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解說】到了新環境,或者本身資歷淺,這個時候要多幹活少提條件,有好處的時候不要去爭。這樣的話,人人都會喜歡你,你的機會就會很多。


    13.6(12.22)★★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不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向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譯文】樊遲問什麽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問什麽是知,孔子說:“了解人。”樊遲還不明白。孔子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樊遲退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他什麽是知,他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是什麽意思?”子夏說:“這話說得多麽深刻呀!舜有天下,在眾人中逃選人才,把皋陶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湯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挑選人才,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


    【解析】上麵問過一次仁了,結果樊遲沒整明白,於是過幾天又問這個問題。孔子挺煩他,所以回答問題都很簡單,就兩個字。樊遲接著問知,孔老師又是兩個字打發,樊遲弄不明白,但是他很倔,弄不明白就接著問。孔子被他問得沒辦法,又蹦出十個字來。別小看這十個字,這十個字在當時也是文言文,比孔子通常的話都難懂,樊遲更弄不明白了,可是還不能再問了。沒辦法,去問最有學問的師兄子夏,於是子夏給了解釋。解釋之後的樊遲更糊塗了,舜和湯再牛,跟我有什麽關係啊?


    其實,子夏也是瞎扯淡。孔老師的說法,是用了好人,壞人也會變好;子夏的解說,是用了好人,壞人就會離開。


    不過,最扯淡的還是孔老師。人家樊遲就是一個給你趕車的司機,你跟人家說治理天下的道理。這是孔老師的正常做法嗎?當然不是。在這裏,那個誨人不倦,諄諄教導的孔老師不見了,一個說話很不耐煩的老頭形象躍然紙上了。


    人老了,性格就有些怪。孔子老了,遠沒有從前那麽有耐心。


    什麽是仁?這裏孔子的回答是“愛人”。什麽是“愛人”?樊遲沒問。如果問,答案估計也是堯舜禹湯文武之道。


    【現實解說】宇文士及在隋煬帝的時候是個專門拍馬屁的奸臣,到了唐太宗手下,就成了仗義執言的人。問他為什麽,他就說隋煬帝喜歡別人拍馬屁,而唐太宗喜歡仗義執言的忠臣。


    所以,有什麽樣的頭,就有什麽樣的下屬;有什麽樣的下屬,就有什麽樣的頭。


    13.7(13.19)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譯文】樊遲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平常在家規規矩矩,辦事嚴肅認真,待人忠心誠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改變。”


    【解析】樊遲又來問了,孔子的回答看上去堂堂正正,其實還是不耐煩,因為這三句話都是套話,完全不是針對樊遲的不足。這三句話的意思概括為一點:別那麽多問題了,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勤勤懇懇就行了。


    孔子的態度和回答對樊遲的自信心是個很大的打擊,樊遲也看出來老師不喜歡自己,因此對自己的智商和前途失去信心,這才有了樊遲想回家種地的想法和對話(見第十二部分)。


    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孔老師冒出這句話來,相當於現在說“就算是撿垃圾”,可以說是很傷自尊。


    孔子對樊遲,可以說確實是有失風範。當然,人老了,性格是會變的,即便是孔子這樣偉大的教育家。


    什麽是仁?樊遲再也不想問了。


    【現實解說】如果對學生講都是空泛的大道理,那就等於是在害學生。


    13.8(17.6)★★★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解析】這是子張應該得到的答案,因為子張喜歡的就是寬泛的大道理,給他的一定也是這樣的道理。


    仁是什麽?孔老師說:恭寬信敏惠。道理很好,適用於整個宇宙。每個人問,都可以是這個答案。所以,等於沒問。


    【現實解說】道理越寬泛,就越沒有標準,越沒有可執行性,就越沒有用。用來指導個人的行為,這個沒有任何用。現實生活也是這樣,給人好的建議一定是具體的、簡單的、可執行的。


    13.9(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做不到仁,他怎麽能實行禮呢?一個人做不到仁,他怎麽能運用樂呢?”


    【解析】這段話也可以這樣說:一個人做不到仁,懂得禮又怎樣呢?一個人做不到仁,懂得樂又怎樣呢?


    從這段話在《論語》中的位置來看,恰好接在“八佾舞於庭”和“三家者以雍徹”的後麵,因此可以認為這段話是在指責三桓家族。孔子認為,雖然三桓在禮樂的形式上能夠做得很好,但是他們違背了周禮的本質,那麽就算他們能夠“八佾舞於庭”和“三家者以雍徹”,又怎麽樣呢?


    仁是什麽?孔子在這裏的意思,仁是周禮的本質,而各種禮製禮儀和樂不過是表象。


    可是話說回來,人家三桓就算不仁,又怎麽樣呢?


    【現實解說】這段話可以做一個現代漢語的翻譯,也適合現代社會。“人如果不懂得處理人際關係,給領導送禮人家也不會收;人如果人際關係處不好,請同事唱歌人家也不去。”


    13.10(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譯文】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來源於他的生活環境。能夠察覺到自己的錯誤,就是知道仁了。”


    【解析】這段話的解釋歷來也是沒有定論,看似簡單,說起來就發現不是那麽簡單。


    要說清楚這段話,先要弄明白“黨”是個什麽東西?最原始的解釋是“公開的秘密團體”或者“秘密的公開團體”,進一步解釋是“基於利益關係而結成的同盟”。但是,在《論語》中,絕大多數的意思是“鄉黨”,也就是居民聚居區的意思。


    那麽,在這裏應該是哪一種含義呢?此前的說法,多取第一種。但是,應該是第二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說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