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解說】說風涼話的人什麽時候都有,師兄弟之間羨慕嫉妒恨也算是貫穿歷史的。做自己的事情,讓別人去說吧。
9.14(19.3)★★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譯文】子夏的學生向子張詢問怎樣結交朋友。子張說:“子夏是怎麽說的?”答道:“子夏說:‘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別搭理他。’”子張說:“我所聽到的和這些不一樣:君子既尊重賢人,又能容納眾人;能夠讚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夠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賢良的人,那我對別人有什麽不能容納的呢?我如果不賢良,那人家就會拒絕我,又怎麽談能拒絕人家呢?”
【解析】又是一個對子夏不滿的同學,子張是以德報怨,子夏是以直報怨。相比較,子夏的說法更接近於孔子老師。不過,無論子張還是子夏,他們的說法都符合各自的性格。子夏孤傲,瞧不起很多人,就包括子張子遊這些師兄弟,所以拒絕跟他們交往;子張愛講大道理,說的都很理想化。
子張對子夏也不認同,不過相對於子遊,子張更書生氣一些,更純粹一些。因此,子夏的弟子才有可能去向他請教。對於子張的批評,子夏保持沉默,不屑於還擊。
子張的意思,就是俺是君子,誰都能容,因此朋友多。而你子夏是個不賢良的人,所以容不下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子夏盡管朋友不多,比子張的朋友好像還要多一些。
【現實解說】聽起來,子張的說法當然高尚很多。但是做起來,還是子夏的做法切實可行。所以,學君子學不好,就容易成偽君子;學小人學不好,頂多也就是個真小人。
9.15(19.8)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譯文】子夏說:“小人犯了過錯一定要掩飾。”
【解析】文過飾非的文,就是這個文。這句話子夏可能是教導學生的,但是即便是教導學生,也是在說起子遊的時候。總之,這句話應該針對的是子遊。
【現實解說】掩飾過錯的辦法隨著時代在變化,當下比較流行的是臨時工法。有了錯誤,就都是臨時工幹的。
9.16(19.4)★★★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譯文】子夏說:“即便是旁枝末節,也都有它的可取之處。但是如果在旁枝末節上用心太多,就會拘泥於此,所以,君子不會這樣做。(舊譯。子夏說:“雖然都是些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來達到遠大目標就行不通了。”)”
【解析】這是子夏的性格,著眼大處,不拘小節。這段話是子夏在教導學生,表麵上沒提,潛台詞則是“大家不要像子張師叔那樣,見個牛角尖就鑽進去”。
子夏是一個思維活躍,旁徵博引的人,鼓勵學生們大膽去學習那些看似不重要的東西。
【現實解說】要鼓勵學生們開放型思維,不要死記硬背,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學生。如今的應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摧毀了中國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教育的問題上,子夏比孔子高明。
9.17(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擺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過分恭敬,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把怨恨裝在心裏,表麵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解析】左丘明就是子夏,孔子對子夏的欣賞,可以說已經到了難以表達的境地,一方麵,子夏的孤傲清高太像自己;另一方麵,孔子似乎已經認定這個弟子能夠超越自己。所以,這段話裏,孔子把弟子放在自己的前麵,自己成為了附和者。
前麵子夏說過:“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這與“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簡直就是一句話。
所以可以說,在子夏子張的學術之爭上,晚年的孔子更多地站在了子夏的一邊。
【現實解說】孔子和子夏這樣的人,在官場裏怎麽可能混得下去?
【附】子夏與《左傳》
《左傳》的作者是誰?孔安國的說法是左丘明,魯國太史。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左丘明就是子夏。
首先我們從“左氏”說起。
春秋時,衛國有地名為“左邑”,又叫“左丘”以及“左氏”,子夏的弟子吳起就是“衛左氏中人”,子夏很可能也是左氏或者左丘人。子夏晚年失明,司馬遷寫道“左丘失明,厥行國語”,說的就是子夏。
所以,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失明,所以自稱為左丘明。古人以地為名的情況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後就被稱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後被弟子們稱為左丘明,祝福他在另一個世界能夠看到光明。
至於《論語》上的左丘明,可能是魯國太史,但更可能是子夏。
《論語》原本就是弟子們在孔子死後若幹年整理的孔子師徒的言論,因此,子夏被以左丘明的名字記載是有可能的。而關於左丘明的那兩段話,恰恰是子夏那種孤傲的性格,這恐怕不是一種巧合。再想想看,孔子如果與魯國太史談論這樣的問題,似乎有些不大恰當。
還有,以魯國的文化傳統,魯國太史應該以太史為姓。
下麵,再來看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要寫出《左氏春秋》,需要很多必要的條件,而這些條件,隻有子夏一個人具備。
第一,此人手中要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左傳》中運用最多的史料來自魯國和晉國,《春秋》的史料主要來自魯國,作為孔子的第一助手,這些史料子夏是具備的;而晉國史料從哪裏來?魏文侯以師禮待子夏,並且邀請他到魏國講學,魏國占有原晉國首都,因此擁有晉國史料。即便魏國不擁有這些史料,當時三晉的關係非同一般的好,子夏要從韓國或者趙國借閱這些史料也是輕而易舉。相反,如果是魯國太史,他如何能拿到晉國的史料?
第二,此人的《詩經》一定非常好,是《詩經》,而不是《詩》。因為孔子修訂《詩經》,所以,如果不是孔子的弟子,不可能了解《詩經》。《左傳》中大量運用《詩經》裏的詩,都非常恰當,而內容又沒有超出《詩經》。作者不僅《詩經》嫻熟,而且一定是孔門弟子。而子夏恰恰是孔子學生中《詩經》方麵的第一高手。如果是魯國太史,即便他精通《詩》,他也不能在《左傳》中把詩的使用控製在《詩經》的範圍之內。
第三,此人與孔子的關係非同一般,而且不僅僅是一般弟子那麽簡單。《左傳》中大量引用孔子的評語,證明作者曾經跟隨孔子修《春秋》。而子夏恰恰是孔子修《春秋》的頭號助手,如果是魯國太史,他如何知道孔子怎樣評價各個歷史事件的呢?
9.14(19.3)★★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譯文】子夏的學生向子張詢問怎樣結交朋友。子張說:“子夏是怎麽說的?”答道:“子夏說:‘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別搭理他。’”子張說:“我所聽到的和這些不一樣:君子既尊重賢人,又能容納眾人;能夠讚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夠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賢良的人,那我對別人有什麽不能容納的呢?我如果不賢良,那人家就會拒絕我,又怎麽談能拒絕人家呢?”
【解析】又是一個對子夏不滿的同學,子張是以德報怨,子夏是以直報怨。相比較,子夏的說法更接近於孔子老師。不過,無論子張還是子夏,他們的說法都符合各自的性格。子夏孤傲,瞧不起很多人,就包括子張子遊這些師兄弟,所以拒絕跟他們交往;子張愛講大道理,說的都很理想化。
子張對子夏也不認同,不過相對於子遊,子張更書生氣一些,更純粹一些。因此,子夏的弟子才有可能去向他請教。對於子張的批評,子夏保持沉默,不屑於還擊。
子張的意思,就是俺是君子,誰都能容,因此朋友多。而你子夏是個不賢良的人,所以容不下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子夏盡管朋友不多,比子張的朋友好像還要多一些。
【現實解說】聽起來,子張的說法當然高尚很多。但是做起來,還是子夏的做法切實可行。所以,學君子學不好,就容易成偽君子;學小人學不好,頂多也就是個真小人。
9.15(19.8)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譯文】子夏說:“小人犯了過錯一定要掩飾。”
【解析】文過飾非的文,就是這個文。這句話子夏可能是教導學生的,但是即便是教導學生,也是在說起子遊的時候。總之,這句話應該針對的是子遊。
【現實解說】掩飾過錯的辦法隨著時代在變化,當下比較流行的是臨時工法。有了錯誤,就都是臨時工幹的。
9.16(19.4)★★★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譯文】子夏說:“即便是旁枝末節,也都有它的可取之處。但是如果在旁枝末節上用心太多,就會拘泥於此,所以,君子不會這樣做。(舊譯。子夏說:“雖然都是些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來達到遠大目標就行不通了。”)”
【解析】這是子夏的性格,著眼大處,不拘小節。這段話是子夏在教導學生,表麵上沒提,潛台詞則是“大家不要像子張師叔那樣,見個牛角尖就鑽進去”。
子夏是一個思維活躍,旁徵博引的人,鼓勵學生們大膽去學習那些看似不重要的東西。
【現實解說】要鼓勵學生們開放型思維,不要死記硬背,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學生。如今的應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摧毀了中國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教育的問題上,子夏比孔子高明。
9.17(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擺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過分恭敬,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把怨恨裝在心裏,表麵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解析】左丘明就是子夏,孔子對子夏的欣賞,可以說已經到了難以表達的境地,一方麵,子夏的孤傲清高太像自己;另一方麵,孔子似乎已經認定這個弟子能夠超越自己。所以,這段話裏,孔子把弟子放在自己的前麵,自己成為了附和者。
前麵子夏說過:“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這與“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簡直就是一句話。
所以可以說,在子夏子張的學術之爭上,晚年的孔子更多地站在了子夏的一邊。
【現實解說】孔子和子夏這樣的人,在官場裏怎麽可能混得下去?
【附】子夏與《左傳》
《左傳》的作者是誰?孔安國的說法是左丘明,魯國太史。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左丘明就是子夏。
首先我們從“左氏”說起。
春秋時,衛國有地名為“左邑”,又叫“左丘”以及“左氏”,子夏的弟子吳起就是“衛左氏中人”,子夏很可能也是左氏或者左丘人。子夏晚年失明,司馬遷寫道“左丘失明,厥行國語”,說的就是子夏。
所以,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失明,所以自稱為左丘明。古人以地為名的情況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後就被稱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後被弟子們稱為左丘明,祝福他在另一個世界能夠看到光明。
至於《論語》上的左丘明,可能是魯國太史,但更可能是子夏。
《論語》原本就是弟子們在孔子死後若幹年整理的孔子師徒的言論,因此,子夏被以左丘明的名字記載是有可能的。而關於左丘明的那兩段話,恰恰是子夏那種孤傲的性格,這恐怕不是一種巧合。再想想看,孔子如果與魯國太史談論這樣的問題,似乎有些不大恰當。
還有,以魯國的文化傳統,魯國太史應該以太史為姓。
下麵,再來看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要寫出《左氏春秋》,需要很多必要的條件,而這些條件,隻有子夏一個人具備。
第一,此人手中要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左傳》中運用最多的史料來自魯國和晉國,《春秋》的史料主要來自魯國,作為孔子的第一助手,這些史料子夏是具備的;而晉國史料從哪裏來?魏文侯以師禮待子夏,並且邀請他到魏國講學,魏國占有原晉國首都,因此擁有晉國史料。即便魏國不擁有這些史料,當時三晉的關係非同一般的好,子夏要從韓國或者趙國借閱這些史料也是輕而易舉。相反,如果是魯國太史,他如何能拿到晉國的史料?
第二,此人的《詩經》一定非常好,是《詩經》,而不是《詩》。因為孔子修訂《詩經》,所以,如果不是孔子的弟子,不可能了解《詩經》。《左傳》中大量運用《詩經》裏的詩,都非常恰當,而內容又沒有超出《詩經》。作者不僅《詩經》嫻熟,而且一定是孔門弟子。而子夏恰恰是孔子學生中《詩經》方麵的第一高手。如果是魯國太史,即便他精通《詩》,他也不能在《左傳》中把詩的使用控製在《詩經》的範圍之內。
第三,此人與孔子的關係非同一般,而且不僅僅是一般弟子那麽簡單。《左傳》中大量引用孔子的評語,證明作者曾經跟隨孔子修《春秋》。而子夏恰恰是孔子修《春秋》的頭號助手,如果是魯國太史,他如何知道孔子怎樣評價各個歷史事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