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還是那樣,孔子注重周禮,同時也是職業習慣。不過,對於負版者這個詞,通常的解釋都是背負國家圖籍,這個說法肯定有問題,平常人誰背負國家圖籍呢?所以,一定有正確的說法,隻是現在我們沒有找到。至於迅雷風烈必變,則是孔子要表示對上天的敬畏。
【現實解說】遇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和態度,要做到這一點,不太容易啊。
18.34(10.26)
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譯文】上車時,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後拉著扶手帶上車。在車上,不回頭,不高聲說話,不用自己的手指指點點。
【解析】做什麽事情都規規矩矩,小心翼翼,還要有風度。
【現實解說】有的土財主暴發戶,有了錢之後飛揚跋扈,指指點點,吆三喝四,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錢。
18.35(10.27)★★★★★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譯文】(孔子和弟子們)表情莊重起來,上體稍前傾,張臂細步趨行,在祭祀地點集中起來。(孔子說):“在山樑上進獻山雞,是時候了。”子路把山雞放到祭品擺放的地方,(大家)三次下跪磕頭,然後站了起來。
【解析】這段話歷來的解說都很模糊,也是說法不一。普遍的說法是這樣的:孔子在山穀中行走,看見一群野雞在那兒飛,孔子神色動了一下,野雞飛翔了一陣落在樹上。孔子說:“這些山樑上的母野雞,得其時呀!得其時呀!”子路向他們拱拱手,野雞便叫了幾聲飛走了。
這種普遍的說法語焉不詳,不知所雲,牽強附會。遺憾的是,幾千年來,都是這樣矇混過關的。
我們注意到,整個《論語》的第十篇都是在講述孔子的生活規律和接人待物,這一章卻突然跳躍出去,去講野雞,豈不怪哉?所以,這段話講的還是孔子在生活中的一種做法。什麽做法?祭祀。
這是孔子和弟子們在山坡上祭祀山神的程序和場景,祭品則是山雞,下麵我們來具體看看。
翔,是翔趨的意思。翔趨是古代的一種禮容。上體稍前傾,張臂細步趨行。共,是供,供奉的意思。嗅是磕頭的意思,取狗嗅之意,也就是鼻子碰到地上。從這個角度說,這應該是祭山神,鼻子碰地表示對山神的敬重。“而作”就是站起來,前麵(10.25)中有“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現實解說】野外的祭祀其實類似驢友,但是比驢友更有內涵,也更有親和力。現在的驢友多半隻知道到處轉,像驢一樣沒有目的,沒有文化內涵,隻是為了趕時髦或者釋放多餘的精力。其實,不妨增加一些祭祀的內容,多一些文化內涵,能吸引更多的人和有更豐富的話題。
18.36(15.42)★★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譯文】樂師冕來見孔子,走到台階沿,孔子說:“這兒是台階。”走到坐席旁,孔子說:“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來,孔子告訴他:“某某在這裏,某某在這裏。”師冕走了以後,子張就問孔子:“這就是與樂師談話的方式嗎?”孔子說:“這就是幫助樂師的方式啊。”
【解析】肯定有人說孔子怎麽這麽囉唆,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樂師都是瞎子。孔子的提示,是幫助樂師走路、坐下以及了解身邊的人。
孔子是個很周到的人,服務意識很強的人。雖然有時顯得繁瑣,更多的時候讓人感到很舒服很貼心。
周朝,某些職業是專門由殘疾人來做的,譬如樂師基本上是盲人。為什麽這樣安排?因為眼睛不好的人,耳朵一定好使。再譬如,守門人一般是瘸子或者斷腿斷腳的人,總之就是腳底下不利索的人,為什麽這樣安排?因為守門就要求一直待在那裏不動,腿腳靈便的往往東走走西看看,腿腳不好使的寧願待著不動,大小便來了也寧願多憋一會兒。
【現實解說】如今如今盲人不做樂師了,做按摩的比較多,因為眼不好使,手的感覺就好。幫助盲人的手法比較多,最多的就是城市的盲道,可是很多盲道被占用,這些都屬於沒有好好學習《論語》。
18.37(17.20)★★★★★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譯文】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有病為由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有意讓孺悲聽到。
【解析】這段話的字麵意思簡單得很,不用多說。但是,這段話的背景是什麽?孔子為什麽要這樣做?歷來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先來看看孺悲是什麽人?歷史上並沒有說明,唯一一段有關孺悲的記載是在《禮記·雜記下》“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由此大致可以推斷,孺悲應該是魯哀公身邊的人,而孔子盡管這一次沒有見他,終究還是見了他或者見過他。
那麽,孔子為什麽不見他,而且故意讓他知道呢?從這段話在《論語》中的位置看,前後都是在講孔子討厭的人或者討厭的事情,因此可以簡單推斷孺悲是孔子很瞧不起的人。那麽,孔子為什麽瞧不起孺悲呢?
孔子說過:“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意思是,你怎樣對待我,我就怎樣對待你。而這一段,應該就是孔子的“以直報怨”。
一個合理的解釋是這樣的。
孔子去拜會魯哀公,魯哀公正準備玩樂,於是派孺悲出來告訴孔子,說是主公有病,請您改日再來。還沒等孔子轉身,宮裏傳出了歌舞的聲音,魯哀公分明沒有生病。孔子大為惱火,可是不能把帳記在魯哀公的身上,於是記在了孺悲的身上。
這一次,孺悲來了。孔子一看,你這小王八蛋上次不是忽悠我嗎?這次我照方捉藥,以直報怨,同樣的辦法來羞辱你。於是,就發生了這段故事。
【現實解說】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你。
第十九部分 子曰
《論語》有大量的“子曰”,記載著孔夫子的話。這些話多數無法確定說話的背景以及對象,因此很難被放到恰當的地方。因此,“子曰”作為單獨一篇。
盡管沒有一個統一的主題或者主線,但是還是盡量地將同樣主題的句子放在一起,以便讓大家看到孔子對於同樣一個問題的不同角度的看法。當然,自相矛盾的地方也就暴露出來了。不過這沒有什麽,因為人的思想總是在變化的,自相矛盾是正常的。
一個需要提出來並且正視的現象是,孔子在晚年變得偏隘,很多話明顯是與人爭吵或者背後罵人,這一類的話價值不大。
19.1(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現實解說】遇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和態度,要做到這一點,不太容易啊。
18.34(10.26)
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譯文】上車時,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後拉著扶手帶上車。在車上,不回頭,不高聲說話,不用自己的手指指點點。
【解析】做什麽事情都規規矩矩,小心翼翼,還要有風度。
【現實解說】有的土財主暴發戶,有了錢之後飛揚跋扈,指指點點,吆三喝四,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錢。
18.35(10.27)★★★★★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譯文】(孔子和弟子們)表情莊重起來,上體稍前傾,張臂細步趨行,在祭祀地點集中起來。(孔子說):“在山樑上進獻山雞,是時候了。”子路把山雞放到祭品擺放的地方,(大家)三次下跪磕頭,然後站了起來。
【解析】這段話歷來的解說都很模糊,也是說法不一。普遍的說法是這樣的:孔子在山穀中行走,看見一群野雞在那兒飛,孔子神色動了一下,野雞飛翔了一陣落在樹上。孔子說:“這些山樑上的母野雞,得其時呀!得其時呀!”子路向他們拱拱手,野雞便叫了幾聲飛走了。
這種普遍的說法語焉不詳,不知所雲,牽強附會。遺憾的是,幾千年來,都是這樣矇混過關的。
我們注意到,整個《論語》的第十篇都是在講述孔子的生活規律和接人待物,這一章卻突然跳躍出去,去講野雞,豈不怪哉?所以,這段話講的還是孔子在生活中的一種做法。什麽做法?祭祀。
這是孔子和弟子們在山坡上祭祀山神的程序和場景,祭品則是山雞,下麵我們來具體看看。
翔,是翔趨的意思。翔趨是古代的一種禮容。上體稍前傾,張臂細步趨行。共,是供,供奉的意思。嗅是磕頭的意思,取狗嗅之意,也就是鼻子碰到地上。從這個角度說,這應該是祭山神,鼻子碰地表示對山神的敬重。“而作”就是站起來,前麵(10.25)中有“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現實解說】野外的祭祀其實類似驢友,但是比驢友更有內涵,也更有親和力。現在的驢友多半隻知道到處轉,像驢一樣沒有目的,沒有文化內涵,隻是為了趕時髦或者釋放多餘的精力。其實,不妨增加一些祭祀的內容,多一些文化內涵,能吸引更多的人和有更豐富的話題。
18.36(15.42)★★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譯文】樂師冕來見孔子,走到台階沿,孔子說:“這兒是台階。”走到坐席旁,孔子說:“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來,孔子告訴他:“某某在這裏,某某在這裏。”師冕走了以後,子張就問孔子:“這就是與樂師談話的方式嗎?”孔子說:“這就是幫助樂師的方式啊。”
【解析】肯定有人說孔子怎麽這麽囉唆,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樂師都是瞎子。孔子的提示,是幫助樂師走路、坐下以及了解身邊的人。
孔子是個很周到的人,服務意識很強的人。雖然有時顯得繁瑣,更多的時候讓人感到很舒服很貼心。
周朝,某些職業是專門由殘疾人來做的,譬如樂師基本上是盲人。為什麽這樣安排?因為眼睛不好的人,耳朵一定好使。再譬如,守門人一般是瘸子或者斷腿斷腳的人,總之就是腳底下不利索的人,為什麽這樣安排?因為守門就要求一直待在那裏不動,腿腳靈便的往往東走走西看看,腿腳不好使的寧願待著不動,大小便來了也寧願多憋一會兒。
【現實解說】如今如今盲人不做樂師了,做按摩的比較多,因為眼不好使,手的感覺就好。幫助盲人的手法比較多,最多的就是城市的盲道,可是很多盲道被占用,這些都屬於沒有好好學習《論語》。
18.37(17.20)★★★★★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譯文】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有病為由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有意讓孺悲聽到。
【解析】這段話的字麵意思簡單得很,不用多說。但是,這段話的背景是什麽?孔子為什麽要這樣做?歷來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先來看看孺悲是什麽人?歷史上並沒有說明,唯一一段有關孺悲的記載是在《禮記·雜記下》“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由此大致可以推斷,孺悲應該是魯哀公身邊的人,而孔子盡管這一次沒有見他,終究還是見了他或者見過他。
那麽,孔子為什麽不見他,而且故意讓他知道呢?從這段話在《論語》中的位置看,前後都是在講孔子討厭的人或者討厭的事情,因此可以簡單推斷孺悲是孔子很瞧不起的人。那麽,孔子為什麽瞧不起孺悲呢?
孔子說過:“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意思是,你怎樣對待我,我就怎樣對待你。而這一段,應該就是孔子的“以直報怨”。
一個合理的解釋是這樣的。
孔子去拜會魯哀公,魯哀公正準備玩樂,於是派孺悲出來告訴孔子,說是主公有病,請您改日再來。還沒等孔子轉身,宮裏傳出了歌舞的聲音,魯哀公分明沒有生病。孔子大為惱火,可是不能把帳記在魯哀公的身上,於是記在了孺悲的身上。
這一次,孺悲來了。孔子一看,你這小王八蛋上次不是忽悠我嗎?這次我照方捉藥,以直報怨,同樣的辦法來羞辱你。於是,就發生了這段故事。
【現實解說】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你。
第十九部分 子曰
《論語》有大量的“子曰”,記載著孔夫子的話。這些話多數無法確定說話的背景以及對象,因此很難被放到恰當的地方。因此,“子曰”作為單獨一篇。
盡管沒有一個統一的主題或者主線,但是還是盡量地將同樣主題的句子放在一起,以便讓大家看到孔子對於同樣一個問題的不同角度的看法。當然,自相矛盾的地方也就暴露出來了。不過這沒有什麽,因為人的思想總是在變化的,自相矛盾是正常的。
一個需要提出來並且正視的現象是,孔子在晚年變得偏隘,很多話明顯是與人爭吵或者背後罵人,這一類的話價值不大。
19.1(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