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意在筆先,在書法創作前總有一個大致的構恩階段,這種構思有的較具體,包括字的大小、愜仰、平直、振動等考慮在內,有的人則考慮得比較粗略,無論是何構思,但在實際創作時出乎意外是常有的事,這就必須隨機應變,不時地作調整。有時會在創作時出現意想不到的極佳效果,這就是所謂的"神來之筆"。我們不應否定在書法創作中有隨機性和偶然性,作品最後的麵貌往往與預先構想不相一致。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書法家在進行書法創作時有"意在筆先"的構思過程,大書法家在揮寫的那些傑作之先頭腦中決不是一片空白,"意"總是存在的,隻是"意"的具體程度不同罷了。現代不少書法家在進行書法創作時,準確他說在書法表演時,握筆急書,一會兒一幅傑作便誕生了。他預先背熟幾首古詩反覆練習書寫。他在表演前無須具體構思,隻需把原先的模式背出來,即便是這樣,也有 個意在筆先的過程,隻不過比較簡單,想一下寫所背熟的那個作品就可以了。有人認為:"意在筆先"在創作中是"意"對技術性問題的控製,這對意的理解雖然有些局限,但也是不錯的,說明"意在筆先"是不可省略和避免的。本文中的"意在筆先"的"意"是指形象,蔣孔陽曾經說,"中國畫意在筆先,這意不是指思想,而是指結合了思想在內的形象。必須把形象在內心完全醞釀成熟,體態、神韻宛然如見,再行落筆。由於形象先已完整地成長起來,所以畫出來的形象自然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這雖然是對繪畫而論的,但就書法而言,道理也基本一樣。這個部分的另外一個重要論點是"狀如算子","便不是書"。書法藝術不同一般工藝,字的筆畫、結體、上下前後必須富有變化,通過點線麵的粗細、大小、剛柔對比變化產生美。"狀如算1 [唐]孫過庭:《書譜》,《草楷對照孫過庭〈書溜〉》。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年第1 版。子"平直相似,上下方整,前後齊平,如此刻板,就無美可言了,藝術和非藝術一個十分明顯的特徵是能否創造具有美感的藝術形象,作為藝術的書法是有這一特徵的。如"狀如算子"就失去了這一特徵,就不能稱其為藝術了,那隻是一些點畫湊合而已。


    第三段落講筆法技巧的重要性。鍾繇的弟子宋翼起初作書如"算子"故受到了老師的批評,此後三年都不敢見他的老師,所以"潛心改跡"他所寫的字,其筆畫"一波,常三過折筆",一(撇)"常隱鋒而為之",書論接著將筆畫與自然界的萬物相比擬,橫畫--列陣排雲,戈--百鈞弩發,點--高峰墜石,[屈折]--鋼鉤,一牽--萬歲枯藤??。


    宋翼過去字寫得很差,晉武帝太康年間,有人在許昌郊外盜鍾繇墓時發現了《筆勢論》,宋翼讀了這部秘訣,領悟了精神實質,後來就名聲大振了。可見古人對筆法技巧是非常保守的,不肯輕易傳人,誰得到的此類文字就如獲至寶。在流傳的過程中,加進一些個人的經驗和理解,這是很自然的。在論述了楷書和行書以後,接下去論草書。這便是第四段落。草書的筆法技巧當然就有所不同了,草書要"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字形要像龍蛇一樣靈活、多變。筆畫相互鉤連,但仍要鋒棱起伏,用筆不得任其齊平,大小一樣。這樣就可以使書法作品氣脈貫通,具有多樣變化的美。就是書論中所說的"安點",是"點"的書寫技法,要"作餘字總竟",和"空中遙擲筆作之",有點的字先把其他部分寫完,然後"安點",那點要在空中遠遠地落下,而"安"在字上,就像將筆遠擲過去而留下的點跡。在這段,精闢地概述了草書的三種要法:即(1)要緩前急後,狀如龍蛇,鉤連不斷,棱側起伏。(2)要篆隸相雜,融為一體,應勢而運。(3)不得急促匆匆作草書,應凝重而曲折。第五段,說明寫楷書先要引八分,章草等筆意進入楷書當中,然後才能發人意氣,如果直取通行的字體,就不能發人意氣。各種書體就其形式有不同的特點,它們的用筆意趣可以相互融合,貫通與促進,這稱之為"書體互通說"。第六段是作者說他年輕時學衛夫人的書法,自認為很不錯了,可是當他渡過長江北遊名山,見到李斯、曹喜的書法,又在許昌看到鍾繇、梁鵠的書法;在洛陽看到蔡邕的《石經》;在堂兄王洽那裏看到張昶的《華嶽碑》,這才明白學衛夫人書法是浪費時光,故改師向名碑學習。他告訴人們學習書法要博採眾長,要轉益多師,方能有所成就,僅學一家,最後隻能是徒費年月,浪費光陰。


    對於《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不少人都認為是偽托、"胡說",其主要論據是,王羲之見到名碑後認為,從師衛夫人學書是一種錯誤,是浪費時光,王羲之幼年學書於衛夫人,後來又向伯父王廙學習,那些名碑拓本自能見到,很正常,有何過錯?特別是"千金勿傳"絕非王羲之之言,實屬詆師之語。也有人提出"可藏之,千金勿傳"不像是王羲之的原後,等等,說法不一,但以此斷定全文為偽,尚須斟酌。至於王羲之在叔父處見到過名家碑拓,也是一種推測,以此論定這篇書論是偽作也難以服人。


    仔細分析《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會發現它的個別字句確是後人添加上去的,例如"蔡邕《石經》三體書"其中"三體"二字是妄加的,因為三體《石經》是《魏石經》。然而我們不能以此完全否定文中所說的事實。以往文化典籍傳播,全靠傳抄,在輾轉傳抄過程中,訛誤難免。有些人想從不同的版本中,糾正其誤,還其原貌。"疑古派"興起,根據各本訛誤,而疑為偽托。地下文物出土,又為"國粹派"提供了有力依據,陸續可證並非偽書。以"可藏之,千金勿傳",不像王氏原話,不知何所本?以此而斷定全文為偽,更是空穴來風,荒腔走板了。古代高士之作,"藏之深山,傳之其人"並不鮮見。傳非其人,是作者最大遺憾!語雲:"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與酒徒對飲,左手執杯,右手執著,衝鋒陷陣,捨死忘生,灌黃湯而已,與不知詩者談詩,不得共門而入。話不投機半句多,簡直是對牛彈琴。王氏之"千金勿傳",極為鄭重,深恐傳非其人。歷史上的疑案,中外皆然,如《浮士德》、荷馬《伊利亞特》、《史記》中的個別篇章、嶽飛《滿江紅》等,證之王氏諸作,不足為奇。竊以為在學術上大膽懷疑是可以的,但必須有充足的依據,否則會造成混亂。


    三、《筆勢論十二章》


    《筆勢論十二章》原題為《筆陣圖十二章》、王羲之撰。載於唐代韋續《墨藪》。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沒有標明作者,而是說"不知何代所輯"。《四庫全書》沒有指出此文是韋續所輯。孫過庭《書譜》雲"代傳羲之《與子敬筆勢論十章》??。"可能《筆陣圖十二章》在初唐已經流傳。《墨藪》原題為《筆陣圖十二章》說明此文與《筆陣圖》、《題後》有聯繫,有人分析《題後》有可能是從本文中摘錄匯集而成的。孫過庭認為"右軍位重才高,調清詞雅",而《筆勢論十章》"文鄙理疏,意乖言拙",所以他斷定此文絕非出於右軍之手。孫過庭所說的《筆勢十章》是否是我們今天所見的十二章已無從查考。《筆勢論十二章》是否是王菱之所撰仍值得探討,但認為是王羲之一派的書論,則無大的爭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羲之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廉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廉夫並收藏王羲之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