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周公對魯公說:“君子不疏遠他的親屬,不使大臣們抱怨不用他們。舊友老臣沒有大的過失,就不要拋棄他們,不要對人求全責備。”


    【解析】周朝初期,周公在周朝中央服務,大兒子伯禽被封在魯國。赴任之前,周公給兒子講了很多治國理念和方法,這是其中的一部分。


    魯國治國的基礎是周禮,但是人事原則是“親親上恩”,就是親近親人,提拔故舊。總的來說,就是任人唯親,靠宗族血緣來統治國家。所以,周公要對伯禽這樣交待。


    從當時的情況看,魯地屬於東夷的地盤,伯禽率領周族征服這裏,人生地不熟,確實需要一個超強的凝聚力。但是,這樣的做法固然提升了國家的統治力,同時也損害了國家的生產力,對於國家的發展沒有好處。相比較是齊國,薑太公的方式是主動融入當地,與當地人成為一家。歷史上對兩種方式褒貶不一,但是現在看來,都是形勢所迫。對於伯禽來說,保持高壓是不得已;而對薑太公來說,他能帶來的周族的兵力有限,高壓很難實施;另一方麵,薑太公本身就是東夷人,懂得怎樣與當地人打交道。


    後來的發展是齊國強大而魯國落後,但是,薑太公的後代在春秋末期就被外姓取代,而伯禽的魯國直到戰國末期才被滅掉。從家族利益來說,魯國的方式是正確的;從國家利益來說,齊國的做法更好。


    魯國人重親情的傳統後來成為整個中國的習俗,幾千年來,這種習俗讓一個個家族輪流坐莊,卻讓整個中國沒有進步。


    顯然,孔子認同魯國的理念。


    【現實解說】注重親情,很好。但是,把親情淩駕於法律和正義之上,就大大地不好。在公平和親情之間,我們寧可要公平。


    16.39(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譯文】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解析】周公是孔子最崇拜的人,因為周公是周禮的設計者。年輕的時候,孔子經常夢見周公給自己上課,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到後來顛沛流離,克己復禮基本上沒有可能實現了,孔子夢見周公的時候就少了,證明他對周禮的癡迷程度低了。


    至於說到老了夢不到周公,有很多原因,譬如歲數大了覺少,做夢的機會就少了很多;再者,老了之後,孔子成了道家,就算做夢也是夢見彭祖、老聃等人。


    表麵上在說做夢,實際上是說人老了,就沒有什麽理想了。


    【現實解說】人老了,精力不行了,還是讓那些有夢想有精力的年輕人繼住開來吧。


    16.40(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即使有周公那樣美好的才能,如果驕傲自大而又吝嗇小氣,那其他方麵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解析】周公是什麽人?簡單介紹一下。


    周公,姓姬,名旦,亦稱叔旦。西周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儒學先驅。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稱為周公。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攝政當國。武王死後又平定“三監”叛亂,大行封建,營建東都,製禮作樂,還政成王,在鞏固和發展周王朝的統治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周公在當時不僅是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個多才多藝的詩人、學者。


    相傳他製禮作樂,建立典章製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被尊為儒學奠基人。“文武周公”是孔子最為推崇的人物,而文王奠基、武王定鼎、周公主政。正是由於文王武王作為君主,而周公為周朝製定了禮樂等級典章製度,使得儒家學派奉周公、孔子為宗,之後歷代文廟也以周公為主祀,孔子等先賢為陪祀。


    周公的政績,《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自春秋以來,周公被歷代統治者和學者視為聖人。孔子推崇周公,嚮往周公的事業,盛讚周公之才。唐代韓愈為闢佛老之說,大力宣揚儒家道統,提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統序。自此以後,人們常以周孔並稱,在教育上則有“周孔之教”的概念。總之,言孔子必及周公,這是古代尊崇周公的情況。這種尊崇除了政治上的某種需要之外,其主要方麵則反映了古人對西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珍視,以及對周公這位偉人的真誠敬仰。


    周公是中國古代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同時又是中國古代教育開創時期的傑出代表。孔子和周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著淵源關係,在教育實踐上也存在著繼承關係。周公生活於三千多年前,他對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曾經起過巨大作用。如果說孔子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偉大奠基人,那麽周公則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偉大開創者。


    可以說,在孔子心目中,周公地位至高無上。如此完美的一個人,如果驕傲而且吝嗇,也就沒戲了。因此可見,孔子對於驕傲和吝嗇是多麽的反感。


    那麽,孔子在說誰?綜合來看,似乎在說季康子。


    【現實解說】如果一個人謙恭而且慷慨大方,就算沒什麽本事,大家也會喜歡跟他交往。《水滸傳》裏的宋江就是個例子。


    16.41(20.1)


    堯曰:“谘!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譯文】堯說:“嘖嘖!你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經落在你的身上了。誠實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隱於困苦和貧窮,上天賜給你的祿位也就會永遠終止。”舜也這樣告誡過禹。(商湯)說:“我小子履謹用黑色的公牛來祭祀,向偉大的天帝禱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僕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來分辨、選擇。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牽連天下萬方,天下萬方若有罪,都歸我一個人承擔。”周朝大封諸侯,使善人都富貴起來。(周武王)說:“我雖然有至親,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過錯,都在我一人身上。”認真檢查度量衡器,周密地製定法度,全國的政令就會通行了。恢復被滅亡了的國家,接續已經斷絕了家族,提拔被遺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會真心歸服了。所重視的四件事:人民、糧食、喪禮、祭祀。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績,公平就會使百姓公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說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