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紇這個人,確實非常聰明,包括自己會被趕走這樣的事情都預見到了,也有辦法規避,可是還是忍不住要賣弄聰明。在齊國也是這樣,臧紇的話雖然難聽,但是後來的事態發展跟他所說的一樣。他確實非常聰明,非常有遠見,可是他總是管不住自己的聰明,總是用自己的聰明跟人情世故作對,最終沒有什麽好結果。
所以,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怎樣運用自己的聰明,那麽聰明反而成了一件壞事。有所為有所不為,該直爽的時候直爽,該奉迎的時候不要反對,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這就是孔子的意思。
所以,孔子說像臧武仲一樣聰明,後麵緊接著就是像孟公綽一樣克製,不濫用自己的聰明,這樣就是完美的聰明。
上麵提到了卞莊子,順便說說卞莊子的故事。根據《史記》記載,一次卞莊子在路上遇上兩吃老虎之一頭牛,卞莊子就準備去殺兩隻老虎。從人勸他等一等,等兩隻老虎吃完之後一定會相爭,到時候小的死大的傷,不是就可以輕鬆殺掉他們?卞莊子聽了勸告,結果果然殺了兩隻老虎。
坐山觀虎鬥,這個成語出於這裏。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個成語也出於這裏。
所以,卞莊子之勇,是有勇有謀的勇,而不是有勇無謀的勇,這恰恰是子路的問題所在,也是孔子要子路學習卞莊子的原因。
冉求就是冉有,子路的師弟,以才能著稱。
這段話裏,孔子所說到的四個人,都是針對著子路的性格特點的,絕不是信口說來的,孔子因材施教在這裏可見一斑。
第一種完美人的標準實在是太完美了,孔子知道子路是沒有可能達到的,因此給了第二種切實可行的標準——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這種標準,基本上就是為子路量身定做的,隻要努力,是可以做到的。糟糕的是,子路真的做到了,為什麽說糟糕呢?因為子路真的見危授命了(見本篇最後的《子路之死》)。
【現實解說】聰明,但是不要賣弄聰明;有遠見,但是要假裝沒看見;再勇猛,也要利用敵人的弱點。以上的做法,合稱“韜光養晦”。至於完人,還是算了吧,當傳說吧。
如今,見利思義,見危授命的人不多,見利忘命的人比較多。
3.9(14.22)★★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譯文】子路問怎樣侍奉君主。孔子說:“不能欺騙他,但可以犯顏直諫。”
【解析】前麵問為士,後來問成人,現在又問事君,子路真的是飛速成長。
這是孔子當官之後,子路問老師的心得,孔子如此回答。一句話,就是:不說假話,說實話。而且,要敢於說真話,而不是什麽也不說。隻要說真話,就不要怕國君不高興。
相對照的就是不說真話,專挑國君想聽的說,決不冒犯國君。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能做到這一點的很少。不管怎麽說,春秋時期的國君是相當寬容的,你隻要不欺騙他,即便他不愛聽,也不會把你怎樣。後世不太一樣,說假話比較受寵,說真話就有殺頭的危險。
基本上,這也是孔子侍奉國君的原則。不過,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則,當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就不是這麽說了。
某種意義上說,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的天真,註定了他這個官當不長。
【現實解說】記得一個故事,某媒體新總編上任,向老總編請教辦報原則,老總編問新總編準備怎樣辦報,新總編說“說真話”;老總編問“如果不能說真話呢”,新總編說“不說假話”,老總編問“如果一定要說假話呢”,新總編說“不創造性說假話”。老總編的話歸結為:勿犯之(上級),而欺(百姓)也。隻要不創造性地欺騙老百姓,就算對得起良心。
3.9(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譯文】孔子說:“隻聽了單方麵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隻有仲由吧。”子路說到做到,決不抵賴拖延。
【解析】片言,就是單方麵的供述。聽了單方麵的話就能斷案,是表揚還是批評?還真不好說。如果是表揚,那就是說子路的邏輯分析能力超強,憑藉簡單的陳述就能判斷出是非曲直;如果是批評,那就是說子路性子太急,沒等雙方陳述完,就要下結論。
事實上子路並沒有當過法官,所以這段話應該是孔子在做大司寇期間,與子路討論過案件,針對子路的表現說的。是嘲諷還是讚揚,真不好說。
但是考慮到當時情況,孔子這個時候正在積極推銷自己的弟子,因此這很可能是在讚揚子路,譬如,這可能是孔子向季孫推薦子路,這時候季孫家正缺少一個管家。在孔子的推薦下,任命了子路。
“子路無宿諾”這句話顯然不是孔子說的,而是記錄者的旁白。因此有人認為這兩段話應該分別記錄。
“宿諾”在過去被解釋為“承諾的事情不過夜”,不準確。宿是擱置的意思,宿諾類似於現代美國議會的“口袋否決”,就是承諾之後就假裝忘記,不提不說不做,最終不了了之。無宿諾就是承諾的事情一定會做到,與隔不隔夜沒有關係。
這兩段話,都是說子路的性格。
【現實解說】歷代解說到子路片言折獄,都是讚揚子路英明果斷,真是馬屁拍得太過分。就算再英明果斷,片言折獄都是錯誤的,因為這違背了程序正義。
3.10(15.4)★★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譯文】孔子說:“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解析】德是什麽?德是自律,德是以身作則,德是欲人為之,先施於己。孔子發現,人們都是希望別人當雷鋒,號召別人無私奉獻,而自己隻有索取和要求。所以,明白德的人很少,施行德的人很少。君子不多,偽君子遍地。
在官場混了一段時間,孔子很失望,他發現當政的一個個滿嘴仁義道德,實際上都是貪婪無恥之徒,因此對子路慨嘆。
【現實解說】知德者,鮮矣。
3.11(13.3)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譯文】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麽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運用。禮樂不能運用,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麽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所以,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怎樣運用自己的聰明,那麽聰明反而成了一件壞事。有所為有所不為,該直爽的時候直爽,該奉迎的時候不要反對,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這就是孔子的意思。
所以,孔子說像臧武仲一樣聰明,後麵緊接著就是像孟公綽一樣克製,不濫用自己的聰明,這樣就是完美的聰明。
上麵提到了卞莊子,順便說說卞莊子的故事。根據《史記》記載,一次卞莊子在路上遇上兩吃老虎之一頭牛,卞莊子就準備去殺兩隻老虎。從人勸他等一等,等兩隻老虎吃完之後一定會相爭,到時候小的死大的傷,不是就可以輕鬆殺掉他們?卞莊子聽了勸告,結果果然殺了兩隻老虎。
坐山觀虎鬥,這個成語出於這裏。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個成語也出於這裏。
所以,卞莊子之勇,是有勇有謀的勇,而不是有勇無謀的勇,這恰恰是子路的問題所在,也是孔子要子路學習卞莊子的原因。
冉求就是冉有,子路的師弟,以才能著稱。
這段話裏,孔子所說到的四個人,都是針對著子路的性格特點的,絕不是信口說來的,孔子因材施教在這裏可見一斑。
第一種完美人的標準實在是太完美了,孔子知道子路是沒有可能達到的,因此給了第二種切實可行的標準——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這種標準,基本上就是為子路量身定做的,隻要努力,是可以做到的。糟糕的是,子路真的做到了,為什麽說糟糕呢?因為子路真的見危授命了(見本篇最後的《子路之死》)。
【現實解說】聰明,但是不要賣弄聰明;有遠見,但是要假裝沒看見;再勇猛,也要利用敵人的弱點。以上的做法,合稱“韜光養晦”。至於完人,還是算了吧,當傳說吧。
如今,見利思義,見危授命的人不多,見利忘命的人比較多。
3.9(14.22)★★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譯文】子路問怎樣侍奉君主。孔子說:“不能欺騙他,但可以犯顏直諫。”
【解析】前麵問為士,後來問成人,現在又問事君,子路真的是飛速成長。
這是孔子當官之後,子路問老師的心得,孔子如此回答。一句話,就是:不說假話,說實話。而且,要敢於說真話,而不是什麽也不說。隻要說真話,就不要怕國君不高興。
相對照的就是不說真話,專挑國君想聽的說,決不冒犯國君。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能做到這一點的很少。不管怎麽說,春秋時期的國君是相當寬容的,你隻要不欺騙他,即便他不愛聽,也不會把你怎樣。後世不太一樣,說假話比較受寵,說真話就有殺頭的危險。
基本上,這也是孔子侍奉國君的原則。不過,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則,當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就不是這麽說了。
某種意義上說,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的天真,註定了他這個官當不長。
【現實解說】記得一個故事,某媒體新總編上任,向老總編請教辦報原則,老總編問新總編準備怎樣辦報,新總編說“說真話”;老總編問“如果不能說真話呢”,新總編說“不說假話”,老總編問“如果一定要說假話呢”,新總編說“不創造性說假話”。老總編的話歸結為:勿犯之(上級),而欺(百姓)也。隻要不創造性地欺騙老百姓,就算對得起良心。
3.9(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譯文】孔子說:“隻聽了單方麵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隻有仲由吧。”子路說到做到,決不抵賴拖延。
【解析】片言,就是單方麵的供述。聽了單方麵的話就能斷案,是表揚還是批評?還真不好說。如果是表揚,那就是說子路的邏輯分析能力超強,憑藉簡單的陳述就能判斷出是非曲直;如果是批評,那就是說子路性子太急,沒等雙方陳述完,就要下結論。
事實上子路並沒有當過法官,所以這段話應該是孔子在做大司寇期間,與子路討論過案件,針對子路的表現說的。是嘲諷還是讚揚,真不好說。
但是考慮到當時情況,孔子這個時候正在積極推銷自己的弟子,因此這很可能是在讚揚子路,譬如,這可能是孔子向季孫推薦子路,這時候季孫家正缺少一個管家。在孔子的推薦下,任命了子路。
“子路無宿諾”這句話顯然不是孔子說的,而是記錄者的旁白。因此有人認為這兩段話應該分別記錄。
“宿諾”在過去被解釋為“承諾的事情不過夜”,不準確。宿是擱置的意思,宿諾類似於現代美國議會的“口袋否決”,就是承諾之後就假裝忘記,不提不說不做,最終不了了之。無宿諾就是承諾的事情一定會做到,與隔不隔夜沒有關係。
這兩段話,都是說子路的性格。
【現實解說】歷代解說到子路片言折獄,都是讚揚子路英明果斷,真是馬屁拍得太過分。就算再英明果斷,片言折獄都是錯誤的,因為這違背了程序正義。
3.10(15.4)★★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譯文】孔子說:“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解析】德是什麽?德是自律,德是以身作則,德是欲人為之,先施於己。孔子發現,人們都是希望別人當雷鋒,號召別人無私奉獻,而自己隻有索取和要求。所以,明白德的人很少,施行德的人很少。君子不多,偽君子遍地。
在官場混了一段時間,孔子很失望,他發現當政的一個個滿嘴仁義道德,實際上都是貪婪無恥之徒,因此對子路慨嘆。
【現實解說】知德者,鮮矣。
3.11(13.3)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譯文】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麽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運用。禮樂不能運用,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麽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