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中國無論做人做事,都帶有表演性質,甚至根本就是“做戲”。因為在中國人這裏,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做”出來的,並且是“做”出來給別人看的。什麽是“做”?就是表演,即戲曲劇本上所謂“作某某狀”。中國人在“做人”時,常常要“作某某狀”。——父母麵前作聽話狀,老師麵前作勤勉狀,長輩麵前作恭敬狀,皇帝麵前作忠誠狀,領導麵前作服從狀,群眾麵前作謙虛狀,女友麵前作瀟灑狀,男友麵前作嬌嗲狀。總之是隻要麵對“觀眾”,就要進入“角色”。擔任什麽角色,就作什麽“狀”。
不過,一個人的角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兒子麵前是老子,到了老子麵前便是兒子。此外,年齡的增長,名聲的得失,地位的升降,財富的盈虧,都會引起和造成角色的變遷。所謂“一闊臉就變”,就是說地位高了,財富多了,角色大了,麵子也大了,對於先前和自己麵子相等的人,便會不大看得起。
所以,中國人必須有角色更換以後麵子也隨之更換的應變能力和心理準備,同時也要有能保持不變的能力。具體來說是:當角色變小時,麵子也要相應地立即縮小,免得人們說你不懂規矩;相反,當角色變大時,麵子則不一定相應地立即放大,這樣可以獲得“謙和”、“念舊”、“不忘本”的好評(也是一種麵子),也可以免遭“一闊臉就變”的物議(遭人物議也難免丟臉)。《儒林外史》第二回寫範進中了生員,身份和角色都發生了變化,他的丈人胡屠戶便來和他講“麵子經”,說是“你如今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裏都是些正經有臉麵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麵前妝大?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所以這些話我不得不教導你,免得惹人笑話”。胡屠戶這些話中雖不乏混帳之處,但抽象地看,也還是符合“麵子邏輯”的。及至範進中了舉,成了“老爺”,張鄉紳親自來賀時,胡屠戶便不但自己也不敢再“妝大”,甚至連“麵”也不敢出來了。這正是角色變換之後所必然引起的麵子變換。
因此,在社會交往中,要想不傷對方的麵子,最好先弄清對方此刻在扮演什麽樣的角色。比如你的一個老朋友、老同學或兒時夥伴此刻發達了,當了官,做了教授,出任了董事長或總經理,那麽,在他的辦公室裏,當著他的同僚或下屬或學生或雇員的麵,便斷然不可呼叫他的小名或綽號,甚至不可直呼其名,免得他當場下不了“台”。比如陳勝當長工時,曾與夥伴們相約雲:“苟富貴,勿相忘。”後來陳勝當了王,夥伴們來找他,卻不懂規矩,叫他的名字,說他的中國,大傷了陳勝的麵子。結果怎麽樣呢?不但沒能共富貴,連吃飯的傢夥都丟了。
同理,要想給一個人以麵子,最便當的辦法就是改變他的角色,讓他由配角升格為主角,或候補主角。這種升格可以有真實和虛擬的兩種。真實的如升官、升職稱等,虛擬的如賜紫金魚袋,賞穿黃馬褂等。虛擬的升格還可以僅僅隻是口頭上的,比如稱年齡、輩分比自己小的人為“兄”,或自稱“鄙人”、“在下”、“區區”等。總之,隻要對方在心理上感到變換了角色,就同樣行之有效。這就好比演戲。配角搶主角的戲,是“犯規”(情節嚴重者要被開除出戲班);主角給配角讓戲,則是“賞臉”——把原本屬於自己的臉譜賞給對方。既然是賞臉,那麽,它也就是殊榮、恩典,至少也是客氣、情分,不能“給臉不要臉”,但也不能白要,而必須回報。回報的方式因人而異。如果對方與自己原本平起平坐,那麽對方的讓戲便是謙讓,必須以略高一級的規格把“臉”還回去;如果對方地位高了許多,就是賞賜,自己可能已無“臉”可還,隻有報之以身家性命;如果對方地位低得多,則原本無戲可讓,但既有孝敬之心,自然也該“賞臉”。總之,在社會交往中,隻要大家都能讓著點,那就大家都有麵子,都有“戲”。
有意與無意
戲是給人看的,所以麵子必須好看。
事實上但凡可以稱之為“麵子”的,都無不好看。這就像中國戲劇舞台上的臉譜,無論忠jian賢愚,都一律畫得漂亮,富於裝飾美。比如歷史上的暴君、昏君,死了以後,也要有一個“諡號”作為最後的麵子。這麵子當然不能叫“昏”、“暴”、“戾”,隻能叫“幽”、“厲”、“靈”。如果你不懂“諡法”,便看不出這裏麵有什麽貶義。還有一種更妙的,叫“恭”,是“知過能改”的意思。既然知過能改,則先前的錯誤,也就一筆勾銷,仍可坦然地進宗廟去享用犧牲和香菸。又比如,一個同誌毛病不少,但做鑑定時,也要給他留點麵子,決不可將他的缺點錯誤直通通地如實寫出,而要說“希望今後注意某某方麵”雲雲。似乎這位同誌的缺點錯誤,隻不過粗心大意,“不太注意”罷了,其實無傷大雅,無礙於晉升和調動。否則這位同誌丟了麵子,鬧將起來,大家的“臉”上都不好看。
這就和戲劇一樣,有一個“台前”和“幕後”的問題:“言”不過是台前的表演,“言外之意”才是幕後的真實內容。讀中國書,看中國報。聽中國人說話,欣賞中國藝術,都要學會聽“弦外之音”,悟“言外之意”,否則就會不得要領,甚或上當受騙。比如“研究研究”,其實並不研究;“以後再說”,其實並無“以後”,也不會“再說”。你如果傻乎乎地等下去,肯定等不出什麽結果來。總之,一切讓人不愉快的事,都一定會有比較委婉動聽的說法。比如肥胖叫“發福”,死亡叫“仙逝”,撤退叫“轉移”,連吃敗仗叫“屢敗屢戰”。當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官方的說法卻叫“兩宮西狩”。狩,是打獵的意思。鬼子進京了,太後和皇上哪裏還會有心思去打獵?也就是自己哄自己罷了。
但這是不能說穿的。一說穿,就沒戲看了。戲劇藝術是一種“有意識的自我欺騙”。大家都知道那是在做假,大家都不說穿,戲才演得下去。比如一個演員演林黛玉,大家都看得十分有趣,你偏要來“拆台”,說她原不過某某,既沒有病也不曾失戀和葬花雲雲,便不免大煞風景。
所以,對中國的許多事情,都不宜到幕後去尋根問底,因為那會“拆穿西洋鏡”,種種“把戲”也就演不下去。比如某領導為了作謙虛狀,跑到基層來徵求意見,原本隻是走過場,甚或是要聽評功擺好、歌功頌德的,你卻當真一五一十地歷數其“不是”,這就會使該領導難堪,連帶在座的基層領導和同事也會尷尬,以後你就別想有好日子過。又比如開學術討論會,主持人請來領導和名流“撐門麵”。盡管那領導或名流的講話驢唇不對馬嘴,或實在膚淺得可以,你也隻能頻頻點頭稱是,或作認真記錄狀。同樣,如果哪天我們發現一個公認的壞種或蠢貨也忽然“當選”了什麽,也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因為真正的功夫都在幕後,前台的選舉不過“行禮如儀”而已。
不過,一個人的角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兒子麵前是老子,到了老子麵前便是兒子。此外,年齡的增長,名聲的得失,地位的升降,財富的盈虧,都會引起和造成角色的變遷。所謂“一闊臉就變”,就是說地位高了,財富多了,角色大了,麵子也大了,對於先前和自己麵子相等的人,便會不大看得起。
所以,中國人必須有角色更換以後麵子也隨之更換的應變能力和心理準備,同時也要有能保持不變的能力。具體來說是:當角色變小時,麵子也要相應地立即縮小,免得人們說你不懂規矩;相反,當角色變大時,麵子則不一定相應地立即放大,這樣可以獲得“謙和”、“念舊”、“不忘本”的好評(也是一種麵子),也可以免遭“一闊臉就變”的物議(遭人物議也難免丟臉)。《儒林外史》第二回寫範進中了生員,身份和角色都發生了變化,他的丈人胡屠戶便來和他講“麵子經”,說是“你如今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裏都是些正經有臉麵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麵前妝大?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所以這些話我不得不教導你,免得惹人笑話”。胡屠戶這些話中雖不乏混帳之處,但抽象地看,也還是符合“麵子邏輯”的。及至範進中了舉,成了“老爺”,張鄉紳親自來賀時,胡屠戶便不但自己也不敢再“妝大”,甚至連“麵”也不敢出來了。這正是角色變換之後所必然引起的麵子變換。
因此,在社會交往中,要想不傷對方的麵子,最好先弄清對方此刻在扮演什麽樣的角色。比如你的一個老朋友、老同學或兒時夥伴此刻發達了,當了官,做了教授,出任了董事長或總經理,那麽,在他的辦公室裏,當著他的同僚或下屬或學生或雇員的麵,便斷然不可呼叫他的小名或綽號,甚至不可直呼其名,免得他當場下不了“台”。比如陳勝當長工時,曾與夥伴們相約雲:“苟富貴,勿相忘。”後來陳勝當了王,夥伴們來找他,卻不懂規矩,叫他的名字,說他的中國,大傷了陳勝的麵子。結果怎麽樣呢?不但沒能共富貴,連吃飯的傢夥都丟了。
同理,要想給一個人以麵子,最便當的辦法就是改變他的角色,讓他由配角升格為主角,或候補主角。這種升格可以有真實和虛擬的兩種。真實的如升官、升職稱等,虛擬的如賜紫金魚袋,賞穿黃馬褂等。虛擬的升格還可以僅僅隻是口頭上的,比如稱年齡、輩分比自己小的人為“兄”,或自稱“鄙人”、“在下”、“區區”等。總之,隻要對方在心理上感到變換了角色,就同樣行之有效。這就好比演戲。配角搶主角的戲,是“犯規”(情節嚴重者要被開除出戲班);主角給配角讓戲,則是“賞臉”——把原本屬於自己的臉譜賞給對方。既然是賞臉,那麽,它也就是殊榮、恩典,至少也是客氣、情分,不能“給臉不要臉”,但也不能白要,而必須回報。回報的方式因人而異。如果對方與自己原本平起平坐,那麽對方的讓戲便是謙讓,必須以略高一級的規格把“臉”還回去;如果對方地位高了許多,就是賞賜,自己可能已無“臉”可還,隻有報之以身家性命;如果對方地位低得多,則原本無戲可讓,但既有孝敬之心,自然也該“賞臉”。總之,在社會交往中,隻要大家都能讓著點,那就大家都有麵子,都有“戲”。
有意與無意
戲是給人看的,所以麵子必須好看。
事實上但凡可以稱之為“麵子”的,都無不好看。這就像中國戲劇舞台上的臉譜,無論忠jian賢愚,都一律畫得漂亮,富於裝飾美。比如歷史上的暴君、昏君,死了以後,也要有一個“諡號”作為最後的麵子。這麵子當然不能叫“昏”、“暴”、“戾”,隻能叫“幽”、“厲”、“靈”。如果你不懂“諡法”,便看不出這裏麵有什麽貶義。還有一種更妙的,叫“恭”,是“知過能改”的意思。既然知過能改,則先前的錯誤,也就一筆勾銷,仍可坦然地進宗廟去享用犧牲和香菸。又比如,一個同誌毛病不少,但做鑑定時,也要給他留點麵子,決不可將他的缺點錯誤直通通地如實寫出,而要說“希望今後注意某某方麵”雲雲。似乎這位同誌的缺點錯誤,隻不過粗心大意,“不太注意”罷了,其實無傷大雅,無礙於晉升和調動。否則這位同誌丟了麵子,鬧將起來,大家的“臉”上都不好看。
這就和戲劇一樣,有一個“台前”和“幕後”的問題:“言”不過是台前的表演,“言外之意”才是幕後的真實內容。讀中國書,看中國報。聽中國人說話,欣賞中國藝術,都要學會聽“弦外之音”,悟“言外之意”,否則就會不得要領,甚或上當受騙。比如“研究研究”,其實並不研究;“以後再說”,其實並無“以後”,也不會“再說”。你如果傻乎乎地等下去,肯定等不出什麽結果來。總之,一切讓人不愉快的事,都一定會有比較委婉動聽的說法。比如肥胖叫“發福”,死亡叫“仙逝”,撤退叫“轉移”,連吃敗仗叫“屢敗屢戰”。當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官方的說法卻叫“兩宮西狩”。狩,是打獵的意思。鬼子進京了,太後和皇上哪裏還會有心思去打獵?也就是自己哄自己罷了。
但這是不能說穿的。一說穿,就沒戲看了。戲劇藝術是一種“有意識的自我欺騙”。大家都知道那是在做假,大家都不說穿,戲才演得下去。比如一個演員演林黛玉,大家都看得十分有趣,你偏要來“拆台”,說她原不過某某,既沒有病也不曾失戀和葬花雲雲,便不免大煞風景。
所以,對中國的許多事情,都不宜到幕後去尋根問底,因為那會“拆穿西洋鏡”,種種“把戲”也就演不下去。比如某領導為了作謙虛狀,跑到基層來徵求意見,原本隻是走過場,甚或是要聽評功擺好、歌功頌德的,你卻當真一五一十地歷數其“不是”,這就會使該領導難堪,連帶在座的基層領導和同事也會尷尬,以後你就別想有好日子過。又比如開學術討論會,主持人請來領導和名流“撐門麵”。盡管那領導或名流的講話驢唇不對馬嘴,或實在膚淺得可以,你也隻能頻頻點頭稱是,或作認真記錄狀。同樣,如果哪天我們發現一個公認的壞種或蠢貨也忽然“當選”了什麽,也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因為真正的功夫都在幕後,前台的選舉不過“行禮如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