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遲是季孫家的家臣,也是冉有的手下。當初冉有率領魯軍擊敗齊軍的戰鬥中,樊遲就是冉有的車右,立下功勞。後來,在冉有的推薦下,樊遲做了孔子的學生。冉有這人做事比較周全,之所以推薦樊遲去做孔子學生,一來是希望樊遲能學些知識,二來是因為樊遲勇猛憨直,正好給老師出門的時候提供保護,充噹噹年子路的角色。果然,孔子很喜歡帶著樊遲出門。一開始,樊遲愛提問題,人也勤快,孔子很喜歡他,因此回答問題也很有耐心。
樊須,字子遲,小孔子三十七歲,魯國人。
【現實解說】孔子的說法當然是對的,並不僅僅適用於樊遲,而是適用於所有人。
12.30(13.4)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譯文】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退出以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者隻要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隻要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隻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麵八方的老百姓就會背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裏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
【解析】樊遲的誌向讓老師很失望,所以老師懶得回答他問題。
孔子希望每個學生都能當官,可是,同時他又在讚揚顏回的安貧樂道,這一點很容易讓人搞不清他到底想要學生們做什麽。樊遲是個比較愚鈍的人,聽話聽不出話外音,對老師的話也不能一分為二去理解,所以常常提出的問題讓老師感到為難,因此孔子也漸漸不喜歡他。樊遲入學不久,孔子開始研究周易,更是超然物外的架勢。這種情況下,樊遲就覺得老師倡導的是自食其力安於天命的生活。於是,樊遲認為自己整幾畝地去種地可能比較符合老師的期待,於是,傻乎乎地來問種地的學問,以為老師會高興。誰知道孔子氣得半死,兩句話把樊遲噎回去了,還在背後說他是小人。從那以後,孔子很討厭他,出門也不願意帶著他了。
孔子的意思是,弟子們個個都要去當官,所以說的都是當官的道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弟子都適合當官,如果能夠自食其力,種地有什麽不可以的呢?何況,前麵還有這樣一段對話(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大禹和後稷都親自種莊稼,為什麽樊遲就不能種莊稼呢?這段話,沒有什麽積極意義。
【現實解說】適合幹什麽就去幹什麽,樂於幹什麽就去幹什麽,什麽幹好了都有前途,一門心思當官是不對的。
原憲
12.31(6.5)★★★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裏鄉黨乎!”
【譯文】原思給孔子家當管家,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如果有多的)給你的鄉親們吧。”
【解析】九百什麽?九百鬥。這麽多米,原憲當然是吃不完的。那麽,給鄉親們呢?原憲是宋國人,難道糧食運到宋國去?為什麽孔子要給這麽高的薪水?
在冉有辭去管家去當季孫家的管家之後,孔子的管家職位就交給了冉雍或者原憲,也有可能是冉雍做官之後,再交給了原憲。後來,冉有派公西華出使齊國,給了八百鬥的糧食補助,孔子非常不高興(事見《論語》5.2(6.4)),為了賭這口氣,也為了證明給自己當管家至少不比給季孫家出使一趟掙得少,因此決定給原憲漲工資。這就是原憲突然掙這麽多糧食的原因。
根據《史記》的記載,在孔子去世之後,因為看不慣師兄弟們的勾心鬥角,同時也是受到子貢等人的排擠,原憲離開了孔家,去了衛國自耕自種,生活非常艱難,住在貧民區裏。後來子貢去看他,見他破衣爛衫麵帶菜色,於是問他是不是病了。“我聽說啊,沒有財產叫作貧,學會了道理卻不能去施行,那才是病呢。像我,就是貧而已,不是病。”原憲這樣說,換了今天,就會說這是知識分子的氣節了。
最終,原憲死於貧困潦倒。
【現實解說】為了麵子而亂花錢,這是不對的。為了賭氣而亂花錢,這也是不對的。對個人來說如此,對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澹臺滅明
12.32(6.14)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嚐至於偃之室也。”
【譯文】子遊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在那裏得到了人才沒有?”子遊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隻走大路不走小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這裏來。”
【解析】徑,小路。澹臺是個姓,澹臺滅明往往被說成是吳國人,其實不然,武城是魯國的。
澹臺滅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歲。澹臺滅明後來被孔子收為學生,就是通過子遊的推薦。不過澹臺滅明實在長得太醜,用《史記》的話說,是“狀貌甚惡”。因為太醜,孔子一直不喜歡他。
後來澹臺滅明在孔子那裏一直不受重視,學了不到兩年就離開了。之後去到了吳國,也像孔子一樣開設學校,弟子三百人,後來學生中也出了不少人才。
孔子聽說澹臺滅明的成就之後,曾經感慨自己以貌取人看錯了人。《史記》記載——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人,這個成語就是從孔子看錯了澹臺滅明這裏來的。
【現實解說】澹臺滅明就屬於那種絕不私下跑關係的人,為人正直,因此受到子遊的賞識。可是,如今這樣的人能受到賞識嗎?
陳亢
12.33(16.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嚐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譯文】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裏聽到過什麽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麽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麵的收穫,聽了關於《詩》的道理,聽了關於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
樊須,字子遲,小孔子三十七歲,魯國人。
【現實解說】孔子的說法當然是對的,並不僅僅適用於樊遲,而是適用於所有人。
12.30(13.4)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譯文】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退出以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者隻要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隻要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隻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麵八方的老百姓就會背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裏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
【解析】樊遲的誌向讓老師很失望,所以老師懶得回答他問題。
孔子希望每個學生都能當官,可是,同時他又在讚揚顏回的安貧樂道,這一點很容易讓人搞不清他到底想要學生們做什麽。樊遲是個比較愚鈍的人,聽話聽不出話外音,對老師的話也不能一分為二去理解,所以常常提出的問題讓老師感到為難,因此孔子也漸漸不喜歡他。樊遲入學不久,孔子開始研究周易,更是超然物外的架勢。這種情況下,樊遲就覺得老師倡導的是自食其力安於天命的生活。於是,樊遲認為自己整幾畝地去種地可能比較符合老師的期待,於是,傻乎乎地來問種地的學問,以為老師會高興。誰知道孔子氣得半死,兩句話把樊遲噎回去了,還在背後說他是小人。從那以後,孔子很討厭他,出門也不願意帶著他了。
孔子的意思是,弟子們個個都要去當官,所以說的都是當官的道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弟子都適合當官,如果能夠自食其力,種地有什麽不可以的呢?何況,前麵還有這樣一段對話(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大禹和後稷都親自種莊稼,為什麽樊遲就不能種莊稼呢?這段話,沒有什麽積極意義。
【現實解說】適合幹什麽就去幹什麽,樂於幹什麽就去幹什麽,什麽幹好了都有前途,一門心思當官是不對的。
原憲
12.31(6.5)★★★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裏鄉黨乎!”
【譯文】原思給孔子家當管家,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如果有多的)給你的鄉親們吧。”
【解析】九百什麽?九百鬥。這麽多米,原憲當然是吃不完的。那麽,給鄉親們呢?原憲是宋國人,難道糧食運到宋國去?為什麽孔子要給這麽高的薪水?
在冉有辭去管家去當季孫家的管家之後,孔子的管家職位就交給了冉雍或者原憲,也有可能是冉雍做官之後,再交給了原憲。後來,冉有派公西華出使齊國,給了八百鬥的糧食補助,孔子非常不高興(事見《論語》5.2(6.4)),為了賭這口氣,也為了證明給自己當管家至少不比給季孫家出使一趟掙得少,因此決定給原憲漲工資。這就是原憲突然掙這麽多糧食的原因。
根據《史記》的記載,在孔子去世之後,因為看不慣師兄弟們的勾心鬥角,同時也是受到子貢等人的排擠,原憲離開了孔家,去了衛國自耕自種,生活非常艱難,住在貧民區裏。後來子貢去看他,見他破衣爛衫麵帶菜色,於是問他是不是病了。“我聽說啊,沒有財產叫作貧,學會了道理卻不能去施行,那才是病呢。像我,就是貧而已,不是病。”原憲這樣說,換了今天,就會說這是知識分子的氣節了。
最終,原憲死於貧困潦倒。
【現實解說】為了麵子而亂花錢,這是不對的。為了賭氣而亂花錢,這也是不對的。對個人來說如此,對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澹臺滅明
12.32(6.14)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嚐至於偃之室也。”
【譯文】子遊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在那裏得到了人才沒有?”子遊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隻走大路不走小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這裏來。”
【解析】徑,小路。澹臺是個姓,澹臺滅明往往被說成是吳國人,其實不然,武城是魯國的。
澹臺滅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歲。澹臺滅明後來被孔子收為學生,就是通過子遊的推薦。不過澹臺滅明實在長得太醜,用《史記》的話說,是“狀貌甚惡”。因為太醜,孔子一直不喜歡他。
後來澹臺滅明在孔子那裏一直不受重視,學了不到兩年就離開了。之後去到了吳國,也像孔子一樣開設學校,弟子三百人,後來學生中也出了不少人才。
孔子聽說澹臺滅明的成就之後,曾經感慨自己以貌取人看錯了人。《史記》記載——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人,這個成語就是從孔子看錯了澹臺滅明這裏來的。
【現實解說】澹臺滅明就屬於那種絕不私下跑關係的人,為人正直,因此受到子遊的賞識。可是,如今這樣的人能受到賞識嗎?
陳亢
12.33(16.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嚐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譯文】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裏聽到過什麽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麽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麵的收穫,聽了關於《詩》的道理,聽了關於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