指了指。太宗更覺奇怪,忙放下杯子,走到殿門口,但見長孫皇後身著大事之服,鈿釵禮衣,加雙佩小綬,首飾大小華十二樹,好像朝參一樣,靜靜地站立在庭院裏。太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吃驚地問:“皇後這是在幹什麽?”


    長孫皇後一如朝會一樣,有板有眼地在地上磕了一個頭,站起來奏道:


    “妾聽說主聖臣忠。如今陛下聖明,所以魏徵能夠直言相諫。妾有幸在後宮充數,碰到這樣的好事,哪敢不祝賀呢?”


    太宗一聽,才明白怎麽回事,忙走下台階,攙著長孫皇後進殿,笑笑說:“朕明白魏徵的忠心,怎麽會不明白呢?隻是一時在氣頭上,轉不過彎來。”


    “如果下回皇上還在氣頭上,是不是真的要把魏徵殺了?”長孫皇後擔心地說。


    “這倒不可能。朕一向倡導諫諍,並和臣子們約定,即使是直言忤意,也決不加以怒責。今天朝上,魏徵當著群臣的麵,把太上皇當年幸辛處儉妻子的事都抖落出來。朕聽了,表麵上一點也不生氣,還耐心地聽他講完。”


    長孫後又跪地上行了個大禮,然後又說:


    “皇上固然大度,但表裏如一,虛心納諫,不急不躁為最好。魏徵他們敢於逆龍鱗,憑的是一顆忠心,說來說去還是為了我們大唐江山社稷的持久永固啊!”


    太宗頻頻點頭:


    “皇後說的對,說的好,朕當記之。”


    長孫皇後莞爾一笑,攙著太宗款款走進內殿。


    長孫皇後是歷史上少有的賢後。傳說當年初嫁太宗時,有一次回娘家永興裏,其舅高士廉的小妾張氏去找長孫後玩,突見其宿舍外有大馬一匹,高二丈,鞍勒俱全。張氏嚇得急忙回去,把這事告訴高士廉。高士廉也覺害怕,急忙找一個算卦先生搖了一卦,得了一簽曰:遇“坤”之“泰”。算卦先生掰著指頭,一五一十地解釋道:


    “‘坤’順承天,載物無疆;馬,地類也;之泰,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又以輔天地之宜。繇協‘歸妹’,婦人事也。女位尊位,履中而居順,後妃象也。”


    高士廉聽了此卦言,由驚轉喜,自此以後有意處處高看外甥女一眼,也跟定了外甥女婿李世民,最後果如卦言,李世民做了皇上,長孫氏也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


    貞觀八年(634年)夏天,長孫後隨太宗來到九成宮,誰知一病不起。有一天晚上,守衛九成宮的柴紹向太宗匯報,言宮外山坳裏有異常火光,太宗警覺,遂披衣而起,要到宮牆上去察看。長孫後不顧體弱,強撐著叫人抬著她跟著太宗,宮司諫止,長孫後說:


    “皇上震驚,我怎可自安?”


    自九成宮回長安後,長孫後的病仍不見好轉,侍疾的太子李承幹對母後說:


    “醫藥用盡,尊體不瘳,請奏明父皇,大赦天下,並人入道,藉以積福累德,求得上天的幫助。”


    長孫後不許,對兒子說:“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若修福可延,吾不為惡,使善無效,我尚何求?且大赦之令,乃國家大法,佛、老異方教耳,皆上所不為,豈能以我之病而亂天下法度!”


    太子李承幹還是想請大赦,但自己不敢跟父皇說,於是找到房玄齡,把皇後的原話一學,房玄齡於是又前去奏明太宗。


    太宗正為皇後的病發愁,聽房玄齡傳皇後的原話後噓唏不已。為了讓病中的長孫後高興,太宗遂決定將後親生女兒長樂公主下嫁長孫無忌之子長孫沖。長樂公主也是太宗最疼愛的女兒,及將出降,乃敕所司定嫁資高於長公主數倍,魏徵聞知後,當即入見,對太宗諫道:


    “昔漢武帝將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於先帝子乎!’然既然叫長公主,就應該尊於公主。情雖有差,義無等別。若令公主禮有過長公主,恐道理上說不過去,願陛下三思之。”


    太宗本意是為了讓皇後高興,於是把魏徵的話轉又說給皇後聽,病榻上的長孫後感嘆地說:“嚐聞陛下重魏徵,弄不明白怎麽回事,今聞其諫,實乃魏徵能以義製主之情,可謂正直社稷之臣矣。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婦,曲蒙禮待,情義深重,每言必候顏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所以韓非為之說難,東方稱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利於行,有國有家者急務,納之則天下太平,杜之則政綱紊亂,誠願陛下詳查其中的意思,則天下幸甚!”


    太宗連連點頭,表示聽從魏徵的諫言,將長樂公主的嫁資降與長公主一般齊。為了表彰和鼓勵魏徵,太宗還根據長孫後的建議,遣中使拿五百匹帛以賜魏徵。


    在病榻上盤桓兩年後,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後病重,時房玄齡因一件小事被停職反省,長孫後向太宗諫道:


    “玄齡久事陛下,預奇計秘謀,非大故,願勿置也。”望著長孫後的病容,太宗心疼不已,當即傳旨讓房玄齡官復原職。


    長孫後也自知不久於人世,乃拉著太宗的手囑咐道:


    “妾家以恩澤進,無德而祿,易以取禍,不要授以權柄,但以外戚奉朝足矣。妾生無益於時,死不可以厚葬,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為壠,無起墳,無用棺槨,器以瓦木,約費送終,是亡不見忘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路人並收藏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