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康七年(341 年),朝廷出於某種原因,由王允之接替王羲之江州刺史的職務,同時將王羲之召回建康,擬委以侍中或吏部尚書職務,王羲之"皆推辭不就"。他閑居江州七年,在這期間他潛心於書法藝術,故名聲大振。一時間人們爭相仿效,就連庾翼的兒輩也不例外,學習王羲之書風。庾翼在荊州得知後勃然大怒,在致部下的書中說:"小兒輩賤家雞,愛野雉,皆學逸少書。"瘐翼自幼學習張芝草書,崇拜其書體,西晉書法學衛瓘,索靖,因推崇正統的張芝書體而名重一時,庾翼的章草正合時尚,所以頗受歡迎。庾翼稱王羲之的行草是粗野鄙俗的"野雉",唯有章草才是正統的"家雞"。王羲之的草書也是學張芝的,王羲之的章草寫得很精采,《晉書·王羲之傳》雲:嚐以章草答庾亮,而(庾)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雲:"吾音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夫,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王羲之對章草與今草進行了認真研究,發揚兩者的優點,摒棄了兩者的不足之處。今草比較狂放,一筆連貫好幾個字,不容易辨認學習,但它有流暢縱逸的優點。王羲之採用連續貫通的辦法,保持今草的優點。章草有較濃的隸書筆意,書寫也還較繁複,故不為王羲之所取,但章草不像"一筆書"那樣難認難學,字的個體意識強。王羲之吸收了這一優點,發揚了單字的結構美。至於章草的較多波挑,則不在所學之列。王羲之改製過的今草,流暢遒逸,與章草的字字獨立巧妙地結合起來,創造了具有極高藝術性又易於普及的新體今草書體。王羲之的今草書無論在用筆和結構上既合乎法度又富有變化,"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抄,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有人說王羲之草書如有牆壁一拓直下,氣象宏偉。王羲之的草書,大多是尺牘書,都是率意而為,不加修飾,自然天成,隨機應變,順理成章,整篇書作,生動雋逸。今草書寫起來迅速快捷,一氣嗬成,文字上下呼應,婉轉嫵媚,既快又美,故很快"大行於世"。王羲之的章草書作傳世的僅存《豹奴帖》一件,今草書作以《十七帖》、《破羌帖》、《喪亂帖》(行草)最為著名。
破羌帖
《破羌帖》因第三行有《王略始及舊部》一語,故又稱《王略帖》,此外還有《桓公至洛帖》、《桓公破羌帖》之稱。
米芾在《海嶽名言》中曾說"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嚐片時廢書也。??《桓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為天下法書第一。"桓溫的收復舊京洛陽是永和十二年(356)八月,帖中雲"桓公至洛",所以書作所寫時間經推斷是在當年的秋季,當時王羲之已經辭官歸隱了,但他仍關心國家大事,對於摧破羌賊,感到由衷的喜悅,《破羌帖》的字裏行1 見《說文解字·敘》。
間流露出振奮的心情。
《破羌帖》共九行八十一字,結字峻美,筆意練達,筆法人神,骨肉相宜,"草書比之正書,要使畫省而意存可於爭讓向背間悟得。"1《破羌帖》中的"破"。"禽"僅用兩筆寫出,筆畫簡略而形態俱存,特徵明確。第一行和最後一行都有一個"今"字,但書寫不同,第一行"今"字前的一字是"洛"字,筆畫較硬,故"今"字,肉較多,寫得較軟。而最後一行的"今"字,考慮前後兩字的用筆形態,故第一筆寫得較硬,以兩筆完成此字。這是基於章法和字與字之間對比關係考慮的,"畫省"是總體要求並不是一概而論。如果每個字都平均對待筆,畫極省略,勢必通篇稀稀朗朗顯得鬆散無力。《破羌帖》中的"虞"、"摧"則保留其較多的筆畫以便與其他筆畫少的字形成對比。
"草書尤重筋節,若筆無轉換,一溜直下,則筋節亡矣。"1《破羌帖》許多字筋節刻畫都非常精采,"賊"字第一筆畫近似乎直角筆、力勁健,筆勢的轉換窮極變化,"求之"兩字垂筆特長,連筆而書,氣韻生動。"適"字為斷句的最末一字,字體稍大,有橫斷截流之勢。
喪亂帖
《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並裱於一軸,為白麻紙本。此帖中唐時流入日本,現藏日本皇室。其釋文為: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奔馳,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關於此帖的寫作時間目前無處查考,研究家們根據帖中所說的"先墓"、"修復"作出考證推斷。王羲之家的先墓在何處,韓玉濤認為"先"不是指王羲之的父親,他父親的墓在臨川,"先墓"而是指他祖父及以上人的墓,這些墓根據《新唐書·宰相世係表》所述在"臨沂都鄉南仁裏"。"先墓"初"離茶毒",韓玉濤經過分析認為發生在晉室渡江前後,"再離荼毒"隻有一次,即在永嘉十二年。
琅玡臨沂的先墓是由燕軍"荼毒"的,而荀羨斬了王騰之後即"修復",所以斷定《喪亂帖》是永和十二年八月所寫。
王玉池根據《寶晉帖》中的《舊京帖》(又名《先墓帖》)推斷"先墓"在"舊京",即西晉的京城洛陽。永嘉五年六月劉曜陷洛陽後掘西晉許多陵墓,《喪亂帖》寫於陵墓修復後。王羲之逝世前收復洛陽隻有一次,即永和十二年桓溫打敗姚襄進入洛陽,並及時修復陵墓,故王玉池認為《喪亂帖》寫於當年的十月前後。
《喪亂帖》是人們熟知的名帖,為唐代響拓,摹填水平極高,反映了真跡的精神麵貌。
此帖書寫的主要內容是"先墓再離荼毒","高"通"罹",遇難之意,先墓遇到極其殘酷的災難,引發了感情的波瀾。起初情緒尚能控製,比較平靜,字勢凝重,工整。當寫到"號慕摧絕"、"哀毒益深"時,悲痛與憤慨的心情難以抑製,便"痛不欲書"了;寫到"痛貫心肝"時已"意不在字"1 [清]劉熙載:《藝概·書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第1 版,第143 頁。1 [清]劉熙載,《藝概·書概》。
2 《中國書法全集19·王羲之王獻之二·作品考釋》。
了;寫到"痛當奈何奈何"時便逸筆草草,連筆而書。在這裏我們看到由行入草的全過程,正如韓玉濤在《王羲之(喪亂帖)考評》中所說:"中國一切書體中,隻有草書是最抒情的。??無病呻吟,不能做草;情不濃鬱也是寫不好草書的。這個道理,在《喪亂帖》,又一次獲得了證實。"從《喪亂帖》中可見雄強、濃鬱的右軍風骨,書帖的前兩行有雄強、濃鬱之美,後六行這種美被慘澹之美所代替了,這是由於感情變化使然,韓玉濤的論述是很有見地的。
筆者認為,在書法上由行入草並不難,但如何處理,這並非單純的感情的驅動和摧化所能奏效的,《喪亂帖》由行人草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痛當奈何奈何","奈何"兩字寫得很草,但隻有前麵一個字的大小看上去並不突兀,然後隨著情緒的變化,草的成分逐步加大,到了最後兩行已不見行書的蹤影,全部變成草書了。觀其全幅顯得和諧統一。從表麵看,王羲之信筆而書,並沒有預先在布局上刻意安排,但以他的功力和修養一出手就包含許多成功的因素,這就是所謂的"功到自然成"。情況正如庾肩吾在《書品》中所說,在王羲之筆下:"或橫牽豎掣,或濃點輕拂,或將放而更留,或因挑而還置,敏思藏於胸中,巧態發於毫鑽??煙花落紙,將動風采,帶字欲飛,凝神化之所為。"然而,對於王羲之來說,他雖有高深的修養和功力,如沒有一股激情(濃鬱的感情)也是不會產生這一珍品的。但對於一般書法家來說,感情不管怎樣急劇變化,也不會揮筆寫出傳世之作,辯證法就是如此。
破羌帖
《破羌帖》因第三行有《王略始及舊部》一語,故又稱《王略帖》,此外還有《桓公至洛帖》、《桓公破羌帖》之稱。
米芾在《海嶽名言》中曾說"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嚐片時廢書也。??《桓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為天下法書第一。"桓溫的收復舊京洛陽是永和十二年(356)八月,帖中雲"桓公至洛",所以書作所寫時間經推斷是在當年的秋季,當時王羲之已經辭官歸隱了,但他仍關心國家大事,對於摧破羌賊,感到由衷的喜悅,《破羌帖》的字裏行1 見《說文解字·敘》。
間流露出振奮的心情。
《破羌帖》共九行八十一字,結字峻美,筆意練達,筆法人神,骨肉相宜,"草書比之正書,要使畫省而意存可於爭讓向背間悟得。"1《破羌帖》中的"破"。"禽"僅用兩筆寫出,筆畫簡略而形態俱存,特徵明確。第一行和最後一行都有一個"今"字,但書寫不同,第一行"今"字前的一字是"洛"字,筆畫較硬,故"今"字,肉較多,寫得較軟。而最後一行的"今"字,考慮前後兩字的用筆形態,故第一筆寫得較硬,以兩筆完成此字。這是基於章法和字與字之間對比關係考慮的,"畫省"是總體要求並不是一概而論。如果每個字都平均對待筆,畫極省略,勢必通篇稀稀朗朗顯得鬆散無力。《破羌帖》中的"虞"、"摧"則保留其較多的筆畫以便與其他筆畫少的字形成對比。
"草書尤重筋節,若筆無轉換,一溜直下,則筋節亡矣。"1《破羌帖》許多字筋節刻畫都非常精采,"賊"字第一筆畫近似乎直角筆、力勁健,筆勢的轉換窮極變化,"求之"兩字垂筆特長,連筆而書,氣韻生動。"適"字為斷句的最末一字,字體稍大,有橫斷截流之勢。
喪亂帖
《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並裱於一軸,為白麻紙本。此帖中唐時流入日本,現藏日本皇室。其釋文為: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奔馳,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關於此帖的寫作時間目前無處查考,研究家們根據帖中所說的"先墓"、"修復"作出考證推斷。王羲之家的先墓在何處,韓玉濤認為"先"不是指王羲之的父親,他父親的墓在臨川,"先墓"而是指他祖父及以上人的墓,這些墓根據《新唐書·宰相世係表》所述在"臨沂都鄉南仁裏"。"先墓"初"離茶毒",韓玉濤經過分析認為發生在晉室渡江前後,"再離荼毒"隻有一次,即在永嘉十二年。
琅玡臨沂的先墓是由燕軍"荼毒"的,而荀羨斬了王騰之後即"修復",所以斷定《喪亂帖》是永和十二年八月所寫。
王玉池根據《寶晉帖》中的《舊京帖》(又名《先墓帖》)推斷"先墓"在"舊京",即西晉的京城洛陽。永嘉五年六月劉曜陷洛陽後掘西晉許多陵墓,《喪亂帖》寫於陵墓修復後。王羲之逝世前收復洛陽隻有一次,即永和十二年桓溫打敗姚襄進入洛陽,並及時修復陵墓,故王玉池認為《喪亂帖》寫於當年的十月前後。
《喪亂帖》是人們熟知的名帖,為唐代響拓,摹填水平極高,反映了真跡的精神麵貌。
此帖書寫的主要內容是"先墓再離荼毒","高"通"罹",遇難之意,先墓遇到極其殘酷的災難,引發了感情的波瀾。起初情緒尚能控製,比較平靜,字勢凝重,工整。當寫到"號慕摧絕"、"哀毒益深"時,悲痛與憤慨的心情難以抑製,便"痛不欲書"了;寫到"痛貫心肝"時已"意不在字"1 [清]劉熙載:《藝概·書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第1 版,第143 頁。1 [清]劉熙載,《藝概·書概》。
2 《中國書法全集19·王羲之王獻之二·作品考釋》。
了;寫到"痛當奈何奈何"時便逸筆草草,連筆而書。在這裏我們看到由行入草的全過程,正如韓玉濤在《王羲之(喪亂帖)考評》中所說:"中國一切書體中,隻有草書是最抒情的。??無病呻吟,不能做草;情不濃鬱也是寫不好草書的。這個道理,在《喪亂帖》,又一次獲得了證實。"從《喪亂帖》中可見雄強、濃鬱的右軍風骨,書帖的前兩行有雄強、濃鬱之美,後六行這種美被慘澹之美所代替了,這是由於感情變化使然,韓玉濤的論述是很有見地的。
筆者認為,在書法上由行入草並不難,但如何處理,這並非單純的感情的驅動和摧化所能奏效的,《喪亂帖》由行人草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痛當奈何奈何","奈何"兩字寫得很草,但隻有前麵一個字的大小看上去並不突兀,然後隨著情緒的變化,草的成分逐步加大,到了最後兩行已不見行書的蹤影,全部變成草書了。觀其全幅顯得和諧統一。從表麵看,王羲之信筆而書,並沒有預先在布局上刻意安排,但以他的功力和修養一出手就包含許多成功的因素,這就是所謂的"功到自然成"。情況正如庾肩吾在《書品》中所說,在王羲之筆下:"或橫牽豎掣,或濃點輕拂,或將放而更留,或因挑而還置,敏思藏於胸中,巧態發於毫鑽??煙花落紙,將動風采,帶字欲飛,凝神化之所為。"然而,對於王羲之來說,他雖有高深的修養和功力,如沒有一股激情(濃鬱的感情)也是不會產生這一珍品的。但對於一般書法家來說,感情不管怎樣急劇變化,也不會揮筆寫出傳世之作,辯證法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