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隗、刁協平時專橫跋扈,現在更是認為消滅王家勢力的時機已經成熟,曾多次連續上奏皇上要求將王氏滿門殺絕,斬草除根。元帝麵臨這複雜的局麵,考慮到王導是東晉的開國元勛,對朝廷忠心耿耿,平時盡忠職守,此時態度誠懇,更重要的是萬一王敦得勢,威脅到朝廷和他本人的安全時,還可以作為一個討價還價的籌碼,王導為人寬厚,說不定在大動亂中他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元帝對王導說:"茂弘,方寄卿以百裏之命,是何言邪!",最後以"大義滅親"為名,免誅其族。王敦的軍隊從四處進入京城,宮中大小官員逃之夭夭,元帝身邊隻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元帝被迫隻好當場封王敦為丞相、江州牧等要職。使王退守武昌。


    在王敦到了石頭城後,元帝召集百官見王敦,王敦問劉、刁黨羽戴淵:"前日之戰(王師敗績),有餘力乎?"淵回答說:"豈敢,但力不足耳!"敦又問:"吾今此舉,天下以為如何?"淵回說:"見形者為之逆,體誠者為之忠。"王敦冷笑了一聲說:"卿可謂能言。"爾後又對王導曰:"不從吾言,幾至覆族。"元帝因受不了王敦的汙辱,憂鬱而死。公元323 年明帝即位,當時王敦已移往姑孰(安徽省當塗縣),他雖身患疾病,仍再次威脅朝廷,明帝乘機派兵討伐,王敦因病已不能帶兵,故指派他的哥哥王含應戰,1 《晉書·王敦傳》。


    2 《晉書·王敦傳》。


    結果大敗。王敦也因憂憤使病情加劇而去世。歷時兩年的"王敦之亂"就此結束。王羲之當時已經成年,親身經歷了這場驚心動魄的風波。士族的分裂,特別是周被王敦所殺,對他刺激很大。他深深感到當時官場的黑暗和無情,戰爭的殘酷,政治舞颱風雲的突變,時局動盪,前景令人難測,王羲之曾在以後的蘭亭詩中發出"合散固所常,修短定無始"的嘆息。


    鹹和三年(328 年)二月發生了蘇峻、祖約叛亂。蘇峻出身北方塢主,以軍功為歷陽內史,因恃功"驕溢自負",又以"單家聚眾"發跡,對門閥大族心懷不滿,他們以誅庚亮為藉口南渡長江,攻占南京,縱兵大掠,驅役百姓。王羲之的叔父王彬等,還被勒令負擔登鍾山。叛軍甚至剝去女性衣衫,裸暴於眾,無惡不作。這次叛亂使建康"台省及諸營寺署,一時盪盡",大庫內藏損大慘重。當年九月,陶侃、溫嶠、庚亮等起兵討伐蘇峻,蘇峻很快敗死,祖約失敗後投奔北方石勒,最終亦被殺。


    王敦叛反與蘇峻反晉,均屬統治集團的權力之爭。叛亂平息了,但當時的政局沒有絲毫變化,人們認為:庚亮以外戚輔政,引發了危及國家存亡的大禍,他當時竄身苟免,晉室內爭權奪利;皇帝幼小,聽人擺布,無能為力。王敦和蘇峻的兩次叛亂,王羲之雖然未曾遭禍,但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他進一步認識到官場的腐敗和朝廷的無能。


    六、仕 途


    王羲之步入政界,最初的官職是秘書郎,其主要任務是整理和校閱宮中文庫中的圖書。究竟是何年擔任這一職務,《晉書·王羲之傳》隻是說"起家秘書郎",沒有說明年代。在東晉,秘書郎、著作郎是貴胄子弟初選之職,如是過早、較晚出仕則標明"弱冠"或說明具體年齡,如庚亮少有美譽,其傳曰:"年十六,東海王越闢為掾。"王羲之妻弟郗曇較晚出仕,故本傳稱:"年三十,始拜通直散騎侍郎。"王羲之出仕不稱"弱冠"又未指出初次任職年齡,再綜合其他材料推斷任秘書郎為太寧三年(325 年),王羲之當時二十三歲。


    東晉時期許多貴族子弟,年齡很小就獲得官銜進入仕途了,例如王導、王含諸子都弱冠出仕,唯獨王羲之在他二十三歲左右才任秘書郎之職,這是一件十分蹊蹺的事,古往今來學術界多有猜測,有人認為正如王羲之自己所說:"吾素自無廊廟誌",他不想過早地進入仕途;也有人認為,他伯父王導在掌握東晉大權時推行"憒憒之政"的政治綱領,王羲之持不同政見,不願意與其伯父合作,所以出什的時間一拖再拖。還有一部分學者把王羲之的出仕與他父親王曠聯繫起來分析,也不無道理。


    王曠是晉元帝過江首創其議的重要人物,他這房與琅邪王司馬睿最親,兄弟三人(廙、曠、彬)是睿的姨大弟,《晉書》為王廙、王彬立傳,但就是不給王曠立傳。很多文獻對王曠特別是對他晚年避而不談,即使有記載也是若明若昧,似有隱情。王曠最後的官職是淮南內史,根據文獻記載,公元309 年,王曠受命救援上黨之役失敗,便無下文了。故有人推測他沒有戰死,也沒有逃回而是像他的堂兄王衍降於石勒一樣,投降劉聰了。1由於親戚關係,琅邪王司馬睿將王曠的真情隱匿起來,不許別人提起此事。但世界上是沒有不透風的牆,當時知道此事的人甚多,為防止朝野疑議,所以朝廷以至王導遲遲不讓王羲之出仕。如果此說可以成立,那麽下邊的事實就不好解釋:王羲之"於父母墓前自誓",可見他父母死後是合葬的。王曠如真的投降了劉聰,他又怎能與妻子合葬?這些疑問很難說清。以上僅是一種推測,還有待進一步證實。王羲之鹹和三年任會稽王(昱)友官職。鹹和九年上羲之應西征將軍庚亮召請,赴武昌任參軍、長史,鹹康二年(336 年)任臨川太守。據《晉書·王羲之傳》記載,"亮臨薨,上疏稱羲之清貴有鑒裁。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永和四年(348 年)殷浩參綜朝政,委任王羲之為護將軍。


    羲之既少有美謄,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軍將軍,又推遷不拜。經過殷浩勸說,他最後還是擔任了這一重要官職。


    護軍將軍權力很大,不但有一支保護皇帝和京師的軍隊,而且其下有屬官,若受命出怔,還可以設參軍。王羲之恪盡職守,關心士卒的疾苦,他任護軍將軍時發了題為《臨護軍教》的第一道命令:今所在要在於公役均平。其差太史忠謹在公者,覆行諸營,家至人告,暢吾乃心,其1 王汝濤:《有關王羲之生平家世幾個問題的考辨》,載《王羲之研究》,山東文藝出版社1990 年第1 版。1 《晉書·王羲之傳》。


    有老落篤癃,不堪從役,或有饑寒之色,不能自存者,區分處別。自當專詳其宜。其大意是:現在的軍營裏要公役均平,我委派忠於職守、謹慎公平的太史到各營,對於所遇到的困難,可以暢所欲言,如軍營中有老弱多病,不能溫飽,或無法養家的,都要區分不同情況予以安置。


    護軍之職流動性很大,有時去江州,有時去到吳國(蘇、浙)。經常疲於奔命,也許是這種原因,於永和六年(350 年)王羲之"苦求於宣城郡"。2朝廷沒有答應他的要求。後來力右軍、會稽內史,赴任會稽山陰。《晉書·王羲之傳》載:"(王)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羲之代述。"據推斷,王羲之於永和七年(351)為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王羲之出任會稽內史,朝廷可能基於這幾方麵的考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羲之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廉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廉夫並收藏王羲之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