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獨統軍隊棲落滬濱之日,就是他官運大起之時。三月二十七日,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統兵抵滬十七天的李鴻章,奉命署理江蘇巡撫,一躍成為從二品封疆大吏。這一年,李鴻章三十九周歲。回首仕途,其路漫漫。當年在京當翰林院編修,那隻是個七品芝麻官。後來浪戰於安徽,雖獲得知府銜和候補道員官職,但均非實授,徒有虛名。因而可以說,從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進京趕考,到同治元年(1862年)統兵赴滬,在坎坷仕途艱辛跋涉近二十年,實際上仍是個微不足道的芝麻官。槍桿子裏麵出權力,簇擁他抵滬的數千淮軍,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的舉薦,使他隆隆直上、飛黃騰達。


    上海易攻難守,但近代兵家都想占為己有,原因無需千條萬條,隻需一條足矣:上海是個大錢袋。軍隊與軍費的關係,李鴻章看得很白,他直板板地說:“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耳,我無利於人,誰肯助我?”鹹豐年間,綠營與八旗軍名義上每月餉銀一至二兩,實際上綠營兵每年僅發二至五個月軍餉,八旗兵好一些,也未超過六七成,加之軍官以各種手段剋扣糧餉、貪吃空額,“每月每兵僅得餉三錢有零”,這使得士兵無不勒索錢財、撈取外快或自謀營生。李鴻章深知,吃三錢多皇糧的軍隊,是不能戰勝太平軍的。因此,他決意接過恩師曾國藩經常晃動的利祿旗幟,將曾氏湘軍軍額自定、餉源自籌、糧餉自行經理的高明招數全部搬進淮軍。李鴻章不會當守著錢袋餓肚皮的傻子。他憑藉掌握的軍政大權,羅致斂才高手,採用關厘分途、以厘濟餉之策,橫徵暴斂,搜括錢財。當時江楚各省每年厘金不過百數十萬,而李鴻章轄管的蘇淞二百餘裏竟歲收厘捐達三百萬。自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至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底,大體相當於淮軍抵滬到湘軍攻占太平軍都城天京期間,兩年兩個月時間,蘇滬軍需款項入庫總額為:庫平銀九百四十八萬零二百零七兩,其中厘金收入占第一位,為六百四十三萬九千餘兩。這些數字出自李鴻章“恭呈禦覽”清單,很可能還是打了許多埋伏的。李鴻章甩開膀子搜括錢財,鬧得雞飛狗跳、商怨沸騰,連他自己也承認,“各省厘捐之重,無如上海”。但他沒有因此住手,因為無論湘軍還是淮軍都太需要銀子了!


    掌控兵權(4)


    高冕


    恩師曾國藩正亟待報效。抵滬半年,李鴻章就先後兩次協濟湘軍九萬兩。但恩師對他的期望值更高,提出“每月酌提四萬兩,萬不可減”。打仗就是打錢啊!麵對恩師的獅子大開口,李鴻章一邊將大批錢財輸送給正在西線作戰的湘軍,一邊大發牢騷、叫苦不迭。曾氏恩師送弟子赴滬前曾諄諄叮嚀,“專以練兵學戰為性命根本”。恩師這話說的是啊,它落在李鴻章的心坎上立即生根萌芽。可是,要練兵練器、擴充軍備,沒有銀子能行嗎?銀子盡給恩師征去了,弟子豈不喝西北風了嗎?中國古諺說得好:“師傅領進門,出道靠自己。”到滬後抓住機會迅速招兵買馬、擴軍備戰,建立一支強大的李氏淮軍,這一條李鴻章“奉為枕中秘”,並將它放在“性命根本”的戰略高度,積極籌劃,付諸實踐。師傅要花銀子,當如今弟子也需要花銀子,而且正急需花更多的銀子。湘籍大帥胡林翼贈給左宗棠的秘訣說得好,“聚人曰財”嘛!從同治元年初夏起,尋求急劇擴張的淮軍,沒有遵循湘軍“選士人,領山農”的建軍原則,而是吸收地主團練、太平軍投降者、舊有防軍為軍隊主體;擴充方式花樣眾多,既採取改編原有防軍、借將帶兵、收編兩淮團練和太平軍投降者的辦法,又採取請外國軍官練軍帶兵、截留常勝軍餘眾等辦法,能用的方式一概用上。但李鴻章擴軍並非飢不擇食全無章法,有的則是原汁原味師承恩師的做法,比如組建骨幹網絡非常注意關係,用同鄉、同事、師生、親族織成血肉紐帶。十五名淮軍核心骨幹,皖籍多達十二名,其餘湘籍兩名、川籍一名;有師生關係的十人,其中還有三個家庭七個兄弟。既用恩師之法,又不拘泥於恩師之法,這就是李鴻章!短短二三年間,淮軍一下增加三十多個營,比初建淮軍多出兩倍以上,其中包括一營水師。李鴻章麾下的水陸淮軍變戲法地成長,到同治三年九月,已達七萬之眾。


    李鴻章採取“以滬平吳”之策,積極指揮淮軍剿滅太平軍。同治元年夏,李氏淮軍在上海徐家匯、九裏橋、新橋、虹橋一帶,擊敗太平軍驍將李秀成所率太平軍,名聲大震。翌年冬,李秀成所率太平軍與曾國荃所率湘軍進行天京決戰之際,李鴻章督率淮軍及“常勝軍”攻陷蘇州,大肆誘殺太平軍降眾。李鴻章殺性之健,方法之巧妙,比恩師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蘇州婁門外軍營,李鴻章以賜官授銜為名擺下酒席,宴請蘇州太平軍降將郜永寬等八人,“甫就席,有軍官自外入,投諜李公,李公就諜出。酒行,旋有武弁八人,各手一冠,皆紅頂花翎,膝席前,請大人升冠。降酋不知是計也,竟揚揚得甚,起立,自解其額上黃巾,手冠者俟其側,從官盡起,目注之。轉瞬間,八降酋之頭血淋漓,皆在武弁之手。”殺掉八個領頭者之後,早已部署好的淮軍程學啟部立即闖入蘇州城,“無門不破,無處不搜,無人不魄飛天外”,被殺太平軍和誤殺平民屍橫遍地,僅城內雙塔寺院中就有三萬多具血屍。屠城後二十餘天過去了,一些外國人目擊,這個院中“地上浸透人的鮮血”,蘇州城“拋滿屍體的河道仍舊水帶紅色”。李鴻章取得蘇州之役勝利,對太平天國來說是雪上加霜。總理太平天國政事的幹王洪仁鎳@息道:“安慶之失,天京已危,及蘇州一陷,得救之望絕少矣!”乘勢而進,緊接著李氏淮軍夥同“常勝軍”攻下常州。李鴻章組建的淮軍喝著太平軍鮮血迅速成長,踏著太平軍將士的頭顱高奏凱歌,在剿滅太平天國農民政權中立下汗馬功勞,其重要作用重次於曾氏湘軍。李鴻章在太平天國都城天京陷落後,再次受到清廷重賞,被晉封為一等伯爵(伯號肅毅),並賞戴雙眼花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冕並收藏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最新章節