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趕時髦的人都有一種“合群性”。他們眼見得群體前進了,生怕跟不上,這才去趕。因此不是“不合群”,毋寧說是“合群之心太切”,過於猴急而顯得可笑,不夠穩重而被人鄙夷。可見,趕時髦即便有什麽“不是”,其錯誤也不在“時髦”,而在於“趕”。因為依照群體意識,要時髦,也得大家一起時髦,你一個人匆匆忙忙地趕什麽呢?
然而,時髦這玩意,不趕又是不行的。不趕,就會過時。一旦過時,再趕上去,不但討不到什麽便宜,反倒更加可笑。同樣,太趕,也是不行的。因為是時髦,就不會是“老一套”,總是新鮮玩意,也就多少有些風險。如果還沒弄清它是否會流行於時,就匆匆忙忙趕了上去,結果無人響應,豈非成了奇裝異服,或奇裝異服的跟屁蟲?這就不能不預留後路。辦法則是宣布自己不趕時髦,甚或視趕時髦為可鄙。結果,趕時髦就成了一個貶義詞,專一用於那些追新逐奇趕潮流跟浪頭,手忙腳亂變來變去的人。其實,中國人哪有不趕時髦的。想當年,搞“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一夜之間,全國到處都是黃軍裝、紅袖章,那可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時髦。
超前有風險,落伍遭恥笑,因此,中國人處理時尚問題,就有兩條原則,也是兩條古訓,一條叫“變通以趨時”,一條叫“不為天下先”。
“變通以趨時”與“不為天下先”
先說“變通以趨時”。
中國人喜歡變嗎?不好說。一方麵,中國人最不喜歡變,最好是“天不變,道亦不變”,大家墨守成規,照葫蘆畫瓢,便天下太平。因此有“以不變應萬變”甚至“萬變不離其宗”的說法。另方麵,中國人又最善變。而且,有時變化之快,彎子轉得之大,連自己都會嚇一跳。比如,剛剛還罵過革命黨的,一轉眼辮子就盤到頭頂上去了;前不久還自稱“大老粗”並以“大老粗”為榮的,一轉眼,就有了“大專以上學歷”和“高級職稱”。總之,當真要變,也可以變,而且說變就變,又哪有什麽“祖宗成法不可變”!
‘這就叫“變通以趨時”。也就是說,時代變了,服飾及其他方麵,也要跟著變,否則就是“不合時宜”。不合時宜便會落伍。嚴重一點的,則會丟了身家性命。因為“時變”常常因於“政變”,“易服”往往意味著“易主”。大家都跟著去朝拜新皇帝、當新國民了,你自家一個人還穿著舊時冠服,便難免被視為“敵對分子”。要不然,大小也就是換件衣服變個髮式的事情,為什麽不跟著做?即便不是對抗,至少也是心裏麵鬧別扭,背地裏犯嘀咕。
這就不討人喜歡,也“吃不開”。
所以中國又有一句古訓,叫“識時務者為俊傑”。就是說,時勢變了,風頭變了,大家都跟著變了,你也要盡快變過去,否則就會“背時”。背時就是倒黴,趨時才有甜頭。關鍵要看什麽東西“行時”。“行於時”才“行得通”。行得通的事不做,偏去做行不通的事,豈非犯傻?所以不變不行。尤其是服飾,就更得跟著變。你想,行頭行頭,如果不“行”(行時),還能叫“行頭”麽?
何況要變也不難。反正首先要變的,都不過是表麵的東西,如服飾之類。骨子裏的東西,亦不妨依然故我。所謂“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就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改頭換麵”不等於“脫胎換骨”,“煥然一新”並不妨礙“我心依舊”的。
但是表麵文章,卻也不可不做。因為跟不跟,是“態度”問題;跟不跟得上,是“水平”問題。水平不高,無可指責;態度不對,便要整肅。所以時勢變了,人們也會跟著變,至少在口頭上和表麵上是如此。隻要口頭上和表麵上變了,就不會有人追究。便是有人想追究,也無從下手。因此一到時勢大變,想頂也頂不住的時候,中國人也會敷衍敷衍。叫掛龍旗就掛龍旗,叫掛五色旗就掛五色旗,叫掛青天白日旗就掛青天白日旗,甚至叫掛膏藥旗就掛膏藥旗。這也是中國人的生存之道:隨機應變,曲線救國,先存活下來再說。
當然也有真變的。近一百年中國的變化就很大,近二十年又為最。顯然,中國人並不一味地反對“變”,更不反對“趨時”,反對的隻是某個個人的“超前”和“出頭”。“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歷史上那些帶頭搞改革的,幾乎都沒有什麽好下場。商鞅是被車裂了的。王安石雖然沒有被車裂,名聲卻一直不好。再說帶頭也沒什麽好處。第一個吃螃蟹的雖然在理論上是英雄,可又有誰記得他是張三李四?
因此又有第二條原則,叫做“不為天下先”。
所謂“不為天下先”,不但是“不為戎首”“不為禍始”,而且也“不為福先”。也就是什麽事都不要走在前麵。壞事固然不能帶頭幹,好處也不能得在前麵,因為那會遭人嫉妒。一兩個人嫉妒問題還不大,如遭眾人嫉妒,那就要倒黴了。最好是“隨大流”。既不用擔風險,又不用費腦筋。就算錯了也沒關係,反正“首惡必辦”,“脅從”則可以“不問”。沖在最前麵的人犧牲倒下之後,勝利的果實豈非正由中下遊者享用?
這正是群體意識的體現。在一種“群體至上”的文化中,個人總是渺小的,群體才是偉大的。群體強,個人弱;群體力量大,個人能耐小;群體代表著正確方麵,個人則難免要犯錯誤。所以,一個人,隻有融入群體才“吃得開”,被稱為“分子”的則往往“吃不開”,比如“地主分子”、“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因此有人戲言,說中國知識分子之所以又“窮”又“臭”,就在於不幸而為“分子”之故。總之,變也好,不變也好,快變也好,慢變也好,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既要“隨機應變”,又要“隨波逐流”。反正隻要“合群”,就不會有什麽錯誤。如果居然“敢為天下先”,成了“分子”,那麻煩可就大了。
正文 第二章 服飾 四 時尚問題 2
從上與從眾
的確,“合群”才是最重要的。
什麽是“群”?“獸三為群,人三為眾”。獸為群(如羊群),人為眾(如民眾),合起來就叫“群眾”,也就是像羊一樣跟著“牧羊人”(君)、跟著大家一起走的“人眾”。於是,中國人的變通趨時,又有兩條原則。一是“從上”,二是“從眾”,——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最後變成三個人。
其實,時髦幾乎從來就是“從上”的。“上有所好,下必從焉”,歷來如此。“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吳王好劍術,國人多傷疤”,審美風尚的形成往往源於上流社會的好惡與倡導。“一叢高鬢綠雲光,宮樣輕輕淡淡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王涯《宮詞》)宮廷、豪門、都市,從來就是形成時尚、領導潮流的“頭羊”。
然而,時髦這玩意,不趕又是不行的。不趕,就會過時。一旦過時,再趕上去,不但討不到什麽便宜,反倒更加可笑。同樣,太趕,也是不行的。因為是時髦,就不會是“老一套”,總是新鮮玩意,也就多少有些風險。如果還沒弄清它是否會流行於時,就匆匆忙忙趕了上去,結果無人響應,豈非成了奇裝異服,或奇裝異服的跟屁蟲?這就不能不預留後路。辦法則是宣布自己不趕時髦,甚或視趕時髦為可鄙。結果,趕時髦就成了一個貶義詞,專一用於那些追新逐奇趕潮流跟浪頭,手忙腳亂變來變去的人。其實,中國人哪有不趕時髦的。想當年,搞“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一夜之間,全國到處都是黃軍裝、紅袖章,那可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時髦。
超前有風險,落伍遭恥笑,因此,中國人處理時尚問題,就有兩條原則,也是兩條古訓,一條叫“變通以趨時”,一條叫“不為天下先”。
“變通以趨時”與“不為天下先”
先說“變通以趨時”。
中國人喜歡變嗎?不好說。一方麵,中國人最不喜歡變,最好是“天不變,道亦不變”,大家墨守成規,照葫蘆畫瓢,便天下太平。因此有“以不變應萬變”甚至“萬變不離其宗”的說法。另方麵,中國人又最善變。而且,有時變化之快,彎子轉得之大,連自己都會嚇一跳。比如,剛剛還罵過革命黨的,一轉眼辮子就盤到頭頂上去了;前不久還自稱“大老粗”並以“大老粗”為榮的,一轉眼,就有了“大專以上學歷”和“高級職稱”。總之,當真要變,也可以變,而且說變就變,又哪有什麽“祖宗成法不可變”!
‘這就叫“變通以趨時”。也就是說,時代變了,服飾及其他方麵,也要跟著變,否則就是“不合時宜”。不合時宜便會落伍。嚴重一點的,則會丟了身家性命。因為“時變”常常因於“政變”,“易服”往往意味著“易主”。大家都跟著去朝拜新皇帝、當新國民了,你自家一個人還穿著舊時冠服,便難免被視為“敵對分子”。要不然,大小也就是換件衣服變個髮式的事情,為什麽不跟著做?即便不是對抗,至少也是心裏麵鬧別扭,背地裏犯嘀咕。
這就不討人喜歡,也“吃不開”。
所以中國又有一句古訓,叫“識時務者為俊傑”。就是說,時勢變了,風頭變了,大家都跟著變了,你也要盡快變過去,否則就會“背時”。背時就是倒黴,趨時才有甜頭。關鍵要看什麽東西“行時”。“行於時”才“行得通”。行得通的事不做,偏去做行不通的事,豈非犯傻?所以不變不行。尤其是服飾,就更得跟著變。你想,行頭行頭,如果不“行”(行時),還能叫“行頭”麽?
何況要變也不難。反正首先要變的,都不過是表麵的東西,如服飾之類。骨子裏的東西,亦不妨依然故我。所謂“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就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改頭換麵”不等於“脫胎換骨”,“煥然一新”並不妨礙“我心依舊”的。
但是表麵文章,卻也不可不做。因為跟不跟,是“態度”問題;跟不跟得上,是“水平”問題。水平不高,無可指責;態度不對,便要整肅。所以時勢變了,人們也會跟著變,至少在口頭上和表麵上是如此。隻要口頭上和表麵上變了,就不會有人追究。便是有人想追究,也無從下手。因此一到時勢大變,想頂也頂不住的時候,中國人也會敷衍敷衍。叫掛龍旗就掛龍旗,叫掛五色旗就掛五色旗,叫掛青天白日旗就掛青天白日旗,甚至叫掛膏藥旗就掛膏藥旗。這也是中國人的生存之道:隨機應變,曲線救國,先存活下來再說。
當然也有真變的。近一百年中國的變化就很大,近二十年又為最。顯然,中國人並不一味地反對“變”,更不反對“趨時”,反對的隻是某個個人的“超前”和“出頭”。“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歷史上那些帶頭搞改革的,幾乎都沒有什麽好下場。商鞅是被車裂了的。王安石雖然沒有被車裂,名聲卻一直不好。再說帶頭也沒什麽好處。第一個吃螃蟹的雖然在理論上是英雄,可又有誰記得他是張三李四?
因此又有第二條原則,叫做“不為天下先”。
所謂“不為天下先”,不但是“不為戎首”“不為禍始”,而且也“不為福先”。也就是什麽事都不要走在前麵。壞事固然不能帶頭幹,好處也不能得在前麵,因為那會遭人嫉妒。一兩個人嫉妒問題還不大,如遭眾人嫉妒,那就要倒黴了。最好是“隨大流”。既不用擔風險,又不用費腦筋。就算錯了也沒關係,反正“首惡必辦”,“脅從”則可以“不問”。沖在最前麵的人犧牲倒下之後,勝利的果實豈非正由中下遊者享用?
這正是群體意識的體現。在一種“群體至上”的文化中,個人總是渺小的,群體才是偉大的。群體強,個人弱;群體力量大,個人能耐小;群體代表著正確方麵,個人則難免要犯錯誤。所以,一個人,隻有融入群體才“吃得開”,被稱為“分子”的則往往“吃不開”,比如“地主分子”、“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因此有人戲言,說中國知識分子之所以又“窮”又“臭”,就在於不幸而為“分子”之故。總之,變也好,不變也好,快變也好,慢變也好,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既要“隨機應變”,又要“隨波逐流”。反正隻要“合群”,就不會有什麽錯誤。如果居然“敢為天下先”,成了“分子”,那麻煩可就大了。
正文 第二章 服飾 四 時尚問題 2
從上與從眾
的確,“合群”才是最重要的。
什麽是“群”?“獸三為群,人三為眾”。獸為群(如羊群),人為眾(如民眾),合起來就叫“群眾”,也就是像羊一樣跟著“牧羊人”(君)、跟著大家一起走的“人眾”。於是,中國人的變通趨時,又有兩條原則。一是“從上”,二是“從眾”,——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最後變成三個人。
其實,時髦幾乎從來就是“從上”的。“上有所好,下必從焉”,歷來如此。“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吳王好劍術,國人多傷疤”,審美風尚的形成往往源於上流社會的好惡與倡導。“一叢高鬢綠雲光,宮樣輕輕淡淡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王涯《宮詞》)宮廷、豪門、都市,從來就是形成時尚、領導潮流的“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