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學書有意。


    意乃篤好。


    與王羲之同時代的虞安吉也曾指出2:夫未解書意者,一點一畫皆求象本,乃轉自取拙,豈成書邪。


    他從反麵道出了理解書意、不滿足於表麵模仿、立誌創意的重要性。


    (二)自然可愛、風流瀟灑的美


    王羲之生活的時代,文學藝術的審美意識、審美理想,較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轉折與變化,對此,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一書中作了詳細的分析,他說:這兩種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現在詩歌、繪畫、工藝美術等各個方麵。楚國的圖案、楚辭、漢賦、六朝駢文、顏延之詩、明清瓷器、一直存到今天的刺繡和京劇的舞台服裝,這是一種美,"錯采鏤金、雕繢滿眼"的美。漢代的銅器、陶器、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陶潛的詩、宋代的白瓷,這又是一種美,"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美。魏晉六朝是一個轉變的關鍵,劃分了兩個階段。從這個時候起,中國人的美感走到了一個新的方向,2 傳王羲之語,見《法書要錄》。《自論書》因流傳久遠不很相同,此為一 例。1 《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軍集》。


    2 虞安吉,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十七帖》中有一帖雲:"虞安吉者,昔與共事,常念之,今為殿中將軍。"表現出一種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認為:"初發芙蓉"比之於"錯采鏤金"是一種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藝術中,要著重表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潛作詩和顧愷之作畫,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沒有漢隸那麽整齊,那麽有裝飾性,而是一種"自然可愛"的美。這是美學思想史上的一個大解放。詩書畫開始成為活潑潑的生活的表現,獨立的自我表現。


    宗白華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闡述了魏晉六朝美學理想的重要轉折並高度概括了"錯采鏤金"和"初發芙蓉"兩種不同的美,這是很有見地的,無疑也是正確的。這一觀點被廣泛接受,為許多著作所引用。然而為什麽會在魏晉六朝中國的美學思想,發生如此的轉折,這個問題是值得探討的問題。表現在詩歌、繪畫、工藝美術方麵的美感、美學理想的轉折變化,呈現出來的初發"芙蓉之美",是人們的審美意識的一種反映。審美意識屬於意識形態。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它不是孤立的,是和某一時期的政治製度、哲學觀點有著密切關係的。人的審美意識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人創造出來又供人欣賞(工藝美術還具有實用的因素)的文學藝術,不會永遠是一種麵貌。魏晉六朝發生的在文學藝術上的變化,可以用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來說明。(原為"絢爛之極出自平淡",現改"出自"為"歸於")。"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這與人的生理、心理有密切的關係,反映了是人們的生理、心理的需要。按照專家的研究,人有五大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第一位的。生理上的需要引起心理上的需要,當一個人長時期地接受某一種刺激,便產生反感,這時便會厭倦而需要另一種刺激。飲食上要"五味調和",一桌宴席要"脆軟相濟",也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需要。就色彩而言,盛唐繪畫色彩鮮艷奪目,大小李將軍的山水金碧輝煌,色彩艷麗得得無以復加。就在這時期出現了沒有鮮艷度的水墨,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誠然,此後色彩仍在中國畫中有一定的作用,但至少在山水畫中失去了昔日的地位。當今世界各國研究實用物品流行色時,其中也超越不了"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這一規律。鮮艷的色調流行,以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和諧淡雅的色彩。相反,淡雅色彩流行很久以後,艷麗的色彩又會受到人們的歡迎。當然在這之中還有色相的變化。但總的趨勢,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地變化著。


    "錯采鏤金,雕繢滿眼",到了這種程度,人們勢必希望看到"初發芙蓉"。書法何不如此?例如篆書要求整齊劃一,筆畫的規範和程式非常嚴格。點畫均為線條,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秦始皇刻石》小篆書法,筆畫圓起圓收,每一個字乃至全篇粗細一樣,每個字的高寬相等,縱成列橫成行,沒有任何參差變化。筆者將這一名作中的一個"內"字,用透明紙摹寫下來復於另一個"內"字上去,完全吻合。秦代中央集權,統一安定,豈容個性的發揮。漢隸比之篆書自由多了,但隸法仍很嚴密,晚期漢隸筆畫、結字及行款章法更具有規範性。篆書、漢隸都具有裝飾性,或者說有一種裝飾美。裝飾美一個重要的法則就是整齊劃一,工藝美術中的圖案與篆書、漢隸有相同之處,它必須是規整、均齊的,著名工藝美術理論家雷圭元先生要求圖案要"板、刻、結",這一要求與中國畫是截然相反的,用的全是反義詞,它告訴人們:相對來說,圖案難以達到瀟灑飄逸的效果,它的美隻有通過整齊劃一,才能產生出來。


    從"錯采鏤金"的美到"初發芙蓉"的美,是符合藝術辯證法的,它是一個發展過程,它是隨著人們審美的變化而變化、發展而發展的,人們的審美意識又是由客觀存在決定的,這由當時莊園經濟的發展、經濟基礎的變化所決定,與儒家學說衰微、道家思想興起相聯繫。晉人創造的行、草,楷等書體,蕭散灑脫,流美多變,和秦篆、漢隸顯然是不同的兩種藝術風貌,體現了晉人心懷坦蕩,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意識和美學理想。王羲之是這一時期書法的傑出代表,藝術要依賴藝術家的天才與創造,然而任何人也不能超脫客觀規律,人們不能改變規律,但可以駕馭規律,運用規律。藝術的發展、審美觀的變化都有其自己發展的規律。審美觀發展到魏晉這個時代產生了轉折,這是歷史的必然,這使晉代書法發生了關鍵性的變化,也為王羲之的書聖地位提供了先決條件。因此,王羲之的美學思想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王羲之以藝術的心靈、博大的胸懷去體察山水,由實入虛,"建立最高的晶瑩的美的意境",他曾說:"從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遊!"1欲將融入山水之中,出神入化、超越現實的自我,升華到玄遠、空靈的境界。在這種境界中,一切功名利祿、物質欲望、人間的煩惱都化為無影無蹤。"我卒當以樂死",的確是王羲之的肺腑之言。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2王羲之把自然看成一種崇高的美,他把對自然的一往深情,傾注到自己的書法創作之中,後世書家不難看出他的書法瀟灑絕俗,有一種"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美。唐代孫過庭在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時說: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姿,駕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群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


    宋代黃庭堅雲:"右軍筆法如孟子言性,莊周談自然,從說橫說,無不如意。"2晉人對自然美的發現,包括對自然界中形式美的發現。大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各種自然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形成某種關係,就是在動植物本身的某些部位,也構成形式美。整個大自然是一個極富韻律之美的樂章,"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滿園春色與一枝紅杏形成對比,如果隻是一枝紅杏就顯得孤獨無味。就如植物的枝幹,鳥的翅翼,獸的四肢以致人體,都是左右均齊的,然而鳥、獸、人在運動時,花草樹木在風吹擺動時,卻打破了靜態的均齊變為平衡。平衡,就是保持重心,古人在觀察舞劍中對書法的結體用筆獲得教益,其中很大的程度上是得到字體平衡的啟迪。我們設想一棵大樹樹幹很纖細,樹枝倒很粗大,我們看到後,心理上就很不舒坦,感到它隨時都有被折斷倒下的危險,心理上很不平衡,感到不是滋味。字也一樣,如果橫畫很粗,豎畫很細,使人看後的感覺也與上述相同。故王羲之指出:"橫貴乎纖,豎貴乎粗。"關於分間布白,王羲之說得更加明確,要"遠近宜均",均即均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羲之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廉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廉夫並收藏王羲之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