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左傳》中介紹戰爭時,基本都要說明主將的禦者和車右。


    那麽“千乘之國”是什麽意思?根據《周禮·夏官·司馬》,“凡製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


    翻譯一下:軍隊建製,每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軍的統帥為卿;一軍有五師(二千五百人),師的統帥為中大夫;每師有五旅(五百人),旅的統帥為下大夫;每旅有五卒(一百人),卒長為上士;一卒有四兩(二十五人),兩的頭目叫司馬,軍銜為中士;每兩有五伍(五人),頭目為伍長。


    不過,司馬後來成為軍中執法官的名稱。


    王室共有六軍,也就是中央軍,六軍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屬於王室直屬護衛部隊。這個軍由周王親自指揮,比其他的軍多一個師,所以這個軍又稱為六師,共是一萬五千人。不過,到了東周時期,王室的人力財力都不足,早已經無法支撐六軍,從三軍、二軍到最後連一軍也湊不齊了。


    諸侯軍隊的編製最多三軍,依照爵位高低和國家大小確定,譬如齊國和魯國都是三軍編製,也就是說最多三萬七千五百人的軍隊。而這些軍隊在戰爭時期必須聽從王室的調動,也就是地方武警部隊的意思。通常的小國,就隻給一軍的編製。


    簡單計算一下就能發現,三軍的建製是五百乘戰車。也就是說,齊國和魯國的軍隊編製也就是五百乘。那麽,千乘從哪裏來?齊魯都是大國,從建國之初開始擴張,因此,軍隊早就超過了三軍的規模。不僅齊魯,當時的大國的戰車都在千乘以上了。


    所以千乘之國,就是指當時的大國。


    【現實解說】“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的話當然是對的,但是,孔子的話並不全麵。按照管子管理齊國的理論,豐年不要建宮室,災年建。災年秋收之後,老百姓收成差,生活困難,這個時候建宮室,正好給老百姓掙錢的機會,等於是解決就業,找個救濟老百姓的機會。中國近年來採取拉動內需政策,通過國家投資,來解決就業和經濟增長,這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管仲就實行的了。所以,節用是有條件的,並不是隻要節用就是對的。


    1.16(18.3)★★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譯文】齊景公招待孔子,對孔子說:“要像魯國把國政完全交給季孫家那樣,把齊國的國政交給你呢,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呢,你可以得到介乎季孫和孟孫家之間的那種重用。”又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離開了齊國。


    【解析】其實這是不同時間說的兩段話,第一段是齊景公準備重用孔子,第二段是拒絕重用孔子。第一段的意思是:要像魯國把國家完全交給季孫家那樣把國家交給孔子,那是不行的,不過呢,可以給你僅次於季孫那樣的地位。


    孔子君君臣臣的說法在一開始是打動了齊景公的,因此準備重用他,這才有了第一段話。可是,齊國國相晏嬰一向就討厭孔子的學說,認為孔子的學說腐朽不堪並且隻講究繁文縟節,講究排場,完全華而不實,大而不當。此外,孔子此前曾經議論過晏嬰,諷刺他先後事奉三任君主,並且此前的兩任君主被殺,晏嬰都沒有跟著死,因此是個不忠的人。基於以上的兩點原因,晏嬰極力反對齊景公啟用孔子。由於齊景公對晏嬰言聽計從,於是決定放棄孔子,這才有了後麵一段話。


    在確定在齊國沒有政治前途之後,此時已經在齊國待了一年的孔子失望地回到魯國,繼續開他的私立學校去了。


    這裏孔子有一個教訓,那就是無論到了哪裏,千萬不要隨便議論當地的權貴。想在哪裏發財,首先要跟當地的老大搞好關係。


    【現實解說】孔子的政治智商大有欠缺,既然想移民齊國,怎麽能批評齊國首相呢?就算在魯國的時候批評了,到了齊國,也該換個嘴臉去拍馬屁啊。


    1.17(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譯文】孔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製作禮樂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做主決定;天下無道的時候,製作禮樂和出兵打仗,由諸侯做主決定。由諸侯做主決定,大概經過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決定,經過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如果是大夫的家臣執掌國家,超不過三代就要垮台。天下有道,國家政權就不會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會議論國家政治了。”


    【解析】孔子的論斷是有道理的,政令出自中央,國家就不會亂。相反,如果政令出不了中央,地方各自為政,國家想不亂都不行。為什麽說禮樂征伐出自諸侯,十代之後就不行了呢?因為上行下效,地方不聽中央的,所以春秋後期各國都出現家族割據,就是這個原因。


    魯國的情況,自從三桓掌握政權,國君就被架空。到孔子時期,三桓本身被家臣架空,於是魯國成了家臣的天下。當時,是季孫家的管家陽虎呼風喚雨,三桓都要聽他的。孔子認為這嚴重違背周禮,因此陽虎蹦躂不了多久。因為瞧不起陽虎,孔子蔑稱他為“陪臣”,意思相當於馬仔或者跟班。


    回到魯國,孔子看不慣家臣執掌國家的現狀,繼續議論魯國的國是。能夠這樣直截了當地批評甚至詛咒當權者卻沒有被文字獄,當時魯國的言論環境看來是相當的好。


    身為一個私立學校的校長,如此議論國政,可見,孔子確實是個憤青。


    【現實解說】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這話在今天並不全麵,即便天下有道,庶人也會議,因為任何事情要讓所有人滿意是不可能的。但是,天下有道,就不怕庶人議,就鼓勵庶人議。反之,天下無道,就不敢讓庶人議,就要千方百計阻止庶人議。


    1.18(16.3)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譯文】孔子說:“魯國國君失去國家政權已經有五代了,政權落在大夫(指三桓)之手已經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孫也衰微了,也不得不聽命於家臣了。”


    【解析】這一句緊接著上一句,意思是說三桓快完蛋了。這樣的說法,換了別的朝代,是要被判顛覆政府或者誹謗罪的,自己被殺還在次要,滅九族都有可能。由此,再次讚揚魯國統治者的開明和豁達。


    從魯宣公開始,經歷了魯成公、魯襄公、魯昭公,到當時的魯定公,魯國國君已經有五代不能執掌國政了。而季孫家從季文子開始,經歷了季武子、季平子,到現在是季桓子(季孫斯),已經四代執掌魯國國政了。季桓子此時被家臣陽虎脅迫,反而成了陽虎的傀儡。因此,孔子大膽預言三桓家族將會衰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說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