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周公成功了。他瓦解了殷頑勢力,控製了戰略要地,酬勞了功臣盟友,豈非一舉三得,一箭三雕?


    什麽叫政治智慧?


    這就是。


    不僅僅是統戰


    毫無疑問,這種智慧不是周公一個人的。西周建立的封國,也遠遠不止宋、齊、魯、衛、晉、燕。它們甚至未必都是姬姓或薑姓,比如還有羋姓的楚國、姒姓的杞國(羋讀如靡,姒讀如四)。杞人憂天的故事,說的就是這號人。


    楚、杞之類,在當時無疑都是小邦,至多不過部落國家,甚至隻不過部落或部落聯盟。他們在殷商時代叫做“方國”,比如周、召、薑,則叫周方、召方和羌方。此外還有媿(讀如鬼)姓的鬼方、風姓的人方。殷商對他們或者武力鎮壓,或者不聞不問,是很失策的。


    實際上這些方國,兵力少,數量多,規模小,來頭大,動不動就號稱神農、黃帝、堯、舜、禹之後,因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幫忙幫不上,添亂很容易。聰明的做法,當然是能團結的就團結,這樣才能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至少,即便不能成為朋友,也不能讓他們成為敵人。要知道,這些哥們跨入文明並不久,還帶著野蠻習氣和部落遺風,可是說動粗就動粗的。


    何況其中一些還參加了伐紂戰爭。雖不過一彪人馬,三五兵丁,卻也算同盟國和參戰國。現在勝利了,總得分他一杯羹,排排坐,吃果果吧?


    那好,統統給個師長旅長噹噹。


    於是,隻要承認周天子,不管是氏族、部落、部落國家,也不管是諸夏、諸羌、百濮、群蠻,都紛紛彈冠相慶,人五人六地成為國君。


    說起來這倒是個互利互惠的雙贏方案,而且雙方做的都是無本生意。比如方國,就什麽都沒失去。土地、人民、軍隊、財產,周天子都不要他們的,反倒還會再贈送一點。他們在伐紂戰爭中撈到的油水,周天子一律加蓋公章予以承認。他們的國內事務,周天子卻概不過問。這難道還不合算?


    更重要的是,這些方國不少是蠻族。因為文化落後,長期被殷商歧視,自己也自慚形穢。現在既已受封,也就成為列侯,可以跟中原諸國平起平坐,禮尚往來,這可真是鹹魚翻身,豈有不接受之理?


    但,賺了大頭的還是周。


    首先,這些封國的土地、人民和財產,原本就是那些傢夥的,周人並沒有成本。周天子給出的,隻是一個名義和頭銜。但這張空頭支票,卻換取了對新政權的承認和支持,贖買了異動之心和武裝力量,從而建立了自己的統一戰線,還沒失去領導權。[3]事實上,隻要方國承認自己是周人所封,就至少在名義上認同周的領導,何況受封最多的還是姬姓。


    然而方國的加盟非常重要。有了他們,周的政權才有了天命和人心的“雙重合法性”。這可不僅僅是“統戰”。


    這就是西周初年周人的一係列動作:再編組、大遷徙、廣殖民、泛分封,總之,該鎮壓的鎮壓,該安撫的安撫,該酬勞的酬勞,該收編的收編。現在,西周統治者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不能。因為新秩序是否穩定,仍是問題。


    這就不能靠策略,隻能靠製度。策略隻是“術”,製度才是“政”。換句話說,製度的建立和建設才是根本性的,也才能保證長治久安。


    事實上,就在周公他們“下棋”的時候,一種新的政治製度和國家製度也應運而生。這種製度本身是有“維穩功能”的,因此保證了五百年的太平。但它同時又有先天不足和內在矛盾,因此在春秋被破壞,在戰國被顛覆,在秦漢被替代,隻留下難忘的記憶和永遠的惆悵。


    它的名字,就叫“邦國製度”。


    邦國製度


    邦國製度的核心,是“封建”。


    這裏說的“封建”,不是“封建社會”或“封建主義”,跟“封建禮教”或“封建迷信”更是兩回事。其實迷信跟封建毫不相幹,禮教前麵冠以封建二字也是亂點鴛鴦譜。真正的“封建”,通俗地說就是“分封”,但叫“封建”更準確。因為不但要“封”,而且要“建”。封就是封邦,建就是建國。封和建,都是動詞。封邦建國,是動賓詞組。這是本來意義上的“封建”。


    先說“封”。


    封,就是“爵諸侯之土”。這是許慎的解釋,也是學界的共識。說白了,就是分封諸侯的時候,要給他一片領土,一個地盤。這片領土或地盤要有疆界,這就得“封”。具體做法,是在邊境線上挖溝,叫“溝封”。挖出來的土,堆在兩邊高高隆起,叫“封土”。土堆上麵再種樹,叫“封樹”。種樹主要是為了加固隆起的封土,防止坍塌,同時也更醒目。至於那條溝,也有多用。它是疆界,也是渠道,平時蓄水養樹,澇時可以排洪。


    顯然,封的意義在“疆”,所以也叫“封疆”。封出來的政治實體,就叫“邦”。在古文字中,邦和封可以是同一個字,不過封是動詞,邦是名詞,相當於今天所謂“國家”,但又不能叫“國家”。因為在先秦,國是國,家是家,不能混為一談。而且春秋以前的“邦”,包括宋、齊、魯、衛、晉、燕、楚,嚴格說來隻有“半獨立主權”。成為“獨立主權國家”,要到戰國。


    ◎甲骨文的“邦”(前四·一七·三)。


    不叫“國家”,叫什麽?


    邦國。[4]


    邦國是最合適的稱呼。因為所有的“邦”,都包括城市和農村。城市叫“國”,城市加農村叫“邦”。邦是全境,國是都城,邦比國更準確。當然,邦與國也可以通用。叫“邦”,叫“國”,叫“邦國”,都行。


    邦國有大小。小一點的,是一個城市加周邊農村。因此,其國名往往從邑。這就是“城市國家”。大一些的,是一個中心城市為首都,再加若幹城市和周邊農村,這就是“領土國家”。西周初年,大多數邦國都是城市國家。隻有周例外,有豐、鎬、洛邑好幾個城市。


    ◎周代部分地名從邑國名


    國名 姓及始建之君 所在地


    邘(yú) 姬姓,武王之子 河南沁陽西北邘台鎮


    邢(xíng) 姬姓,周公之後 在今河北邢台市內


    (qí) 姬姓,文王之子 陝西岐山縣東北


    邠(逼n) 姬姓,周太王之國 在今陝西彬縣


    邶(bèi) 紂王之子 在今河南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一帶


    邰(tái) 薑姓 陝西武功縣西南


    (zài) 姬姓 河南民權縣東


    邿(shi) 妊姓,魯之附庸國 山東濟寧市東南


    郕(chéng) 姬姓,武王之弟叔武 河南範縣境內


    邾(zhu) 顓頊之後 故城在今山東省鄒縣東南,後遷至湖北黃岡


    郇(xún) 姬姓,文王之子 山西臨猗縣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03:奠基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03:奠基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