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致信給王羲之,要他到朝廷任職。王羲之在向平回覆中很明白地告訴他,自己"無廊廟誌",早在王導丞相還健在的時候要他到朝廷做官,就沒有答應,如今(表章的)手跡猶存。為何如此呢?他說他"懷向於平之誌"。1向平,即向於平,東漢朝歌人。"隱居不仕,性中和,好通《老(子)》、《易(經)》。貧無資食,好事者更饋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餘。"1向子平子女婚嫁已畢,即恣遊名山大川,不知所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詩雲:"最喜兩家婚嫁畢,一時抽得向平身。"2故有"向平了願"的成語。王羲之雖然入仕做官,然而隱居念頭和想做向子平那樣的人的願望仍在內心跌宕起伏,後來他辭官退隱原因雖比較複雜,但這與他"懷向子平之誌"是分不開的。"道本無為",1 《晉書·王羲之傳》。
2 《晉書·王羲之傳》。
1 向子平原作"尚子平",從《後漢書》改。
1 見《後漢書》。
2 見《白居易集》。
不仕,隱居在一個獨立於現實功利之外的消遙自足的無為境地,漫遊山水,寄情丘林,這不正是老莊玄學的真諦嗎,王羨之曾在一帖中寫道: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嫁已畢,唯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唯一小者"無疑是指王獻之。獻之二十歲左右與表姐郗道茂結婚,即公元364 年前後,此帖應在此之前。如果小兒子結了婚,"便得至彼"。子女婚嫁完畢就可以"向平了願"了。在書寫此帖時,孫子、外孫已有十六人,"足慰目前",可以盡享天倫之樂。這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王羲之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之誌。李長路、工玉池將王羲之的一生歸納為政學陸賈,行道學班嗣,死後效楊王孫。4陸賈提倡儒學,主張"行仁義,法先聖"並輔以黃老的"無為而治"作為治國之道。他說:"夫道莫大於無為","故無為也,乃無不為也"。1陸賈的行政思想是儒道併兼的思想。
班嗣,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是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的從伯,他是老莊的忠實信徒。根據記載:"嗣雖修儒學,然貴老(老子)嚴(莊子)之術。桓生(桓譚)欲借其書,嗣報曰:若夫嚴子(莊周)者,絕聖棄智(反儒家),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獨師友造化,而不為世俗所役者也。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好其誌;棲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不絓聖人之罔,不嗅驕君之餌,蕩然肆誌,談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貴也。今吾子已貫仁誼之羈絆,係名聲之韁鎖,伏周、孔之軌躅,馳顏、閔之極摯,既係攣於世教矣,何用大道(老莊之道)為自眩耀?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已持論如此。"2班嗣雖"言不與其書",但他的思想還是被《漢書》記載下來。他貴老莊之術,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師友造化,無不被王羲之所接受,作為自己的處世主張。師造化是繪畫創作中十分重要的理論,它對我國繪畫藝術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美術史論界認為最早提出這一理論的書籍是南朝陳姚最《續畫品》,唐代張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論點,從此千古流傳,成為畫家們從事創作所遵循的準則,班嗣早在漢代就已提出了"師友造化"的理論,這比他們要早得多。師友造化是現實主義的創作理論,王羲之書法繪畫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用這一理論指導自己的創作極有可能。他眷念、熱愛會稽山水,這不僅僅是單純的山水審美,而是為了師法造化,服務於自己的創作。
楊王孫,西漢學者,學黃老之術。他認為生死是事物的自然變化,人死後"其屍圤然獨處"毫無知覺,他反對當時的厚葬風氣,而提倡裸葬以身親土。1王羲之"常依陸賈、班嗣、楊王孫之處世"2,其根本的原因是與他們的思想相通,他們主張儒學,又兼容道學,依照儒家、道家的哲學思想處世。3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一○;[清]嚴可均:《全晉文》卷二二。1 《新語·無為》。
2 《漢書》卷一○○《敘傳》。
1 李長路、王玉池:《王羲之王獻之年表與東晉大事記》。
2 《晉書·王羲之傳》。
三、生死觀
王羲之在《蘭亭序》中寫道:"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一死生","齊彭殤"分別出於莊子的《大宗師》和《齊物論》。《大宗師》雲:"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敦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敦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齊物論》雲:"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未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道",後人稱之為本體,是唯心主義者莊子的理論核心,他從道的觀點闡述一切概括一切。他認為道是一,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它是宇宙萬物包括人在內的化身,它超越人的感官、時間、空間的,它似無而實有,上述引文中的"大塊"就是道。一個人生前在大塊裏,死後也還原於大塊,生死隻是在大塊中形式不同,這個塊就像一條永恆的河流,人的一切生死存亡就像在這條河流中的激起的小小波紋,河流奔流不息,沒有任何增減的變化。本體是超越空間的,秋毫之末,人們看來是再小不過的了,泰山在人們的眼中是很龐大的,但它們都是本體的表相之一,無所謂誰小誰大,可以說秋毫之末大於泰山。本體是超越時間的,殤子一生下來就夭折了,但他是本體的表相之一,而彭祖活到八百歲,也是本體的表相之一,也是有限的,所以說他們並沒有什麽區別。
"我"的壽命是有限的,占有空間也是有限的,但從本體的意義上來說:"我"與天地同生,與萬物一體。故人在世界上不要管什麽差別,生什麽是非,不要動感情,要像生前死後那樣,渾渾沌沌地與本體合二為一。能做到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人","真"人。
王羲之在《蘭亭序》中,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一生死"是荒誕的,"齊彭殤"是妄作。王羲之是崇尚老莊的,為何此文中對老莊採取批判的態度呢?郭沫若認為這不是王羲之的思想,並將這一條作為論據之一否定《蘭亭序》,《蘭亭序》既不是王羲之所撰,這一書法作品也是偽托的。
《蘭亭序》的真偽是一宗歷史公案,歷來爭論很大,從分析的角度,否認"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為土羲之的思想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相反這一言論卻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作為藝術家的王羲之的思想。
"晉人喜述老莊",王羲之信奉道教,骨子裏是儒教,不少人都認為他是儒道合一的思想。王羲之反對莊子上述的觀點不等於否定老莊的全部思想,反對莊子的全部學說。莊子唯心主義形上學的生死觀取消死、生、天、壽這些對立概念,將它們合二為一歸於本體,認為它們之間沒有區別,這是非常荒謬的是經不起實踐檢驗的,人們不難從自己的切身體驗中加以否定。"生死"是有根本差別的,"彭殤"也不能等量齊觀。王羲之麵對良辰美景友好相聚,感受到人生樂趣,但"盛事不常",生命有限,不勝感慨!由此想到古人的話,"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聯繫生與死的問題發表對莊子生死觀的看法,對"一死生"、"齊彭殤"觀點開展了批判,認為是"虛誕"和"妄作",從文章看這是符合邏輯的,是在情理之中的。一個堅信莊子的生死觀的人應該是對死和生是無所謂的,有的甚至是厭世的;對於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王羲之來說,他是確實不會信奉和接受的。從另一個角度說"一死生"、"齊彭殤"如果真是王羲之的人生觀、世界觀,他又為什麽要服食養生,依託藥物以求長壽呢?思想是屬於意識形態的,是複雜的,某一種思想屬於哪一"家"不是絕對的,一刀切的,有時幾種思想交融在一起。思想有繼承性,在繼承過程中往往有揚棄,這對王羲之來說?
2 《晉書·王羲之傳》。
1 向子平原作"尚子平",從《後漢書》改。
1 見《後漢書》。
2 見《白居易集》。
不仕,隱居在一個獨立於現實功利之外的消遙自足的無為境地,漫遊山水,寄情丘林,這不正是老莊玄學的真諦嗎,王羨之曾在一帖中寫道: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嫁已畢,唯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唯一小者"無疑是指王獻之。獻之二十歲左右與表姐郗道茂結婚,即公元364 年前後,此帖應在此之前。如果小兒子結了婚,"便得至彼"。子女婚嫁完畢就可以"向平了願"了。在書寫此帖時,孫子、外孫已有十六人,"足慰目前",可以盡享天倫之樂。這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王羲之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之誌。李長路、工玉池將王羲之的一生歸納為政學陸賈,行道學班嗣,死後效楊王孫。4陸賈提倡儒學,主張"行仁義,法先聖"並輔以黃老的"無為而治"作為治國之道。他說:"夫道莫大於無為","故無為也,乃無不為也"。1陸賈的行政思想是儒道併兼的思想。
班嗣,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是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的從伯,他是老莊的忠實信徒。根據記載:"嗣雖修儒學,然貴老(老子)嚴(莊子)之術。桓生(桓譚)欲借其書,嗣報曰:若夫嚴子(莊周)者,絕聖棄智(反儒家),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獨師友造化,而不為世俗所役者也。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好其誌;棲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不絓聖人之罔,不嗅驕君之餌,蕩然肆誌,談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貴也。今吾子已貫仁誼之羈絆,係名聲之韁鎖,伏周、孔之軌躅,馳顏、閔之極摯,既係攣於世教矣,何用大道(老莊之道)為自眩耀?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已持論如此。"2班嗣雖"言不與其書",但他的思想還是被《漢書》記載下來。他貴老莊之術,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師友造化,無不被王羲之所接受,作為自己的處世主張。師造化是繪畫創作中十分重要的理論,它對我國繪畫藝術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美術史論界認為最早提出這一理論的書籍是南朝陳姚最《續畫品》,唐代張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論點,從此千古流傳,成為畫家們從事創作所遵循的準則,班嗣早在漢代就已提出了"師友造化"的理論,這比他們要早得多。師友造化是現實主義的創作理論,王羲之書法繪畫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用這一理論指導自己的創作極有可能。他眷念、熱愛會稽山水,這不僅僅是單純的山水審美,而是為了師法造化,服務於自己的創作。
楊王孫,西漢學者,學黃老之術。他認為生死是事物的自然變化,人死後"其屍圤然獨處"毫無知覺,他反對當時的厚葬風氣,而提倡裸葬以身親土。1王羲之"常依陸賈、班嗣、楊王孫之處世"2,其根本的原因是與他們的思想相通,他們主張儒學,又兼容道學,依照儒家、道家的哲學思想處世。3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一○;[清]嚴可均:《全晉文》卷二二。1 《新語·無為》。
2 《漢書》卷一○○《敘傳》。
1 李長路、王玉池:《王羲之王獻之年表與東晉大事記》。
2 《晉書·王羲之傳》。
三、生死觀
王羲之在《蘭亭序》中寫道:"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一死生","齊彭殤"分別出於莊子的《大宗師》和《齊物論》。《大宗師》雲:"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敦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敦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齊物論》雲:"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未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道",後人稱之為本體,是唯心主義者莊子的理論核心,他從道的觀點闡述一切概括一切。他認為道是一,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它是宇宙萬物包括人在內的化身,它超越人的感官、時間、空間的,它似無而實有,上述引文中的"大塊"就是道。一個人生前在大塊裏,死後也還原於大塊,生死隻是在大塊中形式不同,這個塊就像一條永恆的河流,人的一切生死存亡就像在這條河流中的激起的小小波紋,河流奔流不息,沒有任何增減的變化。本體是超越空間的,秋毫之末,人們看來是再小不過的了,泰山在人們的眼中是很龐大的,但它們都是本體的表相之一,無所謂誰小誰大,可以說秋毫之末大於泰山。本體是超越時間的,殤子一生下來就夭折了,但他是本體的表相之一,而彭祖活到八百歲,也是本體的表相之一,也是有限的,所以說他們並沒有什麽區別。
"我"的壽命是有限的,占有空間也是有限的,但從本體的意義上來說:"我"與天地同生,與萬物一體。故人在世界上不要管什麽差別,生什麽是非,不要動感情,要像生前死後那樣,渾渾沌沌地與本體合二為一。能做到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人","真"人。
王羲之在《蘭亭序》中,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一生死"是荒誕的,"齊彭殤"是妄作。王羲之是崇尚老莊的,為何此文中對老莊採取批判的態度呢?郭沫若認為這不是王羲之的思想,並將這一條作為論據之一否定《蘭亭序》,《蘭亭序》既不是王羲之所撰,這一書法作品也是偽托的。
《蘭亭序》的真偽是一宗歷史公案,歷來爭論很大,從分析的角度,否認"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為土羲之的思想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相反這一言論卻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作為藝術家的王羲之的思想。
"晉人喜述老莊",王羲之信奉道教,骨子裏是儒教,不少人都認為他是儒道合一的思想。王羲之反對莊子上述的觀點不等於否定老莊的全部思想,反對莊子的全部學說。莊子唯心主義形上學的生死觀取消死、生、天、壽這些對立概念,將它們合二為一歸於本體,認為它們之間沒有區別,這是非常荒謬的是經不起實踐檢驗的,人們不難從自己的切身體驗中加以否定。"生死"是有根本差別的,"彭殤"也不能等量齊觀。王羲之麵對良辰美景友好相聚,感受到人生樂趣,但"盛事不常",生命有限,不勝感慨!由此想到古人的話,"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聯繫生與死的問題發表對莊子生死觀的看法,對"一死生"、"齊彭殤"觀點開展了批判,認為是"虛誕"和"妄作",從文章看這是符合邏輯的,是在情理之中的。一個堅信莊子的生死觀的人應該是對死和生是無所謂的,有的甚至是厭世的;對於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王羲之來說,他是確實不會信奉和接受的。從另一個角度說"一死生"、"齊彭殤"如果真是王羲之的人生觀、世界觀,他又為什麽要服食養生,依託藥物以求長壽呢?思想是屬於意識形態的,是複雜的,某一種思想屬於哪一"家"不是絕對的,一刀切的,有時幾種思想交融在一起。思想有繼承性,在繼承過程中往往有揚棄,這對王羲之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