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子貢離開學校之前向孔子請教,而孔子對他的忠告令他受益匪淺,因此一生對孔子都很崇敬。


    什麽是仁?孔子這裏給的答案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其實這句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如果每個人都能以這樣的思想指導自己的生活,這個社會就必定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所以,不用講那些不著邊際的道理,隻要人人記住這八個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實解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日常生活中,這句話非常實用。譬如你不喜歡被人大聲騷擾,你在公共場所就不要大聲說話;你有急事坐地鐵,可是電動扶梯左右都站了人,你沒法向上走,於是你就明白應該站在右邊,左邊騰出來給趕時間的人走;你希望自己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你就應該給別人說話的自由;你看見狗屎在路邊,你會罵狗的主人太缺德,那麽你就不要讓你的狗在路邊拉屎。如果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思維,社會文明就已經很高了。


    13.3(12.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仲弓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使用百姓如同去進行重大的祭祀,要認真嚴肅。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做到在朝廷上工作不要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裏打工也不要抱怨。”仲弓說:“我雖然笨,也要照您的話去做。”


    【解析】冉雍問仁,孔子回答的都是怎樣做官。因此,這是冉雍新官上任前向老師請教。孔子的回答,基本上是套話,因為冉雍的性格本身就比較謹慎。這三句話可以這樣總結:少說話,做事小心,說話不要抱怨。


    仁可以簡單分為三個層次。第一,不要讓人討厭;第二,讓人喜歡;第三,讓人尊重。孔子對冉雍的建議實際上是最低層級的,也就是不要讓人討厭,不要得罪人。對於初次進入官場的冉雍來說,這樣的建議是恰當的。


    這裏,孔子也說到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見這是一個比較通用的標準。


    這裏的仁,孔子的答案是:謹小慎微,別讓人討厭。


    從因材施教來看,孔子的這段話並不好。冉有的性格謹慎,孔子鼓勵他大膽去做。而冉雍的性格比冉有更謹慎,孔子還要他再小心謹慎一點。為什麽這樣?冉有雖然謹慎,但是做事有章法,接人待物沒問題;冉雍就差很多,特別是接人待物不行。孔子特別擔心冉雍做不好事情還得罪人,因此一再叮囑。


    問題是,冉雍本來就小心了,你還要他更小心,那隻好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說了。就像一個人本來就怕死得要命,你還告訴他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最後隻好餓死了。冉雍在季孫家沒有幹多久就不幹了,具體原因不詳,不過很可能是太小心謹慎,季孫覺得這個人太懦弱太沒主見了。


    【現實解說】小心謹慎固然是應該的,可是個性不要抹殺。如果總是怕得罪人,那就成了懦弱和自卑了。


    13.4(14.1)★★★★★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譯文】原憲問孔子什麽是可恥。孔子說:“國家有道,做官拿俸祿;國家無道,還做官拿俸祿,這就是可恥。”原憲又問:“好勝、自誇、怨恨、貪慾都沒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說:“這可以說是很難得的,但至於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解析】孔子這話,明顯是話中有話。原憲很少提問題,這時候應該是原憲做了孔子的管家之後問的問題。孔子的回答,指桑罵槐,罵的就是冉有,說這小子在季孫家助紂為虐,太無恥了。然後原憲說的克伐怨欲,是在表揚自己,孔子對原憲的人品滿意,可是能力不滿意,所以,孔子不肯順著原憲的話去肯定他,而是給了一個“馬馬虎虎”的評語,算是告訴原憲自己對他的工作能力不是太滿意。也可以理解為孔子認為原憲為人處世不夠圓滑,因此得罪人比較多,談不上仁。


    孔子去世之後,子貢、冉有等人主持料理孔家,原憲與他們關係一般,因此被迫辭職去了衛國,之後牢記老師的話,拒絕在不道之邦衛國出仕,最終窮困潦倒而死。那時候,每個國家都是禮崩樂壞,按孔子的標準都是“邦無道”,所以,原憲離開了孔家,就隻有死路一條了。從這個角度說,孔子這番話也算是害了原憲。


    什麽是仁?孔老師說了:品德高尚,不等於仁。


    品德和情商是兩回事,每當遇到一個情商不高的道德先生問仁的時候,孔老師的回答一般就是“那我就不知道了”。不是不知道,是知道裝不知道。


    【現實解說】情商高的人,才能在可恥與知恥之間任意轉換。具體來說,歷史上能在官場上如魚得水的不倒翁常青樹們,他們的情商能不高嗎?


    13.5(6.22)★★


    仁者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譯文】樊遲問孔子怎樣才算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提倡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就可以說是智了。”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先有耕耘,後有收穫,這就是仁了。”


    【解析】為什麽要敬鬼神?因為人一定要敬畏某種東西,才能不突破道德底線。如果掌握權力者在世上沒有敬畏的東西,就會為所欲為,無惡不作。所以,沒有信仰的統治者是最危險的統治者。為什麽要遠之呢?因為鬼神變幻莫測,誰也不知道他們會怎樣做,所以他們很難伺候,遠離他們是避免麻煩的最好辦法。綜合起來,就是敬畏並且遠離,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回答完這個問題,孔子可能有點發懵,因為這有點文不對題,樊遲不過是給孔子當保鏢的普通學生,人家不過想問問怎麽當個普通人,你卻回答人家怎麽治理國家。樊遲也覺得沒得到正確答案,因此繼續問仁,這次,孔子針對樊遲的問題回答了。在孔子的學生中,樊遲入學較晚,資質比較差,學習的進步不大,可能有些灰心或者懈怠。因此孔子告訴他要有付出才有收穫,不要想不勞而獲。


    樊遲是季孫家的家臣,冉有的車右,在與齊國作戰中立下功勞。孔子回到魯國之後,得意門生們紛紛離去,身邊缺少貼身學生,冉有就把樊遲送到了孔子這裏。一來,樊遲性格比較像子路,而且很勇猛,適合跟隨孔子;二來,樊遲跟著孔子學習,今後回到季孫家也能有個好前途。樊遲本人也很願意,就這麽來到了孔子身邊,孔子去哪裏都帶著他。不過,孔子後來不太喜歡他,因為樊遲比較木訥,不如子路那麽聰明,問問題也不著調。


    什麽是仁?孔子在這裏的說法就是:先耕耘後收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說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