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王羲之:《破羌帖》,《中國書法全集19·王羲之王獻之二·作品考釋》。而當時的情況是怎樣呢?"今外不寧,內優已深",北方中原地帶在外族的統治之下,軍事力量不可低估,他們無時無刻不想侵犯江南。"內憂已深"內涵極為深刻,許多事實不能細說,隻能心照下宣。"內憂"一般說來總是有的,關鍵在於"深"。內部矛盾尖銳,問題很多,大有積重難返、病人膏盲之勢,軍敗於外,資竭於內,大臣們擔負內外的重任竟無一功可論,一事可記,更談不止深謀遠慮,而國君對忠言嘉謀棄之不用。


    朝廷爭權奪利,桓溫與殷浩視為死敵,嚴重不和,互相牽製。桓溫想獨攬軍政大權,謀取皇位;殷浩想借北伐取勝樹立自己的權威,然而他剛愎自用,缺乏軍事才能,不善於用兵,第一次北伐損失慘重,"遺黎殲盡,萬不餘一",元氣尚未恢復,又再度舉兵北伐。東晉是進攻的一方,"千裏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所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利因素。而北方領土遼闊,進退有很大 的餘地,相比之下,東晉所占地域就此較狹小,"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1。"因循所長,以固大業"2,這裏的"因循所長",是指的東晉的地理環境,就是說東晉的地理環境仍有優勢,江淮是天然屏障,對守勢極為有利。


    在"內憂已深"的情況下,想訴諸於武力,解決"外不寧"是很難實現的,誠然歷史上曾有過"傾國以濟一時之功者,亦往往而有之"。但這種情況是有前提的,它不僅在於"獨運之明足以邁眾",而且"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現實與歷史上的"傾國以濟一時之功者"情況不同,豈能"求之與今"。3據此,王羲之認為隻能採取權宜之計:"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他提出"保江"(又稱"保淮")的戰略計劃:以江淮流域為根據地,把徐州、商丘的兵力拉回來,這樣可集聚在安徽合肥、焦郡,江蘇廣陵、河南許昌的力量,等待時機發動進攻。"保江"策略源於王導的思想,那時很多人都不理解,認為這是置中原於度外,忘仇忍恥。事實證明,不審量彼我,盲目採取軍事行動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審量彼我就是要了解敵我雙方的客觀情況,"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這是許多軍事家都懂的道理。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這必須對"彼""我"作出實事求是的評估,隻有審量準確,結論才可能正確無誤。人的認識正確了,戰爭的戰略才有可能正確。殷浩對王羲之的對敵我雙方的分析和建議置若罔聞,失敗是理所當然的。王羲之對北伐後果一語中的的分析預測顯示了他的正確思想。


    王羲之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了解這一點的人並不多,研究得也不夠。明代洪應明在《容齋隨筆》中列舉了王羲之對北伐的真知的見後,不勝感慨他說,"其識慮精深,如是其至,恨不見於用耳。而為書名所蓋,後世但以翰墨稱之??則一藝之工,為累大矣。"洪應明的話是符合實際的。


    1 《晉書·王羲之傳》。


    2 《晉書·王羲之傳》。


    3 《晉書·王羲之傳》。


    第三章 哲學觀點


    王羲之不是一個開宗列派的哲學家,他不像郭象、葛洪有係統的哲學思想和著作,他是一位藝術家,又是一位學者,有豐富的思想,鮮明的觀點,他雖沒有係統的哲學著作,但他的言論、處世、愛憎等,無不遵循著一種哲學原則,體現出一種哲學思想。


    一、儒道並綜


    郭沫若認為"王羲之的思想是儒家與道家的混合物"1。商承祚說:"羲之的思想不僅儒、道混合,還或多或少受佛家支遁思想的影響,1支遁是即色宗的代表人物,羲之既然對他傾倒而與之交遊,在思想感情上自有交融相通之處,因此,可以更確切他說,羲之的思想是儒、釋、道三者的混合物。"2證明王羲之受佛家支遁思想影響,主要是根據下麵一段文字記載: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撥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本自有一往雋氣,殊自輕之。後孫與支共載往王許,王都領域,不與交言。須臾支退。後正值王當行,車已在門,支語王曰"君未可去,貧道與君小語。"因論《莊子·逍遙遊》。支作數千言,才藻新奇,花爛映發。王遂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已。3王羲之初到會稽,對支遁這位好談玄理的佛家學者不以為然,後來聽了他《莊子·逍遙遊》,被其"才藻新奇"謙恭之態所折服,所感動,此後才開始交往的。但這裏並沒有王羲之崇尚他的佛學的跡象,但事物是發展的,後來很可能受到支遁的思想影響,以致晚年信奉佛理。《法書要錄·右軍書記》收了王羲之給友人的一封信,信雲:省示。知足下奉法,轉到勝理,極此。此故蕩滌塵垢,研遺滯慮,可謂盡矣,無以復加。漆園比之,殊誕漫如下言也。吾所奉設教意正同,但為形跡小異耳。方欲盡心此事,所以重增辭世之篤。今雖形繫於俗,誠心終日,常在於此,足下試觀其終。王羲之認為就教義而言,佛教與道教大同小異,但佛教說理方麵勝過道教,相比之下道教的創始人、做過漆園小吏的莊周"殊誕漫如下言"了。知曉佛理之後,增強了他辭世決心。他雖然"形繫於俗",但心是虔誠的,直到生命的終結。筆者認為王羲之晚年信佛是可能的,但就整體而言,他的佛教思想並非起重要作用的思想。用儒道並綜來概括,比較符合實際。


    "儒玄並綜"1這在魏晉時期的許多名士身上體現出來,表麵上看講究任自然,放浪形骸,是道家,而實質上往往是儒家。魯迅說,高喊"非湯武而薄周、孔"的嵇康、阮籍等"魏晉的破壞禮教者,實在是相信禮教到頑固之1 郭沫若:《蘭亭序與老莊思想》,《文物》1965 年第9 期。


    1 支遁(公元314 年-366 年)字道林,東晉佛教學者。陳留(今河南開封市南)人,二十五歲出家。作《即色遊玄論》,宣揚"即色是空",發揮"性 空"思想,是般若學六大家之一。2 商承祚:《論東晉的書法風格並及〈蘭亭序〉》,《中山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1966 年第1 期。3 《世說新語·文學》。


    1 《晉書·江統附子淳傳》。


    極的。"2兼容儒道兩家的思想,在東晉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儒道併兼哲學思想,在王羲之身上是不足為奇的。


    王羲之棄官之前到父母墓前,跪拜告誓,在敘述他處境時說:"進無忠孝之節,退違推賢之義","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


    他還是講究忠孝的,對名教不一概反對。


    王羲之的儒家思想在他的兩首《蘭亭詩》中表現得很明顯,他在第一首詩中詠道:"詠彼舞零,異世同流。"他們與哪個時代的人同流呢?顯然指孔子。舞雩出於《論語·先進》"(曾哲)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這段孔子與其弟子的對話,表現了孔子與世無爭、心灰意懶的心態,王羲之認為參加蘭亭修禊宴集的名士,雖然與孔子處於兩個不同的時代,但都是誌趣高尚的人。可見他把孔子作為追慕的對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羲之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廉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廉夫並收藏王羲之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