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聵跟姐姐感情好,於是暗中和姐姐商量,要趕走兒子,自己回來當國君。不久,蒯聵在姐姐的麵首渾良夫的幫助下,潛入了孔家,脅迫孔悝結盟,要趕走衛出公,迎蒯聵回來做國君。孔家的管家欒寧知道這件事情後,急忙帶著衛出公出逃魯國,同時派人通知子路,讓子路前來救孔悝。
子路聽說政變,自家的小主人被挾持,想起來老師那句“見危授命”來,於是匆忙之間登上戰車,單車來救孔悝。路上遇上逃難出來的師弟高柴,高柴勸他不要去,他非要去。
來到孔家,孔家大門已閉。子路跳下戰車,大聲高喊,要求釋放孔悝。蒯聵派了手下兩個勇士下來迎戰子路,子路雖然勇猛,奈何上了年紀,隻能勉強抵擋。幾個回合之後,子路的帽子帶被砍斷,子路想起老師的話“君子死而冠不免”,意思是君子就是死也不能死得太難看,帽子要帶好。所以子路放下武器,重新接好了帽子帶,也不知道結好沒有,反正對方沒客氣,上來砍死了子路。
而這個時候,孔悝實際上正愉快地和自己的舅舅飲著酒,他們已經達成了協議。
此後,孔悝立蒯聵為衛國國君,就是衛莊公。
子路之死,一方麵與性格有關,但是,與孔子當初的諄諄教導沒有關係嗎?
聽說衛國政變的時候,孔子就長嘆了一聲:“嗟乎,由死矣。”不久,子路的死訊就傳來了。
子路的死,對孔子是個致命的打擊。如果說顏回就像孔子的兒子,那麽子路就是孔子的兄弟、朋友和戰友,是互相關心的兄弟,是直言相告的朋友,還是生死與共的戰友。孔子與子路的感情是任何人都無法相提並論的,甚至孔子對子路有一種強烈的依賴感。幾十年來,子路就守衛在孔子的身邊,為孔子鞍前馬後、赴湯蹈火,即便是在外地做官,子路也常常親自或者派人來探望孔子。
對於子路的死,很難說孔子沒有內疚。其實孔子已經在3.15(17.8)中隱諱地告訴子路要懂得變通,可是孔子一定在後悔自己沒有說得更明白更直接一些。
子路被害不到半年,孔子去世了。
第四部分 冉有
冉求,字子有,魯國人,小孔子三十歲,是孔子的第二批學生。
冉姓來自周武王的弟弟冉季載,在魯國是士的階層。從歷史記載看,冉家應該是世代為季孫家家臣,家境和受教育程度都不錯。冉有的教養和從政能力在孔子弟子中都是首屈一指,從政的成就也最大。
冉有的性格穩中內斂,考慮問題周到並且相當謹慎,各方麵知識非常豐富,孔子也因此很看重他,對他非常放心。冉有在季孫家中先後出任費邑宰和家宰,都是季孫家的實力職位,由此可見冉有的個人能力以及冉家與季孫家的淵源。
冉有進入孔門之後,因為見多識廣辦事得體,孔子出門一般都帶上他。後來冉有回到魯國,成為季孫的家宰之後,想辦法說服季康子請孔子回國,之後又對孔子百般照顧,對師兄弟們也多有關照,在孔門中威望很高。可是,因為冉有為季孫家盡職盡責,而季孫家的政策很多是孔子反對的,因此孔子認為冉有助紂為虐,一度師徒反目。
冉有的從政能力一流,人品也是一流,對孔門的貢獻與子貢不相上下,並列第一,可以說是孔學的一大功臣。不過由於孔子對冉有一再批評,因此後代的儒家並不待見冉有,很少提及。此外,冉有專心政務,在學說上沒有建樹。
4.1(13.9)★★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譯文】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為他駕車。孔子說:“人口真多呀!”冉有說:“人口已經夠多了,還要再做什麽呢?”孔子說:“使他們富起來。”冉有說:“富了以後又還要做些什麽?”孔子說:“對他們進行教化。”
【解析】這是孔子管理一個國家的順序了,首先要讓老百姓富裕起來,之後對他們進行教化。這話讓人想起管仲的倉廩實則知禮節,這個時候,孔子的思想已經受到管仲思想的影響。如果按照孔子先前的思想,就應該是先克己復禮再追求富裕。
這是孔子第二次從魯國去衛國的途中,當時孔子的好朋友蘧伯玉在衛國受到重用,孔子因此從魯國去投奔他。孔子躊躇滿誌,以為自己在蘧伯玉的力推之下可以在衛國大展宏圖,因此在途中就在計劃怎樣治理衛國。受孔子樂觀思想的影響,冉有也很樂觀,於是師徒二人就在路上談論起怎樣治理這個國家來了。遺憾的是,衛靈公對孔子早就失去了興趣,即便有蘧伯玉的推薦,也決不用他。因此,孔子無法去實踐這段話了。
【現實解說】這段話的現實意義很濃重,中國首先是人口眾多,之後開放國門,國家開始富裕起來。可是,教化始終沒有跟上,老百姓精神層麵文化層麵的素質還是有待進一步提高。
另一個方麵,升官之前要低調,像孔子這樣捨我其誰的樣子,一旦預想的事情落空,多麽受打擊啊。
4.2(7.15)★★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譯文】冉有問子貢:“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麽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放棄了國君的位置,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麽有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解析】衛靈公死後,因為太子蒯聵被趕走了,因此直接將國君的位置傳給了太孫,也就是蒯聵的兒子姬輒,就是衛出公。蒯聵知道兒子當了國君,回來爭奪寶座,在晉國趙簡子的幫助下,占領了衛國的戚地作為據點。而衛出公堅決不給父親讓位,派重兵防範。父子爭位,這件事恰好與伯夷、叔齊兩兄弟互相讓位形成鮮明對照。這裏,孔子讚揚伯夷、叔齊,而對衛出公父子這樣的爭奪表示不屑。
這件事情的背景非常複雜,要一件件來說。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的長子和三兒子,父親去世之後,都不願意繼位,因此雙雙逃離孤竹國,最終餓死在首陽山。後代,他們被尊為聖人,也是儒家四大聖人之一。
蒯聵原本是衛靈公的太子,因為看不慣南子給老爹戴綠帽子,準備暗殺南子,失敗之後流亡晉國,被廢了太子。
這次父子相爭,從君臣關係看,蒯聵是造反;可是從父子關係看,衛出公是不孝。所以,孔子的態度就是這兩人都不是好人。
衛國國君父子對峙的時候,恰好是孔子師徒在衛國期間。這個問題,為什麽冉有不去問,而要讓子貢去問?冉有這人做事非常謹慎,原則性非常強,但是話不多。孔子對冉有的能力很欣賞,不過兩人之間的交流並不太多。而子貢是孔子喜歡的學生,又能言會道,孔子很喜歡。冉有和子貢又是很莫逆朋友,因此,有些問題冉有覺得自己不方便問或者不知道怎麽問,就請子貢出馬了。
子路聽說政變,自家的小主人被挾持,想起來老師那句“見危授命”來,於是匆忙之間登上戰車,單車來救孔悝。路上遇上逃難出來的師弟高柴,高柴勸他不要去,他非要去。
來到孔家,孔家大門已閉。子路跳下戰車,大聲高喊,要求釋放孔悝。蒯聵派了手下兩個勇士下來迎戰子路,子路雖然勇猛,奈何上了年紀,隻能勉強抵擋。幾個回合之後,子路的帽子帶被砍斷,子路想起老師的話“君子死而冠不免”,意思是君子就是死也不能死得太難看,帽子要帶好。所以子路放下武器,重新接好了帽子帶,也不知道結好沒有,反正對方沒客氣,上來砍死了子路。
而這個時候,孔悝實際上正愉快地和自己的舅舅飲著酒,他們已經達成了協議。
此後,孔悝立蒯聵為衛國國君,就是衛莊公。
子路之死,一方麵與性格有關,但是,與孔子當初的諄諄教導沒有關係嗎?
聽說衛國政變的時候,孔子就長嘆了一聲:“嗟乎,由死矣。”不久,子路的死訊就傳來了。
子路的死,對孔子是個致命的打擊。如果說顏回就像孔子的兒子,那麽子路就是孔子的兄弟、朋友和戰友,是互相關心的兄弟,是直言相告的朋友,還是生死與共的戰友。孔子與子路的感情是任何人都無法相提並論的,甚至孔子對子路有一種強烈的依賴感。幾十年來,子路就守衛在孔子的身邊,為孔子鞍前馬後、赴湯蹈火,即便是在外地做官,子路也常常親自或者派人來探望孔子。
對於子路的死,很難說孔子沒有內疚。其實孔子已經在3.15(17.8)中隱諱地告訴子路要懂得變通,可是孔子一定在後悔自己沒有說得更明白更直接一些。
子路被害不到半年,孔子去世了。
第四部分 冉有
冉求,字子有,魯國人,小孔子三十歲,是孔子的第二批學生。
冉姓來自周武王的弟弟冉季載,在魯國是士的階層。從歷史記載看,冉家應該是世代為季孫家家臣,家境和受教育程度都不錯。冉有的教養和從政能力在孔子弟子中都是首屈一指,從政的成就也最大。
冉有的性格穩中內斂,考慮問題周到並且相當謹慎,各方麵知識非常豐富,孔子也因此很看重他,對他非常放心。冉有在季孫家中先後出任費邑宰和家宰,都是季孫家的實力職位,由此可見冉有的個人能力以及冉家與季孫家的淵源。
冉有進入孔門之後,因為見多識廣辦事得體,孔子出門一般都帶上他。後來冉有回到魯國,成為季孫的家宰之後,想辦法說服季康子請孔子回國,之後又對孔子百般照顧,對師兄弟們也多有關照,在孔門中威望很高。可是,因為冉有為季孫家盡職盡責,而季孫家的政策很多是孔子反對的,因此孔子認為冉有助紂為虐,一度師徒反目。
冉有的從政能力一流,人品也是一流,對孔門的貢獻與子貢不相上下,並列第一,可以說是孔學的一大功臣。不過由於孔子對冉有一再批評,因此後代的儒家並不待見冉有,很少提及。此外,冉有專心政務,在學說上沒有建樹。
4.1(13.9)★★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譯文】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為他駕車。孔子說:“人口真多呀!”冉有說:“人口已經夠多了,還要再做什麽呢?”孔子說:“使他們富起來。”冉有說:“富了以後又還要做些什麽?”孔子說:“對他們進行教化。”
【解析】這是孔子管理一個國家的順序了,首先要讓老百姓富裕起來,之後對他們進行教化。這話讓人想起管仲的倉廩實則知禮節,這個時候,孔子的思想已經受到管仲思想的影響。如果按照孔子先前的思想,就應該是先克己復禮再追求富裕。
這是孔子第二次從魯國去衛國的途中,當時孔子的好朋友蘧伯玉在衛國受到重用,孔子因此從魯國去投奔他。孔子躊躇滿誌,以為自己在蘧伯玉的力推之下可以在衛國大展宏圖,因此在途中就在計劃怎樣治理衛國。受孔子樂觀思想的影響,冉有也很樂觀,於是師徒二人就在路上談論起怎樣治理這個國家來了。遺憾的是,衛靈公對孔子早就失去了興趣,即便有蘧伯玉的推薦,也決不用他。因此,孔子無法去實踐這段話了。
【現實解說】這段話的現實意義很濃重,中國首先是人口眾多,之後開放國門,國家開始富裕起來。可是,教化始終沒有跟上,老百姓精神層麵文化層麵的素質還是有待進一步提高。
另一個方麵,升官之前要低調,像孔子這樣捨我其誰的樣子,一旦預想的事情落空,多麽受打擊啊。
4.2(7.15)★★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譯文】冉有問子貢:“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麽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放棄了國君的位置,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麽有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解析】衛靈公死後,因為太子蒯聵被趕走了,因此直接將國君的位置傳給了太孫,也就是蒯聵的兒子姬輒,就是衛出公。蒯聵知道兒子當了國君,回來爭奪寶座,在晉國趙簡子的幫助下,占領了衛國的戚地作為據點。而衛出公堅決不給父親讓位,派重兵防範。父子爭位,這件事恰好與伯夷、叔齊兩兄弟互相讓位形成鮮明對照。這裏,孔子讚揚伯夷、叔齊,而對衛出公父子這樣的爭奪表示不屑。
這件事情的背景非常複雜,要一件件來說。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的長子和三兒子,父親去世之後,都不願意繼位,因此雙雙逃離孤竹國,最終餓死在首陽山。後代,他們被尊為聖人,也是儒家四大聖人之一。
蒯聵原本是衛靈公的太子,因為看不慣南子給老爹戴綠帽子,準備暗殺南子,失敗之後流亡晉國,被廢了太子。
這次父子相爭,從君臣關係看,蒯聵是造反;可是從父子關係看,衛出公是不孝。所以,孔子的態度就是這兩人都不是好人。
衛國國君父子對峙的時候,恰好是孔子師徒在衛國期間。這個問題,為什麽冉有不去問,而要讓子貢去問?冉有這人做事非常謹慎,原則性非常強,但是話不多。孔子對冉有的能力很欣賞,不過兩人之間的交流並不太多。而子貢是孔子喜歡的學生,又能言會道,孔子很喜歡。冉有和子貢又是很莫逆朋友,因此,有些問題冉有覺得自己不方便問或者不知道怎麽問,就請子貢出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