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對於大禹,有什麽可以挑剔的呢?想想當年,沒有汽車沒有飛機,甚至道路也未必有,就這麽扛著扁擔走天下,三過家門而不入。那時候還沒有挖土機,甚至鐵鍬都沒有。就這麽愣是把大水給治了,那不是偉大至極了?
【現實解說】怎麽沒有發動大夥學習大禹精神呢?這有點奇怪。
16.32(5.23)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譯文】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過錯,因此牢騷抱怨也就少了。”
【解析】看到別人的優點,忘記別人的缺點,就能少很多抱怨。這個道理,孔子早就明白了。這段話,可能是說給子張聽的。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國國君的兒子,父親去世之後兩人不肯繼位,結伴出走。周武王伐商,兩人曾經阻攔。後來周朝滅了商朝,兩人餓死也不吃周朝的糧食,雙雙餓死。成語“不食周粟”就是講他們的故事。按理說,他們是周朝的敵人,可是奇怪的是,周朝人普遍對他們抱有敬意。
【現實解說】善於忘掉別人過錯的人,煩惱會少很多,朋友會多很多。
16.33(16.11和16.12)★★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吾未見其人也。”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譯文】孔子說:“看到善良的行為,就擔心達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動,就好像把手伸到開水中一樣趕快避開。我見到過這樣的人,也聽到過這樣的話。以隱居避世來保全自己的誌向,依照義而貫徹自己的主張。我聽到過這種話,卻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齊景公有馬四千匹,死的時候,百姓們覺得他沒有什麽可以稱頌。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百姓們到現在還在稱頌他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解析】這是孔子晚年,因為一生失意,有了隱居的念頭,可是最終下不了決心。因為有了隱居的念頭,所以開始狂贊伯夷、叔齊。
絕大多數版本中,這一章分為兩章,即,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吾未見其人也。”為一章。“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為一章。不過,這兩段顯然是連在一起的,因此這裏作為一章。
無得,就是實在找不到值得稱讚的地方。既沒有先進事跡,也沒有雷鋒日記,想稱讚他都找不到藉口。
【現實解說】隱居就隱居吧,餓死自己就不應該了。況且,孔子所推崇的隱居,也都不是餓死自己的那種啊。如今科技太發達,要隱居不容易,所以,大隱隱於市吧。
16.34(8.1)★★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譯文】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讚他。”
【解析】傳說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有聖德,想傳位給季歷,泰伯知道後便與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吳。古公亶父死,泰伯回來奔喪之後又去了吳地,後來又斷髮文身,表示終身不返,把君位讓給了季歷,季歷傳給姬昌,即周文王。
泰伯和仲雍是吳國的開國君主,也是吳姓的祖先。
無得,就是實在是找不到恰當的詞彙。太偉大了,現有的詞彙都不夠用了。
【現實解說】隻見過不稱職的官員死皮賴臉不肯辭職的,沒見過主動讓賢的。
16.35(18.1)★★★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譯文】微子離開了紂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隸,比幹被殺死了。孔子說:“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解析】商紂王無道,於是弟弟箕子進諫,被貶為奴隸,叔叔比幹進諫,被殺。另一個弟弟微子知道這個國家要完蛋,於是遠走東北而去。箕子的後人後來被周武王封在宋國,所以箕子是孔子的祖先。微子逃到了遼東,後來的朝鮮就是他的後代。
基本上,這三個人是三種選擇:第一是離開,第二是進諫被貶為奴隸,第三種是進諫而被殺。與前麵“邦無道”的三種選擇相比,不知道孔子得出怎樣的結論來。
【現實解說】仁不仁的,為了商紂王這樣的暴君,不值。
16.36(18.8)★★★★★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誌,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誌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譯文】被遺落的人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意誌,不屈辱自己的身份,這是伯夷叔齊吧。”說柳下惠、少連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誌,屈辱自己的身份,但說話合乎倫理,行為合乎人心”。說虞仲、夷逸“過著隱居的生活,說話很隨便,能潔身自愛,離開官位合乎權宜”。“我卻同這些人不同,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
【解析】孔子的意思是,自己與這些人是一類。伯夷、叔齊屬於不投降不屈服,絕食抗議的那種,最為高尚;柳下惠、少連屬於不同流合汙,但是也不直接對抗的那種,次一等;虞仲、夷逸屬於逃避現實,閑雲野鶴那種,又次一等。朱張呢?是孔子沒說還是弟子們忘了記,倒也不重要。
說來說去,還是在說“邦無道”時候的選擇,與衛國三君子相同,伯夷、叔齊相當於史魚,柳下惠、少連相當於寧俞,虞仲、夷逸相當於蘧伯玉。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這句話最有意思,說了半天,孔子說我不一定。既然跟他們都不一樣,說他們幹什麽呢?老年癡呆症狀。
【現實解說】老媽對孩子們說:“西紅柿很好,維生素豐富,西紅柿炒雞蛋很好吃;胡蘿蔔也很好,維生素豐富,胡蘿蔔絲炒肉絲也很好吃。孩子們,今天中午咱們吃幹煸四季豆。”得,所有鋪墊都等於沒說。
16.37(18.11)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騏。
【譯文】周代有八個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騏。
【解析】關於這八個人,歷來的解釋其實都是牽強附會,誰也不知道這幾個人究竟是誰,有些什麽事跡。不過單從名字看,應該都是周人。有趣的是,伯仲叔季各有兩人。
【現實解說】周有八士,今有八婆。
16.38(18.10)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現實解說】怎麽沒有發動大夥學習大禹精神呢?這有點奇怪。
16.32(5.23)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譯文】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過錯,因此牢騷抱怨也就少了。”
【解析】看到別人的優點,忘記別人的缺點,就能少很多抱怨。這個道理,孔子早就明白了。這段話,可能是說給子張聽的。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國國君的兒子,父親去世之後兩人不肯繼位,結伴出走。周武王伐商,兩人曾經阻攔。後來周朝滅了商朝,兩人餓死也不吃周朝的糧食,雙雙餓死。成語“不食周粟”就是講他們的故事。按理說,他們是周朝的敵人,可是奇怪的是,周朝人普遍對他們抱有敬意。
【現實解說】善於忘掉別人過錯的人,煩惱會少很多,朋友會多很多。
16.33(16.11和16.12)★★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吾未見其人也。”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譯文】孔子說:“看到善良的行為,就擔心達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動,就好像把手伸到開水中一樣趕快避開。我見到過這樣的人,也聽到過這樣的話。以隱居避世來保全自己的誌向,依照義而貫徹自己的主張。我聽到過這種話,卻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齊景公有馬四千匹,死的時候,百姓們覺得他沒有什麽可以稱頌。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百姓們到現在還在稱頌他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解析】這是孔子晚年,因為一生失意,有了隱居的念頭,可是最終下不了決心。因為有了隱居的念頭,所以開始狂贊伯夷、叔齊。
絕大多數版本中,這一章分為兩章,即,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吾未見其人也。”為一章。“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為一章。不過,這兩段顯然是連在一起的,因此這裏作為一章。
無得,就是實在找不到值得稱讚的地方。既沒有先進事跡,也沒有雷鋒日記,想稱讚他都找不到藉口。
【現實解說】隱居就隱居吧,餓死自己就不應該了。況且,孔子所推崇的隱居,也都不是餓死自己的那種啊。如今科技太發達,要隱居不容易,所以,大隱隱於市吧。
16.34(8.1)★★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譯文】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讚他。”
【解析】傳說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有聖德,想傳位給季歷,泰伯知道後便與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吳。古公亶父死,泰伯回來奔喪之後又去了吳地,後來又斷髮文身,表示終身不返,把君位讓給了季歷,季歷傳給姬昌,即周文王。
泰伯和仲雍是吳國的開國君主,也是吳姓的祖先。
無得,就是實在是找不到恰當的詞彙。太偉大了,現有的詞彙都不夠用了。
【現實解說】隻見過不稱職的官員死皮賴臉不肯辭職的,沒見過主動讓賢的。
16.35(18.1)★★★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譯文】微子離開了紂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隸,比幹被殺死了。孔子說:“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解析】商紂王無道,於是弟弟箕子進諫,被貶為奴隸,叔叔比幹進諫,被殺。另一個弟弟微子知道這個國家要完蛋,於是遠走東北而去。箕子的後人後來被周武王封在宋國,所以箕子是孔子的祖先。微子逃到了遼東,後來的朝鮮就是他的後代。
基本上,這三個人是三種選擇:第一是離開,第二是進諫被貶為奴隸,第三種是進諫而被殺。與前麵“邦無道”的三種選擇相比,不知道孔子得出怎樣的結論來。
【現實解說】仁不仁的,為了商紂王這樣的暴君,不值。
16.36(18.8)★★★★★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誌,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誌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譯文】被遺落的人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意誌,不屈辱自己的身份,這是伯夷叔齊吧。”說柳下惠、少連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誌,屈辱自己的身份,但說話合乎倫理,行為合乎人心”。說虞仲、夷逸“過著隱居的生活,說話很隨便,能潔身自愛,離開官位合乎權宜”。“我卻同這些人不同,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
【解析】孔子的意思是,自己與這些人是一類。伯夷、叔齊屬於不投降不屈服,絕食抗議的那種,最為高尚;柳下惠、少連屬於不同流合汙,但是也不直接對抗的那種,次一等;虞仲、夷逸屬於逃避現實,閑雲野鶴那種,又次一等。朱張呢?是孔子沒說還是弟子們忘了記,倒也不重要。
說來說去,還是在說“邦無道”時候的選擇,與衛國三君子相同,伯夷、叔齊相當於史魚,柳下惠、少連相當於寧俞,虞仲、夷逸相當於蘧伯玉。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這句話最有意思,說了半天,孔子說我不一定。既然跟他們都不一樣,說他們幹什麽呢?老年癡呆症狀。
【現實解說】老媽對孩子們說:“西紅柿很好,維生素豐富,西紅柿炒雞蛋很好吃;胡蘿蔔也很好,維生素豐富,胡蘿蔔絲炒肉絲也很好吃。孩子們,今天中午咱們吃幹煸四季豆。”得,所有鋪墊都等於沒說。
16.37(18.11)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騏。
【譯文】周代有八個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騏。
【解析】關於這八個人,歷來的解釋其實都是牽強附會,誰也不知道這幾個人究竟是誰,有些什麽事跡。不過單從名字看,應該都是周人。有趣的是,伯仲叔季各有兩人。
【現實解說】周有八士,今有八婆。
16.38(18.10)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