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仍然坐在那兒,盯著電腦看。然後他說:


    “最糟糕的部分就是名字。艾勃特……”


    蘇菲第一次發現艾勃特和艾伯特這兩個名字是如此相像。可是看到艾伯特如此生氣,她一句話也不敢說。他們一起走到茶幾那兒,再度坐下來。


    史賓諾莎


    ……上帝不是一個傀儡戲師傅……


    他們坐在那兒,許久沒有開口。後來蘇菲打破沉默,想讓艾伯特忘掉剛才的事。


    “笛卡爾一定是個怪人。他後來成名了嗎?”


    艾伯特深呼吸了幾秒鍾才開口回答:


    “他對後世的影響非常重大,尤其是對另外一位大哲學家史賓諾莎。他是荷蘭人,生於一六三二到一六七七年間。”


    “你要告訴我有關他的事情嗎?”


    “我正有此意。我們不要被來自軍方的挑釁打斷。”


    “你說吧,我正在聽。”


    “史賓諾莎是阿姆斯特丹的猶太人,他因為發表異端邪說而被逐出教會。近代很少有哲學家像他這樣因為個人的學說而備受毀謗與迫害,原因在於他批評既有的宗教。他認為基督教與猶太教之所以流傳至今完全是透過嚴格的教條與外在的儀式。他是第一個對聖經進行‘歷史性批判’的人。”


    “請你說得更詳細一些。”


    “他否認整本聖經都是受到上帝啟示的結果。他說,當我們閱讀聖經時,必須時時記得它所撰寫的年代。他建議人們對聖經進行‘批判性’的閱讀,如此便會發現經文中有若幹矛盾之處。不過他認為新約的經文代表的是耶穌,而耶穌又是上帝的代言人。因此耶穌的教誨代表基督教已脫離正統的猶太教。耶穌宣揚‘理性的宗教’,強調愛甚於一切。史賓諾莎認為這裏所指的‘愛’代表上帝的愛與人類的愛。然而遺憾的是,後來基督教本身也淪為一些嚴格的教條與外在的儀式。”


    “我想無論基督教或猶太教大概都很難接受他這些觀念。”


    “到事態最嚴重時,連史賓諾莎自己的家人也與他斷絕關係,他們以他散布異端邪說為由,剝奪他的繼承權。這點令人備感諷刺,因為很少人像史賓諾莎這樣大力鼓吹言論自由與宗教上的寬容精神。由於來自四麵八方的反對,史賓諾莎最後決定過清靜隱遁的生活,全心研修哲學,並靠為人磨鏡片糊口。其中有些鏡片後來成為我的收藏晶。”


    “哇!”


    “他後來以磨鏡片維生這件事可說具有象徵性的意義。一個哲學家必須幫助人們用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生命。史賓諾莎的主要哲學理念之一就是要用永恆的觀點來看事情。”


    水但削觀點?”


    “是的,蘇菲。你想你可以用宇宙的觀點來看你自己的生命嗎?你必須試著想像此時此刻自己在人世間的生活……”


    “嗯……不太容易。”


    “提醒自己你隻是整個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個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我想我了解你的意思……”


    “你能試著去感覺嗎?你能一下子看到整個大自然(應該說整個宇宙)嗎?”


    “我不確定。也許我需要一些鏡片。”


    “我指的不僅是無窮的空間,也包括無限的時間。三萬年前在萊茵河穀住著一個小男孩,他曾經是這整個大自然的一小部分,是一個無盡的汪洋中的一個小漣漪。你也是,蘇菲。你也是大自然生命中的一小部分。你和那個小男孩並沒有差別。”


    “隻不過我現在還活著。”


    “是的。但這正是我要你試著去想像的。在三萬年之後,你會是誰呢?”


    “你說的異端邪說就是指這個嗎?”


    “並不完全是……史賓諾莎並不隻是說萬事萬物都屬於自然,他認為大自然就是上帝。他說上帝不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之中。”


    “這麽說他是一個泛神論者。”


    一元論“沒錯。對史賓諾莎而言,上帝創造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要置身其外。不,上帝就是世界,有時史賓諾莎自己的說法會有些出入。


    他主張世界就在上帝之中。這裏他乃是引用保羅在雅典小丘上對雅典人說的話:‘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不過我們還是追隨史賓諾莎的思想脈絡吧。他最重要著作是《幾何倫理學》(ethicsgeometricauydemonstrated)。”


    “依幾何方式證明的倫理學?”


    “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在哲學上,倫理學研究的是過善良生活所需的道德行為。這也是我們提到蘇格拉底或亞理斯多德的‘倫理學’時所指的意思,可是到了現代,倫理學卻多多少少淪為教導人們不要冒犯別人的一套生活準則。”


    “是不是因為時常想到自己便有自我主義之嫌?”


    “是的,多少有這種意味,史賓諾莎所指的倫理學與現代不太相同,它包括生活的藝術與道德行為。”


    “可是……怎樣用幾何方法來展現生活的藝術呢?”


    “所謂幾何方法是指他所有的術語或公式。你可能還記得笛卡爾曾經希望把數學方法用在哲學性思考中,他的意思是用絕對合乎邏輯的推理來進行哲學性的思考。史賓諾莎也稟承這種理性主義的傳統。他希望用他的倫理學來顯示人類的生命乃是遵守大自然普遍的法則,因此我們必須掙脫自我的感覺與衝動的束縛。他相信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獲得滿足與快樂。”


    “我們不隻受到自然法則的規範吧?”


    “你要知道,史賓諾莎不是一位讓人很容易了解的哲學家,所以我們得慢慢來,你還記得笛卡爾相信真實世界是由‘思想’與‘外擴’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實體所組成的吧?”


    “我怎麽可能忘記呢?”


    “‘實體’這個詞可以解釋成‘組成某種東西的事物’或‘某種東西的本質或最終的麵貌’。笛卡爾認為實體有兩種。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擴延’。”


    “你不需要再說一次。”


    “不過,史賓諾莎拒絕使用這種二分法。他認為宇宙間隻有一種實體。既存的每樣事物都可以被分解、簡化成一個他稱為‘實體’的真實事物。他有時稱之為‘上帝’或‘大自然’。因此史賓諾莎並不像笛卡爾那樣對真實世界抱持二元的觀點。我們稱他為‘一元論者’。也就是說,他將大自然與萬物的情況簡化為一個單一的實體。”


    “那麽他們兩人的論點可說是完全相反。”


    “是的。但笛卡爾與史賓諾莎之間的差異並不像許多人所說的那麽大。笛卡爾也指出,唯有上帝是獨立存在的。隻是,史賓諾莎認為上帝與大自然(或上帝與他的造物)是一體的。隻有在這方麵他的學說與笛卡爾的論點和猶太、基督兩教的教義有很大的差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菲的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挪威]喬斯坦·賈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挪威]喬斯坦·賈德並收藏蘇菲的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