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書比之鍾、張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尤當雁行。張精熟過人,臨池學書,池水盡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謝之。後達解者知其評之不虛。吾盡心精作亦久,尋諸舊書,惟鍾、張故為絕倫,其餘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賢,仆書次之。須使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論君不謝。《自論書》的有關內容,南朝劉宋時虞龢的《論書表》有過表述;《晉書·王羲之傳》也有載錄;唐代孫過庭《書譜》曾復引,它們雖有字句上小的差異,但大意則相一致。
根據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所載的全文,《自論書》共120 餘字,是一篇王羲之自評書的記錄。對於王羲之的書法理論著作很多人認為是依託,不足信,唯對這篇書論歷來沒有爭議。後人普遍認為"六朝品評人物風氣特盛,超逸之士的言談往往播於世上,傳為美談。"經過流傳,人們將此記錄下來是很自然的事,至於各種古籍所載的《自論書》個別處有所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羲之將自己的書法藝術放在中國書法史這個高層次上來衡量,他認為"惟鍾張故為絕倫,其餘為是小佳,不足在意。"而他自己的書法與鍾繇、張芝則不相上下,呈並行之勢,或者有些地方超過他們,與張芝的草書相比,其水平尤其接近。王羲之對自己書法藝術的評價是中肯而客觀的,並沒有言過其實,也沒有謙謙君子之態,充滿了一代大師的自信。王羲之學習鍾繇、張芝是花過一番苦功的,鍾繇的《宣示表》曾得到王氏家族的高度重視,家族中很多人都臨習過,唯有王羲之的書法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王羲之曾說他"真書勝鍾,草故減張",其實王羲之的草書天然純真,氣韻生動,公認勝張,如今從《十七帖》等草書可以看出。王羲之承認張芝的"臨池學書,池水盡墨"1的功夫,但王羲之晚年的功力並不比張芝遜色。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與其同時代的大家相比,"平南、李式論君不謝"。
平南即王平南,王羲之的伯父王廙;李式是衛夫人的侄兒,他們都是名噪一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顯然是超過他們的,在這裏則雲"論君不謝"。
1 周紹良:《紹良叢稿》,齊魯出版社1984 年第1 版。
1 《晉書·王羲之傳》為"池水盡黑"。
這篇書論對書法創作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須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意"存在於點畫之間,而不是在點畫的表麵,這種"意"是玄妙的、高深的,隻能意會而難以言傳,他認為"意"是書法的最高境界。後人評論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時說"出神入化"就是說它具有"意"的內蘊,"意"是玄學的"意",以表示玄學的情緒。用書法作為玄妙感情的抒發,早在衛夫人的書論(傳)中,就已經提出把"意"和形式看成一個整體,作為創作構思前的一種準備,王羲之對"意"作了進一步深化,將"意"作為"書法"和非書法的界限。
二、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一)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颺筆者凶吉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旨殺戮也。
(二)夫欲書者,先幹硯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聯,意在筆前,然後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
(三)昔宋翼作此書,翼是鍾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跡,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撇],常隱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誇發;每作一點,如高峰墜石;[每作一屈折],如屈折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趣驟。翼先來書惡,晉太康中有人於許下破鍾繇墓,遂得《筆勢論》,翼讀之,依此法學書,名遂大振。欲真書及行書,皆依此法。
(四)若要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乃須棱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須有點處,且作餘字總竟,然後安點,其點須空中遙擲筆作之。其草書,亦復須篆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若急作,意思淺薄,而筆即直過。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勢,但用擊石波而已。其擊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謂之隼尾波,即鍾公《太山銘》,及《魏文帝受禪碑》中已有此體。
(五)夫書先須引八分、章革入隸字中,發人意氣,若直取俗字,則不能先發。
(六)予少學衛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眾碑學習焉。時年五十有三,恐風燭奄及,聊遺教於子孫耳。可藏之,千金勿傳。
此篇是《筆陣圖》的題記。《筆陣圖》最早見於孫過庭《書譜》。孫在《書譜》中說,"代有《筆陣圖》七行,中畫執筆三手,圖貌乖舛,點畫湮1 以上段落(一)(二)??為本書作者所分。
訛。頃見南北流傳,疑是右軍所製。"1後來唐代張彥遠將《筆陣圖》收入《法書要錄》中並標明是衛鑠所撰,《題衛夫人〈筆陣圖〉後》為王羲之撰,但特別說明"舊傳"《筆陣圖》是衛夫人撰"俱不可考驗"。《書苑菁華》根據《法書要錄》將《筆陣圖》定為衛夫人所撰,而《題後》的作者為王羲之。《筆陣圖》和《題衛夫人〈筆陣圖〉後》的作者如今仍難以確定,多數學者認為上述二文在唐代以前已是舊傳,它們產生於六朝似無疑。古代技藝一向保密,非家人不可傳,衛夫人、王羲之為自己後代學書而撰也有可能。此二文就其文體、內容以及論述的書法要旨與六朝書論相一致,與王羲之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對照分析並不矛盾。孫過庭曾說當時流傳的《筆陣圖》是"圖貌乖舛",也許並不言過其實,因為在流傳中輾轉抄錄,產生訛錯,加之可能摻入讀者自己的文意,致使與原來的麵貌發生差異。這是不言而喻的,不過孫過庭所見的《筆陣圖》是否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那篇短文,就不得而知了。
《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很多人認為是正派書論的經典,如今仍有很高的研究和參考價值。
《題後》可分為五個段落,作者首先用比喻的方法,說明書法的工具材料、匠心、本領、結構、用筆在書法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二段落是論述書法藝術的創作方法,構思要領。在動筆之前先幹硯墨集中思想,靜靜地思考,預先構想字形的大小、俯仰、平直、振動使筋脈相連,做到意在筆先,爾後寫字。如果平直相似,上下方整如算籌一樣,那就不是書法了,僅僅是得到一些字的點畫罷了。這一部分提出了兩個著名論點:
根據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所載的全文,《自論書》共120 餘字,是一篇王羲之自評書的記錄。對於王羲之的書法理論著作很多人認為是依託,不足信,唯對這篇書論歷來沒有爭議。後人普遍認為"六朝品評人物風氣特盛,超逸之士的言談往往播於世上,傳為美談。"經過流傳,人們將此記錄下來是很自然的事,至於各種古籍所載的《自論書》個別處有所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羲之將自己的書法藝術放在中國書法史這個高層次上來衡量,他認為"惟鍾張故為絕倫,其餘為是小佳,不足在意。"而他自己的書法與鍾繇、張芝則不相上下,呈並行之勢,或者有些地方超過他們,與張芝的草書相比,其水平尤其接近。王羲之對自己書法藝術的評價是中肯而客觀的,並沒有言過其實,也沒有謙謙君子之態,充滿了一代大師的自信。王羲之學習鍾繇、張芝是花過一番苦功的,鍾繇的《宣示表》曾得到王氏家族的高度重視,家族中很多人都臨習過,唯有王羲之的書法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王羲之曾說他"真書勝鍾,草故減張",其實王羲之的草書天然純真,氣韻生動,公認勝張,如今從《十七帖》等草書可以看出。王羲之承認張芝的"臨池學書,池水盡墨"1的功夫,但王羲之晚年的功力並不比張芝遜色。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與其同時代的大家相比,"平南、李式論君不謝"。
平南即王平南,王羲之的伯父王廙;李式是衛夫人的侄兒,他們都是名噪一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顯然是超過他們的,在這裏則雲"論君不謝"。
1 周紹良:《紹良叢稿》,齊魯出版社1984 年第1 版。
1 《晉書·王羲之傳》為"池水盡黑"。
這篇書論對書法創作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須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意"存在於點畫之間,而不是在點畫的表麵,這種"意"是玄妙的、高深的,隻能意會而難以言傳,他認為"意"是書法的最高境界。後人評論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時說"出神入化"就是說它具有"意"的內蘊,"意"是玄學的"意",以表示玄學的情緒。用書法作為玄妙感情的抒發,早在衛夫人的書論(傳)中,就已經提出把"意"和形式看成一個整體,作為創作構思前的一種準備,王羲之對"意"作了進一步深化,將"意"作為"書法"和非書法的界限。
二、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一)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颺筆者凶吉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旨殺戮也。
(二)夫欲書者,先幹硯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聯,意在筆前,然後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
(三)昔宋翼作此書,翼是鍾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跡,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撇],常隱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誇發;每作一點,如高峰墜石;[每作一屈折],如屈折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趣驟。翼先來書惡,晉太康中有人於許下破鍾繇墓,遂得《筆勢論》,翼讀之,依此法學書,名遂大振。欲真書及行書,皆依此法。
(四)若要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乃須棱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須有點處,且作餘字總竟,然後安點,其點須空中遙擲筆作之。其草書,亦復須篆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若急作,意思淺薄,而筆即直過。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勢,但用擊石波而已。其擊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謂之隼尾波,即鍾公《太山銘》,及《魏文帝受禪碑》中已有此體。
(五)夫書先須引八分、章革入隸字中,發人意氣,若直取俗字,則不能先發。
(六)予少學衛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眾碑學習焉。時年五十有三,恐風燭奄及,聊遺教於子孫耳。可藏之,千金勿傳。
此篇是《筆陣圖》的題記。《筆陣圖》最早見於孫過庭《書譜》。孫在《書譜》中說,"代有《筆陣圖》七行,中畫執筆三手,圖貌乖舛,點畫湮1 以上段落(一)(二)??為本書作者所分。
訛。頃見南北流傳,疑是右軍所製。"1後來唐代張彥遠將《筆陣圖》收入《法書要錄》中並標明是衛鑠所撰,《題衛夫人〈筆陣圖〉後》為王羲之撰,但特別說明"舊傳"《筆陣圖》是衛夫人撰"俱不可考驗"。《書苑菁華》根據《法書要錄》將《筆陣圖》定為衛夫人所撰,而《題後》的作者為王羲之。《筆陣圖》和《題衛夫人〈筆陣圖〉後》的作者如今仍難以確定,多數學者認為上述二文在唐代以前已是舊傳,它們產生於六朝似無疑。古代技藝一向保密,非家人不可傳,衛夫人、王羲之為自己後代學書而撰也有可能。此二文就其文體、內容以及論述的書法要旨與六朝書論相一致,與王羲之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對照分析並不矛盾。孫過庭曾說當時流傳的《筆陣圖》是"圖貌乖舛",也許並不言過其實,因為在流傳中輾轉抄錄,產生訛錯,加之可能摻入讀者自己的文意,致使與原來的麵貌發生差異。這是不言而喻的,不過孫過庭所見的《筆陣圖》是否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那篇短文,就不得而知了。
《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很多人認為是正派書論的經典,如今仍有很高的研究和參考價值。
《題後》可分為五個段落,作者首先用比喻的方法,說明書法的工具材料、匠心、本領、結構、用筆在書法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二段落是論述書法藝術的創作方法,構思要領。在動筆之前先幹硯墨集中思想,靜靜地思考,預先構想字形的大小、俯仰、平直、振動使筋脈相連,做到意在筆先,爾後寫字。如果平直相似,上下方整如算籌一樣,那就不是書法了,僅僅是得到一些字的點畫罷了。這一部分提出了兩個著名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