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晉書·王廙傳》雲:"工書畫、善音樂、射禦、博弈、雜伎。"4 《晉書·王廙傳》。
王羲之從伯王導(276-339),字茂弘,官至太傅,拜丞相,封武岡侯,諡文獻。工行,草書,"晉元、明二帝並攻書,皆推難於導,故當世尤所貴重"。東晉初期,王、謝、郗、庚(又稱王、謝、袁、蕭)為四大家族。後來"四家"的說法雖有不同,但王、謝總在其中,王、謝兩家集中皇室朝廷的大部分重要權力,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無怪乎羊士愕詠出這樣詩句:"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情況正是如此,在《晉書》中王氏、謝氏列傳占據很大的比例。王羲之隨父母遷至建康後,住在繁華街市夫子廟附近的一個巷內。因為王、謝兩家多芽皂衣,後來此巷索性改稱為"烏衣巷"。此巷那時非同一般,轎起轎橰,車水馬龍,達官顯貴,絡繹不絕,然而歷史的風雲驅散王公貴胄們的宴席,這裏也由盛而衰,故而唐代詩入劉禹錫在《金陵懷古》中這樣寫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5 《宣和書譜·草書二》。(撰人不詳,有人認為是元代延陵吳文貴所撰。)6 《宣和書譜·草書二》。
三、少有美譽
永嘉五年(311 年)六月,匈奴首領劉聰命劉曜、石勒攻克了西晉都城洛陽,懷帝被俘,這位階下囚於永嘉七年(313 年)死於平陽(今山西臨汾西)。這段時間社會動盪,人心惶惶,加之司馬睿在江南招攬人才,北方士族大批南遷。書法與文化教育聯繫在一起,當時的平民百姓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缺少文化,更談不上有什麽書法家。而士族中的人文化程度較高,自然書法家全集中在他們中間。北方士族南遷,北方的書法也隨之帶到了江左。這就是書法史上常說的"渡江"。由於交通等原因形成的兩大書派,這次得到了會合與交融,促進了書法藝術的發展並為書法新秀的成長,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王羲之家於313 年隨琅邪王氏家族遷居建康。1王羲之自小求知慾很強,善於思考,對什麽事都想弄個究竟。他十二歲的時候發現父親經常一人待在書房裏,拿出一本書來閱讀,神態極其虔誠和認真,然後磨墨寫字,最後小心翼翼地將那本書放在枕中。王羲之乘父親外出的機會,偷偷地溜進臥室,將那本書拿了出來。此書原是衛夫人所藏的蔡邕的《筆論》2,先由王曠存放,等王羲之年齡稍大一些以後,便作為教科書學習之用。
蔡邕,東漢陳留園(今河南杞縣)人,官至左中郎將,人稱"蔡中郎"。
"蔡邕飛白得華艷飄蕩之極,字之逸越,不復過此。"1《筆論》是他的著作之一,是一本傳授筆訣,進以書法啟蒙教育的學習真書、行書的好教材。
王羲之看到這本《筆論》後,按圖索驥,不斷地臨習,糾正自己的筆法錯誤,在書法上大有長進。作為父親看到兒子的進步,自然喜出望外,感到由衷的高興。當父親仔細察看兒子的書法時,突然警覺起來,終於發現了秘密:斷定兒子對於枕中《筆論》必"竊而讀之"。2王曠直接了當地提問兒子1 根據《臨沂縣誌·古蹟》載:"王右軍故宅??諸王南遷,舍宅為寺"。 此寺幾經更名,金皇統四年(1144年)修建時。覺海和尚集唐代著名書法家柳 公權墨跡麵成的"集柳碑"碑文,以記盛況。碑文雲:"其地蓋東晉右將軍王羲 之逸少故宅也。昔晉祚中缺,元帝渡江,臨沂諸王去亂南遷。""晉祚中缺"是抬 兩晉懷帝從311 年被俘到313 年"駕崩"一段皇位空缺時間。《晉書·王舒傳》雲: "及元帝鎮建康,因與諸父兄弟俱渡江委質焉。"王舒係王導的弟弟,王氏家族的 南遷是在元帝改建鄴為建康後,正式改名的時間是313 年,故王羲之南遷為313 年。此注參照唐士文《王羲之生卒年和南渡時間》一文。2 [東漢]蔡邕的《筆論》流傳於後世頗為神奇,首先得到密傳的是他的 女兒蔡文姬,其次是韋誕,後來鍾繇"苦求巨法,誕不與"。韋誕死後將《筆 論》帶進了墳墓,鍾繇無奈之下密令將韋誕的墳墓掘開,得到了《筆論》。鍾繇 從書中得知,"多力豐筋者勝,無力無筋者病。"其朽法麵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鍾繇並未將密傳的《筆論》公開,他死後將此書也帶進了棺材裏。公元230 年, 鍾繇死後五十五年(公元285 年),他的學生宋翼用他老師的方法破了鍾繇墓。將 蔡邕密傳的《筆論》搶救出來。宋翼遵循書中的筆法進行創作,名聲大振,並寫 了續集。宋翼是鍾繇的學生,鍾繇死後五十五年墓方被打開,這時宋翼至少七十 歲多了。衛夫人十二歲左右,大約過三十年才傳到了大王手中。起初是王曠得到 《筆論》,後交給衛夫人以授王羲之,這就是所謂的"枕中秘"。
1 [唐]張懷瓘《書斷》。
2 《筆勢傳》稱:"羲之年十二,見前代《筆論》於曠枕中,竊而讀之。曠 曰汝何來吾所教也。羲之笑而不答,其母曰汝年幼小,看用筆法未能曉解, 縱獲父教,恐復不能秘借。曠乃語羲之曰,待汝《筆論》從何而來,兒子笑而不答。王羲之父母認為羲之年紀幼小,"看用筆法未能解曉",準備待兒長大以後將《筆論》向他傳授。這時王羲之向父親懇求道:"今借而用之,侍成人晚矣",父親感到孩兒言之有理,就答應兒子的要求。王羲之拿"筆論"整天如癡如醉地臨摩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不盈期月,書便大進"。啟蒙老師衛夫人看到羲之在書法上超乎尋常的進步,更是萬分欣慰。
據《世說新語》和《晉書》記載,王羲之幼年時言語不暢,有"澀訥"之疾,長大以後卻變得"辯贍",即能言善辯了。王羲之機敏過人,才華橫溢,與一般紈絝子弟絕然不同。他十三歲時曾去拜謁當時的名士周。周老先生官拜禮部尚書,德高望重,贏得很多的人敬仰。他識才、愛才,竭盡全力推舉人才。由於他在朝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所以經他褒獎、推薦得到重用的人數很多。當時的文人學士,群趨而至,都想得到他的品題。
王羲之到周府上,隻見華堂滿座,他老人家設宴款待賓客,經過僕人引見,周接見了王羲之," 察而異之",通過交談感到這位少年才學超群,將來必成大器。普希金小時候在皇村學校讀書,有一次他當眾念完他寫的一首詩歌時,他的老師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對大家說,俄羅斯未來的偉大詩人就在這裏,這位偉大詩人非普希金莫屬,結果是一語中的。而周對王羲之的預言也是準確無誤的。當一位出類拔萃的人才脫穎而出的時候,也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學術高度的人才能發現。也許是當時受經濟條件所限或許是緣於某種刁俗,炙牛心為一種名貴的菜餚,宋代虞侍詩雲:"客來愧乏牛心炙,茶罷空堆馬乳盤。"炙牛心待客,具有禮儀的性質。據說這道菜主人請誰先嚐誰就是最高貴的客人。周在眾多客人沒有動箸之前,首先割中心炙給王羲之品嚐,這一舉動震驚了滿堂賓客,大家對麵前這位外表普通的孩於頓時刮目相看了。
王羲之從伯王導(276-339),字茂弘,官至太傅,拜丞相,封武岡侯,諡文獻。工行,草書,"晉元、明二帝並攻書,皆推難於導,故當世尤所貴重"。東晉初期,王、謝、郗、庚(又稱王、謝、袁、蕭)為四大家族。後來"四家"的說法雖有不同,但王、謝總在其中,王、謝兩家集中皇室朝廷的大部分重要權力,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無怪乎羊士愕詠出這樣詩句:"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情況正是如此,在《晉書》中王氏、謝氏列傳占據很大的比例。王羲之隨父母遷至建康後,住在繁華街市夫子廟附近的一個巷內。因為王、謝兩家多芽皂衣,後來此巷索性改稱為"烏衣巷"。此巷那時非同一般,轎起轎橰,車水馬龍,達官顯貴,絡繹不絕,然而歷史的風雲驅散王公貴胄們的宴席,這裏也由盛而衰,故而唐代詩入劉禹錫在《金陵懷古》中這樣寫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5 《宣和書譜·草書二》。(撰人不詳,有人認為是元代延陵吳文貴所撰。)6 《宣和書譜·草書二》。
三、少有美譽
永嘉五年(311 年)六月,匈奴首領劉聰命劉曜、石勒攻克了西晉都城洛陽,懷帝被俘,這位階下囚於永嘉七年(313 年)死於平陽(今山西臨汾西)。這段時間社會動盪,人心惶惶,加之司馬睿在江南招攬人才,北方士族大批南遷。書法與文化教育聯繫在一起,當時的平民百姓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缺少文化,更談不上有什麽書法家。而士族中的人文化程度較高,自然書法家全集中在他們中間。北方士族南遷,北方的書法也隨之帶到了江左。這就是書法史上常說的"渡江"。由於交通等原因形成的兩大書派,這次得到了會合與交融,促進了書法藝術的發展並為書法新秀的成長,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王羲之家於313 年隨琅邪王氏家族遷居建康。1王羲之自小求知慾很強,善於思考,對什麽事都想弄個究竟。他十二歲的時候發現父親經常一人待在書房裏,拿出一本書來閱讀,神態極其虔誠和認真,然後磨墨寫字,最後小心翼翼地將那本書放在枕中。王羲之乘父親外出的機會,偷偷地溜進臥室,將那本書拿了出來。此書原是衛夫人所藏的蔡邕的《筆論》2,先由王曠存放,等王羲之年齡稍大一些以後,便作為教科書學習之用。
蔡邕,東漢陳留園(今河南杞縣)人,官至左中郎將,人稱"蔡中郎"。
"蔡邕飛白得華艷飄蕩之極,字之逸越,不復過此。"1《筆論》是他的著作之一,是一本傳授筆訣,進以書法啟蒙教育的學習真書、行書的好教材。
王羲之看到這本《筆論》後,按圖索驥,不斷地臨習,糾正自己的筆法錯誤,在書法上大有長進。作為父親看到兒子的進步,自然喜出望外,感到由衷的高興。當父親仔細察看兒子的書法時,突然警覺起來,終於發現了秘密:斷定兒子對於枕中《筆論》必"竊而讀之"。2王曠直接了當地提問兒子1 根據《臨沂縣誌·古蹟》載:"王右軍故宅??諸王南遷,舍宅為寺"。 此寺幾經更名,金皇統四年(1144年)修建時。覺海和尚集唐代著名書法家柳 公權墨跡麵成的"集柳碑"碑文,以記盛況。碑文雲:"其地蓋東晉右將軍王羲 之逸少故宅也。昔晉祚中缺,元帝渡江,臨沂諸王去亂南遷。""晉祚中缺"是抬 兩晉懷帝從311 年被俘到313 年"駕崩"一段皇位空缺時間。《晉書·王舒傳》雲: "及元帝鎮建康,因與諸父兄弟俱渡江委質焉。"王舒係王導的弟弟,王氏家族的 南遷是在元帝改建鄴為建康後,正式改名的時間是313 年,故王羲之南遷為313 年。此注參照唐士文《王羲之生卒年和南渡時間》一文。2 [東漢]蔡邕的《筆論》流傳於後世頗為神奇,首先得到密傳的是他的 女兒蔡文姬,其次是韋誕,後來鍾繇"苦求巨法,誕不與"。韋誕死後將《筆 論》帶進了墳墓,鍾繇無奈之下密令將韋誕的墳墓掘開,得到了《筆論》。鍾繇 從書中得知,"多力豐筋者勝,無力無筋者病。"其朽法麵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鍾繇並未將密傳的《筆論》公開,他死後將此書也帶進了棺材裏。公元230 年, 鍾繇死後五十五年(公元285 年),他的學生宋翼用他老師的方法破了鍾繇墓。將 蔡邕密傳的《筆論》搶救出來。宋翼遵循書中的筆法進行創作,名聲大振,並寫 了續集。宋翼是鍾繇的學生,鍾繇死後五十五年墓方被打開,這時宋翼至少七十 歲多了。衛夫人十二歲左右,大約過三十年才傳到了大王手中。起初是王曠得到 《筆論》,後交給衛夫人以授王羲之,這就是所謂的"枕中秘"。
1 [唐]張懷瓘《書斷》。
2 《筆勢傳》稱:"羲之年十二,見前代《筆論》於曠枕中,竊而讀之。曠 曰汝何來吾所教也。羲之笑而不答,其母曰汝年幼小,看用筆法未能曉解, 縱獲父教,恐復不能秘借。曠乃語羲之曰,待汝《筆論》從何而來,兒子笑而不答。王羲之父母認為羲之年紀幼小,"看用筆法未能解曉",準備待兒長大以後將《筆論》向他傳授。這時王羲之向父親懇求道:"今借而用之,侍成人晚矣",父親感到孩兒言之有理,就答應兒子的要求。王羲之拿"筆論"整天如癡如醉地臨摩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不盈期月,書便大進"。啟蒙老師衛夫人看到羲之在書法上超乎尋常的進步,更是萬分欣慰。
據《世說新語》和《晉書》記載,王羲之幼年時言語不暢,有"澀訥"之疾,長大以後卻變得"辯贍",即能言善辯了。王羲之機敏過人,才華橫溢,與一般紈絝子弟絕然不同。他十三歲時曾去拜謁當時的名士周。周老先生官拜禮部尚書,德高望重,贏得很多的人敬仰。他識才、愛才,竭盡全力推舉人才。由於他在朝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所以經他褒獎、推薦得到重用的人數很多。當時的文人學士,群趨而至,都想得到他的品題。
王羲之到周府上,隻見華堂滿座,他老人家設宴款待賓客,經過僕人引見,周接見了王羲之," 察而異之",通過交談感到這位少年才學超群,將來必成大器。普希金小時候在皇村學校讀書,有一次他當眾念完他寫的一首詩歌時,他的老師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對大家說,俄羅斯未來的偉大詩人就在這裏,這位偉大詩人非普希金莫屬,結果是一語中的。而周對王羲之的預言也是準確無誤的。當一位出類拔萃的人才脫穎而出的時候,也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學術高度的人才能發現。也許是當時受經濟條件所限或許是緣於某種刁俗,炙牛心為一種名貴的菜餚,宋代虞侍詩雲:"客來愧乏牛心炙,茶罷空堆馬乳盤。"炙牛心待客,具有禮儀的性質。據說這道菜主人請誰先嚐誰就是最高貴的客人。周在眾多客人沒有動箸之前,首先割中心炙給王羲之品嚐,這一舉動震驚了滿堂賓客,大家對麵前這位外表普通的孩於頓時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