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曾子與孟敬子在政治立場上是對立的。曾子在臨死以前,他還在試圖改變孟敬子的態度,所以他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一方麵表白他自己對孟敬子沒有惡意,同時也告訴孟敬子,作為君子應當重視的三個方麵。
曾子與老師孔子的境界確實有不小的差距,這樣的臨終忠告也都是麵子上的東西。
不得不承認的是,魯國權貴們對知識分子倒是很尊重。
【現實解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很多人不是到將死的時候,是不說真話的。
【附】曾參與《論語》
《論語》是誰修的?基本上的公論是由曾參的學生所編定的,理由有兩點。
第一,《論語》對曾參無一處不稱“子”,而且記載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較起來為最多。除開和孔子問答之詞以外,單獨記載曾參言行的,總共十三章。
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參最年輕,而且有一章還記載著曾參將死之前對孟敬子的一段話。這一段記載為曾子弟子所記,毫無可疑。曾參這一輩的學生中,隻有曾參的晚年有所介紹,其他人都沒有,證明修編者是曾參身邊的人。
除開這兩條,其實還有更有趣的證據。
《論語》整個記載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在某些篇裏還是頗有學問。其中,第一篇就暗藏玄機。
我們不妨來研究第一篇的人物出場順序,從中看到一些玄妙之處。
第一個出場的人物自然是孔老夫子,這一點合情合理;第二個出場的就有些掉眼鏡了,竟然是有若,而且有若在整篇《論語》中都被稱為有子,受尊重程度僅次於孔子,甚至高於第三個出場的曾參,奇怪嗎?第四個出場的是子夏,第五個出場的是子貢。出場順序說明了什麽?
更有甚者,第一篇裏的出場人物除了孔子,竟然隻有這四個人,而老資格學員一個也沒有,孔子最信任的子路、最喜歡的顏回竟然也沒有。這說明,在編修者眼中,這四個人的地位非常特殊。
怎麽回事?這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孔子去世之後,孔子私校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最終形成這樣的結構:校長有若,教導主任曾參。有若作為校長,社會地位很高,所以魯哀公才會向他請教。曾參主要負責教學,學生們聽他的。學校的主贊助商是子貢,子貢有的是錢,向學校提供贊助和助學金獎學金之類,同時解決一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那麽,子夏與孔子學校有什麽關係呢?
子夏去了魏國的西河辦學,成為魏文侯的老師。當時魏國為天下第一強國,子夏的國際地位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子夏需要彰顯自己的孔門正統,而恰好曾參也需要一個強大勢力作虎皮,因此師兄弟很容易就把兩所學校結成了兄弟學校,之間的往來頻繁,互為聲援。而曾參的弟子們也很為擁有這樣一個師伯而感到驕傲,言必及子夏師伯。
不知道是誰建議了修《論語》,於是《論語》編寫小組成立,組長有若,總編輯曾參,總顧問子夏,總贊助子貢,這就是組織架構了。資料搜集工作也主要由他們來做,當然也會找在世的師兄弟們提供。
到曾參去世,終於《論語》修編完成。出場順序自然要有所講究,有若老師是前校長兼組長,排在最前麵;曾參老師是總編輯,排在第二位;子夏師伯是總顧問,排在第三位;子貢師伯是總贊助,排在第四位。
當然,作為曾參的學生,除了把老師排在第二位出場之外,第一篇裏講孝的東西還特別多。
可以這樣說,《論語》是由曾參主導的,於這本著作來說,居功至偉。有人也許會說《論語》可能完完全全就是曾參的弟子在曾參去世之後編寫的,與曾參無關。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麽《論語》就是主要講曾參而不是講孔子了。所以,孔子及他的學生們的事跡,一定是曾參在世的時候整理的,他的弟子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條件。
第十一部分 遊張
言偃,字子遊,小孔子四十六歲,是孔子的第三批學生。魯國人,也有說是吳國人。子遊應當是武城人,此處在魯吳邊境,有時屬魯有時屬吳。子遊與子夏齊名,是孔子第三批學生中學業最出色的學生之一。為人非常聰明,機警善變,深得孔子喜愛。但是,與子夏互相瞧不起。後曾開設私校講授儒學,稱為子遊之儒,可惜成就不大,日久湮沒。
顓孫師,字子張,小孔子四十九歲,是孔子的第三批學生。陳國人,是孔子周遊列國在陳國收的學生。子張學習努力,但是有些古板,愛鑽牛角尖,性格有些乖僻,較難相處。孔子曾經非常欣賞子張,但到晚年,對子張較為失望。子張也曾開設私校講授儒學,被稱為子張之儒,成就不大,日久湮沒。
11.1(4.26)★★★
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譯文】子遊說:“侍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煩瑣,就會被疏遠了。”
【解析】數,列舉的意思,如數家珍的數。此處就是說太囉唆的意思,話太多,所以言多必失。孔子說“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就是這個意思。
子遊這個人,聰明而且靈活,口才也好,在孔子第三代弟子中情商最高,最懂得如何處世。這兩句話,實際上就是他的處事原則。從這兩句話,也能看出子遊這個人也是相當的清高自傲,怪不得與子夏合不來。
盡管話是子遊說的,思想還是孔子的。7.8(12.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這段話,是同樣的意思。
歷史上,許多人就是沒有聽從子遊的建議而遭殃的。譬如嶽飛,整天說“直搗黃龍,迎二聖還朝”,也不管人家宋高宗願不願意,說得多了,宋高宗不高興了,派秦檜把他給殺了,冤不冤?
【現實解說】無論對誰,點到為止,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點了沒點到,也要止,沒有靈犀,再點也沒用。
11.2(17.4)★★★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譯文】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著說:“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遊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管理。’”孔子說:“同學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說的話,隻是開個玩笑而已。”
【解析】殺雞焉用宰牛刀,這個成語來自這裏。孔子的意思,禮樂這麽高尚的東西,在這裏給草根們表演是不是太浪費了?
子遊的口才確實好,孔子說了錯話,結果被子遊“以子之矛擊子之盾”,孔子隻得說自己是開玩笑,找個台階下。
能夠讓老師當場下不了台階,並且不得不給自己找台階的,也就是子遊了。
曾子與老師孔子的境界確實有不小的差距,這樣的臨終忠告也都是麵子上的東西。
不得不承認的是,魯國權貴們對知識分子倒是很尊重。
【現實解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很多人不是到將死的時候,是不說真話的。
【附】曾參與《論語》
《論語》是誰修的?基本上的公論是由曾參的學生所編定的,理由有兩點。
第一,《論語》對曾參無一處不稱“子”,而且記載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較起來為最多。除開和孔子問答之詞以外,單獨記載曾參言行的,總共十三章。
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參最年輕,而且有一章還記載著曾參將死之前對孟敬子的一段話。這一段記載為曾子弟子所記,毫無可疑。曾參這一輩的學生中,隻有曾參的晚年有所介紹,其他人都沒有,證明修編者是曾參身邊的人。
除開這兩條,其實還有更有趣的證據。
《論語》整個記載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在某些篇裏還是頗有學問。其中,第一篇就暗藏玄機。
我們不妨來研究第一篇的人物出場順序,從中看到一些玄妙之處。
第一個出場的人物自然是孔老夫子,這一點合情合理;第二個出場的就有些掉眼鏡了,竟然是有若,而且有若在整篇《論語》中都被稱為有子,受尊重程度僅次於孔子,甚至高於第三個出場的曾參,奇怪嗎?第四個出場的是子夏,第五個出場的是子貢。出場順序說明了什麽?
更有甚者,第一篇裏的出場人物除了孔子,竟然隻有這四個人,而老資格學員一個也沒有,孔子最信任的子路、最喜歡的顏回竟然也沒有。這說明,在編修者眼中,這四個人的地位非常特殊。
怎麽回事?這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孔子去世之後,孔子私校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最終形成這樣的結構:校長有若,教導主任曾參。有若作為校長,社會地位很高,所以魯哀公才會向他請教。曾參主要負責教學,學生們聽他的。學校的主贊助商是子貢,子貢有的是錢,向學校提供贊助和助學金獎學金之類,同時解決一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那麽,子夏與孔子學校有什麽關係呢?
子夏去了魏國的西河辦學,成為魏文侯的老師。當時魏國為天下第一強國,子夏的國際地位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子夏需要彰顯自己的孔門正統,而恰好曾參也需要一個強大勢力作虎皮,因此師兄弟很容易就把兩所學校結成了兄弟學校,之間的往來頻繁,互為聲援。而曾參的弟子們也很為擁有這樣一個師伯而感到驕傲,言必及子夏師伯。
不知道是誰建議了修《論語》,於是《論語》編寫小組成立,組長有若,總編輯曾參,總顧問子夏,總贊助子貢,這就是組織架構了。資料搜集工作也主要由他們來做,當然也會找在世的師兄弟們提供。
到曾參去世,終於《論語》修編完成。出場順序自然要有所講究,有若老師是前校長兼組長,排在最前麵;曾參老師是總編輯,排在第二位;子夏師伯是總顧問,排在第三位;子貢師伯是總贊助,排在第四位。
當然,作為曾參的學生,除了把老師排在第二位出場之外,第一篇裏講孝的東西還特別多。
可以這樣說,《論語》是由曾參主導的,於這本著作來說,居功至偉。有人也許會說《論語》可能完完全全就是曾參的弟子在曾參去世之後編寫的,與曾參無關。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麽《論語》就是主要講曾參而不是講孔子了。所以,孔子及他的學生們的事跡,一定是曾參在世的時候整理的,他的弟子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條件。
第十一部分 遊張
言偃,字子遊,小孔子四十六歲,是孔子的第三批學生。魯國人,也有說是吳國人。子遊應當是武城人,此處在魯吳邊境,有時屬魯有時屬吳。子遊與子夏齊名,是孔子第三批學生中學業最出色的學生之一。為人非常聰明,機警善變,深得孔子喜愛。但是,與子夏互相瞧不起。後曾開設私校講授儒學,稱為子遊之儒,可惜成就不大,日久湮沒。
顓孫師,字子張,小孔子四十九歲,是孔子的第三批學生。陳國人,是孔子周遊列國在陳國收的學生。子張學習努力,但是有些古板,愛鑽牛角尖,性格有些乖僻,較難相處。孔子曾經非常欣賞子張,但到晚年,對子張較為失望。子張也曾開設私校講授儒學,被稱為子張之儒,成就不大,日久湮沒。
11.1(4.26)★★★
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譯文】子遊說:“侍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煩瑣,就會被疏遠了。”
【解析】數,列舉的意思,如數家珍的數。此處就是說太囉唆的意思,話太多,所以言多必失。孔子說“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就是這個意思。
子遊這個人,聰明而且靈活,口才也好,在孔子第三代弟子中情商最高,最懂得如何處世。這兩句話,實際上就是他的處事原則。從這兩句話,也能看出子遊這個人也是相當的清高自傲,怪不得與子夏合不來。
盡管話是子遊說的,思想還是孔子的。7.8(12.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這段話,是同樣的意思。
歷史上,許多人就是沒有聽從子遊的建議而遭殃的。譬如嶽飛,整天說“直搗黃龍,迎二聖還朝”,也不管人家宋高宗願不願意,說得多了,宋高宗不高興了,派秦檜把他給殺了,冤不冤?
【現實解說】無論對誰,點到為止,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點了沒點到,也要止,沒有靈犀,再點也沒用。
11.2(17.4)★★★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譯文】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著說:“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遊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管理。’”孔子說:“同學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說的話,隻是開個玩笑而已。”
【解析】殺雞焉用宰牛刀,這個成語來自這裏。孔子的意思,禮樂這麽高尚的東西,在這裏給草根們表演是不是太浪費了?
子遊的口才確實好,孔子說了錯話,結果被子遊“以子之矛擊子之盾”,孔子隻得說自己是開玩笑,找個台階下。
能夠讓老師當場下不了台階,並且不得不給自己找台階的,也就是子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