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張廣厚為祖國贏得了榮譽。“楊、張定理”被載入史冊,使他們的同胞感到由衷的驕傲,像陳景潤解開“哥德巴赫猜想”之謎一樣,他們是數學王國的勳爵,是祖國和人民的驕子!
他們的這一傑出成果,是在“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取得的,芳林寥落,紅杏出牆,該是多麽艱難,又多麽可貴!
粉碎“四人幫”之後的一九七七年,全國各大報紙都在第一版的顯著位置報導了張廣厚的學術成就,他年方四十,已“功成名就”,在被十年浩動耽誤了青春歲月的同代人中,他是幸運兒、佼佼者,屬於令人羨慕的大器早成;一九八七年,他剛剛過了五十歲生日,卻溘然長逝,與那些歷盡劫難仍然健在的前輩相比,他走得太早了,早得令人難以置信,令人扼腕太息!登上“整函數與亞純函數值分布理論”的高峰,在“虧值、漸近值和奇異方向”的研究中作出具有世界性的突破,正當“無限風光在險峰”之際,誰又能夠料到,生命留給他的僅僅隻有十年!這十年,是他的生命之火最為旺盛的十年,人生和事業都趨於成熟的十年,比金子還要寶貴萬分的十年,他覺得麵前的路還很長,他的事業還剛剛開始,卻不知道這一切都要很快地結束了。他從來也沒有研究過也不可能研究:他這一代知識分子中出現的英年早逝,是一種什麽“奇異方向”?
他把這個非數學的命題留給後人了,留給他的師長,留給他的領導,留給他的戰友,留給他的親人,留給那些認識他的和不認識他的同代人,留給他匆匆而過的這個時代。
張廣厚之死,帶給人們的震驚決不亞於他十年前的一舉成名。一個天才,卻為什麽這樣短命?難道我們十億人口的大國還養不活一個數學家,不能給他的工作、生活、醫療保健提供一切必要的條件嗎?提起張廣厚,讀者也許以為像他這樣的名人一定會擁有舒適的住宅,過著優裕的物質生活、有完備的保健條件,如稀世珍寶般地“供養”起來,萬無一失……
那麽,我們不妨去拜謁一下數學家的故居。
這兒,就是這兒。在京城北郊馬甸的兩間低矮簡陋的小平房裏,張廣厚和他的妻子帶著兩個女兒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這是張廣厚自己動手用磚頭隔成的“兩間”房,這邊放一張雙層木床,住著妻、女,那邊放一張單人木床,一張破舊的兩屜桌,一把木椅,權作他的臥室兼工作室,這些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連同不可或缺的蜂窩煤爐子和鍋碗瓢盆。每天,他騎著自行車繞過大半個北京到遠在西郊的“科學城”去上班。回到家裏,還要買菜、捅爐子、做飯、哄孩子。張廣厚忙,妻子也忙,能者多勞的丈夫主動擔起在常人眼裏似乎應由妻子承擔的繁重家務,兩個女兒都是他帶大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都需要這位大數學家去精心運算、巧為安排,以避免“赤字”。早在他讀研究生時,大女兒就已經出生了,他每月四十二元工資,除了這個小家庭的開銷,還要寄給唐山的父母二十元,父親是早年傷殘的老礦工,母親是家庭婦女,他作為長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礦工的兒子張廣厚是半工半讀上完中學考入北大的,畢業了,掙錢了,自然更得養家。扣除一切,他每月的生活費隻有十七元,再扣掉這個愛書如命的人的買書錢,幾乎連飯都吃不上了。一九六七年,他研究生畢業,工資調到六十九元,二女兒又出世了,這六十九元工資一直延續了十幾年,卻從未間斷奉養雙親。至於他的工資終於提到了一百九十元,那已是他去世前不久的事了。人們盡可以憑著豐富的想像力去揣測:在經濟拮據、營養缺乏的情況下,他那一米八五的大個子和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消耗,到底靠什麽去補充、去支撐?
靠的是他對於事業如宗教徒那樣虔誠而堅定的信念。他高高的顴骨上麵,一雙黑亮的眼睛閃爍著貧賤不移的光芒:“我可以拋棄一切,隻要數學!”為了他心目中那神聖的數學,張廣厚可以忍受一切,當他的神思在數學王國遨遊的時候,他可以把一切忘卻!騎車上班的路上,他在思索;懷抱嬰兒唱催眠曲的時候,他在思索;淘米做飯的時候,仍然在思索。他會突然扔下切菜刀,急急忙忙地去尋找紙筆;他會在炒菜鍋裏油沸之際,突然轉身去演算數學。“爸爸,鍋燒著了!”女兒在驚呼,他如夢方醒!
也許正是這忙亂的節奏、擁擠的鬥室,造就了他獨特的工作習慣。他很難在那張全家人共用的兩屜桌上踏踏實實地用功夫,反而覺得在夜深人靜之時,躺在他那張單人床上,頭腦才格外清醒,徹夜不眠,輾轉反側,那是他的最大享受!
張廣厚正是在這陋室中做出了驚人的成就。他的妻子——一位麵色蒼白、形容憔悴的中年婦女,清清楚楚地記得,在丈夫潛心寫作學術論文的時候,是怎樣忍受著貧困的煎熬甚至忍受著飢餓。他拿著論文的初稿去請教導師,早晨離家之前隻能喝一碗棒子麵粥。在老教授的容廳裏一坐幾個鍾頭,那點兒棒子麵粥早就頂不住了,他想抽支煙壓製一下食慾,兜兒裏的那盒價值一毛九分錢的“戰鬥”牌香菸卻拿不出手。也許老教授看出了他的神色異樣,也許聽到了他的飢腸轆轆,及時地中止了他們之間那嚴肅而又熱烈的理論探討,說:“你餓了吧!中午就在這兒吃飯吧!”隻有廣厚和他的妻子知道,那餐午飯吃的是什麽滋味兒!
他們的這一傑出成果,是在“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取得的,芳林寥落,紅杏出牆,該是多麽艱難,又多麽可貴!
粉碎“四人幫”之後的一九七七年,全國各大報紙都在第一版的顯著位置報導了張廣厚的學術成就,他年方四十,已“功成名就”,在被十年浩動耽誤了青春歲月的同代人中,他是幸運兒、佼佼者,屬於令人羨慕的大器早成;一九八七年,他剛剛過了五十歲生日,卻溘然長逝,與那些歷盡劫難仍然健在的前輩相比,他走得太早了,早得令人難以置信,令人扼腕太息!登上“整函數與亞純函數值分布理論”的高峰,在“虧值、漸近值和奇異方向”的研究中作出具有世界性的突破,正當“無限風光在險峰”之際,誰又能夠料到,生命留給他的僅僅隻有十年!這十年,是他的生命之火最為旺盛的十年,人生和事業都趨於成熟的十年,比金子還要寶貴萬分的十年,他覺得麵前的路還很長,他的事業還剛剛開始,卻不知道這一切都要很快地結束了。他從來也沒有研究過也不可能研究:他這一代知識分子中出現的英年早逝,是一種什麽“奇異方向”?
他把這個非數學的命題留給後人了,留給他的師長,留給他的領導,留給他的戰友,留給他的親人,留給那些認識他的和不認識他的同代人,留給他匆匆而過的這個時代。
張廣厚之死,帶給人們的震驚決不亞於他十年前的一舉成名。一個天才,卻為什麽這樣短命?難道我們十億人口的大國還養不活一個數學家,不能給他的工作、生活、醫療保健提供一切必要的條件嗎?提起張廣厚,讀者也許以為像他這樣的名人一定會擁有舒適的住宅,過著優裕的物質生活、有完備的保健條件,如稀世珍寶般地“供養”起來,萬無一失……
那麽,我們不妨去拜謁一下數學家的故居。
這兒,就是這兒。在京城北郊馬甸的兩間低矮簡陋的小平房裏,張廣厚和他的妻子帶著兩個女兒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這是張廣厚自己動手用磚頭隔成的“兩間”房,這邊放一張雙層木床,住著妻、女,那邊放一張單人木床,一張破舊的兩屜桌,一把木椅,權作他的臥室兼工作室,這些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連同不可或缺的蜂窩煤爐子和鍋碗瓢盆。每天,他騎著自行車繞過大半個北京到遠在西郊的“科學城”去上班。回到家裏,還要買菜、捅爐子、做飯、哄孩子。張廣厚忙,妻子也忙,能者多勞的丈夫主動擔起在常人眼裏似乎應由妻子承擔的繁重家務,兩個女兒都是他帶大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都需要這位大數學家去精心運算、巧為安排,以避免“赤字”。早在他讀研究生時,大女兒就已經出生了,他每月四十二元工資,除了這個小家庭的開銷,還要寄給唐山的父母二十元,父親是早年傷殘的老礦工,母親是家庭婦女,他作為長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礦工的兒子張廣厚是半工半讀上完中學考入北大的,畢業了,掙錢了,自然更得養家。扣除一切,他每月的生活費隻有十七元,再扣掉這個愛書如命的人的買書錢,幾乎連飯都吃不上了。一九六七年,他研究生畢業,工資調到六十九元,二女兒又出世了,這六十九元工資一直延續了十幾年,卻從未間斷奉養雙親。至於他的工資終於提到了一百九十元,那已是他去世前不久的事了。人們盡可以憑著豐富的想像力去揣測:在經濟拮據、營養缺乏的情況下,他那一米八五的大個子和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消耗,到底靠什麽去補充、去支撐?
靠的是他對於事業如宗教徒那樣虔誠而堅定的信念。他高高的顴骨上麵,一雙黑亮的眼睛閃爍著貧賤不移的光芒:“我可以拋棄一切,隻要數學!”為了他心目中那神聖的數學,張廣厚可以忍受一切,當他的神思在數學王國遨遊的時候,他可以把一切忘卻!騎車上班的路上,他在思索;懷抱嬰兒唱催眠曲的時候,他在思索;淘米做飯的時候,仍然在思索。他會突然扔下切菜刀,急急忙忙地去尋找紙筆;他會在炒菜鍋裏油沸之際,突然轉身去演算數學。“爸爸,鍋燒著了!”女兒在驚呼,他如夢方醒!
也許正是這忙亂的節奏、擁擠的鬥室,造就了他獨特的工作習慣。他很難在那張全家人共用的兩屜桌上踏踏實實地用功夫,反而覺得在夜深人靜之時,躺在他那張單人床上,頭腦才格外清醒,徹夜不眠,輾轉反側,那是他的最大享受!
張廣厚正是在這陋室中做出了驚人的成就。他的妻子——一位麵色蒼白、形容憔悴的中年婦女,清清楚楚地記得,在丈夫潛心寫作學術論文的時候,是怎樣忍受著貧困的煎熬甚至忍受著飢餓。他拿著論文的初稿去請教導師,早晨離家之前隻能喝一碗棒子麵粥。在老教授的容廳裏一坐幾個鍾頭,那點兒棒子麵粥早就頂不住了,他想抽支煙壓製一下食慾,兜兒裏的那盒價值一毛九分錢的“戰鬥”牌香菸卻拿不出手。也許老教授看出了他的神色異樣,也許聽到了他的飢腸轆轆,及時地中止了他們之間那嚴肅而又熱烈的理論探討,說:“你餓了吧!中午就在這兒吃飯吧!”隻有廣厚和他的妻子知道,那餐午飯吃的是什麽滋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