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譯文】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解析】該做的事情不做,不該做的事情瞎做。這段話指誰呢?在《春秋》中記載了很多類似的例子,譬如臧文仲祭海鳥,這就受到了孔子的批判;而鄭國首都外有兩隻龍相鬥,有人建議祭祀他們,子產堅決不同意。


    楚昭王有疾,大夫請祭河。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不穀雖不德,河非所獲罪也。”遂弗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國也,宜哉!《夏書》曰:‘惟彼陶唐,帥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亂其紀綱,乃滅而亡。’又曰:‘允出茲在茲。’由己率常,可矣。”(《左傳》)


    這段記載,是說楚昭王生病,有人建議祭祀黃河,楚昭王說不要亂來,我們楚國跟黃河有什麽關係?孔子因此讚揚楚昭王。


    那麽,後麵一句說誰?孔子修完《春秋》之後,齊國發生政變,權臣田常殺害了齊國國君,孔子認為這是大逆不道,因此建議魯國出兵討伐田常,結果被魯哀公和三桓拒絕,孔子因此認為魯國君臣是見義不為。


    見義勇為,這個成語出於這裏。


    整個這段話,表達的都是對魯國統治者的不滿,孔子的憤青本色暴露無遺。


    【現實解說】現在的問題是連自己的神都不祭了,成了數典忘祖。


    19.50(3.26)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譯文】孔子說:“居於執政地位的人,不能寬厚待人,行禮的時候不嚴肅,參加喪禮時也不悲哀,這種情況我怎麽能看得下去呢?”


    【解析】這是在說誰?當然是在說“居上”的人,具體是誰,似乎應該說季康子。


    其實,季康子能夠容忍孔子說這樣的話,已經比較寬了。


    【現實解說】什麽是寬?就是容忍不同意見。


    19.51(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對照他自我反省。”


    【解析】見賢思齊,這個成語出於這裏。整句話意思簡單,不再贅述。


    【現實解說】照著做就很好。


    19.52(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譯文】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


    【解析】還是在厚古薄今,這句話似乎應該是對子貢說的。話比較正式,因此應該是兩人關係和好之後說的話。對子貢,孔子還說過類似的話。


    【現實解說】吹牛要小心啊,過去說吹牛要上稅,如今吹牛可能還要交擁堵費。


    19.53(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孔子說:“有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解析】德,到底是德本身,還是有德的人?不好說。總之,孔老師的意思,好人或者好品德並不是孤立的。


    【現實解說】無論世道再怎麽樣,總還是有好人的。


    19.54(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譯文】孔子說:“完了,我還沒有看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而又能從內心責備自己的人。”


    【解析】有的時候,孔子極度失望之時也會說些打擊一大片的話。此前就說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前麵剛說過德不孤,這裏就又說沒見過好人,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大致,這是某件事情讓孔子很感慨吧。


    【現實解說】隻要自己能夠做到時常反省就好了,至於別人,管不了那麽多啊。如果整天盯著別人是不是反省反思,那不是很累很耽誤時間?


    19.55(6.17)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譯文】孔子說:“誰能不經過屋門而走出去呢?為什麽沒有人走(我所指出的)這條道路呢?”


    【解析】這段話有點古怪,大致孔子認為有人在走旁門左道,因此說你應該走正道,否則出去就掉糞坑裏。


    【現實解說】不從門出去的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翻窗戶,這種人多半是小偷小摸;另一種是走地道,這種人多半是竊國大盜。


    19.56(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是由於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隻是他僥倖地避免了災禍。”


    【解析】這段話又是孔老師的激情發言了,可惜自相矛盾。孔老師自己說,邦有道,正直;邦無道,逃命。如果邦無道的時候還正直並且還能活下來,那才是幸而免。拙作《說春秋》第六部第二十八章題為“正直是正直者的耗子藥”,列舉了春秋著名的正直者是怎樣死的。


    所以,這段話說反了,應該是“人之生也罔,直之生也,幸而免”。不說別人,說說嶽飛和秦檜。唉,孔老師這段話害了不少好人哪。


    【現實解說】說話要小心,不能說真話的時候,不說假話就是正直;必須說假話的時候,不創造性地說假話就是正直;必須創造性說假話的時候,二話不說,逃命思密達。


    19.57(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譯文】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解析】對理解力不夠的學生,講得太高深,就等於對牛彈琴。所以,有教無類,教之分類。意思就是,招生的時候沒有門檻,但是教學的時候要按水平分班。


    簡單說,因材施教。


    【現實解說】這大概就是分快慢班的理論基礎了。


    19.58(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譯文】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解析】觚:音孤,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圓下方,有棱,容量約有二升。後來觚被改變了,所以孔子認為觚不像觚。孔子的思想中,周禮是根本不可更動的,從井田到刑罰;從音樂到酒具,周禮規定的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甚至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今禮崩樂壞,連觚都不像觚。


    看起來,孔子的怨言還不少。


    【現實解說】時代是前行的,你不接受也要接受。而且,你認為不對的,並不等於不對。要麽接受,要麽落伍。


    19.59(6.29)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說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