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失落這種道德已經很久了。”
【解析】什麽是中庸?到現在其實也未必說得清楚,按朱熹的說法,中就是無過無不及,庸就是平常。中庸就是一個人的處世態度,不要太激進,但是也不要太落伍,隨大流就好。後來所說的槍打出頭鳥,理論基礎大概就是中庸了。
其實,孔子本人是中庸的嗎?未必。當一個人看淡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就中庸;否則,他就沒辦法中庸。
【現實解說】總體來說,中庸實在算不上上等的美德。
19.60(7.36)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譯文】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越禮,節儉了就會寒酸。與其越禮,寧可寒酸。”
【解析】這話是在對照管仲和子產晏嬰,管仲奢侈,因此就會越禮;子產和晏嬰節儉,因此就顯得寒酸。孔子更在乎禮,所以寧可寒酸也不能越禮。
【現實解說】孔老師說得對,錢少還可以掙,有錢了就不會寒酸;可是,越禮成為習慣,就會給自己或者後人帶來麻煩。
19.61(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譯文】孔子說:“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揚花的情況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的情況也有。”
【解析】這是孔子以莊稼的生長、開花到結果來比喻一個人從求學到做官的過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堅持始終,最終達不到目的。在這裏,孔子還是希望他的學生既能勤奮學習,最終又能做官出仕。
孔老師前麵說過“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估計是有人抓住了這句話,說我都學了五年了,公務員也沒考上,你怎麽說?孔老師就說了上麵這段話,說你就屬於隻開花不結果的那幾個。
【現實解說】哈佛大學也有不成材的,孔老師說:我這裏是農民工學校,又不是中國政法大學。
19.62(9.24)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譯文】孔子說:“符合禮法的正言規勸,誰能不聽從呢?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讚許的話,誰能聽了不高興呢?但隻有認真推究它的真偽是非,才是可貴的。隻是高興而不去分析,隻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對這樣的人我拿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解析】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堅決不認錯,永遠正確;第二種人是認錯態度很好,就是堅決不改。前一種人,孔老師鄙視他們,根本不搭理他們;後一種人,孔子教導他們,可是發現他們隻是葉公好龍,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孔老師就很失望很無奈。
【現實解說】有一句俗話叫作:認真聽取,堅決不改。態度都是嚴肅的,改正都是逐步的。
19.63(9.26)★★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譯文】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誌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解析】孔老師在抒情。
【現實解說】我們也經常這樣抒情。
19.64(9.28)★★
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彫也。”
【譯文】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鬆柏是最後凋謝的。”
【解析】還是在抒情。孔老師認為,人是要有骨氣的。作為有遠大誌向的君子,他就像鬆柏那樣,不會隨波逐流,而且能夠經受各種各樣的嚴峻考驗。孔子的話,語言簡潔,寓意深刻,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這句話,類似疾風知勁草,類似日久知人心。
【現實解說】歲寒,然後知沒有暖氣就要買空調。
19.65(9.30)★★★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譯文】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都能學到道;能夠學到道的人,未必能夠堅守道;能夠堅守道的人,未必能夠隨機應變。”
【解析】這是在講解學習的四個層次:學道,學到道,堅守道,運用道。
權,就是權變,靈活運用的意思。說來說去,最終的落腳點是靈活運用。不會靈活運用,學了也沒用。
記得嶽飛說過這樣的話:陣而後戰,兵家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孔子的學生中,子貢和子夏可以說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現實解說】把孔老師的話反過來讀,也許更有啟發。先學隨機應變,之後學什麽都有用。有的人沒上過學,卻能成為大富豪,或者成為大官僚,為什麽?他們懂得隨機應變。
19.66(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譯文】孔子說:“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隻能與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為,狷者縮手縮腳。”
【解析】這是在講交友之道,最好找中庸之人,實在找不到,那麽就隻能找狂者和狷者了。狂,就是進取敢為;狷,就是潔身自好,畏首畏腳。中庸之外,自然是這兩種人。
孔老師的意思,與狂者交友,要小心謹慎;與狷者交友,要大膽進取。隻有這樣,才能彌補他們的不足,與他們取長補短。
【現實解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交朋友要交朋友的長處,而盡量幫助他彌補短處。
19.67(14.2)★★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譯文】孔子說:“士如果留戀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解析】想起孔子所說的“父母在不遠遊”了,懷居,大概專指老婆孩子熱炕頭。富貴不會自己送上門來,當然要出去打拚。
不過,各人有各人的生活追求,很多人就追求懷居的感覺。所以,懷居也未必就是壞事。
【現實解說】懷居的懷居、懷才的懷才,懷孕的懷孕,隻要自己喜歡,懷什麽都好。就怕懷居的買不起房,懷才的升不了職,懷孕的上錯了床。
19.68(14.7)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無誨乎?”
【譯文】孔子說:“愛他,能不為他操勞嗎?忠於他,能不對他勸告嗎?”
【解析】孔老師的感慨,為學生們操勞,給學生們忠告,是因為愛他們。
【現實解說】感覺,這個才應該是教師們的座右銘。
19.69(14.10)★★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文】孔子說:“貧窮而能夠沒有怨恨是很難做到的,富裕而不驕傲是容易做到的。”
【解析】這話是在對照顏回和子貢,當然是在表揚顏回。不過,孔子沒有做過富二代和官二代,所以對於富而無驕並沒有太多的體會。其實,富而無驕一點也不比貧而無怨簡單。
【解析】什麽是中庸?到現在其實也未必說得清楚,按朱熹的說法,中就是無過無不及,庸就是平常。中庸就是一個人的處世態度,不要太激進,但是也不要太落伍,隨大流就好。後來所說的槍打出頭鳥,理論基礎大概就是中庸了。
其實,孔子本人是中庸的嗎?未必。當一個人看淡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就中庸;否則,他就沒辦法中庸。
【現實解說】總體來說,中庸實在算不上上等的美德。
19.60(7.36)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譯文】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越禮,節儉了就會寒酸。與其越禮,寧可寒酸。”
【解析】這話是在對照管仲和子產晏嬰,管仲奢侈,因此就會越禮;子產和晏嬰節儉,因此就顯得寒酸。孔子更在乎禮,所以寧可寒酸也不能越禮。
【現實解說】孔老師說得對,錢少還可以掙,有錢了就不會寒酸;可是,越禮成為習慣,就會給自己或者後人帶來麻煩。
19.61(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譯文】孔子說:“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揚花的情況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的情況也有。”
【解析】這是孔子以莊稼的生長、開花到結果來比喻一個人從求學到做官的過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堅持始終,最終達不到目的。在這裏,孔子還是希望他的學生既能勤奮學習,最終又能做官出仕。
孔老師前麵說過“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估計是有人抓住了這句話,說我都學了五年了,公務員也沒考上,你怎麽說?孔老師就說了上麵這段話,說你就屬於隻開花不結果的那幾個。
【現實解說】哈佛大學也有不成材的,孔老師說:我這裏是農民工學校,又不是中國政法大學。
19.62(9.24)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譯文】孔子說:“符合禮法的正言規勸,誰能不聽從呢?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讚許的話,誰能聽了不高興呢?但隻有認真推究它的真偽是非,才是可貴的。隻是高興而不去分析,隻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對這樣的人我拿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解析】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堅決不認錯,永遠正確;第二種人是認錯態度很好,就是堅決不改。前一種人,孔老師鄙視他們,根本不搭理他們;後一種人,孔子教導他們,可是發現他們隻是葉公好龍,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孔老師就很失望很無奈。
【現實解說】有一句俗話叫作:認真聽取,堅決不改。態度都是嚴肅的,改正都是逐步的。
19.63(9.26)★★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譯文】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誌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解析】孔老師在抒情。
【現實解說】我們也經常這樣抒情。
19.64(9.28)★★
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彫也。”
【譯文】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鬆柏是最後凋謝的。”
【解析】還是在抒情。孔老師認為,人是要有骨氣的。作為有遠大誌向的君子,他就像鬆柏那樣,不會隨波逐流,而且能夠經受各種各樣的嚴峻考驗。孔子的話,語言簡潔,寓意深刻,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這句話,類似疾風知勁草,類似日久知人心。
【現實解說】歲寒,然後知沒有暖氣就要買空調。
19.65(9.30)★★★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譯文】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都能學到道;能夠學到道的人,未必能夠堅守道;能夠堅守道的人,未必能夠隨機應變。”
【解析】這是在講解學習的四個層次:學道,學到道,堅守道,運用道。
權,就是權變,靈活運用的意思。說來說去,最終的落腳點是靈活運用。不會靈活運用,學了也沒用。
記得嶽飛說過這樣的話:陣而後戰,兵家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孔子的學生中,子貢和子夏可以說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現實解說】把孔老師的話反過來讀,也許更有啟發。先學隨機應變,之後學什麽都有用。有的人沒上過學,卻能成為大富豪,或者成為大官僚,為什麽?他們懂得隨機應變。
19.66(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譯文】孔子說:“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隻能與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為,狷者縮手縮腳。”
【解析】這是在講交友之道,最好找中庸之人,實在找不到,那麽就隻能找狂者和狷者了。狂,就是進取敢為;狷,就是潔身自好,畏首畏腳。中庸之外,自然是這兩種人。
孔老師的意思,與狂者交友,要小心謹慎;與狷者交友,要大膽進取。隻有這樣,才能彌補他們的不足,與他們取長補短。
【現實解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交朋友要交朋友的長處,而盡量幫助他彌補短處。
19.67(14.2)★★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譯文】孔子說:“士如果留戀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解析】想起孔子所說的“父母在不遠遊”了,懷居,大概專指老婆孩子熱炕頭。富貴不會自己送上門來,當然要出去打拚。
不過,各人有各人的生活追求,很多人就追求懷居的感覺。所以,懷居也未必就是壞事。
【現實解說】懷居的懷居、懷才的懷才,懷孕的懷孕,隻要自己喜歡,懷什麽都好。就怕懷居的買不起房,懷才的升不了職,懷孕的上錯了床。
19.68(14.7)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無誨乎?”
【譯文】孔子說:“愛他,能不為他操勞嗎?忠於他,能不對他勸告嗎?”
【解析】孔老師的感慨,為學生們操勞,給學生們忠告,是因為愛他們。
【現實解說】感覺,這個才應該是教師們的座右銘。
19.69(14.10)★★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文】孔子說:“貧窮而能夠沒有怨恨是很難做到的,富裕而不驕傲是容易做到的。”
【解析】這話是在對照顏回和子貢,當然是在表揚顏回。不過,孔子沒有做過富二代和官二代,所以對於富而無驕並沒有太多的體會。其實,富而無驕一點也不比貧而無怨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