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說:“從前我聽先生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裏,君子是不去的。’現在佛肸據中牟反叛,你卻要去,這如何解釋呢?”孔子說:“是的,我有過這樣的話。不是說堅硬的東西磨也磨不壞嗎?不是說潔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嗎?我難道是個苦味的葫蘆嗎?怎麽能隻掛在那裏而不給人吃呢?”


    【解析】晉國六卿內戰,趙魏韓智四家聯手擊垮了範家和中行家,中行家的家臣佛肸死守中牟,對抗趙簡子的精兵。地球人都知道,佛肸是守不住的,趙簡子拿下中牟隻是時間問題。孔子雖然想做官,可是在子路的棒喝之下,還是懸崖勒馬了。


    上述兩個地方,孔子去了其中任何一家的話,整個歷史就要重寫了。


    孔子的話是什麽意思呢?“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這句話,是說自己意誌堅定,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即便去了佛肸那裏,也會堅持自己的做人底線,不會做壞事。“吾其匏瓜也哉?焉能係而不食。”則是說自己學了這麽多本事,不能隻用來說,不拿來用啊。


    我們常說“要跟對人”,在這方麵,孔子的判斷力不是太好。從去齊國追隨魯昭公,到後來三次差點站錯隊,都反映出孔子在政治上不夠成熟。


    孔子實在還是太渴望當官了,明知不對,也想去,簡直就是“朝當官而夕死可也”。不管怎麽說,孔子應該慶幸自己有子路這樣一個忠誠而直率的弟子。


    對某種目標的迫切追求往往讓人喪失判斷力,陷入當局者迷的糟糕狀況。雖然孔子這幾次站錯隊都被子路阻止,可是孔子一生就沒有站對過隊,說明他壓根不是玩政治這塊料。


    【現實解說】不僅是人,國家也存在站隊的問題。譬如魯國,就站在晉國這一隊裏。譬如義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戰站對了隊,結果是戰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站錯了隊,結果就成了戰敗國。如今的世界仍然在考驗每個國家站隊的智商,在吃不準的情況下,盡量站人多的隊。就像去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盡量去客人多的飯店吃飯。


    1.23(3.19)★★★★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譯文】魯定公問孔子:“君主怎樣使喚臣下,臣子怎樣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說:“君主應該按照禮的要求去使用臣子,臣子應該以忠來侍奉君主。”


    【解析】孔子在僥倖抵禦住兩次誘惑之後,終於盼來了春天。魯定公聽說這麽多人看重孔子(不排除孔子和他的學生故意放風出去的可能性),覺得這個人可能確實是個人才,於是接見了他,向他請教治國策略。孔子依然搬出周禮那一套,深受魯定公認可。


    孔子這句話的含義,是希望魯定公能夠重新定位魯國的君臣關係,換言之就是將國君與三桓之間的關係回到周禮的範疇內。


    看上去,這段話的意思與“君君臣臣”相同,實際上有些微妙的區別,因為這裏有一個模糊的因果關係或者條件關係,也就是“如果國君對大臣以禮相待,大臣就應該忠於國君”。孔子在齊國期間,受到管仲、晏嬰思想的影響,原先的思想大大改變,不再強調無原則忠於國君,而是開始贊同晏嬰的“忠於國家和人民,不等於忠於國君”的思想。


    後世儒家以“無條件忠君”為核心價值理念,可是孔子其實不是這樣,忠君是有條件的。隻有統治階級尊重老百姓,才能要求老百姓為他們賣命。


    從人際關係的角度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含義是相同的。


    【現實解說】定公問:“若君不使臣以禮,臣怎樣事君?”孔子對曰:“君不使臣以禮,臣就去他媽的君。”


    1.24(13.15)★★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譯文】魯定公問:“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興盛,有這樣的話嗎?”孔子答道:“不可能有這樣的話,但有近乎於這樣的話。有人說:‘做君難,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難,這不近乎於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嗎?”魯定公又問:“一句話可以亡國,有這樣的話嗎?”孔子回答說:“不可能有這樣的話,但有近乎這樣的話。有人說過:‘我做君主並沒有什麽可高興的,我所高興的隻在於我所說的話沒有人敢於違抗。’如果說得對而沒有人違抗,那也可以。可是如果說得不對而沒有人違抗,那不就近乎於一句話可以亡國嗎?”


    【解析】孔子是贊成言論自由的。孔子認為,沒有言論自由,國家必亡。這段話在歷史上並不常用,因為歷代統治者不願意看到這段話。


    孔子在這個時候表達這個觀點,是希望魯定公能多聽自己的想法。


    【現實解說】萬眾一心,那是可怕的,因為這樣的力量是無法阻止的;萬眾一聲,那也是可怕的,因為這就是一言而喪邦的前兆。


    1.25(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譯文】如果老百姓可以依照周禮來行為,那就不必約束他們;如果不能,那就教會他們。


    【解析】這是孔子在對魯定公講怎樣處理統治者和老百姓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在說明自己開辦私人學校的重大意義。


    對於上麵這句話,歷來的斷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歷來的解釋都是“讓老百姓按照我們說的去做就行了,不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麽這樣做”。按照這樣的解釋,孔子被扣上了愚民思想的帽子。


    其實,愚民思想是老子的思想,不是孔子的。為什麽這樣說,以及為什麽應該按照本書的斷句,我們來做一個簡單分析。


    首先,如果按照歷來的那種解釋,反推回原文,應該是“民可使之,不可知之”。這才是純正的春秋語言。相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本身就很別扭。


    其次,在孔子的思想中,找不到其他例證來佐證他的愚民思想。


    再次,孔子原本是個民辦教師,他做的事情就是“知之”,就是把知識把周禮教授給普通百姓。如果他是愚民思想,那就等於否定自己,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基於以上的原因,這句話的斷句一定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因為孔子在做的事情是“知之”,所以他一定告訴魯定公現在的狀況是“不可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說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