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解說】過了四十還沒有弄明白自己未來的人,這輩子就算了吧。


    有若


    12.25(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級的人,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級,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解析】說來說去,有若在講孝悌,還是孔子最老的那一套,顯示他缺乏創新思維的能力。


    有子,就是有若。孔子弟子中被稱為子的,一個是有若,另一個是曾參。由此可見,有若的地位挺高。但實際上,有若的學術水平是比較低的。按照《左傳》記載,有若是個勇士。吳國和魯國打仗的時候,魯國實力不行,連吃敗仗,季孫急了,於是選了三百勇士,要趁天黑闖吳營,刺殺吳王夫差。可是後來有人勸季孫,說是吳軍實力強橫,這三百人都是魯國的精英,到時候殺不了吳王,反而三百精英必死無疑,那魯國不是要完蛋?季孫於是取消了行動,這三百名精英也算沒有去送死。這三百精英中,就有有若。


    問題是,有若的話為什麽能夠占到整部《論語》的第二條呢?先來說第一條理由。


    有若的長相很像孔子,在孔子去世之後,子貢冉有等人為了緬懷老師,就讓有若扮裝成孔子的樣子,接受弟子們的敬禮並且解答大家的提問。實際上,就類似於總教授。可是好景不常,沒多長時間,大家認為有若的學問太差了,取消了他裝扮老師的資格。但是不管怎麽樣,有若因此在弟子們心目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


    從歷史記載看,有若大概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特型演員,第一個是優孟,他扮演了孫叔敖。


    從內容看,《論語》的修撰應該是孔子的徒孫一輩,而且應該不是子夏的門人,而應該是與有若和曾參的門人合力修撰,因此,為了尊重老師,他們就在文中稱有若和曾參為子,其餘的人就沒有享受同樣的待遇。


    【現實解說】孝悌當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對於今天來說,這些似乎並不是最重要的。如今模仿秀很流行。有若要是活到現在,每天不用幹活,也能腰纏萬貫了。


    12.26(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法為原則,也是不可行的。”


    【解析】和為貴。但是和隻是表象,隻是結果,隻是目的,而不是根本,禮法才是根本,禮法範疇內的和諧才是正確的。簡單地說,和諧固然可貴,但是不能為了和諧而喪失原則。


    有若所強調的,正是孔子所堅持的。所以,有若之所以能夠在孔子去世之後被推上老師的寶座,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注意,這個和為貴的和,並不是和氣的意思,而是和諧。不過到了現在,和為貴的含義已經變成了一團和氣的意思。


    【現實解說】用到現在,也就是在法治的框架下建設和諧社會。違背了法的原則,和諧社會無從談起。以非法的手段製造和諧,都隻是虛假的無恥的。


    12.27(1.13)★★★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譯文】有子說:講信用,就接近於義了,意思就是說話算數;對人恭敬,那麽就接近於知禮了,就能避免受到羞辱。因為二者之間的關係很密切,所以是(信和恭)可以遵循的。(舊譯。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解析】前後三句話,用的是同樣的表達方式。為什麽說舊的翻譯是錯誤的呢?因為按照舊的翻譯,第三句和前麵兩句根本沒有關聯。我們不妨還原一下當時有若說這些話的情景,那應該是有若給弟子們上課,有人問:“有老師,您說的義啊禮的太深奧,我覺得自己怎麽也做不到。”有若就說了:“如果你不能理解什麽是義,那麽你就做個講信用的人,這樣就接近於義了;如果你理解不了禮,那麽你就做個謙恭的人,也就接近於禮了。信和義,恭和禮的關係就像親人一樣,所以,如果理解不了義和禮,遵循信和恭的原則也是可以的。”


    可以說,有若對於孔子的學說在某些方麵的理解確實很透徹。至少在《論語》中所選用的,都是精品。


    【現實解說】有若的這段話的現實意義非常強,如果人們能夠講信用以及對別人恭敬,那麽這個社會就很接近於法製社會和和諧社會了。


    12.28(12.9)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譯文】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麽辦?”有若回答說:“為什麽不實行徹法,隻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現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麽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麽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麽又會夠呢?”


    【解析】這顯然是孔子去世之後,魯哀公找有若來請教。有若的話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通過這段話,感覺到有若是個很可愛的人。


    當然,魯哀公也有他的難處,因為國家的土地多半被三桓占有,國君的土地越來越少,而且子子孫孫越來越多,養這麽多人確實越來越難。但是,國君再難,比老百姓的日子還是好過得多,頂多勒一勒褲腰帶,不像百姓那樣揭不開鍋。


    【現實解說】民富則國強,百姓手中沒有錢,國家是無法強大的。


    樊須


    12.29(12.21)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譯文】孔子去舞雩台,樊遲隨同,樊遲說:“請問怎樣提高品德修養?怎樣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樣辨別迷惑?”孔子說:“問得好!先努力致力於去做,然後才有所收穫,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嗎?檢討自己的不足,不要攻擊別人的缺點,不就是去掉邪念了嗎?由於一時的氣憤,就忘記了自身的安危,忘記了自己親人的感受和處境,這不就是迷惑嗎?”


    【解析】樊遲是魯國的勇士,性格比較接近於子路,說話口無遮攔,容易衝動。所以,有什麽問題,別人不好意思問的,他都敢問。這一類的問題,子貢、顏回們絕對不會問。孔子的回答很詳盡,也很生動,也是在針對樊遲的弱點。樊遲脾氣暴躁,愛說別人的缺點,學習上則缺乏耐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說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