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自然與人生的盛宴—莎士比亞戲劇 作者:黃喬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page 42-----------------------
不要看我們一味胡鬧, 這蠢豬是他自取其殃; 我們要告訴世人知道, 風流娘兒們不一定輕狂。 但不管怎麽說,福斯塔夫還是這齣戲裏最有趣也最有戲的人物。他的性 格是個奇妙的混合體。在歷史劇中,他常常膽小如鼠,在戰場上怯陣裝死, 平時隻說不幹。但在這裏他卻膽大包天,無所顧忌。主要表現在對金錢和女 色的迷戀和追求上。俄國作家普希金認為他的好色的一麵很突出,是個典型 的享樂主義者: “福斯塔夫的惡行,一個連著一個,構成一串滑稽的、畸形 的圖畫,酷似古代的酒神祭時的景象。我們分析一下福斯塔夫的性格,那就 可以看出,他的重要特徵是好色;粗俗地、卑賤地追逐女性,大概從小就成 了他的首要嗜好,但現在他已是五十開外的人了,他發胖了,衰老了;貪食 和美酒顯然勝過了維納斯。第二,他是個懦夫,但是因為他和年輕的酒肉朋 友生活在一起,不斷地受到他們的嘲笑和捉弄,他也會掩飾自己的怯懦,表 現出躲躲閃閃的可笑的勇敢。他有吹牛的習慣和心計,福斯塔夫一點也不笨, 並且正相反,他也有那種常常與好人在一起的人們的某些習慣。他一點也沒 有什麽常規。他象女人一樣軟弱,他需要強烈的西班牙酒 (the sack)、油 膩的飲食和供養自己情婦的金錢;為了獲得這些,他什麽都幹,隻要不去碰 明擺著的危險。”的確,在這齣戲裏,福斯塔夫色膽包天,到了不顧一切的 地步,甚至在明知道有危險的情況下,也要去碰碰運氣。但究其原因,卻並 非為了女人。追求女人自然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作者為遵女王之命 而特意安排的情節,但作者更強調福斯塔夫貪財的一麵。有了錢,他就可以 更多地滿足自己的欲望。他與兩位太太調情,是因為他聽說福德大娘掌管著 家裏的錢財,家裏的錢數也數不清,而培琪大娘家就象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礦。 他於是下定決心說: “我要去接管她們兩人的全部財富,她們兩個人便是我 的兩個國庫;她們一人是東印度,一個是西印度,我就在這兩地之間開闢我 的生財之道。”這位窮極無聊的騎士被錢財誘得昏了頭,拚命往前沖,結果 落進了陷阱,當眾受辱。他最後被一群 “精靈”捉弄,難受之餘,不得不承 認自己的 “弱點”:“我曾經三、四次疑心他們不是什麽精靈,可是一則因 為我自己做賊心虛,二則因為突如其來的怪事,把我嚇昏了頭,所以會把這 種破綻百出的騙局當做真實,雖然荒謬得不近情理也會使我深信不疑,可見 一個人做了壞事,雖有天大的聰明,也會受人之愚的。”這實際上也透露出 他的性格中怯懦的分子,因為他的社會地位低下,生活沒有保障,隻好幹些 偷偷摸摸的勾當,沒有了以往的驕橫。 但我們不要忘記,莎士比亞是在寫喜劇,而且是為宮廷所寫,所以對人 物的處理,因為作者懷著的一腔樂觀情緒,就總保留幾分友善。與福斯塔夫 同夥的幾個人,畢斯托爾、巴道夫、尼姆等雖都是市井無賴,但他們作為福 斯塔夫的跟班一麵也受著他的奴役和剝削。他們也還有善良的一麵,如在酒 店裏誰都不願為福斯塔夫送情書,巴道夫因此被解僱,畢斯托爾後來也和眾 人一起捉弄自己的主人。就連福斯塔夫,作者也沒有將他弄得一敗塗地,仍 採用玩笑筆法,與人為善,勸人改過。 除了福斯塔夫,這齣戲幾乎是女性占盡風流。主要人物有培琪大娘、福 德大娘、安·培琪小姐和快嘴桂嫂。在以往的戲裏,莎士比亞善於描寫少女,
----------------------- page 43-----------------------
這齣戲裏則大多是婦人。婦人就沒有那麽多詩意,這跟這齣戲的主題和背景 也有關係。兩位大娘是市鎮上那種賢惠、安分、普普通通的女人,她們受不 了在大城市流行的男女調情的把戲。當福斯塔夫給她們分別寫了一封情書 時,她們火冒三丈,認為這是對她們的人格的褻瀆,斥責他是個 “膽大妄為 的狗賊”。而且她們還反躬自省,回顧一下自己是否有什麽地方不檢點,被 人利用。總之,她們是善良的家庭婦女,力求道德的純潔。當然,她們並不 是那種古板無意趣的婦人,動不動就對人金剛怒目式。那就不能稱為 “風流 娘兒們”了。她們很活潑,也很有主見,培琪大娘尤其如此。她在家中有相 當大的發言權,如何對福斯塔夫採取行動,她是一個主導者。相比較而言, 福德大娘就軟弱一些,丈夫對她很不信任,時常醋意大發,使她畏首畏尾。 當然,她們二位聯合起來以後,就有力得多了,雖然仍受著丈夫們的監視和 來自社會上的壓力。她們沉著冷靜地分析了形勢,掌握福斯塔夫這個貪財好 色之徒的心理,又利用快嫂桂嘴傳遞信息,引他上鉤,最後終於達到保護自 己,懲罰惡棍的目的。 對於福德大娘,這次行動還有一個收穫,就是教育了嫉妒成性、冥頑不 靈的丈夫,福德對妻子不信任,嚴加管束,也反映了那時男女不平等的社會 製度。男人過分熱衷於要求女性貞潔,安分守己,靜如古井。殊不知婦女也 有玩樂的天性,她們也需要人的尊嚴和獨立意識。這齣戲表明婦女的勝利。 福德事後對妻子道歉說: “從此以後,我一切聽任你;我寧願疑心太陽失去 了熱力,不願疑心你有不貞的行為。你已經使一個對於你的賢德缺少信心的 人,變成了你的一個忠實的信徒了。” 另外,劇中也安排了年輕人的戀愛故事。其主題仍然是青年男女如何沖 破封建包辦婚姻的羅網,爭取自由,這是社會解放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莎 士比亞許多作品中不遺餘力加以宣揚的觀念。有好幾個人想娶安小姐。英俊 瀟灑的青年貴族範頓與小姐兩情相悅,卻遭家長反對。安的父母要選法官夏 祿的侄子斯蘭德和法國醫生卡厄斯。前者是一個滑稽可笑的角色,他根本不 懂得什麽是愛情,糊裏糊塗一個勁兒對叔叔說:“你叫我娶她,我就娶她。” 安一與他說話,他就答非所問,笑話百出。這一場戲是全劇最精彩的段落之 一。安的父親看中了斯蘭德的錢財,夏祿也覺得安的陪嫁少不了,就竭力撮 合,安不滿地說; “這是我父親中意的人。唉,有了一年三百磅的收入,頂 不上眼的傖夫也就變成俊漢了。”安的母親相中了法國醫生,但這位實是個 輕狂無用之人。安斷然宣言: “要是叫我嫁給那個醫生,我寧願讓你們把我 活埋了!”她與範頓的愛是破除了門第觀念和金錢束縛的,是在互相了解的 基礎上發生發展的。這正是莎士比亞心目中理想的愛情。 弗裏德裏希·恩格斯對莎士比亞的作品推崇備至。具體到有關福斯塔夫 的幾部劇作,他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說法即 “福斯塔夫式背景”。在致德國 作家拉薩爾的信中他認為應該多向莎士比亞學習: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為 了觀念的東西而忘掉現實主義的東西,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亞。根據我對 戲劇的這種看法,介紹那時五光十色的平民社會,會提供完全不同的材料使 劇本生動起來,……在這個封建關係解體的時期,我們從那些流浪的叫化子 般的國王、無衣無食的僱傭兵和形形色色的冒險家身上,什麽驚人的獨特的 形象不能發現呢!這幅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在這種類型的歷史劇中必然會比在 莎士比亞那裏有更大的效果。”恩格斯這裏說的主要是 《亨利四世》,在那 裏,平民社會是作為背景出現的,而在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中,平民生活
不要看我們一味胡鬧, 這蠢豬是他自取其殃; 我們要告訴世人知道, 風流娘兒們不一定輕狂。 但不管怎麽說,福斯塔夫還是這齣戲裏最有趣也最有戲的人物。他的性 格是個奇妙的混合體。在歷史劇中,他常常膽小如鼠,在戰場上怯陣裝死, 平時隻說不幹。但在這裏他卻膽大包天,無所顧忌。主要表現在對金錢和女 色的迷戀和追求上。俄國作家普希金認為他的好色的一麵很突出,是個典型 的享樂主義者: “福斯塔夫的惡行,一個連著一個,構成一串滑稽的、畸形 的圖畫,酷似古代的酒神祭時的景象。我們分析一下福斯塔夫的性格,那就 可以看出,他的重要特徵是好色;粗俗地、卑賤地追逐女性,大概從小就成 了他的首要嗜好,但現在他已是五十開外的人了,他發胖了,衰老了;貪食 和美酒顯然勝過了維納斯。第二,他是個懦夫,但是因為他和年輕的酒肉朋 友生活在一起,不斷地受到他們的嘲笑和捉弄,他也會掩飾自己的怯懦,表 現出躲躲閃閃的可笑的勇敢。他有吹牛的習慣和心計,福斯塔夫一點也不笨, 並且正相反,他也有那種常常與好人在一起的人們的某些習慣。他一點也沒 有什麽常規。他象女人一樣軟弱,他需要強烈的西班牙酒 (the sack)、油 膩的飲食和供養自己情婦的金錢;為了獲得這些,他什麽都幹,隻要不去碰 明擺著的危險。”的確,在這齣戲裏,福斯塔夫色膽包天,到了不顧一切的 地步,甚至在明知道有危險的情況下,也要去碰碰運氣。但究其原因,卻並 非為了女人。追求女人自然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作者為遵女王之命 而特意安排的情節,但作者更強調福斯塔夫貪財的一麵。有了錢,他就可以 更多地滿足自己的欲望。他與兩位太太調情,是因為他聽說福德大娘掌管著 家裏的錢財,家裏的錢數也數不清,而培琪大娘家就象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礦。 他於是下定決心說: “我要去接管她們兩人的全部財富,她們兩個人便是我 的兩個國庫;她們一人是東印度,一個是西印度,我就在這兩地之間開闢我 的生財之道。”這位窮極無聊的騎士被錢財誘得昏了頭,拚命往前沖,結果 落進了陷阱,當眾受辱。他最後被一群 “精靈”捉弄,難受之餘,不得不承 認自己的 “弱點”:“我曾經三、四次疑心他們不是什麽精靈,可是一則因 為我自己做賊心虛,二則因為突如其來的怪事,把我嚇昏了頭,所以會把這 種破綻百出的騙局當做真實,雖然荒謬得不近情理也會使我深信不疑,可見 一個人做了壞事,雖有天大的聰明,也會受人之愚的。”這實際上也透露出 他的性格中怯懦的分子,因為他的社會地位低下,生活沒有保障,隻好幹些 偷偷摸摸的勾當,沒有了以往的驕橫。 但我們不要忘記,莎士比亞是在寫喜劇,而且是為宮廷所寫,所以對人 物的處理,因為作者懷著的一腔樂觀情緒,就總保留幾分友善。與福斯塔夫 同夥的幾個人,畢斯托爾、巴道夫、尼姆等雖都是市井無賴,但他們作為福 斯塔夫的跟班一麵也受著他的奴役和剝削。他們也還有善良的一麵,如在酒 店裏誰都不願為福斯塔夫送情書,巴道夫因此被解僱,畢斯托爾後來也和眾 人一起捉弄自己的主人。就連福斯塔夫,作者也沒有將他弄得一敗塗地,仍 採用玩笑筆法,與人為善,勸人改過。 除了福斯塔夫,這齣戲幾乎是女性占盡風流。主要人物有培琪大娘、福 德大娘、安·培琪小姐和快嘴桂嫂。在以往的戲裏,莎士比亞善於描寫少女,
----------------------- page 43-----------------------
這齣戲裏則大多是婦人。婦人就沒有那麽多詩意,這跟這齣戲的主題和背景 也有關係。兩位大娘是市鎮上那種賢惠、安分、普普通通的女人,她們受不 了在大城市流行的男女調情的把戲。當福斯塔夫給她們分別寫了一封情書 時,她們火冒三丈,認為這是對她們的人格的褻瀆,斥責他是個 “膽大妄為 的狗賊”。而且她們還反躬自省,回顧一下自己是否有什麽地方不檢點,被 人利用。總之,她們是善良的家庭婦女,力求道德的純潔。當然,她們並不 是那種古板無意趣的婦人,動不動就對人金剛怒目式。那就不能稱為 “風流 娘兒們”了。她們很活潑,也很有主見,培琪大娘尤其如此。她在家中有相 當大的發言權,如何對福斯塔夫採取行動,她是一個主導者。相比較而言, 福德大娘就軟弱一些,丈夫對她很不信任,時常醋意大發,使她畏首畏尾。 當然,她們二位聯合起來以後,就有力得多了,雖然仍受著丈夫們的監視和 來自社會上的壓力。她們沉著冷靜地分析了形勢,掌握福斯塔夫這個貪財好 色之徒的心理,又利用快嫂桂嘴傳遞信息,引他上鉤,最後終於達到保護自 己,懲罰惡棍的目的。 對於福德大娘,這次行動還有一個收穫,就是教育了嫉妒成性、冥頑不 靈的丈夫,福德對妻子不信任,嚴加管束,也反映了那時男女不平等的社會 製度。男人過分熱衷於要求女性貞潔,安分守己,靜如古井。殊不知婦女也 有玩樂的天性,她們也需要人的尊嚴和獨立意識。這齣戲表明婦女的勝利。 福德事後對妻子道歉說: “從此以後,我一切聽任你;我寧願疑心太陽失去 了熱力,不願疑心你有不貞的行為。你已經使一個對於你的賢德缺少信心的 人,變成了你的一個忠實的信徒了。” 另外,劇中也安排了年輕人的戀愛故事。其主題仍然是青年男女如何沖 破封建包辦婚姻的羅網,爭取自由,這是社會解放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莎 士比亞許多作品中不遺餘力加以宣揚的觀念。有好幾個人想娶安小姐。英俊 瀟灑的青年貴族範頓與小姐兩情相悅,卻遭家長反對。安的父母要選法官夏 祿的侄子斯蘭德和法國醫生卡厄斯。前者是一個滑稽可笑的角色,他根本不 懂得什麽是愛情,糊裏糊塗一個勁兒對叔叔說:“你叫我娶她,我就娶她。” 安一與他說話,他就答非所問,笑話百出。這一場戲是全劇最精彩的段落之 一。安的父親看中了斯蘭德的錢財,夏祿也覺得安的陪嫁少不了,就竭力撮 合,安不滿地說; “這是我父親中意的人。唉,有了一年三百磅的收入,頂 不上眼的傖夫也就變成俊漢了。”安的母親相中了法國醫生,但這位實是個 輕狂無用之人。安斷然宣言: “要是叫我嫁給那個醫生,我寧願讓你們把我 活埋了!”她與範頓的愛是破除了門第觀念和金錢束縛的,是在互相了解的 基礎上發生發展的。這正是莎士比亞心目中理想的愛情。 弗裏德裏希·恩格斯對莎士比亞的作品推崇備至。具體到有關福斯塔夫 的幾部劇作,他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說法即 “福斯塔夫式背景”。在致德國 作家拉薩爾的信中他認為應該多向莎士比亞學習: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為 了觀念的東西而忘掉現實主義的東西,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亞。根據我對 戲劇的這種看法,介紹那時五光十色的平民社會,會提供完全不同的材料使 劇本生動起來,……在這個封建關係解體的時期,我們從那些流浪的叫化子 般的國王、無衣無食的僱傭兵和形形色色的冒險家身上,什麽驚人的獨特的 形象不能發現呢!這幅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在這種類型的歷史劇中必然會比在 莎士比亞那裏有更大的效果。”恩格斯這裏說的主要是 《亨利四世》,在那 裏,平民社會是作為背景出現的,而在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中,平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