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然與人生的盛宴—莎士比亞戲劇 作者:黃喬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page 56-----------------------
悲 劇 悲劇在西方戲劇史上曾有過輝煌的時代,那就是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根 據那時代的悲劇實績總結出來的理論至今仍被視為經典。他認為,悲劇是對 一個完整的、偉大的、可能的行為的模仿;這種行為是被戲劇詩人表現出來 而不是敘述出來的;這種行為能夠引起我們的恐怖和憐憫,通過這兩種情緒 的渲瀉,從而幫助我們平息心中的這兩種激情。簡單一些,從結局上來說, 與喜劇相反,悲劇總與流血和死亡相連,差不多的主要角色都要死去。 古希臘悲劇多強調命運的多舛以及人物之間的仇殺,往往鬧成 “流血復 仇劇”。後世劇作家沿著這條路子走,一直到莎士比亞時代,這種觀念還很 盛行。莎士比亞本人更多地受到古羅馬戲劇家塞內加作品的影響,比較注重 表現人性中固有的弱點,劇中人物因這些弱點招致毀滅。 如果將莎士比亞的悲劇同他的歷史劇、喜劇等擺在一起比較地看,它有 這樣一些特點。第一,雖然劇中出現的人物很多,但真正的主人公卻隻有一 個或兩個 (hero andj/or heroin),而且,即使有兩個人,悲劇也總是偏重 其中的一個。相應的,它應該描寫一個人的一個或單一的行為,它不能是一 個人的生平歷史。從這個意義上,就排除了歷史劇,雖然它們也可能有悲慘 的結局;第二,悲劇的故事情節的終端是主人公的死亡,而且這死亡必須由 這事件引起。人們在為莎劇歸類的時候,將這作為一個主要標準,因此就將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歸入喜劇類(悲喜劇),將《辛白林》歸入傳奇 劇類。此外悲劇故事應是描述主人公的生活的苦痛,這些苦痛要發生在他死 亡之前並導致他的死亡,如果主人公正在歡樂之時因意外事件突然死去就不 能算是悲劇故事;第三,主人公的痛苦和結局應該是異乎尋常的;第四,這 些痛苦和災難要降臨到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身上。莎士比亞悲劇的人物,大 都是身居高位的帝王將相,如哈姆萊特、李爾王、科利奧蘭納斯、安東尼等。 至少也應該是在某地有影響的人物如 《羅蜜歐與朱麗》中的兩豪門成員,他 們之間的仇恨會波及當地民眾的生活。而奧賽羅雖然原來是個平民,但後來 當了共和國軍隊的統帥。在人們心目中,這些人享受著榮華富貴,有高貴的 品質,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國家的福祉和安危。所以當這樣的人物突然從高 位上跌到塵埃裏,被毀滅,他的命運會更令人同情,使人產生一種強烈的對 比意識,感受到命運的反覆無常,害怕自己有同樣的遭遇,從而達到亞裏士 多德所說的淨化憐憫與恐懼兩種情緒的效果。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對比,我 們設想他描寫一個人因為貧窮和疾病的折磨,因為一些自己的或他人的小過 失而死去,也許這可以被稱為悲慘的,在幾個世紀後的法國也被稱作悲劇, 但莎士比亞不會這麽寫。莎士比亞悲劇人物的災難性結局來自他們的行動, 而行動與他們的性格相一致。就是說,他們自己製造了後果。這是因為因自 身的弱點引起的悲劇更能引起人的憐憫。人物之間的衝突是必須的,但在莎 士比亞這裏卻不是唯一的。特別是在他成熟期的作品中,我們更不能簡單地 將悲劇說成因某些集團間或某些人之間的衝突所致。譬如在 《哈姆萊特》中 國王與王子是死對頭,他們之間的衝突是激烈的吸引人的,但比這更深刻更 激動人心的是王子本人內心的衝突:他的不可治癒的內心痛苦,造成他的遲 疑不決的性格,正是這種性格加上外部衝突最終導致一個血流滿地的悲慘結 局。主人公靈魂內種種矛盾的衝突糾結,在莎士比亞一些著名悲劇作品如《奧 賽羅》、 《麥克白》、《裘力斯·凱撒》等中都多多少少得到展現。
----------------------- page 57-----------------------
一般地說,悲劇主人公本質上是善良的,這樣他之犯了過失導致毀滅, 才會引發我們的同情。因為他具有優秀的品質,我們也才會在這種同情中激 起心中善的東西。莎士比亞的悲劇絕不會令人意誌消沉,俯首於專橫的命運 和世間種種惡勢力。他筆下的人物有時有可怕的激情,但絕不是卑微無聊的。 還是象魯迅用簡煉的語言概括的那樣,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折毀了給 人看,我們在悲劇中看到生命的力量,人類的智慧之光,特別是他的高尚和 尊貴。那神秘的命運以及人間的多種形式的衝突將人們擊垮、摧毀,使他們 經受無量的可怕的痛苦,然而他們受苦但崇高偉大的靈魂,正是人類希望之 所在。悲劇向我們渲染這種神秘感,向我們展示這種有價值的品質怎樣被毀 滅的過程,帶給我們的不是悲觀、絕望,而是充滿希望向命運抗爭的決心和 勇氣。
----------------------- page 58-----------------------
《羅蜜歐與朱麗葉》 ——愛與仇 《羅蜜歐與朱麗葉》大約寫於1594或1595年,那正是莎士比亞戲劇創 作的繁盛期。在以往那些喜劇作品中,愛情得到熱烈的讚美和溫情的嗬護, 在這齣戲裏,年輕男女的愛情更深更瑰麗,但結局卻是雙雙殉情,留下一個 悲愴的故事,至今流傳。主人公的名字已成為愛和情人的代名詞。 悲劇的原由是義大利名城維洛那的兩個富有家族的爭鬥。劇一開始,他 們兩家人就在街頭互相挑鬥,鬧得全城沸沸揚揚。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兩家 的一對年輕人,凱普萊特的女兒朱麗葉和蒙太古家的羅蜜歐在舞會上相遇, 一見鍾情。愛與仇恨的碰撞開始了,他們自己也分明意識到這可怕的局麵, 朱麗葉沉吟道: “昨天的仇敵,今日的情人,這場戀愛怕要種下禍根。”但 愛的巨大熱量慢慢地將仇恨的冷冰融化。在花園陽台一場戲中,朱麗葉用熾 熱的語言,借黑夜的遮掩傾吐內心的秘密,她的深沉的呼喚中透露出她內心 的不安、痛楚的思索和愛的勇氣: 羅蜜歐啊,羅蜜歐!為什麽你偏偏是羅密歐呢?否認你的父 親,拋棄你的姓名吧;也許你不願意這樣做,那麽隻要宣誓作我的 愛人,我也不願再姓凱普萊特了。隻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敵;你 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這樣的一個你。……啊,換一個姓名吧! 姓名本來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叫做玫瑰的這一種花,要是換了個名 字,它的香味還是同樣的芬芳;羅蜜歐要是換了別的名字,他的可 愛的完美也決不會有絲毫改變。羅密歐,拋棄你的名字吧,我願意 把我整個的心靈,賠償你這一個身外的空名。 有了這發自內心的傾訴,別的什麽話都不用說了,封建家族仇恨的愚蠢 和無聊也就不言自明。 但仇恨仍在盲目地加深。羅蜜歐在一次毆鬥中殺死了朱麗葉的表兄提爾 伯特。羅蜜歐本來是清醒的,他敢於參加凱普萊特家的舞會,不顧世仇偏見, 深深地愛上朱麗葉並與她結婚,說明他不同於一般的人。他殺死提爾伯特實 出不得已,因為提爾伯特先殺死了自己的好友茂丘西奧,又向他挑釁。他因 為謀殺的罪行被逐出維洛那。日益惡化的仇恨給他們的愛情施加了更大的壓 力。 朱麗葉在聽說這場決鬥的結果是親人被殺,愛人被逐時,萬分悲痛。她 的心理變化十分複雜。先是恨羅蜜歐,但她使用的咒罵的字眼卻是 “美麗的 暴君”、“天使般的魔鬼”、“豺狼一樣殘忍的羔羊”等,分明是愛恨交織。 當她知道了事件的真象時,愛情占了上風,仇恨隨之冰釋,為堂兄提爾伯特 之死而流的傷心的眼淚化作為丈夫雖被逐但還活著而流出的高興的眼淚。 法律的威嚴逼他們分離。封建家長的專橫又雪上加霜。朱麗葉的父親要 她嫁給青年貴族帕裏斯。朱麗葉忠實於自己的愛情,斷然拒絕。麵對父母無 情的催逼,這位經歷過痛苦磨鍊的女子沉著冷靜,藉口去教堂懺悔 ,向曾為 她和羅竄歐主持婚禮的勞倫斯神父求助。神父給她一種安眠藥,吃下去可以 假死,在墳墓裏躺上一段時間,逃過這場包辦婚姻。朱麗葉勇敢地吞下藥丸, 使父親的計劃落空。但不幸的是,遠在外地的羅蜜歐聽到愛人死去的消息,
悲 劇 悲劇在西方戲劇史上曾有過輝煌的時代,那就是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根 據那時代的悲劇實績總結出來的理論至今仍被視為經典。他認為,悲劇是對 一個完整的、偉大的、可能的行為的模仿;這種行為是被戲劇詩人表現出來 而不是敘述出來的;這種行為能夠引起我們的恐怖和憐憫,通過這兩種情緒 的渲瀉,從而幫助我們平息心中的這兩種激情。簡單一些,從結局上來說, 與喜劇相反,悲劇總與流血和死亡相連,差不多的主要角色都要死去。 古希臘悲劇多強調命運的多舛以及人物之間的仇殺,往往鬧成 “流血復 仇劇”。後世劇作家沿著這條路子走,一直到莎士比亞時代,這種觀念還很 盛行。莎士比亞本人更多地受到古羅馬戲劇家塞內加作品的影響,比較注重 表現人性中固有的弱點,劇中人物因這些弱點招致毀滅。 如果將莎士比亞的悲劇同他的歷史劇、喜劇等擺在一起比較地看,它有 這樣一些特點。第一,雖然劇中出現的人物很多,但真正的主人公卻隻有一 個或兩個 (hero andj/or heroin),而且,即使有兩個人,悲劇也總是偏重 其中的一個。相應的,它應該描寫一個人的一個或單一的行為,它不能是一 個人的生平歷史。從這個意義上,就排除了歷史劇,雖然它們也可能有悲慘 的結局;第二,悲劇的故事情節的終端是主人公的死亡,而且這死亡必須由 這事件引起。人們在為莎劇歸類的時候,將這作為一個主要標準,因此就將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歸入喜劇類(悲喜劇),將《辛白林》歸入傳奇 劇類。此外悲劇故事應是描述主人公的生活的苦痛,這些苦痛要發生在他死 亡之前並導致他的死亡,如果主人公正在歡樂之時因意外事件突然死去就不 能算是悲劇故事;第三,主人公的痛苦和結局應該是異乎尋常的;第四,這 些痛苦和災難要降臨到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身上。莎士比亞悲劇的人物,大 都是身居高位的帝王將相,如哈姆萊特、李爾王、科利奧蘭納斯、安東尼等。 至少也應該是在某地有影響的人物如 《羅蜜歐與朱麗》中的兩豪門成員,他 們之間的仇恨會波及當地民眾的生活。而奧賽羅雖然原來是個平民,但後來 當了共和國軍隊的統帥。在人們心目中,這些人享受著榮華富貴,有高貴的 品質,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國家的福祉和安危。所以當這樣的人物突然從高 位上跌到塵埃裏,被毀滅,他的命運會更令人同情,使人產生一種強烈的對 比意識,感受到命運的反覆無常,害怕自己有同樣的遭遇,從而達到亞裏士 多德所說的淨化憐憫與恐懼兩種情緒的效果。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對比,我 們設想他描寫一個人因為貧窮和疾病的折磨,因為一些自己的或他人的小過 失而死去,也許這可以被稱為悲慘的,在幾個世紀後的法國也被稱作悲劇, 但莎士比亞不會這麽寫。莎士比亞悲劇人物的災難性結局來自他們的行動, 而行動與他們的性格相一致。就是說,他們自己製造了後果。這是因為因自 身的弱點引起的悲劇更能引起人的憐憫。人物之間的衝突是必須的,但在莎 士比亞這裏卻不是唯一的。特別是在他成熟期的作品中,我們更不能簡單地 將悲劇說成因某些集團間或某些人之間的衝突所致。譬如在 《哈姆萊特》中 國王與王子是死對頭,他們之間的衝突是激烈的吸引人的,但比這更深刻更 激動人心的是王子本人內心的衝突:他的不可治癒的內心痛苦,造成他的遲 疑不決的性格,正是這種性格加上外部衝突最終導致一個血流滿地的悲慘結 局。主人公靈魂內種種矛盾的衝突糾結,在莎士比亞一些著名悲劇作品如《奧 賽羅》、 《麥克白》、《裘力斯·凱撒》等中都多多少少得到展現。
----------------------- page 57-----------------------
一般地說,悲劇主人公本質上是善良的,這樣他之犯了過失導致毀滅, 才會引發我們的同情。因為他具有優秀的品質,我們也才會在這種同情中激 起心中善的東西。莎士比亞的悲劇絕不會令人意誌消沉,俯首於專橫的命運 和世間種種惡勢力。他筆下的人物有時有可怕的激情,但絕不是卑微無聊的。 還是象魯迅用簡煉的語言概括的那樣,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折毀了給 人看,我們在悲劇中看到生命的力量,人類的智慧之光,特別是他的高尚和 尊貴。那神秘的命運以及人間的多種形式的衝突將人們擊垮、摧毀,使他們 經受無量的可怕的痛苦,然而他們受苦但崇高偉大的靈魂,正是人類希望之 所在。悲劇向我們渲染這種神秘感,向我們展示這種有價值的品質怎樣被毀 滅的過程,帶給我們的不是悲觀、絕望,而是充滿希望向命運抗爭的決心和 勇氣。
----------------------- page 58-----------------------
《羅蜜歐與朱麗葉》 ——愛與仇 《羅蜜歐與朱麗葉》大約寫於1594或1595年,那正是莎士比亞戲劇創 作的繁盛期。在以往那些喜劇作品中,愛情得到熱烈的讚美和溫情的嗬護, 在這齣戲裏,年輕男女的愛情更深更瑰麗,但結局卻是雙雙殉情,留下一個 悲愴的故事,至今流傳。主人公的名字已成為愛和情人的代名詞。 悲劇的原由是義大利名城維洛那的兩個富有家族的爭鬥。劇一開始,他 們兩家人就在街頭互相挑鬥,鬧得全城沸沸揚揚。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兩家 的一對年輕人,凱普萊特的女兒朱麗葉和蒙太古家的羅蜜歐在舞會上相遇, 一見鍾情。愛與仇恨的碰撞開始了,他們自己也分明意識到這可怕的局麵, 朱麗葉沉吟道: “昨天的仇敵,今日的情人,這場戀愛怕要種下禍根。”但 愛的巨大熱量慢慢地將仇恨的冷冰融化。在花園陽台一場戲中,朱麗葉用熾 熱的語言,借黑夜的遮掩傾吐內心的秘密,她的深沉的呼喚中透露出她內心 的不安、痛楚的思索和愛的勇氣: 羅蜜歐啊,羅蜜歐!為什麽你偏偏是羅密歐呢?否認你的父 親,拋棄你的姓名吧;也許你不願意這樣做,那麽隻要宣誓作我的 愛人,我也不願再姓凱普萊特了。隻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敵;你 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這樣的一個你。……啊,換一個姓名吧! 姓名本來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叫做玫瑰的這一種花,要是換了個名 字,它的香味還是同樣的芬芳;羅蜜歐要是換了別的名字,他的可 愛的完美也決不會有絲毫改變。羅密歐,拋棄你的名字吧,我願意 把我整個的心靈,賠償你這一個身外的空名。 有了這發自內心的傾訴,別的什麽話都不用說了,封建家族仇恨的愚蠢 和無聊也就不言自明。 但仇恨仍在盲目地加深。羅蜜歐在一次毆鬥中殺死了朱麗葉的表兄提爾 伯特。羅蜜歐本來是清醒的,他敢於參加凱普萊特家的舞會,不顧世仇偏見, 深深地愛上朱麗葉並與她結婚,說明他不同於一般的人。他殺死提爾伯特實 出不得已,因為提爾伯特先殺死了自己的好友茂丘西奧,又向他挑釁。他因 為謀殺的罪行被逐出維洛那。日益惡化的仇恨給他們的愛情施加了更大的壓 力。 朱麗葉在聽說這場決鬥的結果是親人被殺,愛人被逐時,萬分悲痛。她 的心理變化十分複雜。先是恨羅蜜歐,但她使用的咒罵的字眼卻是 “美麗的 暴君”、“天使般的魔鬼”、“豺狼一樣殘忍的羔羊”等,分明是愛恨交織。 當她知道了事件的真象時,愛情占了上風,仇恨隨之冰釋,為堂兄提爾伯特 之死而流的傷心的眼淚化作為丈夫雖被逐但還活著而流出的高興的眼淚。 法律的威嚴逼他們分離。封建家長的專橫又雪上加霜。朱麗葉的父親要 她嫁給青年貴族帕裏斯。朱麗葉忠實於自己的愛情,斷然拒絕。麵對父母無 情的催逼,這位經歷過痛苦磨鍊的女子沉著冷靜,藉口去教堂懺悔 ,向曾為 她和羅竄歐主持婚禮的勞倫斯神父求助。神父給她一種安眠藥,吃下去可以 假死,在墳墓裏躺上一段時間,逃過這場包辦婚姻。朱麗葉勇敢地吞下藥丸, 使父親的計劃落空。但不幸的是,遠在外地的羅蜜歐聽到愛人死去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