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也。
臨深履薄之教言,聞之久矣。特在信服伍庸伯先生所言反躬慎獨之後,意旨更明。然我因一向慷慨擔當之豪氣(是個人英雄主義,未是無產階級革命的英雄主義),不能實行。及今乃曉得縱然良知希見茁露,未足以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卻是斂肅此心,保持如臨深履薄的態度是日常生活所必要的。此一新體會也。
信得及一切有定數(但非百分之百),便什麽也不貪,什麽也不怕了。
隨感而應,行乎其所當行;過而不留,止乎其所休息。此亦是從臨深履薄態度自然而來的結果。
註:一切有定數,但又非百分之百者,蓋在智慧高強的人其創造力強也。一般庸俗人大都陷入宿命論中矣。
第14章 無反省則無領略
現在秋意漸深。四時皆能激發人:春使人活潑高興;夏使人盛大;秋冬各有意思。我覺得秋天的意思最深,讓人起許多感想,在心裏動,而意味甚含蓄。不似其餘節氣或過於發露,或過於嚴刻。我覺得在秋天很易使人反省,使人動人生感慨。人在世上生活,如無人生的反省,則其一生就活得太粗淺,太無味了。無反省則無領略。秋天恰是一年發舒的氣往回收,最能啟人反省人生,而富感動的時候。但念頭要轉,感情要平。心平下來,平就對了。越落得對,其意味越深長;意味越深長越是對。我在秋天夜裏醒時,心裏感慨最多。每當微風吹動,身感薄涼的時候,感想之多,有如泉湧。可是最後歸結,還是在人生的勉勵上,仿佛是感觸一番,還是收拾收拾往前走。我夙短於文學,但很知道文學就是對人生要有最大的領略與認識;他是與哲學相輔而行的。人人都應當受一點文學教育。這即是說人人都應當領略人生。心粗的人也當讓他反省反省人生。也當讓他有許多感想起來。當他在種種不同形式中生活時,如:四時、家庭、作客、作學生、當軍人、一聚一散等等,都應使他反省其生活,領略其生活。這種感想的啟發都是幫助人生向上的。
第15章 批評胡適之先生的人生態度並述我自己的人生態度
這個題目似乎於禮敬上不大好,適之先生是諸位同學的師長,是我們敬愛的朋友,似乎不應該批評到他的人,而且近許多年來社會上很不注重禮敬,我常覺得不好,今天這個講題,自然也難免此弊。如果我是適之先生,一定心裏也要想,我的人生態度何必要你批評呢?但是這有一個特別緣故。近幾年來社會上仿佛有一種與從前不同的人生態度上的風氣。這種風氣如果有一個很有思想很有價值的人替他做中堅,把他的道理說得圓融通妙,便可以像是很站得住,於此便有一個極大的毛病,即是使人很難發覺他的缺點和流弊,倒還不如沒有人替他做中堅的好。我們因為反對這種風氣,當然須對於能使此種風氣立得住腳的先生們下批評,適之先生可以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所以我們要對於他下批評,實際上就是批評這種風氣,並不是無端的向適之先生麻煩。這是我先要聲明的。
但是我怎麽能知道適之先生的人生態度呢?老實講,其實無論誰也不能知道誰的人生態度,就是自己也不能知道自己的,因為現在大家所有的都僅僅是一片話。我對於適之先生的知道,當然也不過是他那一片話。適之先生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二號有一篇文章,題目是《不朽》。《不朽》的題目底下有“我的宗教”四個小字;文章後麵有三行附註:“這一篇和本誌四卷二號陳獨秀先生的《人生真義》,陶孟和先生的《新青年之新道德》,四卷四號李守常先生的《今》大旨都相同,這四篇差不多可算是代表《新青年》的人生觀的文字,讀者可以參看。”這四篇文章意思都差不多,而以此篇為最能代表,文章做得真好,說理也很圓到。茲先敘其大意,然後批評。
他說社會是有機的;又引來勃尼慈“世間上的人,每人受著全世界一切動作的影響”的話,說是有機的世界觀。他說從這有機的社會觀和有機的世界觀上麵,生出他的“社會的不朽論的大旨是:
我這個“小我”不是獨立存在的,是和無量數小我有直接或間接的交互關係的,是和社會的全體和世界的全體都有互為影響的關係的。種種從前的因,種種現在無數“小我”和無數他種勢力所造成的因,都成了我這個“小我”的一部分。我這個“小我”,加上了種種從前的因,又加上了種種現在的因,傳遞下去,又要造成無數將來的“小我”。這種種過去的“小我”,和種種現在的“小我”,和種種將來無窮的“小我”,一代傳一代,一點加一滴,一線相傳,連綿不斷,一水奔流,滔滔不絕——這便是一個“大我”。“小我”是會消滅的,“大我”是永遠不滅的。“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永遠不死,永遠不朽的。“小我”雖然會死,但是每一個“小我”的一切作為,一切功德罪惡,一切語言行事,無論大小,無論是非,無論善惡,一一都永遠留存在那個“大我”之中。那個“大我”便是古往今來一切“小我”的紀功碑,彰善祠,罪狀判決書,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的惡諡法。這個“大我”是永遠不朽的,故一切“小我”的事業,人格,一舉一動,一言一笑,一點念頭,一場功勞,一樁罪過,也都永遠不朽。這便是社會的不朽,“大我”的不朽。
說完了“小我”的關係,在末了他又提出他那“我的宗教”。他說:
我的宗教的教旨是:我這個現在的“小我”,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過去,須負重大的責任,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未來,也須負重大的責任。我須要時時想著,我應該如何努力利用現在的“小我”,方才可以不孤負了那“大我”的無窮過去,方才可以不遺害那“大我”的無窮未來?
這一篇話,說得的確很好。假如我不是以前本來站在別的一個立足點上,一定也要很受他的感化。況且這些話也實在可以於大家有許多益處,我也並非說有機的社會觀是不對;我隻是說這種人生態度是把重心放在外麵的。本來社會上就容易如此:總要替他的生活“找”一個價值,“找”
一個意義,總是懷抱著許多的意思向外去“找”,怎麽可以有成就,怎麽可以不失敗。適之先生這一派的說法就恰好給這“向外找的態度”以一種圓融通妙的道理,使他居然像是站得住。陳仲甫先生和李守常先生的意思,大致也差不多,大意是我們應該對於社會負責任,應該努力創造許多幸福,大家享受,益且使後人也可享受。
我們批評這種人生態度,先說其淺薄無能力,然後稍稍指出他的錯誤。
像這樣的一片話,在情誌沒甚不安的人可以聽得入耳,如果在情誌大動搖的人,如因失戀而幾至自殺者,那就完全不相幹。不但如此,就是對於深感人生的空虛和煩悶及對於人生十分疲乏的人,也是完全無效。因為那種造福負責任的話,太同他的問題沒有關係。拿這樣淺薄的道理來對付生活,必是未曾深深的嚐過人生的滋味。大約失戀的痛苦,人生空虛疲乏之感,他都不曾領略過。真正嚐過人生的酸甜苦辣的,一定曉得這片道理是無濟於事的。他沒有替青年解決煩悶的能力。
臨深履薄之教言,聞之久矣。特在信服伍庸伯先生所言反躬慎獨之後,意旨更明。然我因一向慷慨擔當之豪氣(是個人英雄主義,未是無產階級革命的英雄主義),不能實行。及今乃曉得縱然良知希見茁露,未足以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卻是斂肅此心,保持如臨深履薄的態度是日常生活所必要的。此一新體會也。
信得及一切有定數(但非百分之百),便什麽也不貪,什麽也不怕了。
隨感而應,行乎其所當行;過而不留,止乎其所休息。此亦是從臨深履薄態度自然而來的結果。
註:一切有定數,但又非百分之百者,蓋在智慧高強的人其創造力強也。一般庸俗人大都陷入宿命論中矣。
第14章 無反省則無領略
現在秋意漸深。四時皆能激發人:春使人活潑高興;夏使人盛大;秋冬各有意思。我覺得秋天的意思最深,讓人起許多感想,在心裏動,而意味甚含蓄。不似其餘節氣或過於發露,或過於嚴刻。我覺得在秋天很易使人反省,使人動人生感慨。人在世上生活,如無人生的反省,則其一生就活得太粗淺,太無味了。無反省則無領略。秋天恰是一年發舒的氣往回收,最能啟人反省人生,而富感動的時候。但念頭要轉,感情要平。心平下來,平就對了。越落得對,其意味越深長;意味越深長越是對。我在秋天夜裏醒時,心裏感慨最多。每當微風吹動,身感薄涼的時候,感想之多,有如泉湧。可是最後歸結,還是在人生的勉勵上,仿佛是感觸一番,還是收拾收拾往前走。我夙短於文學,但很知道文學就是對人生要有最大的領略與認識;他是與哲學相輔而行的。人人都應當受一點文學教育。這即是說人人都應當領略人生。心粗的人也當讓他反省反省人生。也當讓他有許多感想起來。當他在種種不同形式中生活時,如:四時、家庭、作客、作學生、當軍人、一聚一散等等,都應使他反省其生活,領略其生活。這種感想的啟發都是幫助人生向上的。
第15章 批評胡適之先生的人生態度並述我自己的人生態度
這個題目似乎於禮敬上不大好,適之先生是諸位同學的師長,是我們敬愛的朋友,似乎不應該批評到他的人,而且近許多年來社會上很不注重禮敬,我常覺得不好,今天這個講題,自然也難免此弊。如果我是適之先生,一定心裏也要想,我的人生態度何必要你批評呢?但是這有一個特別緣故。近幾年來社會上仿佛有一種與從前不同的人生態度上的風氣。這種風氣如果有一個很有思想很有價值的人替他做中堅,把他的道理說得圓融通妙,便可以像是很站得住,於此便有一個極大的毛病,即是使人很難發覺他的缺點和流弊,倒還不如沒有人替他做中堅的好。我們因為反對這種風氣,當然須對於能使此種風氣立得住腳的先生們下批評,適之先生可以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所以我們要對於他下批評,實際上就是批評這種風氣,並不是無端的向適之先生麻煩。這是我先要聲明的。
但是我怎麽能知道適之先生的人生態度呢?老實講,其實無論誰也不能知道誰的人生態度,就是自己也不能知道自己的,因為現在大家所有的都僅僅是一片話。我對於適之先生的知道,當然也不過是他那一片話。適之先生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二號有一篇文章,題目是《不朽》。《不朽》的題目底下有“我的宗教”四個小字;文章後麵有三行附註:“這一篇和本誌四卷二號陳獨秀先生的《人生真義》,陶孟和先生的《新青年之新道德》,四卷四號李守常先生的《今》大旨都相同,這四篇差不多可算是代表《新青年》的人生觀的文字,讀者可以參看。”這四篇文章意思都差不多,而以此篇為最能代表,文章做得真好,說理也很圓到。茲先敘其大意,然後批評。
他說社會是有機的;又引來勃尼慈“世間上的人,每人受著全世界一切動作的影響”的話,說是有機的世界觀。他說從這有機的社會觀和有機的世界觀上麵,生出他的“社會的不朽論的大旨是:
我這個“小我”不是獨立存在的,是和無量數小我有直接或間接的交互關係的,是和社會的全體和世界的全體都有互為影響的關係的。種種從前的因,種種現在無數“小我”和無數他種勢力所造成的因,都成了我這個“小我”的一部分。我這個“小我”,加上了種種從前的因,又加上了種種現在的因,傳遞下去,又要造成無數將來的“小我”。這種種過去的“小我”,和種種現在的“小我”,和種種將來無窮的“小我”,一代傳一代,一點加一滴,一線相傳,連綿不斷,一水奔流,滔滔不絕——這便是一個“大我”。“小我”是會消滅的,“大我”是永遠不滅的。“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永遠不死,永遠不朽的。“小我”雖然會死,但是每一個“小我”的一切作為,一切功德罪惡,一切語言行事,無論大小,無論是非,無論善惡,一一都永遠留存在那個“大我”之中。那個“大我”便是古往今來一切“小我”的紀功碑,彰善祠,罪狀判決書,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的惡諡法。這個“大我”是永遠不朽的,故一切“小我”的事業,人格,一舉一動,一言一笑,一點念頭,一場功勞,一樁罪過,也都永遠不朽。這便是社會的不朽,“大我”的不朽。
說完了“小我”的關係,在末了他又提出他那“我的宗教”。他說:
我的宗教的教旨是:我這個現在的“小我”,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過去,須負重大的責任,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未來,也須負重大的責任。我須要時時想著,我應該如何努力利用現在的“小我”,方才可以不孤負了那“大我”的無窮過去,方才可以不遺害那“大我”的無窮未來?
這一篇話,說得的確很好。假如我不是以前本來站在別的一個立足點上,一定也要很受他的感化。況且這些話也實在可以於大家有許多益處,我也並非說有機的社會觀是不對;我隻是說這種人生態度是把重心放在外麵的。本來社會上就容易如此:總要替他的生活“找”一個價值,“找”
一個意義,總是懷抱著許多的意思向外去“找”,怎麽可以有成就,怎麽可以不失敗。適之先生這一派的說法就恰好給這“向外找的態度”以一種圓融通妙的道理,使他居然像是站得住。陳仲甫先生和李守常先生的意思,大致也差不多,大意是我們應該對於社會負責任,應該努力創造許多幸福,大家享受,益且使後人也可享受。
我們批評這種人生態度,先說其淺薄無能力,然後稍稍指出他的錯誤。
像這樣的一片話,在情誌沒甚不安的人可以聽得入耳,如果在情誌大動搖的人,如因失戀而幾至自殺者,那就完全不相幹。不但如此,就是對於深感人生的空虛和煩悶及對於人生十分疲乏的人,也是完全無效。因為那種造福負責任的話,太同他的問題沒有關係。拿這樣淺薄的道理來對付生活,必是未曾深深的嚐過人生的滋味。大約失戀的痛苦,人生空虛疲乏之感,他都不曾領略過。真正嚐過人生的酸甜苦辣的,一定曉得這片道理是無濟於事的。他沒有替青年解決煩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