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解說】懂得推銷學生的老師才是好老師,今天你推銷他們,明天他們推銷你。在這一點上,孔子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表率。
8.4(2.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譯文】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幹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解析】說來說去,就是兩句話:你對老百姓怎樣,老百姓就怎樣對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會跟著你做好。
孔子對季孫家的印象一向不好,即便是這次回來是人家季孫家不計前嫌請他回來,孔子對季孫家還是不滿。孔子一直認為,正是因為季孫家帶頭破壞周禮,才導致這個國家禮崩樂壞。正是因為季孫家壓榨百姓,才使得國內民怨沸騰。所以,孔子對季康子的問題,始終隻有一個意思:反省自己,以身作則。否則,說再多都不過是葉公好龍。
孔老師說得對,每一個統治者或者當權者質疑老百姓不尊重自己的時候,首先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尊重了老百姓;想要對老百姓提出要求的時候,首先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做到了。就像三桓,一個勁地壓榨百姓,又怎麽能要求百姓熱愛他們呢?
古代有句俗話: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為寇讎。就是這個意思。
【現實解說】如果一項政策受到老百姓的批評和抵製,反思的首先應該是政府。
8.5(12.17)★★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麽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解析】說來說去,還是那兩句話:你對老百姓怎樣,老百姓就怎樣對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會跟著你做好。
孔老師說得對,每一個統治者或者當權者想要讓臣民做什麽,首先自己要做好。自己就不正,怎麽要求老百姓正呢?就像三桓,自己胡來,怎麽能要求百姓守規矩呢?
【現實解說】一貪官問孔子什麽是政府,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貪官嘆一口氣:“府者腐也,我帶頭腐敗,所以大家都腐敗。”
8.6(12.18)★★
季康子患盜,問與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譯文】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麽辦。孔子回答說:“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
【解析】小偷多強盜多,說明什麽?孔子的意思:你太貪了,苛捐雜稅太多,你的錢多得用不完,多到年底要突擊花錢,可是老百姓沒吃沒喝,隻能去當小偷強盜了。如果你不要那麽貪,把財富留給老百姓,大家有吃有喝,誰又願意去當小偷強盜呢?
說白了,國富民窮,官富民窮,必然盜匪橫行。
孔老師說得對,老百姓違法犯罪,十有八九都是被逼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什麽的,隻要給老百姓一條活路,誰不想活得體麵點啊?
【現實解說】《說苑》中記載:文王問於呂望曰:“為天下若何?”對曰:“王國富民,霸國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道之國,富倉府;是謂上溢而下漏。”
8.7(12.19)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麽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裏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隻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統治者的品德好比風,老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解析】三桓自己的治理出了問題,於是產生了不穩定因素。這個時候,季康子想要用鎮壓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於是孔子告訴他:如果你善對百姓,百姓又怎麽可能產生不滿呢?那麽社會穩定,又哪裏用得著殺人呢?說來說去,其實還是那兩句話:你對老百姓怎樣,老百姓就怎樣對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會跟著你做好。
孔老師說得對,每一個糟糕的統治者或者當權者隻看到了老百姓造反的暴力,卻看不到自己壓榨百姓的暴力。他們隻會在反抗產生之後去鎮壓,卻不懂得如何防患於未然。
【現實解說】政府要治理酒後駕駛,就成功治理了,這說明政府是真的想治理。
8.8(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孔子說:“自身正了,即使不發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幹,自身不正,即使發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解析】說來說去,其實還是那兩句話:你對老百姓怎樣,老百姓就怎樣對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會跟著你做好。
孔老師說得對,上樑不正下樑歪。
【現實解說】要大家做什麽,自己先做好。如果自己不做,說什麽都沒有用,命令沒用,號召更沒用。
8.9(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譯文】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麽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解析】孔子可以說反反覆覆勸說季康子以德治國,善待百姓,可是,季康子做不到。說得多了,季康子都有些煩孔子了。
孔老師說得對,身正不怕影子斜,風正不怕草歪歪。
【現實解說】好人當政,再糟糕也糟糕不到哪裏去;壞人當政,再好也好不到哪裏去。
8.10(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譯文】孔子說:“讓沒有經過訓練的百姓去作戰,就等於讓他們去送死。”
【解析】三桓平時捨不得出錢對百姓能夠進行軍事訓練,打起仗來自然是送死的情況多。
魯國軍隊的戰鬥力很差,孔子在世的時候,魯軍與吳軍和齊軍都有過戰鬥,結果都是慘敗。事實上,三桓本身就已經沒有什麽軍事訓練了,打仗的時候往往是三桓先逃跑。
【現實解說】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樣是不行的。所以,教育很重要,投入不能少。
8.11(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譯文】孔子說:“善待百姓教化百姓,七年之後,百姓也可以用來打仗了。”
【解析】善人是什麽?有解釋為人善之人,有解釋為統治者,這裏把善解釋為動詞,善待的意思。七年,歷來的解釋也不少,馬王堆出土《十六經》中注釋為“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敬畏,其年而可以正(征)”。
8.4(2.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譯文】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幹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解析】說來說去,就是兩句話:你對老百姓怎樣,老百姓就怎樣對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會跟著你做好。
孔子對季孫家的印象一向不好,即便是這次回來是人家季孫家不計前嫌請他回來,孔子對季孫家還是不滿。孔子一直認為,正是因為季孫家帶頭破壞周禮,才導致這個國家禮崩樂壞。正是因為季孫家壓榨百姓,才使得國內民怨沸騰。所以,孔子對季康子的問題,始終隻有一個意思:反省自己,以身作則。否則,說再多都不過是葉公好龍。
孔老師說得對,每一個統治者或者當權者質疑老百姓不尊重自己的時候,首先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尊重了老百姓;想要對老百姓提出要求的時候,首先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做到了。就像三桓,一個勁地壓榨百姓,又怎麽能要求百姓熱愛他們呢?
古代有句俗話: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為寇讎。就是這個意思。
【現實解說】如果一項政策受到老百姓的批評和抵製,反思的首先應該是政府。
8.5(12.17)★★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麽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解析】說來說去,還是那兩句話:你對老百姓怎樣,老百姓就怎樣對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會跟著你做好。
孔老師說得對,每一個統治者或者當權者想要讓臣民做什麽,首先自己要做好。自己就不正,怎麽要求老百姓正呢?就像三桓,自己胡來,怎麽能要求百姓守規矩呢?
【現實解說】一貪官問孔子什麽是政府,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貪官嘆一口氣:“府者腐也,我帶頭腐敗,所以大家都腐敗。”
8.6(12.18)★★
季康子患盜,問與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譯文】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麽辦。孔子回答說:“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
【解析】小偷多強盜多,說明什麽?孔子的意思:你太貪了,苛捐雜稅太多,你的錢多得用不完,多到年底要突擊花錢,可是老百姓沒吃沒喝,隻能去當小偷強盜了。如果你不要那麽貪,把財富留給老百姓,大家有吃有喝,誰又願意去當小偷強盜呢?
說白了,國富民窮,官富民窮,必然盜匪橫行。
孔老師說得對,老百姓違法犯罪,十有八九都是被逼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什麽的,隻要給老百姓一條活路,誰不想活得體麵點啊?
【現實解說】《說苑》中記載:文王問於呂望曰:“為天下若何?”對曰:“王國富民,霸國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道之國,富倉府;是謂上溢而下漏。”
8.7(12.19)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麽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裏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隻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統治者的品德好比風,老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解析】三桓自己的治理出了問題,於是產生了不穩定因素。這個時候,季康子想要用鎮壓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於是孔子告訴他:如果你善對百姓,百姓又怎麽可能產生不滿呢?那麽社會穩定,又哪裏用得著殺人呢?說來說去,其實還是那兩句話:你對老百姓怎樣,老百姓就怎樣對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會跟著你做好。
孔老師說得對,每一個糟糕的統治者或者當權者隻看到了老百姓造反的暴力,卻看不到自己壓榨百姓的暴力。他們隻會在反抗產生之後去鎮壓,卻不懂得如何防患於未然。
【現實解說】政府要治理酒後駕駛,就成功治理了,這說明政府是真的想治理。
8.8(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孔子說:“自身正了,即使不發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幹,自身不正,即使發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解析】說來說去,其實還是那兩句話:你對老百姓怎樣,老百姓就怎樣對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會跟著你做好。
孔老師說得對,上樑不正下樑歪。
【現實解說】要大家做什麽,自己先做好。如果自己不做,說什麽都沒有用,命令沒用,號召更沒用。
8.9(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譯文】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麽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解析】孔子可以說反反覆覆勸說季康子以德治國,善待百姓,可是,季康子做不到。說得多了,季康子都有些煩孔子了。
孔老師說得對,身正不怕影子斜,風正不怕草歪歪。
【現實解說】好人當政,再糟糕也糟糕不到哪裏去;壞人當政,再好也好不到哪裏去。
8.10(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譯文】孔子說:“讓沒有經過訓練的百姓去作戰,就等於讓他們去送死。”
【解析】三桓平時捨不得出錢對百姓能夠進行軍事訓練,打起仗來自然是送死的情況多。
魯國軍隊的戰鬥力很差,孔子在世的時候,魯軍與吳軍和齊軍都有過戰鬥,結果都是慘敗。事實上,三桓本身就已經沒有什麽軍事訓練了,打仗的時候往往是三桓先逃跑。
【現實解說】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樣是不行的。所以,教育很重要,投入不能少。
8.11(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譯文】孔子說:“善待百姓教化百姓,七年之後,百姓也可以用來打仗了。”
【解析】善人是什麽?有解釋為人善之人,有解釋為統治者,這裏把善解釋為動詞,善待的意思。七年,歷來的解釋也不少,馬王堆出土《十六經》中注釋為“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敬畏,其年而可以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