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認為"國家之安在於內外和",他反對黨同伐異,主張協和共處,維護政局安定。為了統一大業,要效法廉頗、藺相如,一致對外,他勸殷浩把廉頗、藺相如將相和的故事畫在屏風上,以示訓導。文獻上這樣說:殷洪源與桓溫不協,王逸少移書苦諫,欲畫廉藺於屏風???王羲之曾在謝萬的信中說,"依陸賈、班嗣、楊王孫之處世"。陸賈是漢初政論家,辭賦家,官至大中大夫,他認為武力可以奪取政權,卻不能單靠它來維持政權。所以1 《晉書·庾亮傳》。


    1 《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軍集題詞》。


    他向漢高祖提出:"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2王羲之依陸賈處世,即依陸賈的政見處世。


    東晉建立不久,其政權需要進一步鞏固,使用武力是不適當的,政以道勝,其道者就是儒家、黃老之道,這個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章評述。


    五、審量彼我的決策思想


    戰爭中有一係列的決策問題,王羲之認為要"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


    這與"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的軍事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筆者認為"審量彼我"的軍事思想更加深刻。這裏有精審、審時度勢的內涵,對"彼此"有量的分析,這一點無論是對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都非常重要,沒有對各種軍事要素"量"的掌握與分析對比,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量"不僅限於數的概念,還有衡量權衡之意,通過"審量彼我"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一)


    對待北伐的基本態度東晉雖然在江南建立了政權,但北方的中原大片領土被胡人占領,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北伐是當時政治、軍事生活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不過我們不能離開當時雙方的形勢,簡單地用支持或是反對北伐來判定是否正確。東晉初建時期,南渡的百姓,他們飽嚐了家破人亡離鄉背井之苦,懷念故土。而北方的士族遷至江南,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且驚魂未定,何去何從,如何對待殘酷現實?存在著兩種精神狀態和情緒。《世說新語·言語》作了這樣的記述: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竹宴。周侯中坐而嘆日:"風景不殊,止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這裏的周侯是王蓑之的延譽者周頜,他對江嘆息代表了一部分過江士族的思想感情。而王導"愀然變色",慷慨陳辭:"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顯然是另一種精神狀態。王導的這一政治綱領,團結了朝野一批人,得到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擁護。他們以上述綱領作為精神支柱,盼望有朝一日光復中原大地。第一次發動北伐的是祖逖,他是中原淪陷後移居京口的一位將領,當時王導為首的統治集團不敢對北伐提出異議,怕夫去民心丟掉具有號召力的"克復神州"的旗幟,故提出"使白招募"組織北伐,隻給祖逖調撥一千人的糧食、布三千匹,不給鎧仗兵器。建興元年(313 年),祖逖帶領一批人馬渡江,當船行駛到江心時,祖逖擊揖而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表示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祖逖在淮陰鑄造兵器招募士兵,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失地,晉元帝怕他勢力太大,派怔西將軍戴淵總領北方六州軍事,阻止祖逖北伐活動。此時祖逖感到深受掣時,缺乏有力的支援,北伐成功無望,優憤而死,使收復的領土再次失去。


    誠然,東晉政權建立不",立足不穩,政治上尚下強大,這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客觀原因。但統治階級不肯支持是主要的。王導雖然慷慨激昂地表示2 《史記·陸賈傳》。


    要"克復神州",但這純屬是一種策略,攏絡人心而已。呂思勉論及《王導傳》時說:"此傳頗能道出東晉建國之由。三言蔽之曰:能調和南方人士,收用北來上大夫,不竭民力而已。??帝之本誌蓋僅在保全江表而不間北方,即王導之誌亦如此。故能誌同道台。東晉之所以能立國江東者以此,其終不能恢復北方者亦以此。"1這種評論分析確實是擊中了問題的要害。


    有經綸大略的軍事將領庾翼"以石虎衰暴屢表北伐",康帝建元元年(公元343 年)他移屯襄陽,徵發六州內車牛驢馬和地主的奴僕當兵組織力量,命庾冰鎮守武昌,為翼的後援,準備大舉進攻後趙和成漢。當時蔡謨認為"若棄江遠去,以我所短,擊彼所長,懼非廟勝之算"。實際上,東晉士族地主和多數朝臣偏安江左,不肯冒"累卵"之險,害怕失去自己的安樂窩,所以反對這次北伐。而王羲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伏想朝廷清和,稚恭遂進鎮,想克定有期"。王羲之盛讚如此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東晉統治集團內部雖有矛盾還不是太尖銳,更重要的是北方石虎繼位,他暴虐成性,任意殘害百姓,"獵車千乘,養獸萬裏,奪人妻女,十萬盈宮"1。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階級矛盾一觸即發。這些都為北伐提供了準得的良機。王羲之支持庾翼北伐還基於對庾翼為人的深刻了解。庾翼"戎政嚴明,經略深遠,數年之中,公私充實,人情翁然,稱其才幹。由是自河以南,皆還歸附。"2他早有"復興"的雄心壯誌,以"滅胡平蜀為己任",對北伐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基於敵我雙方的形勢分析,王羲之決定支持這次北伐。


    (二)反對殷浩北伐


    對殷浩發動的北伐,王羲之竭力反對。殷浩、桓溫都是握有兵權的大將,他們為權力之爭水人不容。殷浩將穎川荀羨作為羽翼以對付桓溫。王羲之密說殷浩、荀羨應以大局為重,他認為國家之安在於內外和睦,不宜內構嫌隙。可是殷浩、荀羨怎麽也聽不進去。當王羲之知道殷浩要冒然進行北伐時,立即以書勸阻,但沒有奏效。殷浩仍整軍前行,結果在穎水橋(今河南省許昌縣)吃了敗仗。殷浩不甘心自己的失敗,準備再度北代。王羲之以為必敗,並立即致書於殷浩和會稽王表明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盡懷極言"勸其休養生息,尊賢虛已,不要快意於目前,致生民於塗炭。


    王羲之在《遺殷浩書》中寫道:知安西敗喪,公私惋恆,不能須臾去懷,以區區江左,所營綜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敗喪,此可熟念。往事豈復可追,願思弘將來,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興之業,政以道勝寬和為本,力爭武功,作非所當,因循所長,以固大業,想識其由來也。自寇亂以來,處內外之任者,未有深謀遠慮,括囊至計,而疲竭根本,各從所誌,竟無一功可論,一事可記,忠言嘉謀棄而莫用,遂今天下將有土崩之勢,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豈得辭四海之責!追咎往事,亦何所復及,宜更虛己求賢,當與有識共之,不可復令忠允之言常屈於當權。今軍破於外,資竭於內,保淮之誌非復所及,莫過還保長江1,都督將各復舊鎮,自長江以外,羈摩而已。任國鈞者,引咎責躬,深自貶降,以謝百姓,更與朝賢思布平政,除其煩苛,省其賦役,與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懸之1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第1 版,第4 章第1 節。1 《晉書·石季龍載紀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羲之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廉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廉夫並收藏王羲之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