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這段話其實是孔子給學生們的操行守則,告訴大家要尊重師長,要團結不要鬧矛盾,這些都做好了,才能學習知識。這段話不能在招生的時候說,否則大家一看要做到這麽多才能學習,都沒信心報名了。
【現實解說】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確實是一種美德,不要拋棄。
14.2(1.11)★
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誌向(因為具體的事情上他隻能聽從父親的);在他父親去世後,要觀察他的行為處世。三年之內他不改變父親生前的做法,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解析】三年不改父親的做法,為什麽一定是三年?因為服孝三年,這三年時間,應噹噹做父親還在世,不要違背父親的意誌。三年之後,才能施行自己的想法。
這句話與《論語》10.12(19.18)是相關聯的,孔子所說的這個人就是孟莊子。
【現實解說】社會已經完全不同了,這個標準完全不復存在了。
14.3(4.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解析】同上。
【現實解說】略
14.4(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譯文】孟懿子問什麽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麽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麽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解析】這又是孔子在推銷的禮治理念,什麽事情都要往禮上套。孟懿子問孝,孔子的答案是“無違”,估計孟懿子的任何問題在孔子這裏得到的答案都是“無違”。恰好樊遲駕車,孔子就教他一招,誰知道樊遲的悟性不夠,害得老師還要解釋一番。
無違,不是不要違背父親的意誌,而是不要違背周禮。如果出個選擇題給孔子,在父親的意誌和周禮之間如果相對立,遵從哪一個?孔子大致會說寧可違背父親的遺願,也不能違背周禮。
其實,孔子之意不在孝,而在禮。
【現實解說】如今沒有周禮讓我們去“無違”了,怎樣算是孝敬父母呢?沒有準則,靠良心吧。父母在世的時候,關心父母照顧父母。父母去世了,每年清明祭祀他們,懷念他們。
14.5(2.6)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解析】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父親身體不好的時候來向孔子問孝,孔子當然這樣回答他。
孟家和孔子的關係一向是比較好的,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孟懿子和南宮敬叔的父親孟獻子在生前叮囑兩個兒子向孔子學禮,另一個是南宮敬叔是孔子的學生以及侄女婿。
父母老了,就要特別關心他們的身體了。這時候身體抵抗力差,任何小病都不要馬虎。有的時候父母不舒服,怕麻煩子女而不說,子女就要多問多觀察了。
【現實解說】色難?色真的很難嗎?如今流行認幹爹幹女兒,幹爹是奔馳寶馬北京開會,幹女兒lv愛瑪仕齊b小短裙,色難嗎?幹女兒怎麽孝敬幹爹呢?日後再說。
14.6(2.7)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譯文】子遊問什麽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隻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麽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麽區別呢?”
【解析】子遊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大概孔子對子遊的要求比較高,講解也更深入一些。
大致,這是師徒倆在討論某個人的時候,子遊認為這人已經達到了孝,可是老師認為還要深究這個人的內心。不過由這段話也能夠看出,當時社會在孝敬父母這個方麵也並不太好。
【現實解說】對父母,不簡單地要奉養,還應該從內心去尊敬。人老了容易犯糊塗,容易倔,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就不要同他們爭執。即便有的時候必須爭執,也應該採取柔和的辦法。
14.7(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譯文】子夏問什麽是(對老師的)孝,孔子說:“關鍵是態度。有了事情,弟子替老師去做;有了酒飯,弟子讓老師先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解析】僅從內容看,這一段和上一段完全一樣,就是說無論是孝敬父母還是老師,內心的敬意才是最重要的。
人老了,都容易多疑。孔子晚年,總是懷疑弟子們對他不夠尊敬,特別是冉有為首的成功人士,因此時時要強調大家對自己的態度。
【現實解說】在孝這個方麵,態度比金錢更重要。人老了,對吃喝的要求都不高了,很擔心是不是成了子女的累贅,因此特別在意子女的態度。人老了容易犯糊塗,有時候嘮嘮叨叨,這時候子女應該有耐心,不要給父母臉色看。
14.8(4.1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譯文】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裏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解析】這樣的說法當然是有道理的,對父母要講究態度,特別是父母年老之後。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就不要與父母爭執。即便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能放一放的就放一放,沒必要一定與父母爭出個結果來。
【現實解說】總之,別強求。
14.9(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譯文】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解析】可以想像,在對弟子們說完前半句之後,孔子很後悔,為什麽?因為那麽多弟子跟著他周遊列國,豈不是都是不孝之子?那麽多在他這求學的外地甚至外國學生,是不是都該捲鋪蓋回家?所以,孔子趕緊接了下半句“遊必有方”。哈哈,孔子很機警。
孔子講漏了嘴,關鍵的關鍵還是自己沒有當兒子的體會。
後來有句話叫做“好男兒誌在四方”,基本上就是在批判孔子這句話了。
【現實解說】西方文化是不講究這一點的,加上如今交通通訊發達,孔子說的這個問題基本上已經不算是個問題了。至於遊必有方,除了流浪之外,當然都是有方的。不過,無論走多遠,時常給父母報個平安也是應該的。
【現實解說】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確實是一種美德,不要拋棄。
14.2(1.11)★
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誌向(因為具體的事情上他隻能聽從父親的);在他父親去世後,要觀察他的行為處世。三年之內他不改變父親生前的做法,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解析】三年不改父親的做法,為什麽一定是三年?因為服孝三年,這三年時間,應噹噹做父親還在世,不要違背父親的意誌。三年之後,才能施行自己的想法。
這句話與《論語》10.12(19.18)是相關聯的,孔子所說的這個人就是孟莊子。
【現實解說】社會已經完全不同了,這個標準完全不復存在了。
14.3(4.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解析】同上。
【現實解說】略
14.4(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譯文】孟懿子問什麽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麽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麽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解析】這又是孔子在推銷的禮治理念,什麽事情都要往禮上套。孟懿子問孝,孔子的答案是“無違”,估計孟懿子的任何問題在孔子這裏得到的答案都是“無違”。恰好樊遲駕車,孔子就教他一招,誰知道樊遲的悟性不夠,害得老師還要解釋一番。
無違,不是不要違背父親的意誌,而是不要違背周禮。如果出個選擇題給孔子,在父親的意誌和周禮之間如果相對立,遵從哪一個?孔子大致會說寧可違背父親的遺願,也不能違背周禮。
其實,孔子之意不在孝,而在禮。
【現實解說】如今沒有周禮讓我們去“無違”了,怎樣算是孝敬父母呢?沒有準則,靠良心吧。父母在世的時候,關心父母照顧父母。父母去世了,每年清明祭祀他們,懷念他們。
14.5(2.6)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解析】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父親身體不好的時候來向孔子問孝,孔子當然這樣回答他。
孟家和孔子的關係一向是比較好的,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孟懿子和南宮敬叔的父親孟獻子在生前叮囑兩個兒子向孔子學禮,另一個是南宮敬叔是孔子的學生以及侄女婿。
父母老了,就要特別關心他們的身體了。這時候身體抵抗力差,任何小病都不要馬虎。有的時候父母不舒服,怕麻煩子女而不說,子女就要多問多觀察了。
【現實解說】色難?色真的很難嗎?如今流行認幹爹幹女兒,幹爹是奔馳寶馬北京開會,幹女兒lv愛瑪仕齊b小短裙,色難嗎?幹女兒怎麽孝敬幹爹呢?日後再說。
14.6(2.7)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譯文】子遊問什麽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隻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麽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麽區別呢?”
【解析】子遊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大概孔子對子遊的要求比較高,講解也更深入一些。
大致,這是師徒倆在討論某個人的時候,子遊認為這人已經達到了孝,可是老師認為還要深究這個人的內心。不過由這段話也能夠看出,當時社會在孝敬父母這個方麵也並不太好。
【現實解說】對父母,不簡單地要奉養,還應該從內心去尊敬。人老了容易犯糊塗,容易倔,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就不要同他們爭執。即便有的時候必須爭執,也應該採取柔和的辦法。
14.7(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譯文】子夏問什麽是(對老師的)孝,孔子說:“關鍵是態度。有了事情,弟子替老師去做;有了酒飯,弟子讓老師先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解析】僅從內容看,這一段和上一段完全一樣,就是說無論是孝敬父母還是老師,內心的敬意才是最重要的。
人老了,都容易多疑。孔子晚年,總是懷疑弟子們對他不夠尊敬,特別是冉有為首的成功人士,因此時時要強調大家對自己的態度。
【現實解說】在孝這個方麵,態度比金錢更重要。人老了,對吃喝的要求都不高了,很擔心是不是成了子女的累贅,因此特別在意子女的態度。人老了容易犯糊塗,有時候嘮嘮叨叨,這時候子女應該有耐心,不要給父母臉色看。
14.8(4.1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譯文】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裏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解析】這樣的說法當然是有道理的,對父母要講究態度,特別是父母年老之後。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就不要與父母爭執。即便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能放一放的就放一放,沒必要一定與父母爭出個結果來。
【現實解說】總之,別強求。
14.9(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譯文】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解析】可以想像,在對弟子們說完前半句之後,孔子很後悔,為什麽?因為那麽多弟子跟著他周遊列國,豈不是都是不孝之子?那麽多在他這求學的外地甚至外國學生,是不是都該捲鋪蓋回家?所以,孔子趕緊接了下半句“遊必有方”。哈哈,孔子很機警。
孔子講漏了嘴,關鍵的關鍵還是自己沒有當兒子的體會。
後來有句話叫做“好男兒誌在四方”,基本上就是在批判孔子這句話了。
【現實解說】西方文化是不講究這一點的,加上如今交通通訊發達,孔子說的這個問題基本上已經不算是個問題了。至於遊必有方,除了流浪之外,當然都是有方的。不過,無論走多遠,時常給父母報個平安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