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54-----------------------


    《一報還一報》 ——善惡糾結 這個劇作和 《終成眷屬》一樣看了使人很不好受。因為其中充滿了塵世 的醜惡,而善惡的界線又不如早期喜劇中的那麽清晰。可以說作者對越來越 不如人意的現實失去了得心應手的控製。 象許多莎劇劇本一樣, 《一報還一報》(measure for mea-sure)取 材於舊的劇本和故事,而其劇名則來自 《聖經·馬太福音》第七章第二節: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你們用什麽量器(measure)量給人, 也必用什麽量器量給你們。”按照更仁慈善良的聖訓,要以德報怨。這裏雖 用 《聖經》詞語,卻非宣傳教義。以暴易暴,牙眼相報,是現實世界的法則。 《一報還一報》在中國上演,取名《請君入甕》,就是這個意思。 故事發生在維也納公國。這裏的公爵施文森修一貫性情寬厚,垂拱而 治,在深受臣民愛戴的同時,也助長了國內的一些不良風氣。以前曾有過一 條法律規定,如果一個男人跟他的妻子以外的女人同居,就得被處死刑。現 在因公爵行無為之治,這一類的犯罪愈益增多,使公爵很不安。他想恢復法 製,又擔心從寬容一下子變為嚴厲,人們受不了,把他看成一個暴君,影響 他的聲譽和國家的安定。因此,他決定暫時離開維也納,另派一個人代行職 權,整肅法紀。他和許多廷臣都認為素有 “聖人”之稱安哲魯的最能勝任。 公爵也想藉此機會考驗一下他的品行。這樣,安哲魯代理執政,公爵出巡。 但公爵沒走多遠就喬裝打扮成修道士返回維也納。 年青人克勞狄奧與未婚妻同居並使她懷孕違反了那條刑律。安哲魯上任 伊始為儆效尤判他死刑。克勞狄奧的姐姐伊莎貝拉向執政求情,安哲魯起初 堅持法律的公正和無私,說,判克勞狄奧罪的不是他,而是法律。即便這是 他兒子,他兄弟,也不能徇私情。而且決定第二天就執法。伊薩貝拉則強調 仁慈的重要性和它對於人世的好處: “請老爺相信吧,凡是大人物的裝飾, 不論是國王的王冠,攝政的寶劍,元帥的軍杖,還是法官的禮袍,都一半也 比不上仁慈那樣能表示他們的高貴風度。” 但後來安哲魯為她的美貌所打動,心裏轉起不良的念頭。他的內心是極 其矛盾的。幾次要轉身離去,都停住了腳步,因為他太想再看看伊莎白拉美 麗的容顏,再聽聽她天仙一般溫柔的話語。終於邪惡占了上風,他提出以伊 莎貝拉的貞操換取她弟弟的性命。伊莎貝拉當然不從。這件事被隱藏在城內 的公爵知道了,就訂了一個移花接木計,讓伊莎貝拉答應下安哲魯的要求。 原來公爵早已掌握了安哲魯以前的一些不光彩的隱秘,他因為未婚妻瑪麗亞 娜家道中落而無情地將她拋棄。公爵就讓瑪麗亞娜冒充伊莎貝拉夤夜赴約。 安哲魯不知是計,在滿足了性慾之後,還出爾反爾要堅持法律的 “正義”, 下令將克勞狄奧處死。危急時刻公爵命令獄卒用另一名死囚的首級替代。公 爵到法庭上揭穿了事件的真象,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安哲魯,這個一貫被人 們稱為道德衛士的人原來是個偽君子。因為瑪麗亞娜和伊莎貝拉求情,公爵 赦免了他,命他與瑪麗亞娜成婚。公爵本人呢,在這件事中愛上了伊莎貝拉, 現在也比翼雙飛。而維也納的風氣從此也更加淳厚了。 然而達到這種淳厚狀態,獲得這個團圓結局的手段卻是不淳厚、不光明 正大的。許多莎劇批評家都認為這是所有三十七部戲中最讓人厭惡、給人不 舒服感的劇作。我們在 《威尼斯商人》中曾看到了快樂世界中的一團陰雲,


    ----------------------- page 55-----------------------


    即夏洛克身上所有的矛盾。在 《一報還一報》中,這陰雲的麵積更大了,不 愉快的事物愈益增多,法律鬆馳,社會混亂,道德淪喪,有虛偽和欺詐,有 盜竊和姦淫,有監獄和妓院等等,總之,齷齪的東西比比皆是。 安哲魯這個人物和夏洛克一樣是複雜的,他有偽善和卑鄙的一麵;但他 追求伊莎貝拉也部分地出於對她的讚賞和愛慕,我們也看到了他為了自己這 種行為良心上受的折磨。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伊莎貝拉在為弟弟求情時說的一 段話:“老爺,請您捫自己的良心問問,看您會不會犯跟我弟弟同樣的罪過。 要是您的心窩裏也有這種犯罪的念頭,那就請您不要殺我弟弟吧!”既然伊 莎貝拉認為弟弟與心上人同居是不超越人情的可以寬恕的,那麽安哲魯向伊 莎貝拉求愛除了手段不正當之外,不也可以原諒,至少應予以理解嗎? 一些正麵人物形象也值得推敲。克勞狄奧與未婚妻同居犯罪,急急地去 找姐姐,讓她無論如何要去向安哲魯求情,先就動機不純。當他知道了安哲 魯對姐姐的無理要求,不但不安慰她,反而為了自己活命,勸姐姐答應這要 求並竭力為安哲魯的行為開脫。開始他的犯罪,是置法律於不顧,這不算怎 麽嚴重,因為法律自有它的毛病,而後來他卻犯更重的罪,乃是道德的敗壞 和廉恥的喪失。 公爵文森修實際上是個偽君子。他想整頓社會風氣而又不願得罪人,於 是躲起來讓安哲魯當替罪羊。他本來對安哲魯就不放心,故採用欲擒故縱法, 當眾盛讚他品德高尚,表示對他很信任,實際上早已掌握了他的陰私,藏在 暗處伺機揭穿底細。他沒有資格扮演一個正義的守護神的角色。一報還一報, 這個半斤,那個八兩,這裏沒有公平的衡量者。 《馬太福音》裏還有一段話 是: “為什麽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 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正可以用在公爵身上。 早期喜劇中的人物都是那麽單純、可愛,現在呢,人物複雜得多、凝重 得多了。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將要進入高峰期即悲劇期。他的悲劇代表作, 所謂四大悲劇 《哈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和《奧賽羅》以及其 他一些名劇將他對現實對人生認識的深刻及戲藝劇術之純熟推到極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自然與人生的盛宴—莎士比亞戲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喬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喬生並收藏自然與人生的盛宴—莎士比亞戲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