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華”的老闆李祖永,也是一名著名的投機家,戰前戰後與國民黨的一些官僚政客都有著密切的交往,和勝利前夕逃到香港做“寓公”的張善琨是一丘之貉。


    由於各種原因,李老闆的出手比蔣老闆還要“大方”,竟以每片三萬港幣的酬金把“金嗓子”請到“永華”來了。據傳,此舉大多是受了張善琨的策動。


    “附逆”分子張善琨在香港,雖然不敢過於拋頭露麵,名義上也不是什麽老闆,卻不時地利用原“新華”轉入“永華”的老人馬進行幕後指揮。他的小老婆童月娟也經常悄悄地往返於滬港兩地,幫助“永華”處理一些“業務”事項。


    這次,周璿之所以受聘於“永華”,並非完全著眼在酬金上。她覺得“永華”籌拍的《清宮秘史》,比之“大中華”拍的幾部影片的質量要高些,在藝術創造上也顯得嚴肅一些。


    加上該片導演朱石麟一再向她宣稱說,公司方麵為拍這部“巨片”,不僅調集了滬港影壇的精英,還可以“不計時日,不計耗資,而務求其製作上乘。”無疑,這對周璿也是有著一定的吸引力的。


    從“永華”來說,也確實想藉此來個“一炮打響”,轟動國內外影壇。經過一番調集,朱石麟排出了一個陣營堅強的角色名單。周璿飾珍妃,舒適飾光緒,剛從上海邀聘來的唐若青飾西太後。


    為了使影片中的插曲“動人心弦”,還特地把與“金嗓子”合作有年的陳歌辛請來作曲。俟一切籌劃停當,《清宮秘史》於1948年夏天開機拍片。


    香港的夏天氣候炎熱,周璿穿著一身厚繡的清裝,呆在攝影棚裏時間一長,就感到頭暈腦脹吃不消。故而在輪不到她的鏡頭時,總是將清裝脫在化裝間,獨自遛到棚外,在濃蔭覆蓋的樹林下念念對白哼哼歌,研究人物表情,藉以乘涼小憩。


    周璿在拍這部影片時,的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為了使自己所演的人物神形兼備,她從“請安”乃至起坐邁步的動作姿態學起,盡量做到表情真切,能躍出古裝美人和時裝歌女的樊寵。


    導演朱石麟要求演員的表演“精細逼真”,甚而連以往靠配音效果來完成的打耳光鏡頭,他都讓“假戲真做”。


    這一來可苦了周璿,她接連挨了唐若青三四次“重磅”耳光,弄得麵額通紅,淚水潸然而下。當這一組鏡頭拍完,她匆匆卸完裝走出攝影棚,正巧在門口碰到唐若青和幾位同仁閑聊,便嚷道:


    “若青,你好哇,幾巴掌打得我眼睛冒火星。”


    唐若青嬉皮笑臉地回答道:


    “這也不能怨我啊,都怪慈禧太後心狠手辣。”


    “慈禧太後早死了,我管不著,是你打我,我要找你算帳。”周璿象個孩子似的,說著就要撲過去打唐若青。


    唐若青邊跳邊喊:


    “這可以,你去找朱先生換角色,我演珍妃你演慈禧,我讓你打!”


    兩位明星在樹林裏追來追去,惹得同仁們一個個捧腹大笑。


    周璿拍《清官秘史》吃了不少苦頭,她曾對“影圈”以外的朋友說過:


    “我拍《清宮秘史》流下的眼淚,存起來可以供自己洗臉呢!”


    同時,她還對一位採訪記者說過:


    “我演悲劇的時候多,自己傷心也讓別人傷心,以後希望能多演點喜劇才好。”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影片製作完成。周璿人也消瘦了許多,眼窩也變深了。朱石麟對她十分讚賞,認為她是“目前香港影壇藝術作風和工作態度最好的女明星”。


    影片上映後,在香港觀眾中掀起了一個迷“金嗓子”的熱潮。輿論中不僅稱道了周璿的表演技巧“已達爐火純清之境”,對她在片中演唱的兩首歌——《禦香縹緲曲》和《冷官怨》也大講好話,說她唱得“婉轉淒切,哀怨深沉,一腔憂國慮親之情被渲泄得淋漓盡致”。


    這時,周璿已經搬出了蔣伯英的家,另外租住在一幢公寓房子裏。每天從“永華”拍戲回家,她都要接到許多電話和信件,常使她顧此失彼應接不暇。


    影界、報界、朋友和觀眾,各自帶著不同的目的來找她。有時,甚至商界一些老闆,為了做gg也會找上門來“洽談”。


    前後三年來,周璿在“大中華”和“永華”共拍了六部電影。“金嗓子”的名聲震動了香港影壇,成了一位引起周圍社會注目的“積蓄頗豐的大明星”。


    1948年的初冬,周璿從香港搭乘輪船回到了上海,三天三夜的膩人航程,艙內設施的簡陋和擁擠,再加上風急浪顛,弄得她頭腦昏沉沉,喉嚨也有點沙啞,比拍了三天三夜戲還疲憊不堪。她告訴姆媽,不管啥人來訪都一概“回脫”。


    此時,周璿的家已經搬到了海格路(今華山路)枕流公寓。她住六樓一套三間,內裝電話,家具陳設新穎富麗,比之以前當然是寬敞舒適多了。從她享有的一切物質條件看,那已屬大明星的“派頭”了。


    這次周璿拍完《清宮秘史》從香港匆匆歸來,對外宣稱是為了調治眼疾和探望母親,其實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與石揮的戀愛關係又告一段落。


    不知道周璿與石揮之間究竟為了什麽發生齟齬,兩人感情上日漸疏遠。上海和香港的小報與一些影劇刊物,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論調:一說是“話劇皇帝”有異心,突然纏上了一名交際花;一說是“圈外”有位頗為富有的小開在拚命追求“金嗓子”。


    當然,知情者都會有自己的看法,隻是那些並不了解事實真相的“影迷”,則被這類“新聞”弄得稀裏糊塗。


    周璿曾借當時《影劇天地》刊登的一篇採訪文章,公開表示:


    “決不與‘圈內’人成配偶,談戀愛向‘外’發展。”


    所謂向“外”發展,指的是“圈外”有位“頗為富有的小開”在追求她。這位小開就是周璿住在霞飛路1820號時認識的朱某。


    朱某,原住在周璿家樓下,是個開綢布莊店主的兒子。此人高高瘦瘦的個頭,細皮白肉,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風度翩翩,看上去象個很有才學的文人雅士。其實,此人並非如此。


    凡接觸過朱某的人,事後回憶起來都有這樣一種印象:他工於心計,熱情裏透著虛偽,沉靜中藏著奸詐。然而,當局者迷,周家母女都沒有覺察出來。莫說周璿本人對他慢慢地產生了好感,就是廣東婆也被他周家姆媽長、周家姆媽短的“花”得渾淘淘。


    朱某早有妻室,卻喜歡成天在外麵鬼混,流連忘返於舞廳交易所之類的地方,完全無意去繼承乃父經營的綢布業。作為“小開”,他手頭有點錢,但稱不了富,何況在舞女、交際花身上又破了不少財。


    他知道要滿足自己的那些欲望,僅憑自己現有的條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絞盡腦汁,另闢蹊徑去攫取。前兩年,他就看中了一個“目標”,之所以沒有下手,是因為需要等待一個適當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海灘風月女明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漢並收藏上海灘風月女明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