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晉書·庾翼傳》。
1 《晉書·王羲之傳》原無"若"字,此據《資治通鑑》校補。
急。
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群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今亟修德補闕,廣延群賢,與之分任,尚未知獲濟所期。若猶以前事為未工,故復求之於分外,宇宙雖廣,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執政,然當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盡懷極言。若必親征,未達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願復與眾共之。復被州符,增運千石,征役兼至,皆以軍期,對之喪氣,罔之所厝。自頃年割剝遣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惟未加參夷之刑耳。恐勝、廣之憂,無復日矣。王羲之首先從上次北伐失敗談起,殷浩第一次北伐是公元352 年,就在這一年又準備第二次北伐,闔朝上下正為之"惋怛",不能忘懷。在這種情況下,應詼認真地總結失敗教訓,而不能重蹈覆轍。還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從長計議,以期改弦更張,其出發點是為了鞏固東晉的江山大業。信中分析了"自寇亂以來"的形勢和前幾次北伐失敗的教訓,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和見解。王羲之還從私人的角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利害關係,"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群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北代失敗,會激起民憤,世態變故,那你就成了歷史的罪人,無地自容了!
《遺殷浩書》對虛務玄談而無軍事才能的殷浩,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這時王羲之憂心如焚,便又寫信給會稽王司馬昱,這就是所謂的《與會稽王箋》。司馬昱是輔政親王,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實權,王羲之在書中論及時事,陳述了不宜北伐的理由,並希望司馬顯對殷浩再舉北伐提出忠告,加以勸阻。
《與會稽王箋》雲: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麵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不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年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雲:"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於眾,傾國以濟一時之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夫廟算決勝,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功就之日,便當因其眾而即其牢。令功未可期,而造黎殲盡,萬不幸一。且萬裏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雖秦政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今運無還期,徵求日重,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內所痛心嘆悼而莫敢叫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願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張,令殷浩、荀羨1還據合肥、廣陵,許昌、譙郡(令安徽毫縣)、梁、彭城諸軍皆還保淮,為不可勝之基,鬚根立勢舉,謀之未晚,此實當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憂可計日而待。安危之機,易 於反掌,考之虛實,著於目前,願運獨斷之明,定之於一朝也。
地淺而言深,豈不知其朱易。然古人處閭閻行陣之間,尚或於時謀國,評裁者不以為譏,況廁大臣未行,豈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係,決在行之,不可復持疑後機,不定於此,欲後悔之,亦無及也。殿下德冠字內,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當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瘤寐長嘆,實為殿下惜之。國家之慮深矣,常恐伍員之憂不獨在昔,麋1 據《晉書》本傳,羨與王洽齊名,曾拜義興太守、建成將軍、吳國內史。 昇平二年(公元358 年)卒,時年三十八。(公元320 年生,晚王羲之十七年而 生;早王羲之三年而卒;羨卒年同王洽,生年早洽二年)鹿之遊將不止林藪而已。願殿下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可謂以亡為存,轉禍為福,則宗廟之慶,四海有賴矣。
《遺殷浩書》和《與會稽王箋》析理透徹,充滿激情,切中時弊,抨擊了朝政,在當時是很危險的。然而,他從大局出發毫不顧忌,"取怨於執政"仍"盡懷極言",這不但顯示了他在政治上的敏銳的洞察力,非凡的軍政才能,而且表現了一個愛國主義者的大無畏的精神情懷。
王羲之的書劄為殷浩所發,可謂仁至意盡,情真意切,"此數劄者,誠東晉君臣之良藥"1。此時吏部尚書王彪之與王羲之持相同意見,也認為殷浩妄動失策,立即上疏:"弱兒等(雷弱兒、梁安)容有詐偽,浩未應輕進。"會稽王司馬昱將忠良的建議放置於一旁不論不議,繼續支持這勞而無功的北代,而殷浩求勝心切,不聽勸告,一意孤行,於永和九年(353 年)將北伐付之於行動,結果在山桑(今安徽省蒙城北)一敗塗地,損兵折將,陣亡和被俘者達一萬餘人。事後會稽王後悔莫及,感慨地說:王彪之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其實真正的人才要數王羲之。殷浩再次失敗給桓溫以口實,故桓溫上疏列數殷浩之罪狀,結果殷浩被廢為庶人,徙東陽信安(浙江金華)1。古人雲,"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2殷浩的最終結局對於王羲之來說,不正如此嗎,有人根據王羲之對殷浩北伐的態度得出結論,王羲之對北伐持消極態度,這是值得商榷的,王羲之除了支持過祖逖、庾翼的北伐外,還有一例可證,公元永和十二年(356 年)桓溫北伐,取得局部勝利,當時王羲之雖然已經辭官歸隱了,他仍十分關切戰事,對勝利充滿信心和喜悅:恆公以至洛,今摧破羌賊。賊重命,想必禽之。王略始及舊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實著,自當求之於古。真可以戰,使人嘆息。
王羲之對幾次北伐都審時度勢,他不一概反對也不一概支持。他早有收復中原之誌,之所以反對殷浩北伐是殷浩動機不良,各方麵條件不具備。一旦條件成熟,在北伐中取得某些戰果,他自然興高采烈。在重大問題麵前不憑一時感情衝動做出決策,才不愧為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
在殷浩北伐之前,王羲之作出了"必敗"的結論,最後北伐果然以失敗而告終,這預測的準確性,可謂是神機妙算。然而這絕不是偶然的碰巧。戰爭勝負是冒險、碰運氣還是預先可以測知,當然是後者。偉大的軍事理論家孫武一再申述"見勝而戰","必勝乃戰","善戰者??見勝如見明;其錯(措)勝也,如以水勝火。"作為一個戰爭的指揮者,開戰以前,就能很有把握地測知戰爭的勝負,就像見到太陽、月亮一樣。奪取戰爭的勝利就像以水滅火一樣有把握,善戰者總是在看到必勝後再出戰,貿然行動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王羲之"清貴有鑒裁",對北伐的準勝誰負看得很準,他是經過一番調查分析,才得出結論的。他認為北伐戰爭"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1 《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軍集題詞》。
1 《晉書·殷浩傳》。
2 [漢]朱孚:《與彭寵書》。
1 《晉書·王羲之傳》原無"若"字,此據《資治通鑑》校補。
急。
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群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今亟修德補闕,廣延群賢,與之分任,尚未知獲濟所期。若猶以前事為未工,故復求之於分外,宇宙雖廣,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執政,然當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盡懷極言。若必親征,未達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願復與眾共之。復被州符,增運千石,征役兼至,皆以軍期,對之喪氣,罔之所厝。自頃年割剝遣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惟未加參夷之刑耳。恐勝、廣之憂,無復日矣。王羲之首先從上次北伐失敗談起,殷浩第一次北伐是公元352 年,就在這一年又準備第二次北伐,闔朝上下正為之"惋怛",不能忘懷。在這種情況下,應詼認真地總結失敗教訓,而不能重蹈覆轍。還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從長計議,以期改弦更張,其出發點是為了鞏固東晉的江山大業。信中分析了"自寇亂以來"的形勢和前幾次北伐失敗的教訓,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和見解。王羲之還從私人的角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利害關係,"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群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北代失敗,會激起民憤,世態變故,那你就成了歷史的罪人,無地自容了!
《遺殷浩書》對虛務玄談而無軍事才能的殷浩,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這時王羲之憂心如焚,便又寫信給會稽王司馬昱,這就是所謂的《與會稽王箋》。司馬昱是輔政親王,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實權,王羲之在書中論及時事,陳述了不宜北伐的理由,並希望司馬顯對殷浩再舉北伐提出忠告,加以勸阻。
《與會稽王箋》雲: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麵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不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年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雲:"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於眾,傾國以濟一時之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夫廟算決勝,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功就之日,便當因其眾而即其牢。令功未可期,而造黎殲盡,萬不幸一。且萬裏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雖秦政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今運無還期,徵求日重,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內所痛心嘆悼而莫敢叫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願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張,令殷浩、荀羨1還據合肥、廣陵,許昌、譙郡(令安徽毫縣)、梁、彭城諸軍皆還保淮,為不可勝之基,鬚根立勢舉,謀之未晚,此實當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憂可計日而待。安危之機,易 於反掌,考之虛實,著於目前,願運獨斷之明,定之於一朝也。
地淺而言深,豈不知其朱易。然古人處閭閻行陣之間,尚或於時謀國,評裁者不以為譏,況廁大臣未行,豈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係,決在行之,不可復持疑後機,不定於此,欲後悔之,亦無及也。殿下德冠字內,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當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瘤寐長嘆,實為殿下惜之。國家之慮深矣,常恐伍員之憂不獨在昔,麋1 據《晉書》本傳,羨與王洽齊名,曾拜義興太守、建成將軍、吳國內史。 昇平二年(公元358 年)卒,時年三十八。(公元320 年生,晚王羲之十七年而 生;早王羲之三年而卒;羨卒年同王洽,生年早洽二年)鹿之遊將不止林藪而已。願殿下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可謂以亡為存,轉禍為福,則宗廟之慶,四海有賴矣。
《遺殷浩書》和《與會稽王箋》析理透徹,充滿激情,切中時弊,抨擊了朝政,在當時是很危險的。然而,他從大局出發毫不顧忌,"取怨於執政"仍"盡懷極言",這不但顯示了他在政治上的敏銳的洞察力,非凡的軍政才能,而且表現了一個愛國主義者的大無畏的精神情懷。
王羲之的書劄為殷浩所發,可謂仁至意盡,情真意切,"此數劄者,誠東晉君臣之良藥"1。此時吏部尚書王彪之與王羲之持相同意見,也認為殷浩妄動失策,立即上疏:"弱兒等(雷弱兒、梁安)容有詐偽,浩未應輕進。"會稽王司馬昱將忠良的建議放置於一旁不論不議,繼續支持這勞而無功的北代,而殷浩求勝心切,不聽勸告,一意孤行,於永和九年(353 年)將北伐付之於行動,結果在山桑(今安徽省蒙城北)一敗塗地,損兵折將,陣亡和被俘者達一萬餘人。事後會稽王後悔莫及,感慨地說:王彪之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其實真正的人才要數王羲之。殷浩再次失敗給桓溫以口實,故桓溫上疏列數殷浩之罪狀,結果殷浩被廢為庶人,徙東陽信安(浙江金華)1。古人雲,"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2殷浩的最終結局對於王羲之來說,不正如此嗎,有人根據王羲之對殷浩北伐的態度得出結論,王羲之對北伐持消極態度,這是值得商榷的,王羲之除了支持過祖逖、庾翼的北伐外,還有一例可證,公元永和十二年(356 年)桓溫北伐,取得局部勝利,當時王羲之雖然已經辭官歸隱了,他仍十分關切戰事,對勝利充滿信心和喜悅:恆公以至洛,今摧破羌賊。賊重命,想必禽之。王略始及舊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實著,自當求之於古。真可以戰,使人嘆息。
王羲之對幾次北伐都審時度勢,他不一概反對也不一概支持。他早有收復中原之誌,之所以反對殷浩北伐是殷浩動機不良,各方麵條件不具備。一旦條件成熟,在北伐中取得某些戰果,他自然興高采烈。在重大問題麵前不憑一時感情衝動做出決策,才不愧為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
在殷浩北伐之前,王羲之作出了"必敗"的結論,最後北伐果然以失敗而告終,這預測的準確性,可謂是神機妙算。然而這絕不是偶然的碰巧。戰爭勝負是冒險、碰運氣還是預先可以測知,當然是後者。偉大的軍事理論家孫武一再申述"見勝而戰","必勝乃戰","善戰者??見勝如見明;其錯(措)勝也,如以水勝火。"作為一個戰爭的指揮者,開戰以前,就能很有把握地測知戰爭的勝負,就像見到太陽、月亮一樣。奪取戰爭的勝利就像以水滅火一樣有把握,善戰者總是在看到必勝後再出戰,貿然行動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王羲之"清貴有鑒裁",對北伐的準勝誰負看得很準,他是經過一番調查分析,才得出結論的。他認為北伐戰爭"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1 《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軍集題詞》。
1 《晉書·殷浩傳》。
2 [漢]朱孚:《與彭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