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例


    1.按照時間、人物和概念線索,將《論語》原文進行重新編排,依舊分為二十篇。


    2.每篇開頭,是對這一篇內容的概括總結。


    3.每章,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原文、譯文、解析和現實解說。解析中,會運用“現場還原”方法,將原話放回背景中進行還原。


    4.每章有兩個排序編碼,括號外是按本書的排序,括號內是原排序。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方便讀者查對對照。


    5.排序編碼後麵,按照與舊譯法的不同程度加星。與舊譯法完全相同的,不加星;略有區別的,一星★;差別較大的,三星★★★;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五星★★★★★。


    重要概念


    仁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後來被引用最多的一個概念。可是,什麽是仁?從來沒有過準確的說法,長期以來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正因為模糊,講解者得以隨意發揮和解釋。此前所有《論語》的解讀,提到“仁”的地方,都是直接翻譯成“仁”或者“仁德”、“仁義”,都是矇混過關。


    所以,學習《論語》,首先要弄懂這個“仁”字。


    從字形上看,仁從人,從二。意思是兩個人在一起,兩個人願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間都有親近的要求,否則就不會走在一起。因此本義:兩個人親近友愛。


    按《說文》:仁,親也。按《禮記·經解》:上下相親謂之仁。


    什麽是孔子的“仁”?孔子講的是處世之道,因此“仁”是一種方法,什麽方法?人和人相處的方法。


    因此,我們給“仁”兩個定義:良好的人際關係;較高的情商。


    兩個定義的含義是一樣的。


    因為這是人際關係,多數情況下是平等的關係,因為孔子對弟子們說“仁”說得比較多。不管是弟子們“問仁”還是孔子“論仁”,講的多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


    德


    德,是孔子學說中另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對於這個概念,歷來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但是也都是矇混過關,也都是含糊其辭,也都是模糊處理。


    學習《論語》,首先也要弄懂什麽是德。


    按《說文》:德,升也。這個解釋基本上沒什麽意義。


    對於“德”的定義,李零先生在《喪家狗》中給得相當準確了。德:自律。


    孔子講德,主要不是對學生們講,而是對統治者講,為什麽?因為統治者最需要自律。


    弄清楚了德的定義,才能進一步弄懂什麽是德政,什麽是以德治國。


    德政,就是自律之政,就是統治者克製自己的私慾,不折騰老百姓。德政的特點是什麽?就是尊重人性,尊重眾生。以德治國,就是要求老百姓做到什麽,自己先做到。簡單說,就是統治者以身作則。


    第一部分 在魯


    這一部分是孔子從出世到離開魯國前往衛國之前的經歷及言論,孔子出身貧寒,野合而生,跟母親生活在單親家庭。但是孔子從小好學,並且立誌擺脫貧困,追求富貴。成年之後,孔子開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人學校,廣泛招生,並且因此而獲得名聲。


    魯國當時國君被架空,國家的權力和財富都在三桓(季孫、孟孫、叔孫)家族手中,孔子依據周禮而反對三桓竊國。為了尋求政治上的發展,孔子前往齊國,但是並沒有成功而回到魯國。後來孔子被魯國國君聘為司寇,在司寇的位置上,孔子試圖削弱三桓的力量,結果失敗,孔子帶著失望離開魯國,前往衛國。


    這段時間,孔子所竭力強調的是遵從周禮,以禮治國,將禮的作用鼓吹到了極致。但是在政治上,孔子的表現極其幼稚天真。


    1.1(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我不是(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我不是(也)很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惱怒,不(也)是一個君子嗎?”


    【解析】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麽這段話是《論語》的第一段?


    關於“不亦”,歷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不也”;另一種是把“亦”當作強調的語氣助詞,“不亦”譯為“不正是,不就是”。兩種解釋都是正確,都是表示強調。


    這段話有些奇怪,怪就怪在“不亦”這兩個字上。這段話中的三句話其實互不搭界,但是都用了“不亦”這樣的轉折詞,都是反問句。那麽,使用反問句意味著什麽?舉個例子,如果有人說“桃子不是(也)很好吃嗎”,那麽前麵一定有一句“蘋果固然很好吃”之類的話。所以,在孔子這三句話的前麵,一定都還各有一句話。所以,這段話實際上就是在辯解什麽,語氣中帶還有一些無奈。否則,孔子應該說“學而時習之,悅;有朋自遠方來,樂;人不知而不慍,君子”。


    那麽,孔子在辯解什麽呢?漏掉的三句話又是什麽?這三句話是孔子說的,還是別人說的?


    我們嚐試來還原現場。


    孔子從衛國回到魯國之後,叔孫武叔前來看望他。為什麽是叔孫武叔?因為叔孫武叔對孔子一向就瞧不起。


    叔孫武叔對孔子說:“孔老師,你看你學了這麽多知識,還是沒能弄個一官半職,還是個教書匠,你是不是很鬱悶?周遊列國這麽多年,像個喪家犬一樣,最後灰溜溜地回來,在魯國也沒有幾個朋友,你是不是很失敗?你的學說沒人賞識,你的主張沒有人認同,是不是說明你這個人的人品很差?”


    基本上,這就是漏掉的那三句話。毫無疑問,叔孫武叔是來羞辱孔子的。


    孔子是很愛麵子的人,這話當然要反駁,於是麵帶著笑容說:“沒有啊,我沒問題啊。你看,我的學問雖然沒什麽使用的地方,可是我經常拿出來溫習,不是也很快樂?雖然在魯國沒幾個朋友,可是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也很快樂?雖然沒什麽人了解我認同我,可是我不生氣不惱火,我難道不是個君子嗎?”


    孔子的反駁是蒼白的。首先,學習的目的是什麽?答案在《論語》中就有,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子夏說了:學而優則仕。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出仕,就是為了當官當公務員,而不是拿來溫習的。就像你買了電冰箱,卻因為總是停電而不能用,隻好用來當書櫃,這不是很悲劇嗎?孔子滿腹經綸當不上公務員,隻能不斷地溫習,不是很悲慘的事情嗎?同樣,身邊沒有朋友,隻有遠方的朋友偶爾順道來看看,不是也很孤獨嗎?沒有人認同你賞識你,你還怡然自得,隻能說明你涵養好或者心理素質不錯,不能說明你做人成功。


    所以,對於孔子來說,真正的快樂應該是當上高級公務員,把知識轉化為權力;真正的快樂是周圍有很多朋友,經常能夠在一起喝酒聊天;真正的快樂是得到大家的認同和領導的賞識,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至於“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而不慍”都隻是無奈之下的自得其樂,都隻是給自己一個台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論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說論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