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這就是關於稱謂的問題,為什麽這樣的一個純技術問題會被記載下來?大致當時在這個問題上有些混亂。
【現實解說】稱謂問題看小實大,因為時時會用到。如今我們的稱謂問題已經史無前例地嚴重,譬如見到一個年輕婦女,怎麽稱謂她?同誌?小姐?美女?女士?什麽都不那麽合適。再譬如,給長輩寫封信,怎樣稱謂?怎樣落款?有幾個人知道?
2.23(3.13)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同“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譯文】王孫賈問道:“(人家都說)與其討好奧神,不如討好灶神。這話是什麽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
【解析】奧,指屋內位居西南角的神;灶,指灶旁管烹飪做飯的神。王孫賈的意思,是縣官不如現管,奧神不管什麽事,不用理他,而灶神管著吃飯,因此不能得罪他。孔子告訴他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奧神盡管什麽都不管,可是越是什麽都不管,就越是不能得罪,因為越是這樣的無所事事的神,就越是通天。得罪了奧神,就等於得罪了天,討好灶神還有什麽用呢?
孔子這樣說,是要告訴大家不要隻看見切身的利益,不要因為上天或者祖先看上去跟自己沒有什麽聯繫,就輕視他們。
【現實解說】奧神灶神都不能得罪啊,神越來越多,都快拜不過來了。
第三部分 子路
子路,名仲由,字子路,卞人,比孔子小九歲。子路的出身通常說是野人,看上去確實是野人。用現代話說,就是個沒身份並且沒身份證的流浪漢,甚至連名字都未必有。子路姓什麽?姓仲?恐怕不是,仲是老二的意思,由才是名。可是子路還叫季路,季就是排行老小的意思。說來說去,子路姓什麽不知道,連自己是老幾都不清楚。出身卑微,這樣形容子路應該是準確的。
出身卑微的子路很聰明,而且有點死心眼,喜歡一條道走到黑。還好,他誤打誤撞看熱鬧來到了正在招生的孔子私校,孔子正愁招不到人,也不講究什麽生源質量了,流浪漢也沒關係,一通忽悠把子路忽悠進了自己的學校。至於收沒收學費,還真不好說。
子路很好學,也很上進,對貴族生活也充滿了嚮往。可是基礎不好,孔子常常嘲笑他。但是子路的優點太多了,譬如很忠誠,很能吃苦,很直率而且很勇敢,孔子跟他在一起就感覺踏實安全。因此,後來子路成了孔子身邊最信任的學生,他們互相關心,成了一種師生加朋友加親人的關係。某種程度,子路就是孔子的李逵。可是子路比李逵要強很多,因為他好學上進。
由於子路忠誠勇猛,自從子路入學之後,再也沒有人敢來羞辱孔子,周圍的小流氓們也不敢再來騷擾,所以孔子說:“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
對於孔子的學說,子路是堅信不疑的,甚至比孔子本人還要堅信不疑。在這一點上,隻有顏回能夠和子路相比。但是,子路更直率,麵子思想不重,敢於大膽去追求名利。
天真、直率,有時候魯莽,這就是子路,一個討人喜歡的歷史人物。
從孔子與子路的對話中,我們能夠看到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是怎樣一步步將流浪漢子路轉變為一個有學問有理想有能力的君子,感受到孔子卓越的教育能力。
3.1(2.17)★★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才是明白的態度。”
【解析】孔子的意思就是一句話:別不懂裝懂。
子路是孔子最早的一批學生,那時候如果不是為了多招點學生,孔子根本不會收子路這樣的學生。子路屬於野人,現在的說法就是沒有戶口沒有固定職業的人,整天挎著把劍不知道幹什麽。孔子招生的時候,子路大概是看熱鬧來到了孔子的學校,孔子就像賣保險的一樣,看見誰都想賣一份給他,所以看見子路,就想招他。於是,兩人還發生了一番爭論,子路說自己身材魁梧武藝高強,不需要學習知識了,孔子說你現在就是老虎,學習了知識之後那就是如虎添翼啊。子路口才不如孔子,於是報名成了孔子的學生。子路這人認死理,既然當了孔子的學生,就什麽都按孔子說的做。不過基礎太差,學習很努力,成績很糟糕,而且一開始總怕人笑話,怕別人說“連這都不懂”,有時候免不得不懂裝懂。所以,孔子就這樣教導子路。
這是子路入學初期,孔子瞧不起他,對他說話也不客氣。
【現實解說】這是很著名的幾句話啊,隨時用來教訓那些不懂裝懂的人。有的時候,也當繞口令來練。
3.2(9.27)★★
子曰:“衣敝韞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譯文】孔子說:“穿著破舊的麻布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恥的,大概隻有仲由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為什麽說不好呢?’”子路聽後,反覆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隻做到這樣,怎麽能說夠好了呢?”
【解析】孔子開始的話好像在表揚子路,等到子路高興,又是迎頭一盆冷水。想想那場景,該是非常搞笑。
子路是野人出身,窮得破衣爛衫,孔子總是擔心他太自卑。誰知道子路一點也不自卑,還挺自然,因此孔子表揚他。可是看到子路挺得意的樣子,孔子又懷疑這傢夥是不是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於是說了後麵一段話。
孔子教導學生,當然就是要學生們今後有好的前途。孔子的學生多半出身卑微,孔子一方麵希望他們不要自卑,另一方麵又不要假自尊。所以,一方麵孔子要告訴學生們,那些貴族沒什麽了不起,一肚子草包;另一方麵,孔子又要告訴學生們,你們要努力啊,爭取當上貴族。
總的來說,這段話的意思就是:不要為現狀感到羞恥,但是如果滿足於現狀,就真的很羞恥了。
【現實解說】你自己不嫌自己窮,很好。但是,你要明白別人還嫌你窮呢。你不嫌自己難看,但是別人還怕你影響市容呢。衣服不如別人沒問題,可是你一定要想辦法穿上更好的衣服。
當農民工,不可恥;但是,要努力讓自己的兒女不再當農民工。
總之,人,是要有追求的。
有的時候,你仇恨他,是因為你想成為他。
3.3(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譯文】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隻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啊,好勇超過了我,其他沒有什麽可取的才能。”
【現實解說】稱謂問題看小實大,因為時時會用到。如今我們的稱謂問題已經史無前例地嚴重,譬如見到一個年輕婦女,怎麽稱謂她?同誌?小姐?美女?女士?什麽都不那麽合適。再譬如,給長輩寫封信,怎樣稱謂?怎樣落款?有幾個人知道?
2.23(3.13)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同“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譯文】王孫賈問道:“(人家都說)與其討好奧神,不如討好灶神。這話是什麽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
【解析】奧,指屋內位居西南角的神;灶,指灶旁管烹飪做飯的神。王孫賈的意思,是縣官不如現管,奧神不管什麽事,不用理他,而灶神管著吃飯,因此不能得罪他。孔子告訴他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奧神盡管什麽都不管,可是越是什麽都不管,就越是不能得罪,因為越是這樣的無所事事的神,就越是通天。得罪了奧神,就等於得罪了天,討好灶神還有什麽用呢?
孔子這樣說,是要告訴大家不要隻看見切身的利益,不要因為上天或者祖先看上去跟自己沒有什麽聯繫,就輕視他們。
【現實解說】奧神灶神都不能得罪啊,神越來越多,都快拜不過來了。
第三部分 子路
子路,名仲由,字子路,卞人,比孔子小九歲。子路的出身通常說是野人,看上去確實是野人。用現代話說,就是個沒身份並且沒身份證的流浪漢,甚至連名字都未必有。子路姓什麽?姓仲?恐怕不是,仲是老二的意思,由才是名。可是子路還叫季路,季就是排行老小的意思。說來說去,子路姓什麽不知道,連自己是老幾都不清楚。出身卑微,這樣形容子路應該是準確的。
出身卑微的子路很聰明,而且有點死心眼,喜歡一條道走到黑。還好,他誤打誤撞看熱鬧來到了正在招生的孔子私校,孔子正愁招不到人,也不講究什麽生源質量了,流浪漢也沒關係,一通忽悠把子路忽悠進了自己的學校。至於收沒收學費,還真不好說。
子路很好學,也很上進,對貴族生活也充滿了嚮往。可是基礎不好,孔子常常嘲笑他。但是子路的優點太多了,譬如很忠誠,很能吃苦,很直率而且很勇敢,孔子跟他在一起就感覺踏實安全。因此,後來子路成了孔子身邊最信任的學生,他們互相關心,成了一種師生加朋友加親人的關係。某種程度,子路就是孔子的李逵。可是子路比李逵要強很多,因為他好學上進。
由於子路忠誠勇猛,自從子路入學之後,再也沒有人敢來羞辱孔子,周圍的小流氓們也不敢再來騷擾,所以孔子說:“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
對於孔子的學說,子路是堅信不疑的,甚至比孔子本人還要堅信不疑。在這一點上,隻有顏回能夠和子路相比。但是,子路更直率,麵子思想不重,敢於大膽去追求名利。
天真、直率,有時候魯莽,這就是子路,一個討人喜歡的歷史人物。
從孔子與子路的對話中,我們能夠看到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是怎樣一步步將流浪漢子路轉變為一個有學問有理想有能力的君子,感受到孔子卓越的教育能力。
3.1(2.17)★★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才是明白的態度。”
【解析】孔子的意思就是一句話:別不懂裝懂。
子路是孔子最早的一批學生,那時候如果不是為了多招點學生,孔子根本不會收子路這樣的學生。子路屬於野人,現在的說法就是沒有戶口沒有固定職業的人,整天挎著把劍不知道幹什麽。孔子招生的時候,子路大概是看熱鬧來到了孔子的學校,孔子就像賣保險的一樣,看見誰都想賣一份給他,所以看見子路,就想招他。於是,兩人還發生了一番爭論,子路說自己身材魁梧武藝高強,不需要學習知識了,孔子說你現在就是老虎,學習了知識之後那就是如虎添翼啊。子路口才不如孔子,於是報名成了孔子的學生。子路這人認死理,既然當了孔子的學生,就什麽都按孔子說的做。不過基礎太差,學習很努力,成績很糟糕,而且一開始總怕人笑話,怕別人說“連這都不懂”,有時候免不得不懂裝懂。所以,孔子就這樣教導子路。
這是子路入學初期,孔子瞧不起他,對他說話也不客氣。
【現實解說】這是很著名的幾句話啊,隨時用來教訓那些不懂裝懂的人。有的時候,也當繞口令來練。
3.2(9.27)★★
子曰:“衣敝韞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譯文】孔子說:“穿著破舊的麻布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恥的,大概隻有仲由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為什麽說不好呢?’”子路聽後,反覆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隻做到這樣,怎麽能說夠好了呢?”
【解析】孔子開始的話好像在表揚子路,等到子路高興,又是迎頭一盆冷水。想想那場景,該是非常搞笑。
子路是野人出身,窮得破衣爛衫,孔子總是擔心他太自卑。誰知道子路一點也不自卑,還挺自然,因此孔子表揚他。可是看到子路挺得意的樣子,孔子又懷疑這傢夥是不是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於是說了後麵一段話。
孔子教導學生,當然就是要學生們今後有好的前途。孔子的學生多半出身卑微,孔子一方麵希望他們不要自卑,另一方麵又不要假自尊。所以,一方麵孔子要告訴學生們,那些貴族沒什麽了不起,一肚子草包;另一方麵,孔子又要告訴學生們,你們要努力啊,爭取當上貴族。
總的來說,這段話的意思就是:不要為現狀感到羞恥,但是如果滿足於現狀,就真的很羞恥了。
【現實解說】你自己不嫌自己窮,很好。但是,你要明白別人還嫌你窮呢。你不嫌自己難看,但是別人還怕你影響市容呢。衣服不如別人沒問題,可是你一定要想辦法穿上更好的衣服。
當農民工,不可恥;但是,要努力讓自己的兒女不再當農民工。
總之,人,是要有追求的。
有的時候,你仇恨他,是因為你想成為他。
3.3(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譯文】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隻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啊,好勇超過了我,其他沒有什麽可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