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曹操也是喝酒的,否則怎麽會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詩句?事實上,官方要禁的,並不是酒,而是酗酒和群飲。隻因酗酒和群飲屢禁不止,有時便隻好連酒一併禁了。禁酗酒好理解,因為酒喝多了,便神誌不清。為君者神誌不清必亂政,為民者神誌不清必亂禮,兩者都會導致亡國,非禁不可。禁群飲也有道理。因為大家在一起“共食”,謙恭禮讓,思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便會感念君父,更加效忠朝廷。聚在一起“群飲”,酒壯了膽,難免說些不忠不孝發牢騷的話,弄不好便會起心“謀反”,至少也會弄得秩序大亂。所以,盡管“共食”是大家聚在一起吃,“群飲”是大家聚在一起喝,都是“群”,但“共食”就該提倡,而“群飲”便要禁止。
不過,一群人聚在一起喝酒這事,當真要禁,那是禁不了的。比如國宴、家宴,給上司接風,為朋友餞行,還能不聚在一起喝點兒?於是便隻好規定不得“無故群飲酒”,也就是“群飲”要有“正當理由”。這倒是難不住中國人。有個相聲講,某單位領導宣布,為了紀念偉大的科學家巴甫洛夫,加深對“條件反射”原理的理解,全體到烤鴨店吃烤鴨一次。結果,“學習效果”很好,同誌們在酒席上都“感動地流下了哈拉子(口水)”。
於是又隻好規定,即便是在一起喝酒,也要講究禮儀。這就不怎麽行得通了。因為飲酒之樂,恰在無拘無束。當年,齊威王問淳於髡(kun):“先生能飲幾何而醉?”淳於髡回答說:“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威王不懂。淳於髡說,如果是大王賜酒於殿堂,監視酒政的執法官站在臣的旁邊,糾察失儀的禦史官站在臣的背後,臣誠惶誠恐,伏地叩首而飲,不到一鬥便簡直醉了。如果是鄉下人在一起喝酒,坐無分貴賤,席無分男女,敬酒沒有時間限製,搏戲完全自由組合,抓住了異性的手也不受罰,瞪著眼睛看人也不受禁,女人的首飾亂七八糟地落了一地,鞋子襪子也亂成一團,在這種氣氛下,臣便是飲八鬥,也隻有兩三分醉。可見飲酒之樂,全在身心的放鬆,哪裏能“行禮如儀”?
需要放鬆身心的人很多,帝王將相如此,平頭百姓也如此。需要靠酒來結交朋友協調關係的人也很多,商界官場如此,市井村閭也如此。何況還有文人。文人沒有酒,就沒有靈感了。所以,歷史上的禁酒令,常常不過一紙空文。但一來二去,弄得酒的名聲不太好,卻也是事實。比如說,“酒肉朋友”啦,“酒色之徒”啦,“酒囊飯袋”啦,“酒色財氣”啦,都不是什麽好詞。
當然,名聲最壞的還是“酒色”二字。酒是色媒人,三杯落肚,便“色膽包天”。當年西門慶勾引潘金蓮,便正是在她“一盅酒落肚,鬧動春心”之時。更有一個名叫蘇五奴的,公然讓自己的老婆張四娘當“陪酒女郎”。請張四娘陪酒的人,當然都“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門心思隻想早點把蘇五奴灌醉,好和四娘幹那事。蘇五奴便說,隻要多給我錢,便是吃“糙子”(蒸餅)也醉了,用不著喝那麽多酒啦!這就叫“飲糙亦醉”。酒既為中國的禍首,正統的道學先生,自然主張禁酒,或主張酒隻能用於祭祀和官方的酬酢。
於是酒的地位,便逐漸地讓位於茶。
正文 第一章 飲食 四 煙、酒、茶 2
說茶
中國人飲茶的習慣,顯然晚於飲酒。
雖然有人認為我們民族的飲茶,已有上萬年的歷史,但此說在學術界尚有爭議。比較靠得住的文字記錄,始見於西漢末年,當時稱作“檟(jia)”,《爾雅》說是“苦荼”。但“荼”是ju科糙本植物,“茶”是山茶科木本植物,風馬牛不相及。大約是茶味之苦近於荼,才把“茶”也稱作“荼”吧!郭璞注雲:“檟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又說楨葉早采的叫“荼”,晚采的叫“茗”,也叫“蘚”(chuan),也就是老葉粗茶。到唐代陸羽著《茶經》時,才把“荼”字減去一橫,寫成了“茶”,“荼”字反倒很少有人認識,害得一些念白字的,老是把“如火如荼”念成“如火如茶”。
茶之正式得名如此之晚,可見飲茶也不會太早。商周青銅器中沒有茶具,漢墓出土食品中也不見茶葉,至少說明當時飲茶尚未形成一種風氣,或非生活之必需。過去曾有一種說法,認為茶原產印度,是從印度進口的。佛門多飲茶,可為明證。有人還言之鑿鑿,說是禪宗祖師菩提達摩帶來的。達摩從天竺西來,跑到梁武帝那裏談佛論禪,結果話不投機,隻好折了一根蘆葦做船,渡過長江,北人嵩山,躲進少林寺的一個山洞裏,“麵壁而坐,終日默然”,一坐就是九年,連小鳥在肩上築巢都沒有察覺,終於雙眉盡落,落地而生為茶葉,所以上品的茶葉又叫“珍眉”。湖北鄂西山區有“五峰珍眉”,品質甚佳,不知是否係達摩雙眉一脈相傳?其實《j國誌》和《世說新語》中都有飲茶的記錄。《三國誌》上講,韋曜參加孫皓的宴會,因不善飲酒,便代之以“荼荈”。《世說新語》雲,任育長到王導家做客,因不識好歹,便問喝的是“荼”還是“茗”,被傳為笑柄。可見三國兩晉時,飲茶已是上流社會的高雅習俗,那時節,達摩祖師還沒出世呢!
實際上,茶樹原產何方,是土生土長還是印度進口,抑或“中外合資”,都不要緊,要緊的是飲茶這件事,是不折不扣的中國文化。
中國人愛喝茶,和西方人愛喝酒完全是兩回事。西人飲酒乃取其汁,國人飲茶乃取其氣。西方的人體科學,注意的是體液。他們曾根據血液、黏液、黃疸汁和黑疸汁在人體中的比例,把人分為多血質、黏液質、膽汁質和抑鬱質四種類型,稱之為tempemment。這個詞,究其本源,實應譯為“液質”,中國人卻譯為“氣質”,就因為中國人是以“氣”為“質”的。中國人認為,一個人的素質和品質,取決於他胸中之氣:充盈著正氣的是君子,充盈著邪氣的是小人,充盈著清氣的是雅士,充盈著濁氣的是俗物。所以我們常說某人氣宇軒昂,某人氣度不凡,某人盛氣淩人,某人一團和氣,某人帥氣,某人俗氣,某人大氣,某人小氣,某人妖裏妖氣,某人怪裏怪氣等等,就是這個道理。
氣充盈天地,有清有濁,有雅有俗。就拿香氣來說,香而妖,香而艷,香而濃,香而媚者,都是俗氣。暴發戶的如夫人,濃妝艷抹,珠光寶氣,香水灑得越多,越是俗不可耐;農夫新割的稻糙麥秸,被秋陽暖暖地曬過以後,則最是清香可人。因此甚至有人認為花香不如藥香,酒香不如茶香,藥與茶,才是至清至雅之物。
何況飲茶也是好處多多。茶能防癌,不像煙有害於健康;茶能醒腦,不像酒多喝亂誌。所以歷來有禁酒的,有禁菸的,卻斷乎不會有禁茶的。事實上茶也是中國人尤其是中國文人雅士的愛物。中國人在家裏要喝茶,出門也要喝茶,上班後第一件事是泡茶,開會時更是人手一杯。到中國人家做客,雖有女賓來訪擺糖,男賓來訪敬煙之別,但泡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客人來訪主人捧上一杯清茶,既禮貌周全,又全無媚態,則彼此的交往,便完全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竟無茶水招待,那麽,不是主人不通人情,便是客人不受歡迎。“連茶都不泡一杯”,簡直等於下逐客令。
不過,一群人聚在一起喝酒這事,當真要禁,那是禁不了的。比如國宴、家宴,給上司接風,為朋友餞行,還能不聚在一起喝點兒?於是便隻好規定不得“無故群飲酒”,也就是“群飲”要有“正當理由”。這倒是難不住中國人。有個相聲講,某單位領導宣布,為了紀念偉大的科學家巴甫洛夫,加深對“條件反射”原理的理解,全體到烤鴨店吃烤鴨一次。結果,“學習效果”很好,同誌們在酒席上都“感動地流下了哈拉子(口水)”。
於是又隻好規定,即便是在一起喝酒,也要講究禮儀。這就不怎麽行得通了。因為飲酒之樂,恰在無拘無束。當年,齊威王問淳於髡(kun):“先生能飲幾何而醉?”淳於髡回答說:“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威王不懂。淳於髡說,如果是大王賜酒於殿堂,監視酒政的執法官站在臣的旁邊,糾察失儀的禦史官站在臣的背後,臣誠惶誠恐,伏地叩首而飲,不到一鬥便簡直醉了。如果是鄉下人在一起喝酒,坐無分貴賤,席無分男女,敬酒沒有時間限製,搏戲完全自由組合,抓住了異性的手也不受罰,瞪著眼睛看人也不受禁,女人的首飾亂七八糟地落了一地,鞋子襪子也亂成一團,在這種氣氛下,臣便是飲八鬥,也隻有兩三分醉。可見飲酒之樂,全在身心的放鬆,哪裏能“行禮如儀”?
需要放鬆身心的人很多,帝王將相如此,平頭百姓也如此。需要靠酒來結交朋友協調關係的人也很多,商界官場如此,市井村閭也如此。何況還有文人。文人沒有酒,就沒有靈感了。所以,歷史上的禁酒令,常常不過一紙空文。但一來二去,弄得酒的名聲不太好,卻也是事實。比如說,“酒肉朋友”啦,“酒色之徒”啦,“酒囊飯袋”啦,“酒色財氣”啦,都不是什麽好詞。
當然,名聲最壞的還是“酒色”二字。酒是色媒人,三杯落肚,便“色膽包天”。當年西門慶勾引潘金蓮,便正是在她“一盅酒落肚,鬧動春心”之時。更有一個名叫蘇五奴的,公然讓自己的老婆張四娘當“陪酒女郎”。請張四娘陪酒的人,當然都“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門心思隻想早點把蘇五奴灌醉,好和四娘幹那事。蘇五奴便說,隻要多給我錢,便是吃“糙子”(蒸餅)也醉了,用不著喝那麽多酒啦!這就叫“飲糙亦醉”。酒既為中國的禍首,正統的道學先生,自然主張禁酒,或主張酒隻能用於祭祀和官方的酬酢。
於是酒的地位,便逐漸地讓位於茶。
正文 第一章 飲食 四 煙、酒、茶 2
說茶
中國人飲茶的習慣,顯然晚於飲酒。
雖然有人認為我們民族的飲茶,已有上萬年的歷史,但此說在學術界尚有爭議。比較靠得住的文字記錄,始見於西漢末年,當時稱作“檟(jia)”,《爾雅》說是“苦荼”。但“荼”是ju科糙本植物,“茶”是山茶科木本植物,風馬牛不相及。大約是茶味之苦近於荼,才把“茶”也稱作“荼”吧!郭璞注雲:“檟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又說楨葉早采的叫“荼”,晚采的叫“茗”,也叫“蘚”(chuan),也就是老葉粗茶。到唐代陸羽著《茶經》時,才把“荼”字減去一橫,寫成了“茶”,“荼”字反倒很少有人認識,害得一些念白字的,老是把“如火如荼”念成“如火如茶”。
茶之正式得名如此之晚,可見飲茶也不會太早。商周青銅器中沒有茶具,漢墓出土食品中也不見茶葉,至少說明當時飲茶尚未形成一種風氣,或非生活之必需。過去曾有一種說法,認為茶原產印度,是從印度進口的。佛門多飲茶,可為明證。有人還言之鑿鑿,說是禪宗祖師菩提達摩帶來的。達摩從天竺西來,跑到梁武帝那裏談佛論禪,結果話不投機,隻好折了一根蘆葦做船,渡過長江,北人嵩山,躲進少林寺的一個山洞裏,“麵壁而坐,終日默然”,一坐就是九年,連小鳥在肩上築巢都沒有察覺,終於雙眉盡落,落地而生為茶葉,所以上品的茶葉又叫“珍眉”。湖北鄂西山區有“五峰珍眉”,品質甚佳,不知是否係達摩雙眉一脈相傳?其實《j國誌》和《世說新語》中都有飲茶的記錄。《三國誌》上講,韋曜參加孫皓的宴會,因不善飲酒,便代之以“荼荈”。《世說新語》雲,任育長到王導家做客,因不識好歹,便問喝的是“荼”還是“茗”,被傳為笑柄。可見三國兩晉時,飲茶已是上流社會的高雅習俗,那時節,達摩祖師還沒出世呢!
實際上,茶樹原產何方,是土生土長還是印度進口,抑或“中外合資”,都不要緊,要緊的是飲茶這件事,是不折不扣的中國文化。
中國人愛喝茶,和西方人愛喝酒完全是兩回事。西人飲酒乃取其汁,國人飲茶乃取其氣。西方的人體科學,注意的是體液。他們曾根據血液、黏液、黃疸汁和黑疸汁在人體中的比例,把人分為多血質、黏液質、膽汁質和抑鬱質四種類型,稱之為tempemment。這個詞,究其本源,實應譯為“液質”,中國人卻譯為“氣質”,就因為中國人是以“氣”為“質”的。中國人認為,一個人的素質和品質,取決於他胸中之氣:充盈著正氣的是君子,充盈著邪氣的是小人,充盈著清氣的是雅士,充盈著濁氣的是俗物。所以我們常說某人氣宇軒昂,某人氣度不凡,某人盛氣淩人,某人一團和氣,某人帥氣,某人俗氣,某人大氣,某人小氣,某人妖裏妖氣,某人怪裏怪氣等等,就是這個道理。
氣充盈天地,有清有濁,有雅有俗。就拿香氣來說,香而妖,香而艷,香而濃,香而媚者,都是俗氣。暴發戶的如夫人,濃妝艷抹,珠光寶氣,香水灑得越多,越是俗不可耐;農夫新割的稻糙麥秸,被秋陽暖暖地曬過以後,則最是清香可人。因此甚至有人認為花香不如藥香,酒香不如茶香,藥與茶,才是至清至雅之物。
何況飲茶也是好處多多。茶能防癌,不像煙有害於健康;茶能醒腦,不像酒多喝亂誌。所以歷來有禁酒的,有禁菸的,卻斷乎不會有禁茶的。事實上茶也是中國人尤其是中國文人雅士的愛物。中國人在家裏要喝茶,出門也要喝茶,上班後第一件事是泡茶,開會時更是人手一杯。到中國人家做客,雖有女賓來訪擺糖,男賓來訪敬煙之別,但泡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客人來訪主人捧上一杯清茶,既禮貌周全,又全無媚態,則彼此的交往,便完全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竟無茶水招待,那麽,不是主人不通人情,便是客人不受歡迎。“連茶都不泡一杯”,簡直等於下逐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