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解說】從運動和鍛鍊身體的角度來說,登山和遊泳是一樣的。但是住在山裏和住在水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活了。最好的房子當然是背山麵水,所謂“半山別墅”,快樂且長壽。
13.18(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文】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麵,我都未能做到。仁者沒有憂慮,知者沒有困惑,勇者沒有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的自我表述啊!”
【解析】仁智勇是孔子常說的三件事,也是他認為的君子必備的三個條件。孔子說自己都不具備,有一定謙虛成分,但是也很真誠,因為他也有憂慮、也有迷惑、也有恐懼。子貢的話雖然有一定拍馬屁的成分,但是也很真誠,他確實對老師非常敬佩。
為什麽仁者不憂?因為無欲無求了,憂愁什麽;為什麽知者不惑,因為利害關係看清楚了,就知道該怎麽去做;為什麽勇者不懼?因為相信自己的力量。
這是孔子繼續在為“仁”作定義,仁者的好處除了長壽之外,還沒有憂愁。
沒有憂慮的人是沒有的,除非是傻瓜。憂慮少的人是有的,我們稱之為“樂觀”或者“看得開”,把它歸於性格的範疇。實際上,知者沒有困惑,既然沒有困惑,自然也就沒有憂慮;勇者無懼,認為自己什麽都能搞定什麽都能克服,自然也就不用憂慮。
【現實解說】這個時代,不是憂慮的時代,是焦慮的時代。生下來就麵臨幼兒園的競爭,之後是小學初中高中,然後麵臨考大學的競爭;大學畢業,麵臨就業的競爭;就業了,麵臨買房成親的壓力;成親了,麵臨生孩子以及孩子戶口的壓力;生了孩子,麵臨孩子上學的壓力;孩子長大了,麵臨父母年老多病的壓力;退休了,麵臨自己年老多病的壓力。死了,還麵臨火葬場亂收費和墓地漲價的壓力。這麽大的壓力,這麽慘酷的競爭,而且貫穿一生,能不焦慮嗎?就算是仁者來,也會焦慮的。這也就難怪,這個年代沒什麽仁者了。
現在有一種病叫做焦慮症,進一步發展就是精神病。
13.19(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孔子說:“仁者沒有憂慮,知者沒有困惑,勇者沒有畏懼。”
【解析】孔子總是對弟子們說:言多必失。同樣的話,不要再說第二遍。遺憾的是,孔子自己沒有做到,這樣的話又說了一次。更加遺憾的是,果然出事了。
仔細分析一下,發現孔子的這段話是不正確的,並且是自相矛盾的。也就是說,我們在《論語》中就能找到駁斥這段話的根據來。
孔子說了:“我非生而知之。”後來韓愈在《師說》就寫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者不惑,隻能說對他已經了解的知識不惑,對於他所不了解的知識,怎麽能不惑呢?
孔子又說了:“父母,唯其疾之憂。”這不是憂嗎?後來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還就寫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仁者怎麽能無憂呢?仁者無憂,是對自己無憂,對父母、對朋友、對家庭、對國家,怎麽能無憂呢?
勇者不懼。什麽是勇者?子路是勇者嗎?不是,用孔子的話說,子路隻是“好勇者”,賣弄勇敢的人。孔子怎樣定義勇者呢?孔子說了:“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這,才是勇者。所以,怎麽能說勇者不懼呢?
孔老師,言多必失啊。
【現實解說】每個人都有憂有懼有困惑,但是要懂得破解,不要在憂懼和困惑中停留太長時間。
13.20(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譯文】孔子說:“有德的人一定有言論(流傳後世),有言論流傳下來的人不一定有德。仁者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
【解析】這一段解說,還是李零先生的最好。
魯國的叔孫豹博學多才,聞名於世。一次,叔孫豹出訪晉國,晉國上卿(相當於宰相)士匄迎接,問叔孫豹:“古人有句話叫做‘死而不朽’,什麽意思?”士匄沒等叔孫豹回答,自己就說了:“我們家,在虞以前就是陶唐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周朝是唐、杜兩氏,現在晉國最強大,我們又在晉國是士氏,我們這個家族是不是不朽?”
叔孫豹說:“以我聽說的,好像不是你說的這些。你這叫世祿,世代做官而已,而不是不朽。魯國從前有個大夫叫做臧文仲,他死之後,他的話還能世代流傳,這才是不朽。我聽說啊,最高的境界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業,其次是留下言論。能做到這些,歷經多長時間都不會被廢棄,這才是不朽。至於您剛才說的,也就是保留了祖上的姓氏,守住了宗廟,使祖先能夠得到祭祀,這樣的家族,每個國家都有。並不是官越大,錢越多,就能不朽。”《左傳》原文是這樣的: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這裏,“有德者必有言”完整地說應該是“有德者必有立言”。不朽分三等:立德立功立言,第一等的立德同時擁有第三等的立言,所以,上古的聖人都有言論流傳下來,這就是“有德者必有言”。而某些統治者強迫老百姓背誦自己的言論,想要不朽,這就是“有言者不必有德”。
同樣的邏輯,孔子常說仁知勇,也分成了三等,於是第一等的仁者擁有第三等的勇也就順理成章了。既然仁已經成為了精神,對仁的追求就成為了一種理想。仁者就是有理想的人,有理想的人通常是無畏無懼的。所以,“仁者必有勇”是正確的。
說來說去,孔子還是在給仁下定義,描述仁的特徵,把仁賦予更多的內涵。
【現實解說】仁者有勇,但是不一定有知,如果這樣,仁者就很容易有勇無謀了。所以,有勇無謀的除了可能是傻瓜之外,還有可能是仁者。
13.21(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隻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解析】上帝說:要有人。於是便有了人。孔子說:我要仁,於是仁就來了。心中有仁,就是仁;心中有愛,就是愛;心中有佛,就是佛。手中無劍,心中有劍。說來說去,仁成了禪。
圍繞著仁,孔子作了很多闡述。在“仁”這個問題上,一開始是指某種行為,後來是指某種想法,後來就成了精神。這個時候孔子雖然還在說仁,實際上“仁”已經成了“道”。
最終,孔子不講仁講道了,也就從儒家成了道家。
13.18(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文】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麵,我都未能做到。仁者沒有憂慮,知者沒有困惑,勇者沒有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的自我表述啊!”
【解析】仁智勇是孔子常說的三件事,也是他認為的君子必備的三個條件。孔子說自己都不具備,有一定謙虛成分,但是也很真誠,因為他也有憂慮、也有迷惑、也有恐懼。子貢的話雖然有一定拍馬屁的成分,但是也很真誠,他確實對老師非常敬佩。
為什麽仁者不憂?因為無欲無求了,憂愁什麽;為什麽知者不惑,因為利害關係看清楚了,就知道該怎麽去做;為什麽勇者不懼?因為相信自己的力量。
這是孔子繼續在為“仁”作定義,仁者的好處除了長壽之外,還沒有憂愁。
沒有憂慮的人是沒有的,除非是傻瓜。憂慮少的人是有的,我們稱之為“樂觀”或者“看得開”,把它歸於性格的範疇。實際上,知者沒有困惑,既然沒有困惑,自然也就沒有憂慮;勇者無懼,認為自己什麽都能搞定什麽都能克服,自然也就不用憂慮。
【現實解說】這個時代,不是憂慮的時代,是焦慮的時代。生下來就麵臨幼兒園的競爭,之後是小學初中高中,然後麵臨考大學的競爭;大學畢業,麵臨就業的競爭;就業了,麵臨買房成親的壓力;成親了,麵臨生孩子以及孩子戶口的壓力;生了孩子,麵臨孩子上學的壓力;孩子長大了,麵臨父母年老多病的壓力;退休了,麵臨自己年老多病的壓力。死了,還麵臨火葬場亂收費和墓地漲價的壓力。這麽大的壓力,這麽慘酷的競爭,而且貫穿一生,能不焦慮嗎?就算是仁者來,也會焦慮的。這也就難怪,這個年代沒什麽仁者了。
現在有一種病叫做焦慮症,進一步發展就是精神病。
13.19(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孔子說:“仁者沒有憂慮,知者沒有困惑,勇者沒有畏懼。”
【解析】孔子總是對弟子們說:言多必失。同樣的話,不要再說第二遍。遺憾的是,孔子自己沒有做到,這樣的話又說了一次。更加遺憾的是,果然出事了。
仔細分析一下,發現孔子的這段話是不正確的,並且是自相矛盾的。也就是說,我們在《論語》中就能找到駁斥這段話的根據來。
孔子說了:“我非生而知之。”後來韓愈在《師說》就寫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者不惑,隻能說對他已經了解的知識不惑,對於他所不了解的知識,怎麽能不惑呢?
孔子又說了:“父母,唯其疾之憂。”這不是憂嗎?後來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還就寫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仁者怎麽能無憂呢?仁者無憂,是對自己無憂,對父母、對朋友、對家庭、對國家,怎麽能無憂呢?
勇者不懼。什麽是勇者?子路是勇者嗎?不是,用孔子的話說,子路隻是“好勇者”,賣弄勇敢的人。孔子怎樣定義勇者呢?孔子說了:“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這,才是勇者。所以,怎麽能說勇者不懼呢?
孔老師,言多必失啊。
【現實解說】每個人都有憂有懼有困惑,但是要懂得破解,不要在憂懼和困惑中停留太長時間。
13.20(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譯文】孔子說:“有德的人一定有言論(流傳後世),有言論流傳下來的人不一定有德。仁者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
【解析】這一段解說,還是李零先生的最好。
魯國的叔孫豹博學多才,聞名於世。一次,叔孫豹出訪晉國,晉國上卿(相當於宰相)士匄迎接,問叔孫豹:“古人有句話叫做‘死而不朽’,什麽意思?”士匄沒等叔孫豹回答,自己就說了:“我們家,在虞以前就是陶唐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周朝是唐、杜兩氏,現在晉國最強大,我們又在晉國是士氏,我們這個家族是不是不朽?”
叔孫豹說:“以我聽說的,好像不是你說的這些。你這叫世祿,世代做官而已,而不是不朽。魯國從前有個大夫叫做臧文仲,他死之後,他的話還能世代流傳,這才是不朽。我聽說啊,最高的境界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業,其次是留下言論。能做到這些,歷經多長時間都不會被廢棄,這才是不朽。至於您剛才說的,也就是保留了祖上的姓氏,守住了宗廟,使祖先能夠得到祭祀,這樣的家族,每個國家都有。並不是官越大,錢越多,就能不朽。”《左傳》原文是這樣的: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這裏,“有德者必有言”完整地說應該是“有德者必有立言”。不朽分三等:立德立功立言,第一等的立德同時擁有第三等的立言,所以,上古的聖人都有言論流傳下來,這就是“有德者必有言”。而某些統治者強迫老百姓背誦自己的言論,想要不朽,這就是“有言者不必有德”。
同樣的邏輯,孔子常說仁知勇,也分成了三等,於是第一等的仁者擁有第三等的勇也就順理成章了。既然仁已經成為了精神,對仁的追求就成為了一種理想。仁者就是有理想的人,有理想的人通常是無畏無懼的。所以,“仁者必有勇”是正確的。
說來說去,孔子還是在給仁下定義,描述仁的特徵,把仁賦予更多的內涵。
【現實解說】仁者有勇,但是不一定有知,如果這樣,仁者就很容易有勇無謀了。所以,有勇無謀的除了可能是傻瓜之外,還有可能是仁者。
13.21(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隻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解析】上帝說:要有人。於是便有了人。孔子說:我要仁,於是仁就來了。心中有仁,就是仁;心中有愛,就是愛;心中有佛,就是佛。手中無劍,心中有劍。說來說去,仁成了禪。
圍繞著仁,孔子作了很多闡述。在“仁”這個問題上,一開始是指某種行為,後來是指某種想法,後來就成了精神。這個時候孔子雖然還在說仁,實際上“仁”已經成了“道”。
最終,孔子不講仁講道了,也就從儒家成了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