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巨識深邃,先覺於人,很多主張在當時是正確的,但未能實施。


    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王逸少在東晉時,蓋溫太真、蔡謨、謝安石一等人也,直以抗懷物外,不為人役,故功名成就,無一可言,其操履識見,議論鬧卓,當世亦少其比。


    誠然,這樣的評論是符合實際的。然而一個人的功名成就,除了有符合客觀實際的正確思想之外,還要有許多條件,其中機遇也是必不可少的。諸葛亮才華橫溢,謀略超群,如果沒有劉備"三顧茅廬"及群雄逐鹿的歷史舞台等客觀條件與機遇,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就無法施展,更談不上有偉大的功名與光輝的業績。


    王羲之的許多政治主張均未被當權者所接受,內心是非常憂憤的,特別是伯父王導、工敦,嶽父郗鑒亡故以後,他更加無能為力。王羲之的思想主張並非紙上談兵沒有價值。歷史是一麵鏡子,他的主張對南北朝也產生過積極影響。南朝北朝對峙,特別是南朝偏安一隅與東晉相似,他的許多政治主張被當時的政治家所"移植"採用,都產生了積極的有益的效果,這些都斑斑可考。


    1 《晉書·王羲之傳》。


    2 《晉書·王羲之傳》。


    3 《晉書·王羲之傳》。


    4 《晉書·王羲之傳》。


    5 百工,各種手工業工人的總稱。《論語·子張》:"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例如,劉宋政權曾下令嚴禁地方官吏濫征賦役,減少部分雜役、謠役;宋文帝採取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農民負擔以及賑濟災民等許多措施。元嘉十二年(435 年)丹陽、淮南等地淫雨成災,政府除詔免災區一切租役外,還從徐、豫、會稽等地調大米萬斛以賑濟災民;還規定"凡欲附農而糧種匱乏者,並加給貸";在元嘉年間,對江漢漕河進行修鑿,以廣漕運。《南齊書·明帝紀》載建武元年(494 年)詔曰:"細作中署、村官、車府,凡諸工可悉開番假,遞令休息。"也就是說工匠在上番服役之外,可以有自己支配的勞動時間。這些都說明,王羲之曾經提出的政治主張在南朝實行以後,對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曾起了積極的作用。


    王羲之是作為一個名垂歷史的書法家,對政治、軍事、經濟、法律有如此精闢的見解,古往今來委實是不多見。


    三、反對憒憒之政


    王羲之"少有美譽",是王氏望族的的驕傲。作為三朝輔政掌有實權的伯父王導,對他有不少讚揚之詞,非常器重他。王導要他到朝廷任侍中、吏部尚書一類要職,他總是推託謝絕:"吾素自無廊廟誌,直王丞相時果欲內吾,誓不許之,??"1後來投入了王導的政敵庚亮的幕中,充當了參軍。王羲之棄高官當幕僚,絕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原因的。古代文獻雖然對此沒有專門的記述,但我們分析這一方麵的原因,從中可以了解王羲之的政治主張。在王導輔政期間,豪強橫行,貪贓枉法,人民大眾苦不堪言。王導對此則採取容忍寬恕的態度,有時僅懲辦下級人員,以此敷衍塞責。人們對此非常憤慨。庾翼在給庾冰的信中,表示了他對王導的不滿情緒。"大較江東政,以傴儛豪強,以為民蠹,時有行法,輒使之寒劣,如往年偷石頭倉米一百萬斛,皆是豪將輩,而直打殺倉督監以塞責。山邏作餘姚半年,而為官出二千戶,政雖不倫,公強官長也,而辟共驅之,不得安席。??雖皆前宰之昏謬,江東事去,實此之由也。"1"前宰"王導的昏謬是當時朝野議論的話題,人們對王導的治國方略稱之為"憒憒之政"。"憒憒"是貶意同,糊塗、昏亂的意思。也就是說王導施行的是昏亂之政。而王導本人對此卻不以為然,他曾說"人言我憒憒,後人當思此憒憒。"2徐廣《曆紀》曰"導阿衡三世,經綸夷險,政務寬恕,事從簡易,故垂遺愛之譽也。"果然如此,後人對他的"憒憒之政"大加讚賞。王導是東晉的開國元勛,歷任元、明、成三帝,是權重位高的三朝元老,歷史上的評價很高,《王導傳》六千餘字,幾乎全是溢美之辭。他在建立東晉時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務存大綱、不拘細目"的執政方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晉初立,需要安定的現實要求,但此政治方略不能全盤肯定,特別是在後期有較為惡劣的後果。據《晉書·顧和傳》載:"既而導遣八部從事之部,和為下傳還,同時俱見。諸從事各言二千石官長得失,和獨無言。導問和:卿何所聞?答曰: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采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導谘嗟稱善。"既然可以網漏吞舟,何須"察察為政"?細緻了解治理情況豈不是多此一舉?在當時由於1 《晉書·王羲之傳》。


    1 《晉書·庾翼傳》。


    2 《世說新語·政事》。


    王導的憒憒之政,對貪官汙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門閥豪強更是寬容放任。"時王尋輔政,主幼時艱,務存大綱,不拘細目,委任趙胤、賈寧等諸將,井下奉法,大臣患之。"1鑑於這種情況,陶侃和瘦亮都曾想起兵廢黜王導,由於郗鑒的勸阻,未曾行動。王羲之對在王導政治統治下的時局極為不滿,尤其對"倉督監耗盜官米"的罪惡表示極大的憤慨。主張懲辦貪官汙吏和不稱職的官員。王羲之反對"網漏吞舟"、反對王導的"憒憒之政"是不言而喻的。


    四、政治理想


    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拔萃國舉",在他一生中不乏救國匡時之誌。他給殷浩的書信中曾表示:若蒙驅使,關隴、巴蜀皆所不辭。吾雖無專對之能,直謹守時命,宣國家威德,固當不同於凡使,必令遠近鹹知朝廷留心於無外,此所益殊不同居護軍也。2當時關隴由苻秦王國統治,已蜀是由成漢王國霸占,他們都很強大,經常侵擾東晉,構成外患。王羲之立誌要"宣國家威德",收復關隴、巴蜀,在邊疆艱苦奮戰、建功立業。但事實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順利,後來他做殷浩的護軍將軍和會稽內史,在《恭命帖》中雲:"尋復逼,或謂不可以不恭命,遂不獲已,處世之道盡矣!"他的政治抱負並未實現。


    王羲之認為力爭武功,作非所當,主張文治為上,政以道勝,寬和為本。宜虛己求賢,與有識之士共謀國家大事。


    王羲之希望自己成為諸葛亮式的人物,自然他想有一個像劉備一樣的君主"三顧茅廬"。他非常讚賞諸葛亮對劉備的建言。諸葛亮在隆中長期觀察天下形勢,精心謀劃統一中國的策略。與劉備的這番談話就是所謂的"隆中對"。


    上羲之在《遺殷浩書》,《與會稽王箋》中均站在比較客觀的主場,對"彼"、"我"的情況作了精闢的分析。他提出了"保江"戰略策略,從中不難看出他吸收了諸葛亮軍事思想。由於他所處的地位和諸葛亮不同,劉備按照諸葛亮的政治綱領行事,而殷浩拒絕接受他的戰略對策。


    王羲之敬慕諸葛亮,他與諸葛亮有不少相同之處。他們都是山東臨沂人,都在豫章(今江西南昌)任過職;他們唇槍舌劍,都有辯才。王羲之讚賞諸葛亮的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聯合孫權、內修政理,以奪取中原,完成統一大業的一係列對內對外的政策策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羲之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廉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廉夫並收藏王羲之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