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漸漸明朗,一場腥風血雨的浩劫已經無法避免,而在這場浩劫之後,權力勢必重新洗牌,財富也將重新分配。麵對如此巨大的誘惑,南陽郡內的豪傑們都蠢蠢欲動,想要先下手為強,於是紛紛慫恿劉縯,縯哥,我們動手吧。劉縯搖搖頭,時機尚未成熟。豪傑們就問,那得等到什麽時候?劉縯笑道:“一定要等到牆倒眾人推,眼下的王莽,還不夠倒黴。”


    【no.2 勿生帝王家】


    仿佛是上天應允了劉縯的詛咒一般,劉縯話音剛落,王莽便真的開始倒黴了。地皇二年一開年,王莽家中就血光四濺,短短一個正月之內,連死五位至親。


    首先是王莽之妻病死。雖說到了王莽這樣的級別,早就已經是“工資基本不動,老婆基本不用”。但這女人畢竟陪他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始終和他榮辱與共,不離不棄,今日一朝而永訣,其心中慘痛,自非外人所能得知。


    接著是小兒子王臨之死,其過程相對較為曲折,茲簡述如下:


    王莽之妻有侍女原碧,人間絕色,王莽背著老婆偷偷寵幸過多次。後來,王臨借著奉養母親的機會,也和原碧私通。雖然俗話說得好,上陣父子兵,但在這事上,父子之間卻是勢不可兩存,而且按照先後次序,王莽是先入為主,王臨則是撬老爸的牆腳。搶了老爸的女人,王臨自然心虛不已,唯恐jian情敗露,遭到王莽懲罰,於是和原碧共謀,打算暗殺王莽,反正他已經被立為皇太子,王莽一死,他正好可以提前接班。王臨的妻子劉愔,乃是國師公劉歆之女,女承父業,平時也研究些占星之術,某日劉愔告訴王臨,說她夜觀星相,宮中不久將有白衣之會。所謂白衣之會,意思便是皇宮裏將有大人物死去,公卿素服而朝。王臨大喜,認定這個要死的大人物正是王莽,於是加緊謀劃。陰謀未發,適逢狂風摧毀王路堂,朝野一片驚恐,都覺得其兆不祥,王莽一合計,認為問題出在王臨身上,王臨排行老四,上麵還有一個老三王安,越過王安而立王臨為皇太子,於禮不順,於名不正,因此天公發怒,遣狂風摧折王路堂。王莽於是貶王臨為統義陽王,出在外第,不得入宮。


    王臨接詔,大為憂懼。不得入宮,則不能暗殺王莽;出在外第,則無法竊玉偷香。原碧既與王臨兩情相悅,再來和王莽交歡之時,便不免有些敷衍了事。王莽見原碧呻吟勉強,高潮偽裝,心知禁臠有人偷嚐,皇冠已染綠光,而能親近原碧者,非王臨莫屬。此時的王莽,已經對王臨起了殺心,但礙於老妻的情麵,一直隱而未發,老妻前腳一死,王莽後腳便來和王臨算帳。


    歡情濃兮,百般憐愛無盡期;jian情敗兮,棄如敝屣不足惜。王莽先收係原碧下獄,嚴刑拷問,不成人形。原碧不堪其辱,但求速死,將和王臨通jian共謀之狀全盤供出。王莽揮淚殺原碧,枉寡人曾經那麽疼你,為防家醜外揚,又將審理此案的官吏悉數滅口,埋於獄中亂塚。


    王莽再賜王臨毒藥,令其自盡。王臨不肯服毒,他仍抱有幻想,不就是為了一個女人嘛,至於父子相殘嗎?再者說了,他們四兄弟當中,王莽已經先殺了老二王獲,接著又殺了老大王宇,老三王安則是神經病,他已經是王莽僅存的一個健全兒子了,帝國的江山,日後還要靠他來繼承,隻要他服服軟,求求饒,應該就能得到王莽的原諒。王臨於是麵見王莽,匍匐在地,橫抱王莽之腿,淚流滿麵,認罪求饒。王莽絲毫不為所動,隻是冷冷說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王莽冰冷殘酷的目光,讓王臨一陣絕望,他不願放棄,繼續哀求道:“陛下春秋已高,膝下不可無子。倘臨一死,陛下百年之後,江山誰繼?”


    王莽的語氣越發冰冷,道:“尚有王安在。”


    王臨爭辯道:“王安荒忽久病,豈堪為天下之主?”


    王莽道:“王安雖病,也比你這弒父孽子強。毋需多言,一死而已。”


    王臨再無幻想,狂笑道:“虎毒不食子,陛下何忍!事已至此,敢不從陛下所願!臨也何幸,得死於陛下眼前!”說完拔劍自刎,血噴如箭,直濺王莽之衣,拂之不去,化為更大的血跡。王臨浴血而笑,道:“陛下之子,今日死盡矣!陛下絕後矣!”須臾氣絕,猶屹立不倒,雙目依舊怒視著王莽。王莽看著王臨的眼睛,在那裏麵,有仇恨、憎惡,有詛咒、傷心,直看得王莽背脊一陣發冷。


    王莽僅存的兒子老三王安,在聽到四弟也被老爹殺害的消息之後,脆弱的神經徹底崩潰,當天便驚悸而死。三天之後,王莽又有兩個孫子接連病死。旬月之間,王莽一家先後五喪,白衣之會成真,莫非天相果有所憑?


    【no.3 老友記】


    且說王莽在盛怒之下,逼死四兒子王臨,事後想想,開始覺出後悔,王臨這一死,害得三兒子王安也驚嚇而死,他膝下再無嫡子,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已經沒有了繼承人。王莽悔極而恨,王臨如果隻是和他搶女人,他也許還可以饒王臨一命,但是王臨居然想要以子弒父,這一點則為他絕對無法容忍。王臨之所以起了弒父的念頭,全因為王臨的妻子劉愔,如果不是劉愔告訴王臨說宮中將有白衣之會,王臨又哪裏來如此大的狗膽?歸根結底,劉愔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王莽於是駕臨國師劉歆的府邸。劉歆聞報大驚,趕緊迎入。想當年,王莽共有三位鐵桿心腹——劉歆、甄豐、王舜。王莽篡位成功,數三人立下的功勞最大。如今三大功臣之中,甄豐自殺,王舜憂懼而死,隻剩劉歆還倖存人世。劉歆深知王莽忌憚大臣,故而一直韜光養晦,雖然如此,仍是時常心驚膽戰,唯恐不免。


    君臣二人對麵坐定,劉歆百感交集。他和王莽自小便已認識,後來又同時擔任黃門郎,私交深厚,是一對無話不說的老友,然而如今兩人一君一臣,地位的巨大差異,也讓兩人的感情日益冷漠生分,屈指算來,他上次見到王莽,距今已有兩年之久。老友久別重逢,劉歆感慨而不感動,因為他心中清楚,王莽這次登門,並非是因為懷念故人,特來敘舊,王莽是來找他算帳的,算他女兒劉愔的帳。


    然而,王莽似乎並不急於直奔主題,他隻是沉默而坐,向劉歆施加無形的壓力。劉歆隻好無話找話,對王莽家中喪事表示悲悼,並勸王莽千萬節哀。麵對劉歆的安慰,王莽猶自嘴硬,搬出一套奇怪的邏輯,辯解道:“以前沒有兒子的時候,我並不悲哀,現在兒子都死了,等於從前沒有兒子,我又何哀之有!”


    劉歆知道,王莽歷來是死不認錯的。他是如此睿智,怎麽可能犯錯?在他心中,當世之賢,皆不如己。譬如後世隋煬帝自負才學,每驕天下之士,曾謂侍臣曰:“設令朕與士大夫高選,亦當為天子矣。”王莽大體也是如此,自詡才高當世,智邁古今,劉歆乃是當時儒林之宗、學問之魁,然而王莽對他卻並不服氣,放話說,如果他沒當皇帝,而是研究學問,那劉歆便隻有爭第二的份了。


    韓非子曰:“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誠哉斯言,堪為千古帝王指南。王莽自矜其才,以盡己之能為樂事,謀事而當,群臣不及,退朝則有喜色。《書》雲:“謂人莫己若者亡。”王莽的固執和膨脹,註定了新朝的國祚難以久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嗜血的皇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曹三公子/曹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曹三公子/曹昇並收藏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嗜血的皇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