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沈尹默:《書法論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年第3 版。
各有性識,精魄超然,神彩射人。逸少則格律非高,功夫又少,雖圓豐妍美,乃乏神氣,無戈幹括銳可畏,無物象生動可奇,是以劣於諸子。得重名者,以真、行故也,舉世莫之能曉,悉以為真、草一概。若所見與諸子雷同,則何頌有論。
這一評論中的"諸子"主要是指王獻之,是褒意。另一方麵告訴人們王羲之並非完美無缺,各種書體獨一無二,王氏父子在書法創作中各擅所能,各有各的價值與貢獻。
如果說上述評論褒王獻之,貶王羲之言辭過於偏激,那麽下麵一段話說得就比較平和全麵。
他說: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夫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無藉因循,寧拘製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臨事製直,從意適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為最風流者也。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執行草之權,父之靈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獨絕也。張懷瓘還對王獻之書法的藝術特色作了概括,他說:逸氣蓋世,千古獨立,家尊才可為其弟子爾。子敬神韻獨超,天姿特秀,流便簡易,誌在驚奇,峻險高深,起自此子。
三、代表作
書法是視覺藝術,百聞不如一見,研究某一書家,了解別人的評論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看具體作品。現就王獻之的代表作,作如下分析。洛神賦《洛神賦》是三國時期的曹植所作。書法史上的《洛神賦》是王獻之用小楷抄寫古文的書跡名品。真跡後來是書於麻箋上的,到了唐代已散帙不全,宋高宗得到九行,後歸賈似道,又覓得四行共十三行,刻於碧玉般的端石上,故有《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十三行》之稱。玉版幾次流入民間,1982 年為北京市文物商店所購,現藏首都博物館。
王羲之曾寫《樂毅論》令王獻之臨習,王獻之的楷書是在學習其父親書法藝術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筆風。張懷瓘認為王獻之"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微入聖,筋骨緊密,不減於父"。他還說:"子為神駿,父得靈和,固為百代之楷法。"王羲之的楷書肅穆莊嚴,是從鍾繇書法中發展起來的,可以看出鍾繇法猶存其中,顯得惇厚、端正、質樸,而王獻之楷書,以筆畫特別是捺筆見長而增其美俏。結體疏朗,給人以輕鬆快意、駿利放逸、嫵媚秀麗之感。
《洛神賦》歷來評價很高。董逌《廣川書跋》雲:"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法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有主客,趣向整嚴,非善書者不能。"趙孟頫說:"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二百五十字,字畫神逸,墨采飛動。"清代書畫家蔣和說:"《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間1 [唐]張懷瓘,《書議》。
2 [唐]張懷瓘:《書估》。
空白處,俱覺有味。"有人認為《洛神賦》無一點塵土氣,無一分桎梏束縛,謂之千古不朽之作。
鴨頭丸《鴨頭丸》是中國書法吏上的名作,因帖首有"鴨頭丸"三字而得名,真跡現藏上海博物館。此帖僅兩行十五字,是王獻之給友人的便劄,文雲:"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此帖早在《宣和書譜》中已有著錄,定為王獻之作品,後來,宋高宗認為是王羲之書。元文宗天曆三年(1330 年)敕賜此帖與柯九思。柯九思仔細研究,發現不是王羲之書,而是王獻之書。明代陳繼儒《妮古錄》說:"今皇帝天藻飛翔,雅好書法,每攜獻之《鴨頭丸》、虞世南臨《樂毅論》、米芾《文賦》以自便。"可見他們都非常重視這一稀世珍寶。
《鴨頭丸》通篇隨意瀟灑,行筆流暢,其字勢字形富有變化,結體散朗多姿,俯仰顧盼。"不"、"佳"、"與"是正的,其他字均有俯,有仰,就是一個字"故"字,其"古"俯首,而反文卻有後仰之勢。此帖僅有兩句,每句開始時蘸墨一次,由潤到枯,形成潤與枯、濃與淡的對比,有一種節奏感。薑夔《續書譜·用墨》雲:"凡作楷,墨欲於,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這乃是書家的經驗總結。"當必"二字連筆而書,因"必"筆畫不多,與前後茂密的筆畫形成對比,使整幅作品有疏有密。張懷瓘對王獻之的草書作過這樣的評價:興合如孤峰四絕,迥出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爾其雄武神縱,靈姿秀出,臧武仲之智,卞莊子之勇,或大鵬轉風,長鯨噴浪,懸崖墜石,驚電遺光,察其所由,則意逸乎筆,未見其止,蓋欲奪龍蛇之飛動,掩鍾。張之神氣。這篇著名作品雖然字數不多,卻表現出王獻之外拓的筆法和非凡的氣勢,顯示了"丹穴鳳舞,清泉龍躍"的藝術風格。
中秋帖《中秋帖》傳為王獻之的代表作之一,前人對此帖多有疑議。張醜在《清河書畫妨》中說此帖不是真跡而是唐人臨本。吳升《大觀錄》則認為此帖"書法古厚,墨彩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此曾見於米氏《書史》,自為元章(米芾)所臨無疑。"相傳此帖原來稱為《十二月帖》,全文共三十二字:"十二月割至不?
中秋,不復不得相,未復還,慟理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等大軍。"《中秋帖》是從《十二月帖》臨出,其中略去了一些文字。據米芾的《書史》記載,他曾以寶玩書畫從蘇激那裏換來《十二月帖》作為自己的收藏。米芾收藏古代書畫十分豐富,他臨摩本領極高,所臨作品可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米芾將其真跡自己保存起來,以節臨《十二月帖》而成的《中秋帖》示人。這樣《中秋帖》作為王獻之的真跡流傳下來。這種分析意見是可信的。雖然《中秋帖》與《十二月帖》存有一定差異,其結字神態、用筆習慣,留有米芾的書法痕跡:少方筆過圓骨,但仍接近於王獻之的書風。這並不影響其藝術價值。
《十二月帖》並不是純粹的草書而是行草相雜。行書易識,草書流便,兩者結合在一起,麵貌一新,從而一改古質的舊體而成為今妍的新體。
1 [唐]張懷瓘:《書斷》。
《中秋帖》字字相連,索回曲折,一筆直下,一氣嗬成,給人以瀟灑飄逸之感。褚遂良曾題曰:"大令《十二月貼》";米芾稱讚道:"運筆如火著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1這種一筆書對抒發情感特別適合,故一直為文人士大夫所賞識和推崇。
這裏有必要說明的是"火箸畫灰",今天不少論著都將它寫成"火筋畫灰",其原因是古籍所載為"火筯畫灰","筋"是"箸"的異體字,"筯"少一筆就使人莫明其妙了。
1 [宋]米芾:《書史》。
第三章 二王書法比較及影響 一、二王書法比較
王獻之與其父親王羲之都是中國書法史上偉大的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卷首就這樣說過: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
各有性識,精魄超然,神彩射人。逸少則格律非高,功夫又少,雖圓豐妍美,乃乏神氣,無戈幹括銳可畏,無物象生動可奇,是以劣於諸子。得重名者,以真、行故也,舉世莫之能曉,悉以為真、草一概。若所見與諸子雷同,則何頌有論。
這一評論中的"諸子"主要是指王獻之,是褒意。另一方麵告訴人們王羲之並非完美無缺,各種書體獨一無二,王氏父子在書法創作中各擅所能,各有各的價值與貢獻。
如果說上述評論褒王獻之,貶王羲之言辭過於偏激,那麽下麵一段話說得就比較平和全麵。
他說: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夫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無藉因循,寧拘製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臨事製直,從意適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為最風流者也。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執行草之權,父之靈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獨絕也。張懷瓘還對王獻之書法的藝術特色作了概括,他說:逸氣蓋世,千古獨立,家尊才可為其弟子爾。子敬神韻獨超,天姿特秀,流便簡易,誌在驚奇,峻險高深,起自此子。
三、代表作
書法是視覺藝術,百聞不如一見,研究某一書家,了解別人的評論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看具體作品。現就王獻之的代表作,作如下分析。洛神賦《洛神賦》是三國時期的曹植所作。書法史上的《洛神賦》是王獻之用小楷抄寫古文的書跡名品。真跡後來是書於麻箋上的,到了唐代已散帙不全,宋高宗得到九行,後歸賈似道,又覓得四行共十三行,刻於碧玉般的端石上,故有《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十三行》之稱。玉版幾次流入民間,1982 年為北京市文物商店所購,現藏首都博物館。
王羲之曾寫《樂毅論》令王獻之臨習,王獻之的楷書是在學習其父親書法藝術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筆風。張懷瓘認為王獻之"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微入聖,筋骨緊密,不減於父"。他還說:"子為神駿,父得靈和,固為百代之楷法。"王羲之的楷書肅穆莊嚴,是從鍾繇書法中發展起來的,可以看出鍾繇法猶存其中,顯得惇厚、端正、質樸,而王獻之楷書,以筆畫特別是捺筆見長而增其美俏。結體疏朗,給人以輕鬆快意、駿利放逸、嫵媚秀麗之感。
《洛神賦》歷來評價很高。董逌《廣川書跋》雲:"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法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有主客,趣向整嚴,非善書者不能。"趙孟頫說:"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二百五十字,字畫神逸,墨采飛動。"清代書畫家蔣和說:"《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間1 [唐]張懷瓘,《書議》。
2 [唐]張懷瓘:《書估》。
空白處,俱覺有味。"有人認為《洛神賦》無一點塵土氣,無一分桎梏束縛,謂之千古不朽之作。
鴨頭丸《鴨頭丸》是中國書法吏上的名作,因帖首有"鴨頭丸"三字而得名,真跡現藏上海博物館。此帖僅兩行十五字,是王獻之給友人的便劄,文雲:"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此帖早在《宣和書譜》中已有著錄,定為王獻之作品,後來,宋高宗認為是王羲之書。元文宗天曆三年(1330 年)敕賜此帖與柯九思。柯九思仔細研究,發現不是王羲之書,而是王獻之書。明代陳繼儒《妮古錄》說:"今皇帝天藻飛翔,雅好書法,每攜獻之《鴨頭丸》、虞世南臨《樂毅論》、米芾《文賦》以自便。"可見他們都非常重視這一稀世珍寶。
《鴨頭丸》通篇隨意瀟灑,行筆流暢,其字勢字形富有變化,結體散朗多姿,俯仰顧盼。"不"、"佳"、"與"是正的,其他字均有俯,有仰,就是一個字"故"字,其"古"俯首,而反文卻有後仰之勢。此帖僅有兩句,每句開始時蘸墨一次,由潤到枯,形成潤與枯、濃與淡的對比,有一種節奏感。薑夔《續書譜·用墨》雲:"凡作楷,墨欲於,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這乃是書家的經驗總結。"當必"二字連筆而書,因"必"筆畫不多,與前後茂密的筆畫形成對比,使整幅作品有疏有密。張懷瓘對王獻之的草書作過這樣的評價:興合如孤峰四絕,迥出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爾其雄武神縱,靈姿秀出,臧武仲之智,卞莊子之勇,或大鵬轉風,長鯨噴浪,懸崖墜石,驚電遺光,察其所由,則意逸乎筆,未見其止,蓋欲奪龍蛇之飛動,掩鍾。張之神氣。這篇著名作品雖然字數不多,卻表現出王獻之外拓的筆法和非凡的氣勢,顯示了"丹穴鳳舞,清泉龍躍"的藝術風格。
中秋帖《中秋帖》傳為王獻之的代表作之一,前人對此帖多有疑議。張醜在《清河書畫妨》中說此帖不是真跡而是唐人臨本。吳升《大觀錄》則認為此帖"書法古厚,墨彩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此曾見於米氏《書史》,自為元章(米芾)所臨無疑。"相傳此帖原來稱為《十二月帖》,全文共三十二字:"十二月割至不?
中秋,不復不得相,未復還,慟理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等大軍。"《中秋帖》是從《十二月帖》臨出,其中略去了一些文字。據米芾的《書史》記載,他曾以寶玩書畫從蘇激那裏換來《十二月帖》作為自己的收藏。米芾收藏古代書畫十分豐富,他臨摩本領極高,所臨作品可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米芾將其真跡自己保存起來,以節臨《十二月帖》而成的《中秋帖》示人。這樣《中秋帖》作為王獻之的真跡流傳下來。這種分析意見是可信的。雖然《中秋帖》與《十二月帖》存有一定差異,其結字神態、用筆習慣,留有米芾的書法痕跡:少方筆過圓骨,但仍接近於王獻之的書風。這並不影響其藝術價值。
《十二月帖》並不是純粹的草書而是行草相雜。行書易識,草書流便,兩者結合在一起,麵貌一新,從而一改古質的舊體而成為今妍的新體。
1 [唐]張懷瓘:《書斷》。
《中秋帖》字字相連,索回曲折,一筆直下,一氣嗬成,給人以瀟灑飄逸之感。褚遂良曾題曰:"大令《十二月貼》";米芾稱讚道:"運筆如火著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1這種一筆書對抒發情感特別適合,故一直為文人士大夫所賞識和推崇。
這裏有必要說明的是"火箸畫灰",今天不少論著都將它寫成"火筋畫灰",其原因是古籍所載為"火筯畫灰","筋"是"箸"的異體字,"筯"少一筆就使人莫明其妙了。
1 [宋]米芾:《書史》。
第三章 二王書法比較及影響 一、二王書法比較
王獻之與其父親王羲之都是中國書法史上偉大的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卷首就這樣說過: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