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歷史上命運最難看的27位皇帝:帝王之死 作者:柏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閑話說得太多,書歸正傳。
“四凶”之一的姒鯀先生,因對中央政府和對君王伊放勛先生忠心耿耿,猛烈抨擊姚重華先生包藏禍心,促起姚重華先生的殺機。姚重華先生不能赤裸裸地宣稱姒鯀先生擋他的路而殺他,必須有冠冕堂皇的藉口。他猛烈指控姒鯀先生治水不得其法,辜負國家的厚恩、貽害蒼生。當時情況,國家就是姚重華,姚重華就是國家。於是,欽差大臣從首都平陽出發,直奔姒鯀先生的工地羽山(山東臨沂),就在那裏“殛”之。“殛”者,“誅”也,跟“殺”絕不相同。“殺”是平等的,殺人者可能是兇手。而“殛”和“誅”,卻是一種罪惡剷除。
“四凶”既死,中央政府大門洞開,伊放勛先生大勢已去,但不知道啥原因,他仍坐在寶座上不肯下來,姚重華先生隻好把他放逐。姚重華先生一旦翻臉,連親爹都不認,何況嶽父乎哉。伊放勛先生被放逐後的下場,前文已言之矣,有兩種傳說,一是死在放逐途中的陽城(河南登封告城鎮)、一是禁囚在堯城(山東鄄城故偃朱城),就死在監獄之中。兩地直線距離一百二十公裏,不管哪一個地方,其中一地,一定是他陛下的喪命之所。
姚重華先生終於掃除了所有的絆腳之石。在伊放勛先生死後第三年,即公元前2255年,他正式上台。那年,他已五十三歲,拳打腳踢三十年矣。
---------------
歷史重演
---------------
然而,正當姚重華先生躊躇滿誌,認為他的江山已固若金湯時,毀滅他的定時炸彈,卻在他屁股底下冒起了煙。這個定時炸彈,就是被“殛”的“四凶”之一姒鯀先生放在那裏的。姚重華先生把姒鯀先生排除,易如反掌,但排除之後,遇到了難題:第一,姒鯀先生率領的夏部落,根據地在現在的河南禹縣,是當時唯一懂得水利工程的部落;而他的兒子姒文命先生,又是跟老爹齊名的水利工程師,姚重華先生除了要求姒文命先生繼承老爹未完成的治水工程之外,別無他途。第二是,姚重華先生為了永絕後患,史書上說,曾把“四凶”的家屬,全部放逐到距首都蒲阪兩千公裏外的蠻荒地帶,去跟鬼魅為伍。但姒鯀先生的家屬並不包括在內,一則是兒子姒文命先生高級技術人員的身價,二則是夏部落力量太過強大,強大到如果用武力反擊,姚重華先生沒有必勝把握。
在這種情形下,姚重華先生隻好任命姒文命先生繼續治水。姒文命先生自知他所處的地位,在他的部落更強大之前,不敢流露一點他的憤怒。他用低姿態來化解姚重華先生對他的猜忌,小心謹慎,戒慎恐懼。《史記》形容他治水十三年,“過家門而不敢入”。請讀者老爺注意,他可是“不敢入”,而不是“不肯入”,他不敢蹈老爹的覆轍。這是消極的一麵。積極的一麵,《帝王世紀》指出,他無時無刻不在培植自己的力量:“勞身勤苦,不重徑尺之璧,而愛日之寸陰,手足胼胝。”“納賢禮士,一沐三握髮,一食三吐餐。”
十三年之後,姒文命先生把洪水治平,使他的聲望達到高峰,而他在治水督工的掩護下,奔走全國各地,結集反抗姚重華先生的力量,也已完成。於是,姚重華先生,這位以陰謀起家的黃帝王朝最後一任君王,發現對姒文命先生已失去控製,跟他嶽父伊放勛先生當年發現對他失去控製一樣。“八愷”、“八元”,已不能發揮作用(也可能姚重華登極後,為了安全理由,轉過來對他們下手)。歷史重演,姚重華先生不得不悲哀地宣布,他要把寶座轉移給姒文命先生。
姒文命先生不吃這一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大報復的時機已經來臨。他效法姚重華先生對付伊放勛的手段,於公元前2208年,把姚重華先生逮捕,充軍到遙遠的蒼梧(湖南寧遠)。蒼梧更在有庳的東南,兩地直線距離五十公裏,這是一個嘲弄性的懲罰,跟被他放逐的弟弟姚象先生是那麽接近,讓他有機會再顯露一次沒有權勢時的可愛嘴臉。姚重華先生是怎麽死的,史書上沒有記載,隻知道他就死在蒼梧,並埋葬在蒼梧境內的九疑山下。
傳統史學家不能推翻他死在蠻荒的事實,隻好形容曰:“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那年姚重華先生整整一百歲,前已言之,蒼梧、有庳一帶,兩千年後的公元前三世紀,仍是蟲蛇之地,更非中國領土,姚重華先生縱是神經病兼十三點,也不會忽然發了羊癲之瘋,越過千山萬水,披荊斬棘,往一千二百公裏(地麵距離可能在三千六百公裏左右)外不可知的蠻荒“巡狩”。傳統史學家最擅長用美麗的字畫,美化醜惡的事實,“巡狩”和“崩”,不過一例而已焉。
注意的是,姚重華先生被放逐蠻荒,他的妻子女英、娥皇,並沒有在身旁陪伴。這是一個旁證,證明他閣下已身不由己。嗟夫,當姚重華先生在荒煙野蔓倒斃,咽下最後一口氣之時,回想前塵,他比嶽父大人死得距故土更遠,恐怕有太多嘆息。可惜史書上沒有記下這些嘆息。
***************
*楚懷王
***************
時代,公元前四世紀八十年代至公元前三世紀初,王朝,楚王國第二十一任王,姓名羋槐,在位三十一年(前329—前299),遭遇囚死異國。
“四凶”之一的姒鯀先生,因對中央政府和對君王伊放勛先生忠心耿耿,猛烈抨擊姚重華先生包藏禍心,促起姚重華先生的殺機。姚重華先生不能赤裸裸地宣稱姒鯀先生擋他的路而殺他,必須有冠冕堂皇的藉口。他猛烈指控姒鯀先生治水不得其法,辜負國家的厚恩、貽害蒼生。當時情況,國家就是姚重華,姚重華就是國家。於是,欽差大臣從首都平陽出發,直奔姒鯀先生的工地羽山(山東臨沂),就在那裏“殛”之。“殛”者,“誅”也,跟“殺”絕不相同。“殺”是平等的,殺人者可能是兇手。而“殛”和“誅”,卻是一種罪惡剷除。
“四凶”既死,中央政府大門洞開,伊放勛先生大勢已去,但不知道啥原因,他仍坐在寶座上不肯下來,姚重華先生隻好把他放逐。姚重華先生一旦翻臉,連親爹都不認,何況嶽父乎哉。伊放勛先生被放逐後的下場,前文已言之矣,有兩種傳說,一是死在放逐途中的陽城(河南登封告城鎮)、一是禁囚在堯城(山東鄄城故偃朱城),就死在監獄之中。兩地直線距離一百二十公裏,不管哪一個地方,其中一地,一定是他陛下的喪命之所。
姚重華先生終於掃除了所有的絆腳之石。在伊放勛先生死後第三年,即公元前2255年,他正式上台。那年,他已五十三歲,拳打腳踢三十年矣。
---------------
歷史重演
---------------
然而,正當姚重華先生躊躇滿誌,認為他的江山已固若金湯時,毀滅他的定時炸彈,卻在他屁股底下冒起了煙。這個定時炸彈,就是被“殛”的“四凶”之一姒鯀先生放在那裏的。姚重華先生把姒鯀先生排除,易如反掌,但排除之後,遇到了難題:第一,姒鯀先生率領的夏部落,根據地在現在的河南禹縣,是當時唯一懂得水利工程的部落;而他的兒子姒文命先生,又是跟老爹齊名的水利工程師,姚重華先生除了要求姒文命先生繼承老爹未完成的治水工程之外,別無他途。第二是,姚重華先生為了永絕後患,史書上說,曾把“四凶”的家屬,全部放逐到距首都蒲阪兩千公裏外的蠻荒地帶,去跟鬼魅為伍。但姒鯀先生的家屬並不包括在內,一則是兒子姒文命先生高級技術人員的身價,二則是夏部落力量太過強大,強大到如果用武力反擊,姚重華先生沒有必勝把握。
在這種情形下,姚重華先生隻好任命姒文命先生繼續治水。姒文命先生自知他所處的地位,在他的部落更強大之前,不敢流露一點他的憤怒。他用低姿態來化解姚重華先生對他的猜忌,小心謹慎,戒慎恐懼。《史記》形容他治水十三年,“過家門而不敢入”。請讀者老爺注意,他可是“不敢入”,而不是“不肯入”,他不敢蹈老爹的覆轍。這是消極的一麵。積極的一麵,《帝王世紀》指出,他無時無刻不在培植自己的力量:“勞身勤苦,不重徑尺之璧,而愛日之寸陰,手足胼胝。”“納賢禮士,一沐三握髮,一食三吐餐。”
十三年之後,姒文命先生把洪水治平,使他的聲望達到高峰,而他在治水督工的掩護下,奔走全國各地,結集反抗姚重華先生的力量,也已完成。於是,姚重華先生,這位以陰謀起家的黃帝王朝最後一任君王,發現對姒文命先生已失去控製,跟他嶽父伊放勛先生當年發現對他失去控製一樣。“八愷”、“八元”,已不能發揮作用(也可能姚重華登極後,為了安全理由,轉過來對他們下手)。歷史重演,姚重華先生不得不悲哀地宣布,他要把寶座轉移給姒文命先生。
姒文命先生不吃這一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大報復的時機已經來臨。他效法姚重華先生對付伊放勛的手段,於公元前2208年,把姚重華先生逮捕,充軍到遙遠的蒼梧(湖南寧遠)。蒼梧更在有庳的東南,兩地直線距離五十公裏,這是一個嘲弄性的懲罰,跟被他放逐的弟弟姚象先生是那麽接近,讓他有機會再顯露一次沒有權勢時的可愛嘴臉。姚重華先生是怎麽死的,史書上沒有記載,隻知道他就死在蒼梧,並埋葬在蒼梧境內的九疑山下。
傳統史學家不能推翻他死在蠻荒的事實,隻好形容曰:“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那年姚重華先生整整一百歲,前已言之,蒼梧、有庳一帶,兩千年後的公元前三世紀,仍是蟲蛇之地,更非中國領土,姚重華先生縱是神經病兼十三點,也不會忽然發了羊癲之瘋,越過千山萬水,披荊斬棘,往一千二百公裏(地麵距離可能在三千六百公裏左右)外不可知的蠻荒“巡狩”。傳統史學家最擅長用美麗的字畫,美化醜惡的事實,“巡狩”和“崩”,不過一例而已焉。
注意的是,姚重華先生被放逐蠻荒,他的妻子女英、娥皇,並沒有在身旁陪伴。這是一個旁證,證明他閣下已身不由己。嗟夫,當姚重華先生在荒煙野蔓倒斃,咽下最後一口氣之時,回想前塵,他比嶽父大人死得距故土更遠,恐怕有太多嘆息。可惜史書上沒有記下這些嘆息。
***************
*楚懷王
***************
時代,公元前四世紀八十年代至公元前三世紀初,王朝,楚王國第二十一任王,姓名羋槐,在位三十一年(前329—前299),遭遇囚死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